1、【驴唇不对马嘴】释义:比喻答非所问。说话离题或事物两方面不符合。例句:“咱两人是驴唇不对马嘴,你说了半天把我也说糊涂了,……”
2、【龙配龙,凤配凤,鹁鸪对鹁鸪,乌鸦对乌鸦】(谚)龙要找龙配对,凤要找凤配对,鹁鸪只能配鹁鸪,乌鸦只能配乌鸦。比喻男女婚配,要讲究门当户对。
3、【大满贯】“大满贯”现在多指在某项体育比赛中,在不同的赛事中连得几个冠军,称之为“大满贯”。如乒乓球比赛,有世界杯(一年一次)、世锦赛(二年一次)、奥运会(四年一次)三大赛事,在三大赛事中如果都得了冠军,就是乒乓球大满贯得主。中国荣膺这一称号的有邓亚萍、王楠、张怡宁、刘国良、孔令辉、马琳,还有今年的伦敦奥运会金牌得主张继科。所以,大满贯是很高的荣誉。追究大满贯的词源,出自战国末期韩非子的《韩非子·说林下》:“有与悍者邻,欲卖宅而避之。人日:'是其贯将满矣,子姑侍之’。答日:'吾恐其以我满贯也。”’满贯就是钱多的意思。此词原本是绳子穿铜钱达到全绳用到尽头,也就是铜钱贯满全绳之意。如果家有万贯,岂不就是个财主?引申义对于造孽最深、作恶最多者,也称之为满贯,成语所谓之恶贯满盈的就是,却绝不用作形容做善事。打小牌有习惯用大满贯小满贯的说法,也是绳子贯满铜钱引申而来。这种赌博游戏,非善事也。古代传统思维方式视钱多并非完全的好事,所谓满溢损是也。满贯容易惹是非,所以多引申为非善事。转义为荣誉,是近年的事。
5、树枝上挂团鱼一一四脚无靠
6、【不怕虎生三只口,只怕人怀两样心】释义:比喻敌人或困难再大也不可怕,就怕自己内部不团结,有人三心二意。例句:下午农会分大组召开的雇贫中农团结辟谣会上的热烈情绪,一直保持着:“嗨,任它狗儿怎样叫,不误马儿走大道!”“真的,不怕虎生三只口,只怕人怀两样心!”
7、【自己各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见“各人自扫门前雪”。
8、【自屋里做大】(惯)比喻在家里称王称霸。
9、【剪牡丹喂牛】(惯)比喻糟蹋、浪费贵重的东西。
10、我们村有一家人,去年办厂,今年办店,结果借满了债。人们都说,他们这是烂泥中搬石头——越搬越往下陷。(江苏·无锡)
11、对着镜子做戏——咋好看昨比画
12、【一个半斤,一个八两】见“半斤对八两”。
13、【认识是宝,不认识是草】谓人应该识货,有眼力。《光明日报》(1979,11,3):“俗话说:认识是宝,不认识是草。这一带坡坡岭岭上千年万载野生着丹参。山里人不知道丹参是医治心脏病的名贵药材,每当盛花时节,只是放牛娃子采摘几朵紫花,放在嘴皮上当'蜂蜜罐儿’吮吮,而丹参、丹皮一股脑儿喂了牲口。”
14、【本钱易寻,伙计难讨】(谚)伙计:商铺里的店员。指开店做生意,本钱容易筹措,但要找合适可靠的伙计却很难。
15、从学校参加拔河比赛归来,未进家门我就高声报喜:“妈,俺班得了冠军!多亏我上场,同学们都说我是第一大功臣呢!”妈妈听后,不仅没有夸我,反而为我浇了冷水:“要知道,一块砖砌不成墙,一根甘蔗榨不成糖啊!你是集体的一员,应该为集体的胜利而高兴。”(河南·虞城)
16、【三头对六面】(惯)指三方当面对证。
17、吃炒面哼小曲——含糊其辞;含含糊糊
18、【过五关斩六将】释义:《三国演义》记载:蜀国大将关羽连闯了东岭关等五个关口,杀掉了不许他通过的守将孔秀等六人。比喻过去值得骄傲和称赞的英雄业绩。也比喻克服了重重困难。例句:席间谈话大都是追溯往事,三个人净说“过五关斩六将”的光彩事,对他们互相倾轧、不欢离别的丑行只字不谈。
19、【吃人不吐骨头】(惯)形容人极其贪婪、阴险和凶残。也作“吃人不吐核儿”。
20、背脊骨吃人参——后(候)补
21、【鲁班门前抡斧——不知天高地厚】(歇)指缺乏自知之明,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本事。常含讥讽意味。
22、瞎猫碰着死老鼠——凑巧;好运气
23、吃中午饭了,我一看还是面条,就说:“不爱吃面条,我不吃。”妈妈说:“想吃啥?我给你做。”爸爸在一旁生气了,说:“不吃偏食,身体结实;挑饭拣菜,身体变坏。”(河南·鄢陵)
