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技术可行性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项目技术分析与经济分析是可行性研究中两个有机组成部分。经济分析主要针对所开发的产品,采用的工艺条件以及生产过程进行经济分析,确定它的经济效果,同时在此基础上,实现最优化的经济效果。而技术分析评价着重于对所采用的技术事项进行技术上的分析,确定它的先进性,实现的可能性以及产生的影响,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选择最优化的技术。经济分析评价是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基础,只有在一定的经济效果基础上,才能谈到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现的可能性。如果仅谈到技术的先进性,不讲经济效果,要实现也是不可能的。某项技术是十分先进的,也没有公害,生产率很高,工人劳动强度很低,但由于投资额庞大,经济效果很差,投资回收期限很长,那么这个项目的建设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实现的。
另一方面,经济效果受制于技术手段,经济分析的结果也要建立在技术分析的基础上,用技术分析作为保证。提出过高的经济效果指标,不考虑技术实现的可能性,必将会给项目分析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经济效果也受制于技术方法和手段。技术评价与经济评价并非总是相矛盾的,先进的技术带来的往往是较好的经济效果和较高的生产率。在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实际过程中,应该首先分析采用工艺技术等有关技术问题的先进性,实现可能性,产生的有害影响等,然后进行经济效果分析。在有了经济效果的基础上,再反过来修正采用的技术。这样的过程反复交错进行,以期获得最佳的经济效果,采用最适合的技术,保证项目的有利可图和顺利实现。
二、投资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基本原则
(一)先进性原则
投资项目拟采用的技术,其先进性具体表现为工艺的先进性,设备选型的先进性,设计方案及产品方案的先进性,技术经济基础指标参数的先进性。从设备的选型来看,生产工艺设备的先进性,不仅要求主机先进,与之配套的辅机及备品备件也应是先进的。在坚持技术先进性的同时,还应与科学性,即与技术合理性相统一。
(二)适用性原则
技术上的适用性是指拟采用的工艺和设备能适应生产要素的现有条件。适用的先进技术应该成为技术评价和选择的一项基本原则。一般来说,判断技术适用性的标准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能否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充分地,合理地、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降低原材料,特别是能源的消耗,相对地节约资金。
2.能否改善产品质量,并有利于新兴产业和创新产品的开发,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三)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是指投资项目拟采用的技术,应能以一定的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对项目技术分析,必须对投入与产出进行研究与衡量,说明需要投入多少费用。衡量和评价其经济上的合理性,这是技术经济性的核心内容。
三、投资项目技术分析的基础及方法
在可行性研究的技术评价过程中,首先要分析对象技术的性质,只有对技术的性质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以后,才可能对技术进行分析评价。技术的性质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是技术的形态,有物质和方法的区别。如机械制造系统的自动线生产、专机生产、生产所具有的技术形态应不尽相同。
最后是涉及的基础技术学科领域,通过对对象技术的分析研究,明确对象技术的性质,这样才能找出比较相近的技术方法和竞争技术,从而加以对比和分析评价。
(一)技术分析的一般内容
一般来说,对于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技术分析主要涉及到技术的内容,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工作原理、工作机构、构成要素、使用方法、生产方法等技术问题。
2.制造过程动作原理、装置的组成及材料的消耗、输入输出物(包括原材料、产品、排出物、中间产物等)的联系。
3.服务方式。使用方法、采用装置及基本原理等技术问题,以及建筑方式、结构和功能,地区风貌及建筑风格。周围环境、交通状况,气候条件,工业布局等有关问题。可行性研究的技术分析主要围绕着这些内容展开的,最主要内容是工艺与设备分析和选择。
(二)技术分析的方法
方法一:
1.确定分析范围,明确进行技术分析的前提条件,技术范围,应该讨论和确定一些事项以及主要产生影响的种类、范围等。
3.确定对象技术的先进性程度和技术实现的可能性。
4.寻找对象技术给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带来的和将要带来的影响。
5.明确这些影响所属的领域,明确这些影响的特点,并就采用的相应对策作简单的说明。还要有详细的研究对策,明确评价的标准。对对象技术的先进性,实现的可能性及影响的分析结果和对策作综合评价,从而确定采用对象技术。
方法二:
1.根据对象技术的概要,明确技术应用的目的,了解社会的要求,确定技术的范围,把握现有技术,整理技术内容,确定对象技术的先进性及实现的可能性。
2.影响的整理、分析。确定影响产生和原因,后果及影响涉及的方面和程度,寻找对象技术的影响,指出预想的影响,从多方面反复进行这一工作。
3.研究对策,探讨为消除或减少预想的危害应采用的措施,综合评价,对最后的选择提出意见。
(三)项目生产工艺分析评价
生产工艺是技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工艺流程是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它不仅直接涉及项目投资多少,建设周期长短,对未来产品质量和产量,对项目经济效果有直接影响。确定生产工艺路线时,还涉及到采用不同设备,不同的工艺方法和其它工艺因素,即不同的实施工艺方案。要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对具体的工艺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除技术因素外,还要考虑生产工艺过程中劳动与物化劳动的占用与消耗。为了选出既符合技术标准,又有较高经济效果的工艺方案,必须进行全面综合的工艺方案比较。工艺选择除遵循技术先进性、适用性;经济合理性、安全可靠性等总的原则之外,还要具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工艺技术的选择要考虑主要原材料影响:在某些情况,原材料对工艺选择有着决定性影响。对拟建项目工艺方案的技术分析时,需要确定同某种工艺相适应的主要原材料是否有长期稳定的供应。
2.前后工艺要注意均衡协调,每一道工序要顾及前后工序的影响。评价工艺技术,主要应从生产过程角度看其总工艺技术的选择考虑是否合理,是否最优。
3.工艺选择应考虑市场需求的影响。不同工艺可以得到不同性能、不同质量、不同品种的产品。市场需求经常在发展变化,工艺技术要灵活,要尽量保证产品多品种、多功能以及产品升级换代需要作相应的调整和改变,要有应变能力。这一点,对于生产消费品的建设项目来说尤其重要。工艺技术应尽量满足综合利用,提高综合效益。
总而言之,在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技术分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与时俱进,力图选择精湛的技术工艺,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与财富。
参考文献
[1]韩静轩,马力.高新技术项目投资风险的分析与测度[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4L200l,(3).
