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济南大学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科创氛围,提升我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活动,选拔并培育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现发布济南大学第二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通知。

一、创业类

2020年12月—2021年5月

(二)参赛条件

1.参赛对象

凡我校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均可以报名参赛,鼓励跨专业、跨院系组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原则上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2.参赛组别

本次创新创业大赛创业部分设有两个赛道,分别为高教主赛道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高教主赛道: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已获投资情况和项目特点,分为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师生共创组。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1)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并符合以下条件:

①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

②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创意组(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2)初创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不超过1轮次,并符合以下条件:

①参赛申报人须为初创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

②初创组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参赛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③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含基于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可以参加初创组,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股权与学生所持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1%(学生团队所持股权比例不得低于26%)。

(3)成长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3年以上;或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2轮次以上(含2轮次),并符合以下条件:

①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

②长组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参赛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③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含基于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可以参加成长组,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股权与学生所持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1%(学生团队所持股权比例不得低于26%)。

(4)师生共创组。基于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或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创业且教师所占权重比例大于学生(如已注册成立公司,教师持股比例大于学生)的项目参加师生共创组进行比赛。并符合以下条件:

①参赛项目如已注册成立公司,公司注册年限不得超过5年,师生均可为公司法人代表。企业法人代表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股权结构中,师生股权合并计算不低于51%,且学生参赛成员合计股份不低于10%。

②参赛申报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

③参赛项目中的教师须为高校在编教师。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参赛组别和对象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商业组。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1)公益组

①参赛项目以社会价值为导向,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

②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者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③师生共创的公益项目,若符合“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要求,可以参加该组。

(2)商业组

②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司的项目均可参赛。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如已注册成立机构或公司,学生须为法人代表。

③师生共创的商业项目不能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可参加高教主赛道。

3.参赛要求

(三)比赛赛制及评审办法

采用院级初赛、校级网评、校级现场评审、校级决赛的赛制。院级比赛由各学院团委你组织实施,校级比赛由校团委组织实施。学校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作品予以评审,评选产生金、银、铜奖若干。

获得金奖的作品将推荐代表济南大学参加第七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四)赛程安排

1.院级赛事组织:从即日起开始至2020年12月25日为院赛阶段,各学院自行组织并将作品排名。

2.项目报送(2020年12月25日):

纸质版作品上交数量另行通知,各学院上交的汇总表要按照院赛排名进行排序。

3.校赛名额分配及网评(2020年12月26日至2021年1月6日)

①结合各学院作品数量、整体质量以及往年“互联网+”省赛获奖情况进行校赛名额分配。

②校团委组织评审专家进行网评打分,确定入围校赛现场评审作品名单。

4.校级现场评审(2021年1月16日)

校团委组织评审专家通过现场答辩及现场审阅项目计划书确定校赛银奖以上项目,对于有培养潜力的项目推荐进入校级项目训练营。

5.项目训练营(2021年1月17日至18日)

校赛现场评审选拔出的有培养潜力的作品,参加学期末举办的项目训练营,邀请资深评委一对一指导,进一步培育项目。

6.校级排位赛(2021年5月):创新创业大赛选出的优秀作品将在“互联网+”省赛前参与校级排位赛,并进行省赛前培训。

(五)作品准备

1.参赛文本。每支入围团队需提交申报书和项目计划书一式三份。

2.演示文本。入围团队可根据自身情况准备竞赛作品的电子版演示文稿。

(六)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学院团委负责院级比赛组织和校赛项目遴选推荐。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参与面,同时组织开展相应的学术讲座、论坛、沙龙等活动,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教育氛围。

2.强化服务保障。各学院可组建指导教师团队,为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团队提供政策法规咨询、赛事动态信息、项目对接、知识产权交易及保护等方面的帮助和服务。

3.促进成果转化。各学院深入挖掘教师、学生、校友资源,寻找有潜力、有优势的项目参加比赛,鼓励和支持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努力让参赛项目产生应用价值和市场价值,推动项目孵化落地、投产入市。

二、创新类

1.凡我校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均可以个人或集体形式报名参赛。

2.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科生。科技发明制作类分成A、B两大类:A类指技术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参赛作品应从实际出发,侧重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3.申报参赛的作品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科生、研究生组进行评审。

4.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三)竞赛章程及评审办法

1.竞赛遵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作品资格审查遵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资格及形式审查实施细则》,作品评审遵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细则》。

2.采用院级初赛、校级网评、校级现场评审、校级决赛的赛制。院级比赛由各学院团委拟组织实施,校级比赛由校团委组织实施。学校将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作品予以评审,评选产生特等奖、一、二、三等奖若干。获得特等奖的作品将代表济南大学参加第十七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对获得省级及省级以上奖励的学生和指导教师按照《济南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奖励办法》进行表彰。

(四)日程安排

1.院级赛事组织

2.项目报送(2021年1月16日)

纸质版作品的数量和收取另行通知。

3.校赛名额分配及网评(2021年1月16日-2021年1月24日)

①结合各学院作品数量、整体质量以及往年“挑战杯”省赛获奖情况进行校赛名额分配。

②校团委组织评审专家进行网评打分,按照分数确定入围校赛现场评审作品名单。

4.校赛阶段(2021年3月中旬)

学校组织评审专家通过审阅项目计划书遴选项目进入校级决赛,其余项目根据网评得分评选奖项。网评结果将在寒假期间进行公布。

5.项目培育阶段(2021年3月中旬)

