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物标本制作方法一、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1、昆虫标本的采集根据不同昆虫的习性和特点,用不同的工具和不同方法进行采集1.1采集工具:常用的采集工具1.1.1、捕虫网:由网框、网柄和网袋三部分组成。网框用一根粗铅丝拆成直径约为33cm-44cm的环形圈,两端用铅丝或铁箍固定在1.25m的网柄上,网袋用白色或淡绿色,尼龙纱布做成,底略圆,深为网框直径的一倍左右,装在网框上。网框最好是钢质能折叠,网柄能伸缩的材料制成,这便于携带。捕虫网因结构和用途不同分气网、扫网和水网。气网适合捕捉飞行的较大型的昆虫。扫网主要用来搜捕地面或植物丛中的昆虫。要求比气网更结实些,网袋顶
2、端留有一小开口可套一塑料管,用橡皮筋扎牢,扫捕进便将虫集于管中。取虫时只需拿下小就行。水网用来捕捞水生昆虫。网袋较浅,常用透水性良好的铜纱、尼龙纱等制成。1.1.2、吸虫管:用来采集蚜虫、寄生蜂等小型昆虫。选一端开口或两端均开口的玻璃管,管端以橡皮塞,上钻一小孔(一端开孔的钻两个小孔),每孔中插入一个小玻璃管,用以吸捉小型昆虫标本。1.1.3、毒瓶:用来毒杀采到的昆虫。选择适宜的广口瓶,配上塞得严密的橡皮塞或软要塞。制作时,先反氰化钾或氰化钠放入瓶底,上铺细木屑,压平实,喷上水,使石膏结成石块。为保持毒瓶的清洁和干燥,可在其上放一层能吸水的纸,经常更换,塞上瓶塞即可。为
3、了避免虫体互相磨擦,使用时可在瓶内放些细纸条。但鳞翅目绝不能和田虫、蜂类、半翅目昆虫放在一起。因甲虫死亡较慢,在瓶内乱爬,而将其它昆虫损坏。氰化钾有剧毒,凡皮肤有伤口而触及或由呼吸道吸入都极易中毒,制作和使用时绝不可疏忽大意。平时对毒瓶要严加保管,不可随便乱放,更不能遗失,毒瓶破碎应挖坑深埋临时用的毒瓶,可用一团棉花沾少量乙醚或氯仿。或用敌敌畏置于瓶内,棉花上面应用东西隔开,使用方便。但易失效,须经常更换。1.1.4、三角纸包:主要用来包装暂时保存的蝶蛾类的标本。用坚韧、表面光滑能吸水的纸,裁成3:2的长方形。用时将中间部分按45度斜折,再将两端折转,成三角形纸
4、包,把采得的昆虫装入包内。1.1.5、扩大镜等用品:扩大镜、剪刀、镊子、记载本、橡皮等用品,都是采集时不可少的用品。1.1.6、采集袋:用来装放外出采集标本,形状同一般的挎包,只不过再缝上许多小袋,可装指形管、毒瓶和其它用具。1.1.7、指形管和小瓶:用来装放各种活的或已死的小虫。一般用平底直筒管配以合适的橡皮塞或棉花塞,大小可根据需要选用。废弃的青链霉素小瓶也可用来装虫。1.1.8、活虫采集器:用来装放需要带回饲养的活虫,可根据需要,用金属或木料制成各种规格和式样采集笼或采集盒。1.1.9、浸渍瓶:瓶中配有70酒精或5福尔马林液用以浸渍采得的甲虫、蜂、蝇、