24、【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下多大功夫,就会获得多大成果。海外赵淑侠《当我们年轻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一定比不努力好。”
25、两个媳妇为孩子打架的事吵得不可开交。赵大爷走过来劝架,结果两个媳妇反倒骂赵大爷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围观的人说赵大爷:“没吹熄人家的火把,却烧了自己的胡子。”(河南·新野)
26、吃了鸟枪药——火气冲天
27、【哪壶不开提哪壶】(惯)提:本指使东西由下往上移,转指谈起。比喻偏偏要触到对方的痛处、短处或所忌讳的事。也作哪一壶不开提哪一壶。哪把壶不开提哪把壶。
28、中午,我回到家,觉得很渴,就赶紧倒水喝。可不知怎么把茶杯盖盖在了热水瓶上,差点把热水瓶塞子放进茶杯里。奶奶说:“你呀,有心无魂。”(江西·婺源)
29、草鞋上拴珍珠——不值得
30、救火没水——干着急
31、【既生瑜,何生亮】释义:瑜:周瑜。三国时东吴大将,气量小,忌妒诸葛亮的才干。亮:诸葛亮,三国时蜀汉丞相,很有才干。既然生了周瑜,何必又生诸葛亮!比喻把某人视为仇敌。语出《三国演义》。例句:徐徐又醒,仰天长叹日:“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
32、【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原为佛教徒的用语。借指:做好事和做坏事,迟早会有报应。明代《西游记》:“正是人生切莫把心欺,神鬼昭彰放过谁?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34、【坏的有人抓,好的有人夸】批评坏的,表扬好的。成语:赏罚分明。电视节目:“开展这项活动,目的在于造成一种坏的有人抓,好的有人夸的气氛。”
35、【针往哪里钻,线往哪里穿】紧紧跟随。罗旋《南国烽烟》:“过去还说什么'针往哪里钻,线往哪里穿’,现在你要针跟着线走了!”
36、邻居二哥成天吹嘘自己很有能耐,在外打工一年能挣几万。爸爸撇撇嘴说:“能叫唤的猫不捉老鼠,凭他那吹牛的样子还会挣钱?除非天上掉馍馍!”(山东·沂水)
37、【给小鞋穿】(惯)比喻有权有势者暗中刁难、限制或报复他人。
38、橄榄涩嘴有回味——先苦后甜
39、【要吃羊肉又怕膻气】做事顾虑重重。类似的:又想吃鱼又怕腥/想偷汉子又怕羞。曹禺《北京人》:“我这个人顶喜欢痛痛快快的,心里想要什么,嘴里就说什么。我可不爱要吃羊肉又怕膻气的男人。”
40、釜底的游鱼——命不长
41、睡多得疾病,哭多烂眼睛。
43、凳子翻个——四脚朝天
44、【剃头挑子一头热】这条俗语的意思是比喻做事情一方愿意,另一方冷淡,也叫“一厢情愿”。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过去,不仅有固定的理发店,还有走街串巷的流动理发师。所谓“剃头挑子一头热”,是因为当时剃头的工具全部用扁担挑着。一头是红漆长方凳,供顾客坐着理发用,是凉的一头。凳腿间夹置三个小抽屉:最上一个是放钱的,钱从凳面上开的小长方孔里塞进去的,就好像公交车上的投币箱一样。第二第三个抽屉分别放置围布、刀、剪之类工具。另一头是个高长圆笼,里面底部放一小火炉,是热的一头。上面放置一个大沿的黄铜盆.水总是保持着一定的热度,供顾客洗头。圆笼下边三条腿,其中一条腿向上延伸成旗杆,杆儿上挂钢刀布和手巾。如今,这种挑着担子剃头的已经很难见到了。故而,民间有句歇后语“剃头挑子——一头热”现在还常用,如一方热恋,另一方冷淡,被人称为“剃头挑子——一头热”。也就是单恋了。
45、【驴粪球,外面光】指外表还可以,内里很糟。浩然《艳阳天》:“人家主人专意要这样。人家不图驴粪球子外面光,图的是缸里点灯里头亮。荞麦面的肉包子,别看皮黑,一兜肉!”