[2]刘梅.浅析投资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
关键词:烟气脱硫;技术改造;可行性分析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4.019
1烟气脱硫技术改造的意义
因为要兼顾社会环境多种因素,在选取脱硫工艺时并不能只追求最高的脱硫率,相对合适的脱硫率高低应该控制在60%~80%之间。脱硫工程是目前火电厂建设所有环保项目总投资比较高的项目,但是回报率却是难以保证。所以,为了在达到大气污染排放指标的同时保证完成脱硫工程建设的预期,故怎样充分的利用火电厂原有的资源条件,选择合适的工艺脱硫工艺就是其中的关键。它涉及到脱硫系统乃至机组的经济与安全两个方面。选择的不合适,会给电厂带来巨大的负担,达不到A期的目标,有损电厂社会与经济效益。
2现有烟气脱硫工艺方案
2.1现有烟气脱硫系统组成
该公司脱硫装置包括以下系统:吸收塔系统、烟气系统、Ca(OH)2浆液制备系统、石膏脱水系统、工艺水系统、氧化空气系统、事故浆液箱系统、电气、照明系统、各装置建筑、通风及空气调节、供排水系统、通讯工程、消防及火灾报警、压缩空气系统和检修系统。
2.2工艺部分
本工程烟气脱硫采用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脱硫剂为电石渣浆液经滚筒筛过滤后稀释为Ca(OH)2含量为20%的浆液。SO2与Ca(OH)2反应后生成的亚硫酸钙,在吸收塔内用空气强制氧化为石膏浆液,石膏浆液经石膏浆液旋流器一级脱水后,再经真空皮带脱水机二级脱水,合格的石膏饼进入石膏储藏间,定期运至石膏板厂。
在原来的设计方案中主要采用最传统的喷淋塔工艺,就是塔内上部设置三层喷淋,而且把除雾器设在喷淋层上方。把锅炉来的原烟气中所含的SO2经过Ca(OH)2浆液的吸收塔内进行紧接着进行脱硫反应,做到脱硫效率达95%,处理100%的烟气,把产生的亚硫酸钙,利用强制氧化在吸收塔浆池中直接全部氧化生成石膏颗粒。与此同时,烟气中的其他如飞灰、HCL和HF等有毒物质也可以全部清除,SO3得到部分去除。
在工艺布置方面依然采用三炉一塔方案设计,设置增压风机三台,做到每台锅炉搭配一台增压风机。把原烟气经过水平烟道引出,通过增压风机增压,然后送到吸收塔脱硫,最后把脱硫后的净烟气直接由烟囱排放至大气。
3技改方案
烟气脱硫技术改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脱硫塔内部改造。烟气脱硫技术最关键的改进是对脱硫塔内部改造,改进的过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从脱硫塔内部塔壁和钢构件及烟道入口共计约3600m2,防腐材料采用高温耐磨玻璃鳞片,其中搅拌部位以及喷淋部位防腐厚度是5mm,其他部位是4mm。
(2)喷淋层改造。喷淋系统是喷嘴分配母管组成的位于吸收塔内的成网状系统。一个喷淋层均对应着一个吸收塔再循环泵,空心锥喷嘴安装在喷淋层上,起到将石灰石/石膏浆液雾化的作用。浆液由吸收塔再循环泵输送到喷嘴,喷入烟气中。喷淋系统可以把浆液在吸收塔内分布均匀,流经每个喷淋层的流量相等。
(3)除雾器改造。除雾器的主要作用是用于除掉烟气所含液滴。吸收塔设置两级除雾器,分别安装于吸收塔最顶部最后一个喷淋组件的上方。在原烟气穿过循环浆液喷淋层后,然后连续经过两层Z字形除雾器,最终液滴因为惯性,留在挡板上。
4改造方案经济性分析
整个项目的总投资估算主要要有一下几个方面:工程费用、预备费、其他费用。其中工程费用主要是包含了建筑与安装工程费两种。
(1)建筑工程费用。主要包括脱硫塔内壁改造投资,按现行设备市场价格和有关设备询价估算342万元。
(2)设备购置及安装费,包括喷淋层改造和除雾器改造,喷淋层改造投资27万元,除雾器改造198万元。
本项目估算总投资683.6万元,因此,在经济方面改造方案是可行的。
5结论
本文证明了该烟气脱硫技术改造方案是可行的,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了环保及社会效益,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达到了变废为宝,节能减排,化害为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忠华,薛建明,王小明,柏源,王振宇.湿法烟气脱硫取消旁路烟道的技术可行性分析[J].电力科技与环保,2010(05):37-39.