5、蝽、蝉等昆虫。1.1.10、摄影器材:采集昆虫标本时,尽可能的携带照像机和录相机。对于昆虫的栖息、聚食、活动、以及生态环境等进行摄影或录相。1.2、采集方法:要根据昆虫的习性确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2.1、网捕:采集能飞善跳的昆虫类,可用网捕。正在飞行的昆虫,可用气网迎头捕捉或从旁掠取。当昆虫进网后迅速摆动网柄,将网袋下部翻摆到框上。取虫时先用左手捏住网袋中部,空手来取毒瓶,左手帮助打开瓶盖,将毒瓶伸入网内把虫扣住装入瓶中。蝶类可隔网捏压其胸部,使之失去活动能力之后,放入三角袋中带回当天制成展翅标本。生活于草丛或灌木丛中的昆虫,要用扫网边走边扫捕。1.2.2、振
6、落:利用许多昆虫的假死性,可通过摆动或敲打植物、树枝,把它们振落,加以捕捉。有些无假死性昆虫,经振动虽不落地,但由于飞行时暴露了目标,便于网捕。1.2.3、诱集:利用昆虫的某些特殊性或生活习性采集虫,常用的方法有灯光诱集、食物诱集、场所诱集。灯光诱集:适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设置诱虫灯诱集,诱虫灯最好用20W或40W的黑光灯,也可用普通的电灯和荧光灯。灯下装一漏斗和毒瓶,诱来的昆虫,经过漏斗落入毒瓶而被杀死。也可在漏斗下装一个不同网孔的分层筛,减少虫子互相撞伤,保持虫体特征的完整。也可在炎热无风的黑夜在采集的地方,点一盏荧光灯,灯后挂一块白布,就可以诱到大量
7、的虫子。食物诱集:某些具有趋化性的昆虫,可以利用这些昆虫有正趋性的食物诱饵来诱集。如利用糖醋液诱集粘虫、小老虎和占种蝇等。场所诱集:可利用某些昆虫的生活习性,进行诱集。如草堆诱集地老虎幼虫、蟋蟀、果树上束草,捕捉多种越冬害虫等。此外,性诱集也是一种采集方法。采到标本后,要及时做好采集记录,包括编号、采集日期、采集地点、采集人等。当时的环境情况、寄主以及害虫的生活习性等也要记录下来。同时还要注意当地的气象记录,如气温、降水量、风力等,也要记载。昆虫标本,就尽量设法保持其完整,若有损坏,就会失去应用价值。昆虫的翅、足、触角及蝶、蛾类的鳞片等极易碰损,故应避免直接用手捕捉。2、昆虫
8、标本的制作采集的标本,应根据不同昆虫的特点和用途,制成针插标本,浸渍标本、生活史和玻片标本。2.1.针插标本的制作:一般用来制成成虫标本。2.1.1、制作用具:昆虫针是用不锈钢制成的,长度37mm40mm,依粗细分为1、2、3、4、5号。号数越大,针越粗。三级台:由一整块木板做成,长7.5cm,宽3cm,高2.4cm。分为三级,第一级8mm,第二组1.6cm,第三级2.4cm,每级中间有一小孔以便插针。三级台用来针插标本时,使所抽作的标本及其标签插针高度一致。整姿板:用高2.5cm的木框,上面盖以软木做成,或用厚的硬泡沫塑料板,使用时姿更为
9、方便。展翅板:多用较软的木料制成。板中有一槽沟,中央铺一层软木。沟旁的两块板其中一块是可活动的,便于调节中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大小昆虫展翅的需要。也可用泡沫制成展翅板。还软器:采集的昆虫来不及制作身体便干硬,制作标本时可放入还软器使之软化。还软器可用于燥器改装。在干燥器底部放洗净的沙粒或木屑,放入少许清水,再加一点石炭酸防止发霉,把干燥的标本放在隔板上,加盖密封即可。台纸:用硬一些的纸,剪成长方形或三角形,用制作小型昆虫标本。粘虫胶:修补昆虫标本用,其配合量如下:阿拉伯胶粉:60份石炭酸2份95的酒精8份蒸馏水45份糖30份将此液体混合后,再放入
