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上市公司年报密集披露的季节了。
红股的实质是什么?
伴随着年报的披露,众多上市公司纷纷拿出了各种各样的分配方案。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高送转股频现‘见光死’”。这使我不由想起2010年3月,新华都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5股后,其股票价格见光死的情形。如此丰厚的红利,股票价格为什么不积极回应呢?某券商的行业资深分析师指出,这是因为新华都的分配“方案略低于市场之前的预期”所致。换句话说,新华都如果每10股转增10股或更多,它的股票价格就有可能不跌反涨了。
我不禁莞尔,送10股和送5股,股东的财富真的有区别吗?送红股、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实质何在?
我们不妨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慷慨公司”流通在外的股票数量为100股,面值为1元。如图表1所示,送红股之前,“慷慨公司”的股本为100元,未分配利润为200元。分配之前,股东的财富是多少?显然是100元的股本,加上200元的未分配利润,合计300元。
某日,董事会公告:为回馈股东,董事会决议每10股送10股。10送10,意味着一共向股东送了100股。面值1元,送红股100股之后,未分配利润下降了100元,即从200元下降至100元,而股本则增加了100元,即从100元增加至200元。仍如图表1所示,“慷慨公司”股东的财富是不是仍为300元?
由此可见:“送红股,只不过把股东的财富,从一个抽屉,移到另外一个抽屉而已,股东的财富根本没有发生变化。”
试设想,一个苹果,你原来打算两口吃掉,现在董事会告诉你,请你分四口吃掉。分两口吃或分四口吃,你吃掉的苹果数量不还是只有一个吗?
现在大家还可以进一步思考,如果“慷慨公司”更加慷慨,公告10送20的方案,未分配利润是不是从200元下降至0?股本是不是从100元增加至300元?股东的财富变化吗?
也就是说,董事会让你将一个苹果分六口吃掉,你消费掉的,仍然只有一个苹果而已。
这样看来,上述分析师的看法,即新华都如果多送些股票,从而超过市场预期,那么股票价格就不会见光死了,是不正确的。
送红股既然不改变股东的财富,那么股票价格为什么要涨?高送转之后股票价格上涨的背后,到底有何玄机?
中兵光电的高送转
中兵光电无疑是最为耀眼的“高送转”明星。2009年2月,它曾经因为10送10而成为“高送转第一股”。因为中兵光电的“慷慨”,“自2008年11月以来”,市场“发起了一波猛烈的涨势,累计涨幅超过127%”。明明股东财富并未变化,股票价格为什么还涨?
看完图表2,相信读者朋友明白了这其中的玄机。
中兵光电的户均持股数从2007年6月底的4479股/户上升至2007年9月底的7600股/户。户均持股数为什么会上升?是不是主力从散户手中收集筹码,导致股东人数下降,从而导致户均持股数的上升?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一期间称为主力的建仓期。在户均持股数上升期间即主力的建仓期内,中兵光电的股票价格在2.4元至6.4元之间(前复权,下同)。
2009年2月,中兵光电实施了10送10的第一高送转。中兵光电的户均持股数却从2008年底的8037股/户下降至2009年3月底的2847股/户。这是不是意味着主力向散户出售了他们所持有的筹码,从而导致股东人数增加、户均持股数下降?因此我们可以把户均持股数下降的期间称为主力的出仓期。在出仓期内,中兵光电这一期间的股票价格在6.3元至12元之间。
建仓期内股票价格相对较低,是不是意味着主力在低进而散户在低出?出仓期内股票价格相对较高,是不是意味着主力在高出而散户在高进?这是不是意味着财富从散户转移向主力?这是不是意味着,高送转,不过是主力劫取散户财富的一个噱头?
我们大致估计一下主力从散户打劫了多少财富。建仓前,中兵光电的股东人数为21228人,建仓期后股东人数下降至12511人,这意味着有8717个散户将股票卖给了主力,建仓前户均持有4479股,这就意味着主力大致吸收了8717×4479=39043443股。建仓期内股票的平均价格为3.75元,主力的建仓成本约为3.75×39043443=146412911.25元。出仓期内的平均价格为10.30元,那么主力的出仓收入为10.30×39043443=402147462.9元,主力的利润约为255734551.65元。
主力低进高出的收益即散户高进低出的损失,换言之,通过高送转神话,中兵光电的主力从散户处转移了约2.56亿元的财富!
见光死——股市之进步
股市是一个学校,损失就是学费。当高送转神话之后,在主力出逃时高价接盘的散户,用自己的损失为代价,终于明白了,高送转并不增加股东的财富(如图表1),只不过是主力劫取财富的一个噱头。于是散户就不再玩这种游戏了,有人惊呼,高送转之后的“见光死”已经“成为……逃不过的魔咒”。
诚然,高送转的“见光死”是魔咒,是主力的魔咒,却是散户的福音。请散户朋友们相信,正如同图表1所示,高送转,不过你的财富换了一个抽屉而已,请不要再相信高送转的神话。
同时,也呼吁市场的监督部门,对送、转等用股票向股东支付股利的行为,要实施必要的约束。只有现金红利,才是真正的红利!(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