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降低日粮原料的粒度可以提高消化率,进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但却会导致饲料加工过程中生产力的降低、饲料成本的增加以及流动性的降低。
3.预处理室的处理条件、颗粒粉碎、挤压蒸汽制粒过程或干燥器都能影响饲料的营养价值,进而影响消化率。
4.对宠物的饲养管理也会影响消化率,如以前饲喂的日粮类型和数量等。
宠物本身的因素
在测定消化率时还必须考虑动物因素,包括品种、年龄、性别、活动水平和生理状态等。
1.品种的影响
(1)为了研究不同品种的影响,Meyer等(1999)用10种体重为4.252.5kg(每个品种4~9条犬)的不同犬科动物进行消化试验。
其中试验犬用罐装或干性商业日粮饲喂,采食干物质量为13g/(kgBWd),而爱尔兰猎狼犬则采食罐装日粮,采食的干物质为10g/(kgBWd)。体重较大的品种粪便的含水量较大,粪便质量较差并且排便的次数较多。在实验中,最大的品种爱尔兰猎狼犬的粪便,其含水量比拉布拉多猎犬少,这说明体重并不是唯一要被考虑的因素。品种之间的表观消化率差异较小。
James和Mccay(1950)及Kendall等(1983)发现,中型犬(萨路基猎犬、德国牧羊犬和巴吉度猎犬)和小型犬(腊肠犬和比格犬)具有相似的消化率,在两个实验中,实验品种之间的体重太接近以至于消化能力之间的差异很小。这一点成了自Kirkwood(1985)和Meyer等(1993)发现随体重增加,肠道重量相对减轻的规律的一个临界点。小型犬空的肠道重量占体重的6%~7%,而大型犬则下降到3%~4%。
(2)Weber等(2003)研究了年龄和体型大小对于膨化日粮的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在所有年龄段的实验中,大型犬的营养物质消化率明显较高,尽管这些大型犬的粪便评分较低,并且粪便水分含量较高。
2.年龄的影响
(1)在上面Weber等(2003)的研究中,实验中所用的4个品种的犬的常量营养元素的消化率,随着年龄(1~60周的)的增加而有显著的提高。
(2)Shields(1993)对法国布列塔尼幼犬的研究表明,11周龄犬的干物质、蛋白质和能量的消化率分别比2~4岁的成年犬低1、5和3个百分点。但在6月龄和2周岁的犬之间却没有发现差异。如今仍未弄清导致幼犬消化率降低的原因是仅由饲粮消耗量的增加(相对体重或肠的长度),还是因为这个年龄组的消化效率的降低而引起的。
(3)Buffington等(1989)比较了2~17岁的比格犬的消化率。结果表明,在10岁以前,没有发现消化率下降的现象。在15~17岁,仅观察到消化率的微小下降。
(4)Harper和Turner(2000)对断奶幼猫进行24周的试验,研究年龄对其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生长期幼猫分别饲喂2种日粮(一湿一干),2种日粮都可以维持幼猫生长。19周以下的幼猫的干物质、有机物、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平均表观消化率较低,这说明越小的猫其对固体饲料的消化率越低。在日粮和年龄之间没有明显的互作效应。并且尽管这2种日粮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含量不同,但是幼猫的生长率并没有显著的差异。
(5)在年龄增长到24周龄以前,脂肪是唯一一个平均表观消化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营养物质。胆盐促脂肪酶是猫奶中的一种成分,有研究表明它在哺乳幼猫的脂肪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猫奶中含有胆盐促脂肪酶和断奶猫的低脂肪消化率表明,猫脂肪酶的合成可能比较慢。相反,猫胰脂肪酶合成类型也许和猪类似。这种不同的合成模式表明,不同类型酶在哺乳和断奶后不同生命阶段的重要性。
其他受年皊影响的酶还包括乳糖酶和淀粉酶。乳糖酶在幼大(5日龄)的肠道内活性最高,然后在29~61日龄时降到与成年犬相同的水平。另外,犬消化淀粉的能力与年龄有关。
3.性别的影响
关于性别对消化率影响的研究比较少。犬和猫中雄性的采食量和排粪量比雌性的高,而营养物质消化率比雌性低,并且猫的性别之间的差异影响比犬的大。
环境的因素
居住条件和环境因素似乎会对消化率产生影响,但对饲养在代谢笼或可活动犬舍中犬的研究表明,无论居住的条件如何,其消化率都相差不多。
有效环境因素,包括空气温度、湿度、空气流速、铺设的地面材料、墙壁和屋顶的绝缘性和温度适应性以及它们之间的互作效应,都可能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产生影响。温度发挥作用是通过补偿性代谢来维持体温或绝对的食物采食量这2种方式。其他环境因子,像管理者与试验动物之间的关系和光周期,都可能会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产生影响,但这些影响很难被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