10、糖溶化,最后加阿拉伯胶粉使其逐渐溶化,切勿加热。此外,采用木匠用的白乳胶,效果良好。2.1.2、制作方法:虫体针插标本应按昆虫大小,选用适当粗细的昆虫针。夜蛾类一般用3号针。天蛾等大蛾类用4号针或5号针。盲椿象、叶蝉、小蛾类用1号或2号针。虫针在虫体上的针插位置是一定的,鳞翅目、膜翅目等都从中胸背面正中央插入;同翅目、双翅目从中胸的中间偏右的地方插针;直翅目插在前胸背板的右面靠后处;鞘翅目插在右鞘翅基部约1/4处;半翅目插在中胸小盾片的中央偏右。插针部位的规定,一方面是为了插得牢固,另一方面是为了使插针不破坏虫体的鉴定特征。虫体在针上有一定的
11、高度,在制作时可将插有虫的针倒过来、放入三级台第一级的小孔,使昆虫体背面张贴在台面上,使虫体上部的留针长度为8mm。微小昆虫如飞虱、米象、寄生蜂等,一般用三角纸点胶法来作。是以卡片纸剪成长数mm的小角纸片,尖端沾少许白乳胶或万能胶贴在虫体的中足与前足间,再用普通昆虫针从小三角形的底边插入,使它达到与昆虫一样的高度。小三角纸的尖端向左,虫体的前端向前。身体已干硬的标本,制作时应先进行软化,方法是把标本放在湿润的沙土上,为了防止生霉,可在沙上加数滴石炭酸或甲醛溶液,罩上玻璃罩,几天后就可软化。整肢与展翅:虫体插针后,还需将触角和足的姿势加以整理,使前足向前,后足向后,中足
12、向左右;触角短的伸向前方,长的伸向背侧面,使虫体两侧的附肢保持对称、自然、美观。腹部膨大柔软而有易干燥的昆虫,如螳螂、蝼蛄、蝗虫等,容易腐烂变形,或者体内还会渗透出油来。因此,可将新鲜标本从腹部的侧腻区剪一条小口,取出内脏,有脱脂棉填充成原形,再针插保存。蛾蝶、蜻蜓、蜂等昆虫,针插后还需展翅。展翅用展翅板,是用较软的木料制成,长约1尺,两边的木条宽3寸,略微向内倾斜,其中一条可活动,以便调节板间缝的宽度。两板间的槽沟底部装软木条。展翅时,把已插针的标本插在槽底软木板上,使中间的空隙与虫体相适应,然后用小号昆虫针,插在较粗的翅脉上,将左右前翅向前拉。鳞翅目,
13、使两翅后缘稍向前倾。蝇类和蜂类以前翅的尖端与头相齐为准。把前翅暂时固定在展翅板上,再拉后翅,蛾堞类的后翅前缘压在前翅后缘下,左右对称,充分展平。最后用光滑的纸条压住,经大头针固定后,放通风干处,等标本完全干燥后取下。纸条压翅法操作麻烦。张雨奇教授于1954年创用玻片压翅法,不仅简化手续,加快展翅速度,而且能获得翅展平整的标本。以蛾蝶类为例,其方法是将插进展翅槽的标本调整后,先用昆虫针插在前翅基部,将前翅拨到适度而固定,再用昆虫针插在后翅基部,将后翅前缘挑入前翅后缘下面固定。左右前后翅都固定后,盖以玻璃片,静放于干燥后即成。每一个针插昆虫标本,都须附有两种标签,一种写采
15、液。此液配制简便,效果良好。缺点是有刺激性的气味,同时易使虫体变脆硬。冰醋酸、福尔马林液、酒精混合浸渍液:用40福尔马林5ml、90酒精90ml、冰醋酸5ml混合配制而成。此液对于昆虫体内组织效果较好,缺点是虫体易变黑。若先将此液用注射入活虫体内,等虫体伸直后,再放入保存液中,可供解剖用。乳酸酒精液:90酒精1份,加70乳酸2份配成,适宜浸渍蚜虫。2.2.2、保色浸渍液:主要有下列四种浸渍液。一般保色浸渍液:用白糖5mg,冰醋酸5ml,福尔马林4ml,95酒精6ml,蒸馏水100ml,混合配制而成。此液效果好,保存的