46、【放虎归山,必有后患】释义:比喻放走敌人,迟早要遭灾祸。例句:郝村副一听,马上也想起巴三虎过去一连串的罪恶事实,若不弄死,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47、生吞蜈蚣——挠心
48、【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形容心跳急速。成语:忐忑不安。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他这时心中十分煎熬,真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拿不定主意!”
49、【长痛不如短痛】(谚)本指长期受着慢性疾病的折磨,不如下决心忍受一时剧痛彻底除掉病根。比喻为了避免长期的不快或麻烦,不如痛下决心予以解决掉为好。
50、树木就怕软藤缠,身体就怕不锻炼。
51、【好看千里客,万里去传名】(谚)看:看待,对待。千里客:远方来的客人。盛情招待远方来的客人,他们自会把你的美名播得更远更远。指爱好交友的人,美名会传播四方。也作“好汉千里客,万里去传名”。
52、邻院的老爷爷去世了,我夜晚不敢出门。哥哥说:“人死如灯灭。可别信神信鬼的,自己吓自己!”(河南·太康)
53、【乌狗吃食,白狗当灾】(惯)乌狗:黑狗。黑狗偷吃了东西,却惩罚了白狗。比喻惩罚错了对象。也比喻代人受过。
54、【千年的房舍换百主,一番拆洗一番新】(谚)千年的老房是不断更换主人的,经过修整,照样和新房一样。指房舍没有定主,只要修整,自会旧貌换新颜。
55、【洒多少汗水,有多少收获】(谚)流的汗水多,收获的粮食就多。指农民种田,下苦多和收获大是成正比的。也泛指人在创造财富上,出多大的力,就会有多大的收益。
56、货郎鼓别在腰里——没货了
57、上课铃响了,我慢慢地走进教室。这时,老师已经把考试卷发下来,同学们都开始做了。我拿出铅笔慢慢地削起来,老师说:“你真是大火烧了眉毛还不着急。”(湖北·荆门)
58、【吃惯的嘴,跑惯的腿】(谚)常吃养成了惯性,就总想去吃;常玩养成了惯性,就总想去玩。指贪吃贪玩一旦形成了习惯,就不由自主。
59、【留一手】(惯)指不是全部拿出来,而是有所保留。
60、【凭三寸不烂之舌】具有游说的口才。明代《水浒》:“小生必须亲自去那里,凭三寸不烂之舌,说他们入伙。”
61、合唱队的演出——异口同声
62、【锅不热,饼不靠】对人不热情,团结不了人。陈登科《移山记》:“锅不热,饼不靠,父不疼,子不孝。”
63、【六一儿童节】“儿童节”也叫“六一国际儿童节”,每年的六月一日举行,是全世界少年儿童的共同节日。每当此时,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欢度着自己的节日。其实,“六一”是一个悲惨的日子。“六一儿童节”源自“二战”的一个悲惨的事件。在“二战”期间,1942年6月,捷克利迪策村十六岁以一上的男性公民和全部婴儿遭到德国法西新的枪杀。他们还把妇女和九十多名儿童押往集中营,并烧毁了这个与世无争的村庄。为了纪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也为了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的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把每年的6月旧定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64、黄鼠狼生耗子———辈不如一辈
65、【白龙瞟娘,必主雷雨】释义:白龙:“传说中白色的神龙。(帝)以甲乙杀青龙于东方,以丙丁杀赤龙于南方,以庚辛杀白龙于西方,以壬癸杀黑龙于北方。”此处借指西方上空出现的白云。五月十三日为白龙生日,谓此日西方出现白云,必有雷雨。例句:五月十三日,为白龙生日,谓“白龙瞟娘,必主雷雨。”
66、老鼠跳到油锅里老鼠偷芝麻——吃香
67、【云里的日头最毒,晚娘的拳头最狠】见“晚娘的拳头,云里的日头”。