[2]黄天旭.2×220t/h煤粉炉烟气脱硫系统改造可行性分析[J].节能,2013(03):65-68.
[3]马见波.锅炉烟气脱硫除尘现状及IDEMAX脱硫工艺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J].当代化工,2008(06):656-658.
[4]刘恩栋,陆永琪,郝吉明.烟气脱硫技术的综合评价[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1(04):404-407.
解析VS统计
用解析方法替代统计方法,用巨大的复杂性换取微小的性能提升,将成5G常态。
“统计方法”和“解析方法”都是对事物进行数学建模。“统计方法”是在较少输入情况下的简单近似建模,是一种次优解。而“解析方法”则是在大量输入情况下的最优解。“统计方法”和“解析方法”都有理论极限,但解析方法理论极限更高,性能更好。这是其原理所决定的。
“统计方法”从原理上无法实现上述空分复用,而“解析方法”则可实现空分复用。把信号用复数描述,具有幅度和相位,利用瞬时相位的正交性,可构建出独立的逻辑空间。
“解析方法”需要首先解决“信号随机不可测”的问题,首先,“随机”并非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某个事件相对于方法A是“不可测量的随机事件”,但同一事件相对于方法B完全可能变为“确知可测的解析事件”。
例如,以往认为瑞利衰落是“随机不可测”的“异动敏感事件”。但是,如果采用相干方法(多天线联合均衡本质上是一种空域相干方法),那么瑞利衰落就变成可精确测量的解析事件了。因此简单地统计上规避瑞利衰落,演变为人为制造瑞利衰落,形成零陷,成倍提升容量。
随着通信潜力的一步一步被挖尽,理论极限一步一步被逼近,需要付出更多复杂性的代价,更多地采用解析方法,以达到性能最优的目的。
5G空分复用、抗干扰,就是用复杂的解析计算去提升容量。而5GMassiveIoT中的非正交通信技术,也是用复杂的计算换取远近效应的改善和接入数量的提升。而FBMC则是以人为引入符号间干扰,再消除干扰的方法来降低频域的泄露。上述计算非常复杂,复杂度提升超过线性,甚至达到平方、立方的关系。
“用巨大的、不成比例的解析计算,换取哪怕一小点容量提升”,将成为5G技术推进过程中的常态。
MassiveMIMO的容量并非线性增长
采用多天线技术可以实现空分复用(MassiveMIMO),虽然理论上看,单站最大容量和天线数成正比,比如64天线应该有64倍容量,但很多因素使实际组网容量远低于线性,例如,噪声的存在、空间信道非理想、测量的误差等,都会使实际容量偏离理论值,尤其是天线过多时,非理想因素会淹没天线增加的收益。所以,MassiveMIMO天线数并非越多越好,而是结合实现代价,有一个最佳性价比区间。
TDD具有上下行对称性,因此,MassiveMIMO可在TDD中首先获得应用,甚至做到标准透明化(手机无感),且具有性能优势。
然而,TDD多天线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利用对称性,它对校正的精度要求非常高,例如2.6G载波,10度左右的相位差对应大约1/300ns的精度。任何器件都无法直接满足这一要求(例如GPS只能达到几个ns)。因此必须采用两级校准机制。未来随着设备向5G演进,存在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天线越多精度要求越高,二是频段越高,绝对精度要求越高。
TDD多天线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终端发射通道数量的问题,由于终端对成本功耗敏感,因此,终端往往采用多天线接收,少天线发射,甚至单天线发射。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对称性。当前,用轮发或减少单用户流数来规避。
非正交通信技术需要控制接收机复杂性
MUSA可采用SIC接收,这种接收机相对简单,并能显著提升性能。此外由于MUSA码能量分布比较均匀,因此在同样的情况下覆盖比较好。
另外,由于MUSA可用码资源丰富,即使在扩展码长很小(例如4)的情况下,仍然有上千条码资源(9值复数码),因此,比较容易实现“免调度”,基站即使通过盲检去识别用户,复杂度也可控。这对物联网意义重大,因为这样可大幅度增加待机,使纽扣电池供电工作数年成为可能。
基于滤波的5G新波形技术FBMC
传统的OFDM(正交频分复用)虽然较巧妙地解决了时域和频域正交性问题,但从原理上存在严重的带外泄漏问题,因此与其他系统之间必须留有足够大的保护带:在时域上,OFDM每个符号周期内部都是等功率发送,时域上完成正交,矩形波的频谱是SINC函数,具有振荡性,因此相邻系统间的干扰较难控制。
5G提出通过改变滤波器的形状来改善频域特性,称为“广义的FBMC”。
“时域”和“频域”是对同一个信号的两种数学描述,两种描述最终是等效的。在能量守恒的约束下,时域响应越“紧致”,则频域上越“松散”(带外泄漏严重)。因此,从理论上,不可能找到时域上无穷紧致,频域上也无穷紧致的方法。
目前,研究者提出多种新滤波方法,大致的差异是:
时域上加窗,然后跨符号卷积,频域上每个子载波收窄。
时域上卷积,频域上相当于在整个带宽上加滤波器。
除时域上的区别外,根据滤波函数的不同分为复数域滤波和实数域滤波两种。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剔除术
Studyonlaparoscopichysteromyomectomyinthetreatmentofuterinemyom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heractervisticsuchasindication,curativeeffectandclinicalvalueoflaparoscopichysteromyomectomyasatreatmentofuterusmyomacomparewiththeabdominalhysterectomy.MethodsThereare59patientswithlaparoscopichysteromyomectomyasand45patientswithabdominalhysterectomy.fromMay2007toMay2009.Weanalysisedthebloodloss,operationtime,postoperativeventilationtime,postoperativehospitalstayandpostoperativemorbiditybetweentwogroupsretrospectively.ResultsThedifferencesobserved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intherusultsofpostoperativeventilationtime,postoperativehospitalstayandpostoperativemorbidityinthelaparoscopichysteromyomectomy,whilethebloodlosshadnosignificantdifference.ConclusionWesuggestthatlaparoscopichysteromyomectomyasissafeandfeasiblewithlittlebloodlossandshortrecoveryintreatingmyoma.