17、酒精90ml,冰醋酸2.5ml,氯化铜5g配成。黄色幼虫注射液:苦味酸饱和水溶液75ml,福尔马林20ml,冰醋酸5ml制成。将昆虫饥饿几天后,用注射器将注射液自肛门注入体内,将昆虫放在玻璃皿内约10小时,让注射液慢慢渗透到虫体各部,然后放入浸渍液中保存,20天更换一次浸渍液。2.3、生活史标本的制作:为了完全的认识一种昆虫,需要制成生活史标本。通过生活史标本,可以认识害虫的各个虫态,了解它的天敌和为害情况。制作时,将已制作好的成虫、卵、幼虫、蛹及为害状标本装入标本盒内。盒底铺一层棉花或泡沫塑料,并放入驱虫剂,以防虫蛀。每盒的一角加一标签,
19、的标本盒里,盒内放入有四氯化碳或樟脑丸等防虫药品。浸渍标本、生活史标本也要放在标本柜内;玻片标本要放在专用的玻片标本盒内。经常需要观察认识的标本,最好设立标本室,制成陈列柜,将标本按分类或作物系统,有次序的摆放在陈列柜里。二、鱼类的浸制标本制作1、鱼类的捕获:在溪流或其它水体中,用渔具捕得各种鱼类。2、整理姿态:将新鲜的鱼用纱布包好,干燥致死。然后用清水将鱼体表的粘液冲洗干净(勿损伤鳞片)。用注射器从腹部向鱼体内注射10%的福尔马林溶液,以固定内脏,防止腐烂。然后,将鱼的背鳍、臀鳍和尾鳍展开,用纸板及曲别针加以固定。把整理好的标本侧卧于解剖盘内。鱼体向解剖盘一侧可适量放
21、瓶口下方。标签贴好后,可在标签上用毛笔刷一层石蜡液,以防字迹褪色。三、两栖、爬行类浸制标本制作:1、样品的捕获:在水域捕获蛙类、两栖类和龟类,在山里捕获蜥蜴、蛇类。2、整理姿态:把活的蛙、蜥蜴、蛇、龟等动物放入大小适宜的标本缸或厚塑料袋内,用脱脂棉浸透乙醚或氯仿放入其中,盖严缸盖或封紧袋口,使动物麻醉。待致死后,立即进行整形,按它们生活的姿态,用大头针固定在蜡盘上。体形大的标本应事先在体内注射10%的福尔马林溶液。3、固定保存:与鱼类标本的固定保存方法相同。个体中等或较小的标本应头朝上绑于玻璃板上,再放入瓶中保存,使外形结构更易观察且展示性更强。4、解剖标本的浸制制作:解剖
22、标本的制作目的是观察内脏,应按解剖的一般方法除去体壁,以露出内脏。如要展示某一器官系统时,还须小心地除去不需要的部分,展示部分的各器官仍保持其自然位置,然后浸泡于10%福尔马林液中。如为标明各器官名称,可用打印好的名词签(或用铅笔书写),用水胶贴在各器官上,待粘牢晾干后,浸入保存液中即可。四、鸟的习性观察活动目的:通过观察初步了解鸟类的基本习性,培养自己观察能力,通过观察也更能激发学生参与爱鸟、护鸟这一活动。所需材料:望远镜、记录卡、笔注意事项:要爱护鸟类及其幼鸟、鸟蛋以及鸟的生活环境等。不能成为鸟的破坏者。穿着应与环境相似,严禁穿红色、黄色、白色等高亮度的服装,以避免惊吓鸟类。更要注意持之以恒。观察并记录(一):观察鸟巢,注意不要影响鸟,并完成下表。鸟名鸟巢形状大小构造所用材料所在位置观察并记录(二)观察鸟的生活情况,并完成下表飞来日期迁走日期巢的组成鸟卵数量孵卵天数育雏天数食性观察与记录(三)观察生活在区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