68、菜地里围篱笆——没有不透风的墙
69、【堂上一呼,阶下百诺】(惯)诺:答应。厅堂之上主人一声喊,台阶下众多的侍从一齐答应。形容权势极盛,从者甚多。也作“厅上一呼,阶下百诺”。
70、【不做网的蜘蛛捉不到虫】(谚)比喻人付出辛勤的劳动自然就有收获。也比喻要想逮住对手,必须做好周密的安排。
71、【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仍旧是原有的情况。杂文图书:“因此,当'第三者’取得了'第二者’的身份后,尽管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原先那动人心魄的情感却荡然无存了。”
72、【上门不见土地】(惯)土地:土地爷,迷信指掌管一个小地区的神。指有事找人,对方却不在。
73、【丑人多作怪,黑馍多就菜】见“黑馍多包菜,丑人多作怪”。
74、盘里鱼儿瓮中鳖——跑到哪里去
75、井里吹喇叭——低声下气
76、我对现在有些企业成立智囊团、策划部大为不解,爸爸笑着说:“一人肚里一条计,三人肚里一本戏,人多智慧大呀!”(河南·辉县)
77、妈妈叫我去商店买味精,我说:“你怎么不叫姐姐去?我不去!”姐姐说:“明明是叫你去的,你攀我干啥?”妈妈无可奈何地说:“真是一个烧香,一个拜佛啊!”(江苏·盐城)
78、【好狗不挡路】(谚)指机灵的狗不卧在道路当中,阻挡往来交通。比喻知趣晓事的人,绝不做妨碍别人行动的事。也作好狗不挡道。好狗不碍路,碍路没好狗。
79、屁股袋上装黄连——苦在后头
80、照片底板——颠倒黑白
81、【猪拾柴,狗烧火,野狐扫地请客坐】释义:比喻小人愈是殷勤,君子愈应留神远避。例句:“南京人家掘得一石,上有字可考云:'猪拾柴,狗烧火,野狐扫地请客坐。’不知是何等语也。”
83、张小泉的剪刀——名牌
85、【三分像人,七分像鬼】(惯)1形容相貌丑陋、凶恶。2指被折磨得不成样子。3形容人形象太差。也作三分不像人,七分不像鬼。三分不像人,七分倒像鬼。三分人,七分鬼。
86、阿明哥大学毕业后坚持要到山区工作,家人都反对,他爸爸更是生气。我爸爸劝他说:“树大树开权,儿大儿说话。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咱们就甭搀和了!”(广东·化州)
89、【爬出苦井,又跳火坑】(惯)比喻刚脱离苦难的地方,又陷入更凶险的处境。
90、【日亲日近,日远日疏】(谚)亲友之间,经常接触往来,关系自然亲近;如果不经常接触往来,那就自然疏远了。指亲友之间要经常联系,以加深情谊。也作“日远日疏,日亲日近”。
91、土地爷打城隍——管得宽
92、【赌钱场上无父子】(谚)指一上赌场,就只认输赢不认人,往往连父子关系也不顾及了。也作赌场无父子。赌博场上无弟兄。无弟兄:指连亲兄弟也不认。
93、出头的鸟儿——先挨打
94、俩兽医抬死驴——没治
95、【鸡啄鸡食袋,狗咬狗骨头】释义:鸡食袋:鸡嗦子,即鸡的嗦囊,鸡的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在食道的下部,像个袋子,用来储存食物。比喻自己人互相倾轧,自相残害。例句:他有什么事对不起你?我这做娘的有什么事对不起你?只有我屋的人淘气,鸡啄鸡食袋,狗咬狗骨头。又不是吃饭的人多了,咸的、辣的分不匀!
96、【一语道破天机】(惯)天机:迷信指神秘的天意,比喻重要的秘密。指一句话揭穿了秘密。
97、【芒种三日见麦茬】释义:芒种: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6日前后。麦茬:麦子收割后留在地里的麦茎和麦根。过了芒种,就是麦收季节。例句:五月底,再过几天就到夏历芒种节了。农谚说:“芒种三日见麦茬”,麦收季节眼看就要到。
98、【劁猪割耳朵——两头受罪】(歇)劁(qia。)猪:阉猪,割去猪的睾丸或卵巢,使不能生育。两头:本指首尾两端,转指两个方面。指两方面都没落好。也作劁猪割耳朵——两下受苦。阉猪割耳朵——两头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