【Keywords】
Laparoscopy;Hysteromyoma;Hysteromyomectomy
DOI:10.3760/cma.j.issn16738799.2010.01.30
作者单位:246003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妇产科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30岁以上的妇女发生率在20%~30%[1,2]。至今为止,尚缺乏安全有效、复发率低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因此,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希望保留生育功能妇女的标准术式。自1990年,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易(laparoscopictoctomy,LM)取代开腹手术治疗肌壁间子宫肌瘤和浆膜下子宫肌瘤以来,LM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它作为微创手术的经典,以创伤小美观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日短等优势,深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近年来内镜手术的迅猛发展使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更加趋于微创[3]。近年我院开展腹腔镜手术以来,已进行多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现将59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同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45例进行比较,回顾性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实施手术的子宫肌瘤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104例,其中59例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研究组);年龄22~48岁,平均34.5岁,已婚56例,未婚3例,已生育43例,不孕症16例;单发子宫肌瘤39例,多发子宫肌瘤20例,其中阔韧带肌瘤5例,宫颈肌瘤1例。45例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年龄20~56岁,平均35.8岁;已婚43例,未婚2例,已
生育40例,不孕症5例;单发子宫肌瘤18例,多发子宫肌瘤27例,其中阔韧带肌瘤13例,宫颈肌瘤4例。
1.2手术指征子宫肌瘤引起月经量过多、腹痛、尿频等压迫症状及不孕症或体检发现子宫肌瘤,术前B超提示子宫浆膜下肌瘤或肌壁间肌瘤,子宫小于妊娠16周者,肌瘤直径
1.3手术方法
1.3.2对照组采用连硬外阻滞或全麻,用传统开腹方式行肌瘤剔除术。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P
2结果
表1
两种方式剔除子宫肌瘤各项指标的比较(x±s)
研究组59143.29±41.2881.26±11.315.52±1.79.1±1.50
对照组45139.16±91.1770.18±10.257.32±2.117.6±2.82.2
P>0.05
2.2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两组术中均无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100%,对照组有1例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换药后痊愈。
2.3随访观察组随访51例,随访率86.4%,随访最短半年,最长22月,所有术前有症状患者术后1~2个月症状改善,16例不孕患者中术后2年妊娠11例。对照组随访43例,随访率95.6%,随访最短半年,最长20月,不孕症5例,术后2年妊娠3例。
3讨论
3.2手术适应证本组资料中,子宫肌瘤的直径
总之,提高LM手术成功率的关键是:病例选择适当;术前评估;术中子宫创口出血及关闭;肌瘤的取出,尤为重要是手术者应有娴熟的腹腔镜下的缝合、结扎和腔内、外打结技术[8]。只要临床医师正确掌握LM的手术指征,提高腹腔镜操作水平,术中仔细缝合子宫切口,才能真正做到“正确选择患者,准确实行手术”[9],使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真正造福于广大患者。
[1]MillerCE.Myomectomy:comparisonofopenandlaparoscopictechniques.ObstetGynecolClinNorthAm,2000,27:420.
[4]DubuissonJB,FauconnierA,FourchotteV,etal.Laparoscopicmyomectomy:predictingtheriskofconversiontoopenprocedure.HumReprod,2001,16:17271731.
[5]朱兰,俞梅.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进展.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12:712714.
[6]谢庆煌,柳晓春,郑玉华,等.非脱垂子宫经阴道手术术式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8):12811283.
[7]郎景和.妇科腹腔镜手术现状、争议和发展.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6(31):323.