本阶段主要对决赛入选作品进行培训,邀请高水平专家精准指导,督促项目进一步完善提升,为2021年“挑战杯”省赛、国赛做准备。

6.挑战杯省赛(2021年5月)

1.参赛文本。每支入围团队需提交3份申报书和作品文档(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提交研究报告)。

三、其他事项

大赛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如下:

联系人:李书翔联系方式:82767319

联系人:陈晨(创业类)联系方式:15253897159

联系人:王瑞琦(创新类)联系方式:13969027855

附件1:XX学院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汇总表(创业类)

附件2:XX学院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汇总表(创新类)

附件3:项目申报书(创业类)

附件4:项目申报书(创新类)

附件5: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附件6: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

附件7:“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细则

THE END
1.10个超低成本创业小项目,普通人也能轻松上手,一个人就能启动2024年,对于寻找个人创业机会的人们来说,有许多小而有潜力的生意选择。这些生意不仅适合个人独自经营,而且在当前社会趋势下具备发展的空间。以下是十个适合个体经营的小生意建议: 红包到手5995 领到就赚7727 红包到手3223 天降红包99993 1. 手工艺品店 https://www.jianshu.com/p/89ac0be692f9
2.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科技园项目公开类型: 受理公示 公示类别: 新建建筑工程《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及调整(社会投资类一般项目) 项目立案号: 2024060000036135 综合受理号: hp00748401X2408280900250 项目名称: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科技园项目 建设单位(个人)名称: 广州市黄埔区萝岗街萝岗社区经济联合社 建设位置: 广州市黄埔区萝岗街道荔红一路...https://ghzyj.gz.gov.cn/ywpd/slgsnew/content/post_9834357.html
1.15个小投资创业项目推荐饮食小吃小投资创业项目 1、土家烧饼 近几年来自湖北的“土家烧饼”像施了魔法一样突然在上海的各个角落里冒了出来,凭着另类招牌、牛皮纸包装袋和麻香的风味特色吸引着消费者。令人惊叹的是,“土家烧饼”以每天新增5至8家加盟店的速度扩张,在一些轨道交通大站,每隔500米就有一家烧饼店。 https://www.yjbys.com/chuangye/xiangmu/xiaobenchuangyexiangmu/566935.html
2.创业小项目创业小项目推荐10个最容易上手的创业小项目3、开一家DIY定制馆:如今的社会上居多的已经是80后90后了,这一部分人群有着自己的标签和性格,比如他们在各个方面都喜欢追求个性,追求独一无二,不喜欢与大多数人雷同。所以DIY定制馆也是一大热门的自主创业小项目。比如在手工制作方面,大家喜欢做一些有新意的东西送给自己的朋友当礼物;在烘焙方面,大家可以享受制作的...https://m.maigoo.com/goomai/198753.html
3.个人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通用13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创业计划书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创业计划书通常是结合了市场营销、财务、生产、人力资源等职能计划的综合。一般创业计划书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个人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个人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 篇1 ...https://www.ruiwen.com/chuangyejihuashu/4834881.html
4....个人就能干的5个低成本创业小项目低成本创业项目大全我在公众号反复强调,个人创业尽量去选择轻资产项目,轻创业让我们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成长,避免过早投入大量的资源和资金,降低创业失败的风险。 轻创业是一种策略,目的在于以最低的成本快速尝试并验证自己的想法,确保在没有过多投资的情况下,成功跑通最小商业闭环,打造出令客户满意的产品或服务,并建立起有效的营销...https://blog.csdn.net/qq1369153265/article/details/138707853
5.个体创业计划书(通用10篇)个体创业计划书 3 一、项目简介 社区水果超市的建立:在社区的居民达到3000个家庭(每个家庭3人计算)的小区建立水果超市。 二、市场分析 中国的水果市场巨大,与国外人均年消费水果85公斤相比,国内人均消费才刚到其一半。通过对大多家庭的调查,80%的3口之家每月消费水果的金额在80元以上。10%的家庭消费水果在50—80...https://www.wenshubang.com/chuangyejihuashu/1763358.html
6.10个小投资见效快的创业项目(共7篇)篇3:投资小见效快的创业项目大推荐 麦秸工艺挂件制作 随着合肥旅游业发展,游客对工艺品需求量大增,麦秸工艺挂件原材料易取,以其天然的材质,独特的风格,肯定会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该项目以家庭作坊式生产,投资约元。收益预测:以每人每天30个计算,3个人月毛利可达到4000元。 https://www.gerenjianli.cn/fwdq/shiyongwen/10129387.html
7.创业策划书(精选16篇)(3)11月25日晚前评审团将公布此次大赛入选复赛的团队和个人 (4)入选复赛(即参加现场答辩)的团队在12月1日之前好团队项目ppt,并做好现场答辩准备 (二)比赛形式 创业计划书初选规则:商企业计划书评选每个团队可以自由确定公司类别以及经营模式,要注意把握产品开发和市场潜力,并预算一个运营周期后企业预期的利润情况,...https://www.unjs.com/fanwenku/408812.html
8.十大创业好项目(十大创业好项目排名)看看成功案例:这几个项目的背后有何智慧?不妨看看几个在市场上已大放异彩的创业项目。它们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因为找到了创新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契合点。 1. 共享经济:从共享单车到共享办公,这个看似“简单”的概念,背后却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共享经济本质上是利用资源的闲置进行高效流转。而共享单车、共享办公空间...http://www.shucuole.com/chuangye/25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