[8]MartelMJ.Laparoscopicallyassistedvaginalhysterectomy:areviewof106cases.JLaparoscSurg,1995,5(6):371.
[9]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8021822.
【关键词】骨科;手术;急性压疮;预防性护理措施
1.1一般资料
1.2方法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急性压疮的发生率以及压疮分期进行比较,并采用专业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检验。
1.4统计学处理
搜集的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P
干预组急性压疮发生2例,均为Ⅰ期;对照组急性压疮发生8例,分别为Ⅰ期5例、Ⅱ期3例;两组压疮发生率比较P
本研究中,干预组急性压疮均为Ⅰ期,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骨科手术室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急性压疮的发生,间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保证其生命健康安全,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高爱华,刘霞.颅脑手术患者发生急性压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0):956-958.
[2]徐晓红,戴丽华.80岁以上病人手术中急性压疮的预防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9):809-810.
[3]欧洁梅,唐素琼,谭庆敏等.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急性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4,26(17):202-203.
中图分类号:K826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叙永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理位置在东经105°03′—105°40′,北纬27°42′—28°31′之间,幅员面积2976.8平方公里,总人口71.81万人。受娄山余脉的影响,形成南部山岭纵横,北部丘陵起伏的地形地貌,境内水系发达,有赤水河、永宁河两大水系,由于叙永县城紧临永宁河而建,洪灾发生频繁,近年来,县城已遭受“1998.7.28”、“2001.7.7”、“2006.7.7”、“20012.7.22”洪灾袭击,给县城造成重大损失。本文主要研究通过河道疏浚提高县城的防洪能力,以保证汛期县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工程河段基本情况与存在的问题
3解决措施与可行性分析
由于洪水造成的灾害难于预料,突发性强,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万无一失,可对永宁河叙永县城区段进行河道疏浚,增强县城防洪能力的可靠性,该措施主要是对常年水位以上的河滩淤沙进行开挖清运,并对右岸边坡开挖以拓宽河道3-5m。现从技术角度出发,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论证该方案的可行性。
1、河道清淤弃料可资源化利用
(1)用作建筑材料
经检测和分析,疏浚段河滩淤沙主要由卵砾石颗粒构成,主要成分为灰色-黄绿色砂岩,卵石颗粒粒径一般2~15cm,充填物为相应成分的的圆砾、中~细砂等,颗粒成分风化微弱,质地坚硬。平均含砂率8.5%左右,卵石150~60mm占28.6%,砾石60~5mm占30.3%,砂粒5~0.075mm占15.8%,粉粘粒<0.075mm占1.2%左右,漂石含量9.18-13.18%。作为建筑材料利用时其孔隙率、云母含量(均值为1.55%,低于技术指标2%)、硫酸盐及硫化物含量等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规定之质量技术要求,但含泥量偏高(均值为11.47%,高于指标5%),粒度模数和平均粒径偏小,质量较差,但经过冲洗筛分工作后,可以保证作为建筑材料利用时的质量,主要检测数据见河漫滩覆盖层检测成果表。
表1河漫滩覆盖层检测成果表
注:1、未列入>200之漂石含量。
2、粒径<0.5mm之砂粒含量包含了<0.075mm的粉粘粒含量。
(2)用于加固河堤与平整土地
由于现有堤防高出保护区地面3-4m,并且堤后空置地面宽度达到11m-30m,当疏浚河道时,可利用堤后的空置土地对不能利用的弃渣弃土按要求进行堆放并填筑,提高河堤的稳定性和防渗漏能力。
2、清淤后河道的稳定性分析
如果河道每年都要进行清淤,必将造成征地占地矛盾和资金紧张,因此,清淤后河道行洪断面保持相对稳定非常重要,现从造床流量的选取、造床流量挟沙能力、河流输沙现状三个方面对河道清淤后是否会重新淤积或淤积的程度进行理论分析。由于该段河道平顺,基本情况相似,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一段进行分析,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特选取该段范围内河滩地比较明显的顺河街段作为代表段进行分析,分析过程如下:
(1)造床流量的选取。采用平滩流量法对造床流量进行分析评估,计算流量时用恒定非均匀流公式中的计算天然河道水面线的能量法公式进行,对复杂断面考虑局部水头损失,其余均忽略局部水头损失,基本方程为:
(公式1)
(公式2)
公式中各字母代表的参数意义见表2。
表2
计算时,在河道宽度变化明显的地方进行计算分段并适当加密,α与ξ引用自贡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院进行堤防设计时的取值,α=α1=α2=1.02,收缩ξ取0.3-0.4,扩散ξ取0.7-0.9;i和n采用2001年“七七洪水”洪痕的分析成果,i=0.00268,n=0.056,利用公式1和2计算结果见下表2。
经分析计算,造床流量与根据叙永县历年最大洪峰流量系列统计得出的重现期为2年一遇的洪峰流量相当,因此可直接采用2年一遇的最大洪峰流量为造床流量,即Q造=466m3/s。
(2)造床流量挟沙能力计算。分析时涉及到恒定非均匀流仍采用计算天然河道水面线的能量法公式进行计算,水流挟沙能力计算则采用Ackers-White公式计算,基本公式为:
(公式3)
(公式4)
(公式5)
U*=(τ0/ρ)1/2(公式6)
公式中各字母代表的参数意义见表3。
表3
颗粒无量纲粒径dg
表4
利用公式3、4、5、6计算结果如下表。
(3)河流输沙现状。根据下游距该点2.5km的叙永水文站悬移质泥沙资料统计分析,永宁河流最大含沙量1.32kg/m3,多年平均含沙量0.708kg/m3(采用成果),堆移质占含沙量的13%,悬移质泥沙颗粒粒径大于0.25mm的沙量仅占1.9%,过水悬移质粗沙较少,悬移质总量61.6万吨,推移质总量9.2万吨,泥沙总量年70.8万吨。对于多年平均含沙量,80年代为0.636kg/m3,90年代为0.993kg/m3,到目前多年平均为0.708kg/m3,说明河道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初见成效,水土流失已得到有效控制,河道输沙量呈逐渐减少趋势。
经过理论计算和统计资料分析,水流挟带悬移质的能力目前只占其最大能力的1%左右,如不考虑悬移质的影响,水流挟带推移质(D50=0.06mm)的能力目前只占其最大能力的5.6%左右,综合其情况进行分析,可认定水流具有较强的输沙能力,经清淤疏浚后的河道新产生淤积的情况小,并在水流不断的冲刷下,河道会呈逐渐加深的趋势,历史上河道曾经通航也说明了这一点。
3、各种防洪标准下洪水水位分析。利用恒定非均匀流公式中的计算天然河道水面线的能量法公式进行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见下表。
计算结果表明,如果对常年水位以上的河滩淤沙进行清运并对右岸边坡开挖拓宽河道,5年一遇洪水位可降低0.3-0.6m,20年一遇洪水位可降低0.7-1m,少部分段出现只降低0.48m主要是因为修建防洪堤时占用了过多的行洪断面,此段可通过降低河道糙率的方法使其降低值达到70cm以上,如对常年水位以下的淤沙也进行开挖清运,洪水位还将进一步降低。
4结论与建议
经计算与分析表明,河道清淤疏浚后增强了县城的抗洪防御能力,当发生5年一遇洪水时堤内地面积水可自然排出;20年一遇洪水位可至少降低0.70m,如按河道20年一遇洪水位计则河道可多过流量约220m3/s,达到1780m3/s,接近50年一遇洪水(1930m3/s)标准,同时洪水位的降低减小了洪水对上桥和下桥的冲击,使上桥和下桥两座古桥更加安全。加之现在我国已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水土保持管理制度,防止河道疏浚后避免重新出现淤塞给予了组织保障,因此永宁河叙永县城区段河道疏浚可行,建议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引入采砂企业对河道进行疏浚。我县现有河道采砂企业5家,其中离县城最近一家只有5公里,交通便利。因此,可引入其中资金和技术雄厚的企业对河道进行疏浚,疏浚出的弃料经冲洗筛分后,选出的砂石砾料可作建筑材料,筛分后废料由采砂企业按企业先有的弃料处理方法进行处理。疏浚时可优先对河滩和浅滩进行开挖疏浚。
(2)对河道进行拓宽。河床右岸边坡主要为基岩,岩性为砂质泥岩,其弱风化岩体较为完整,裂隙不甚发育。因此,可对右岸边坡进行开挖,以拓宽河道,使岸坡平顺,减少岸坡对河流的阻力,对挖出的弃土料可填筑在堤背后的空地上,以增加河堤的稳定性。
1、《四川省防汛警戒水位保证水位分析成果》(上册)。
1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可靠性
1.1什么是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可靠性
1.2计算机软件技术不可靠性的表现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可靠性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正确性和意外性。其一般的表现有以下方面:
1.2.1系统危险计算机软件技术不会老化磨损,只会陈旧落后。计算机软件技术是由人类利用智慧开创出来的,然而它却没有很好的保护措施。这也就使得很多软件程序很容易被篡改,可能是人为因素,也可能是受到其他程序的侵入,这些都是变成人员无法预料的,并且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这些现象都是系统危险。
1.2.2我国软件技术相对落后就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说,我国大部分软件行业的从事人员都是一般的基础性技术人员。在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却需要很多的高技术科研人才,我国由于缺乏高技术的人才,使得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同时也存在很多的不可靠性问题。
1.2.3没有维护软件技术的有效措施现阶段,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软件的维护人员一般采用预防和维护技术对一些故障进行诊断和维护,以确保计算机软件的正常运行。然而,我国的维护软件技术的措施却没能做到这一点,缺乏维护软件技术的有效措施也使得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存在着很大的不可靠性。
2解决计算机软件技术不可靠性的措施
2.1提高软件技术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
就目前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可靠性来看,多数软件的不可靠性都是由软件出现差错而引起的软件运行错误。而软件错误却是由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编程错误造成的。由此看来,要想解决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可靠性,其中最首要的问题就是提高计算机软件技术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提高计算机软件技术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避免在软件编程过程中的失误,进而减少软件运行中的错误,提高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可靠性。
2.2对软件开发进行严格审评,提高软件开发质量
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开发方面缺乏高技术的人才,因此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明显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另外,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进行评审和维护。而在我国却存在工作人员不对软件技术开发的各个阶段进行评审和维护的问题。不对软件进行评审和维护使得计算机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防止软件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就需要对软件的开发技术进行及时的评审和维护。同时,软件评审人员也要积极配合各个软件开发领域的专业人员,以提高评审的质量。评审人员进一步根据评审结果分析软件开发是否符合标准,确保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质量。
2.3建立有效的计算机软件技术质量监测
在90年代末,我国对军用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开发制定了一些规范,但是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过程中还是缺乏对其的质量检测、评价修改和对其技术的改良。另外,在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过程中在开发配置管理方面也缺乏严格的软件配置体制,这造成了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过程中技术管理的严重不足。在开发过程中技术人员由于缺乏较高的专业素质,存在设计不规范、随意更改设计、文实不符等现象,这也增加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错误。这些问题都对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开发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在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开发过程中要建立有效的计算机软件技术质量检测体系,以提高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可靠性。
3小结
工饲养蝗虫的可行性分析及饲养技术。
【关键词】蝗虫;可行性分析;饲养技术
1.可行性分析
1.1经济效益分析
(1)只需一次购种,可多年繁殖,卵孵蝗,蝗生卵,周而复始,无穷无尽,从不变异。而每只蝗卵按0.10元计算,一万只蝗卵只需1000元投资。
(2)饲养设备简单,可因陋就简,就地取材,须购买部分投资也仅需几十元。
(4)蝗虫的生命力极强,从来没有得病的现象。用自然条件养殖蝗虫,北方一年产夏秋两代,南方可常年饲养,周期短,见效快,繁殖率高,每只蝗虫一次产卵六十至一百粒。
(5)占用劳动力少,劳动强度不大,男女老少都能养殖,而且周期短,建一个15平米的网棚只需投资2000元,能养1-2万只。
(6)养殖一万只东亚飞蝗成虫可达36-40斤。按市场最低价格10元/斤计算,夏蝗的计算公式为:1万只×36斤×10元=360元,如夏蝗留4000只雌蝗产卵,每只最低产卵60个,成活率90%,到下半年秋蝗就是4000只×60粒×90%=21.6万只,金额为21.6万只×36斤×10元=7776元。饲养第一年毛收入为7776+360=8136元,而这仅需投资1000元和部分简单材料,以后年份视蝗虫产卵的多少,收入将成倍增长。
(7)近几年来,蝗虫的销路很好,无论鲜活还是冷冻的都很畅销,一般城市的酒楼均有收购,特别是山东的一些地区,一个水产市场一年就需要几十吨,如青州、滨州等,在无棣等地还有日本和澳大利亚客商常年设点收购。蝗虫卵除了繁殖孵化外,也能作为食品直接销售,还可做成罐头,除了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到日本、澳大利亚及东南亚各国,年需求量在千吨以上,而国内收购的蝗虫总量才几十吨,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说饲养蝗虫是农民和下岗职工创业的好项目。
1.2蝗虫的使用价值
(1)蝗虫的营养价值很高,其蛋白质含量高达74.88%,脂肪含量5.25%,碳水化合物含量4.77%,含18种氨基酸及多种活性物质,如:三磷酸腺苷、辅酶、昆虫激素等。并含有维生素A、B、C及磷、钙、铁、锌、锰等成份。其氨基酸含量相当丰富,比鱼类高出1.8-28.2%,比肉类、大豆都高。尤其含丰富的甲壳素,甲壳素被誉为继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之后人体生命的第六要素,是人类理想的高营养保健食品。
(2)蝗虫不但是美味佳肴,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治病良药,它可以单用或配伍使用,能治疗多种疾病。如治疗破伤风、小儿惊风、百日咳、咳喘、气急,能止痉挛,息内风。也可用于支气管炎、哮喘等,并且还有降压、减肥、降低胆固醇,滋补强壮,健脾的功能,久食可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可谓“一吃”多得。
(3)养殖蝗虫成本很小,只需一次购买种卵,以后卵生蝗,蝗生卵,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一次建棚可持续使用多年,当年投资当年就可获利。
然而,养殖蝗虫想取得可观的效益必须掌握一定的技术,也要有一定的规模,量大才能赢得市场。
2.蝗虫饲养技术
2.1养殖棚建造
蝗虫有飞翔习性,所以必须采用棚养。养殖棚要建在通风向阳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厘米以上,以便排水。土壤最好采用不易结块的沙壤土,便于拾取蝗虫卵。在养殖棚内种小麦或玉米等单子叶植物供蝗虫食用。每一万只蝗虫需15平米的面积。可利用院内外空闲场地,用角铁或木棍、竹竿、竹片等建造棚的支架,按棚的大小,用纱网做一个棚罩,底边埋于地下,留个门口。门口安设拉锁,以防止蝗虫逃逸。棚高1.5-2m,棚外罩塑料薄膜防雨保温。养殖棚须在4月底前完成。
2.2养殖管理
2.3蝗虫喂养
(2)饲养的密度一般每平方米600-800只为宜。饲养过密会出现强食弱、大食小或者正在蜕皮的被吞食等情况。
(3)阴雨天气应该遮盖养殖棚,以防地面太潮湿,蝗虫不采食而死亡。夏天气温高达35℃以上时,要对养殖棚进行遮荫,在纱网上或棚内适当洒些水供应水分,如果棚内过于干燥也会造成蝗虫死亡。
(4)如果蝗虫采食了带毒的饲草,就会立即死亡。所以如果不知饲草是否有毒,最好先洗净控干再喂。
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推行“激励性分层作业”,目的在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合的教育,每一个孩子都有最好的发展。在思考“如何于信息课堂上实行‘激励性分层作业’”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什么是“激励性分层作业”。
个人认为,激励性分层作业,主要在“激励”而不在分层,我们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发现学习的乐趣,爱上学习。而不是在某些方面以某些标准作为衡量,将学生分成若干个不同的等级。“分层”并不一定就能提高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吸收消化,“激励”才是让学生爱学主动学的重要方法。这一观点,源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
信息技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专注性,它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来判断学生学习能力的优劣。相同的一份操作练习,不同的学生会做出截然不同的作品,比如,色彩搭配上、在线条粗细上、在整体构图上……这些作品都各具特色,尽管主题相同,但却因为侧重的方面不一样而难以分出高低。
这种情况下就要求信息学科的教师在熟悉教材、吃透教材的同时,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状况,了解学生大致的能力层面,清楚学生的长短处。将课本内容结合学生的不同情况,制订出相应的课堂任务。
信息技术学科最常用的教学模式是任务驱动法,采用不同完成方式,比如独立操作或者小组合作,任务以难度区分为一般任务和拓展任务,而且几乎是课堂作业,即时完成。换句话讲,信息技术学科基本只有课堂作业,没有家庭作业。
作为基础练习的一般任务,必须具备“基础性”“全面性”“发展性”,三者缺一不可。
任务难度太低,学生会“吃不饱”,无所事事容易影响课堂纪律,也有损课堂质量;任务难度太高,学生“吃不进”,容易出现厌学情绪,造成“学不会”―“不想学”―“学不会”……这样的恶性循环。所以,一般任务必须要保证98%的完成率。以一个班60位学生计算,难度最低的一般任务至少要有58位学生能顺利地完成。
完成任务之后,再通过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对部分作品进行评价,评价没有固定的标准,根据作品突出与欠缺的不同而改变。
接下来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研室编著,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课本小学四年级上册,第9课《制作个性化日历》作为例子说明。
这一课的学习目标:一是学会制作表格;二是学会改变边框颜色、样式,填充颜色,美化表格。根据学生的情况结合课本的内容,本人将一般任务设置为:制作一张2013年11月的日历,拓展任务是:制作《电脑室3班级上课使用登记表》。
一般任务几乎完全可以根据课本的步骤来完成,只需要在美化表格时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拓展任务的操作比较多,并且要求不同的年级要用不同的颜色标注。
【关键词】ANH;外科手术;输血;应用
doi:10.14033/ki.cfmr.2015.23.089
临床中,异体输血被应用于某些疾病治疗、伤员抢救及手术安全控制。然而,它产生溶血、免疫抑制等副反应,安全性较低。近几年,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被视为临床手术中重要的自体输血方法。尽管受多重限制,但ANH对节约用血和输血疾病预防有很大影响。
1概念及实施方法
1.1概念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即临床麻醉诱导后,参照患者的红细胞比容(Hct)、体重即估计失血量,抽取患者静脉/动脉处少量血液,并经另一条静脉通路输注与采血量相同的胶体液,以稳定患者的血容量[1]。通常,经ANH所获取的血液可储存于室温环境下8h;4℃下可存放24h。当手术中呈现输血指征,自体血便可回输至患者,回输顺序与取血刚好相反。ANH作为血液保留技术,适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安全性较高[2]。
1.2ANH的实施
2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2.1心脏手术
2.2脑外科手术
除心脏手术外,急性等溶性血液稀释在脑外科手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韩利平等[7]对ASA分级Ⅱ~Ⅲ级的6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全麻)展开研究,术前以15ml/kg均匀放血,并等速输入羟乙基淀粉(浓度6%)行血液稀释,结果发现,平均采血量为(961±296)ml,稀释后血液粘滞度明显减少,血液流变性增加,术中未见止血难或异常渗血现象。Okada等[8]研究了Hct
(718±150)ml,未输入异体血。任利远等[10]研究发现,择期接受颅内肿瘤的10例患者,平均采血、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00±187)ml、400~800ml,血液稀释后未见并发症,可知颅脑手术患者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较为安全,不易影响中枢神经功能。
2.3骨科手术
髋关节、骶骨肿瘤切除术等骨科大手术,手术创伤较大、术中易见明显渗血,ANH自体输血对该类手术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柳冰蕾等[11]研究了ANH用于全髋置换术中的效果,结果发现:稀释组患者输异体血较未稀释组更低,提示ANH可减少全髋置换术异体血输入量。宋红云[12]观察了骨科大手术中行ANH的100例患者。手术前,患者均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待手术步骤毕、闭合髋关节腔时,将自体血回输体内,结果得出:围术期未输库血患者为92例,8例患者术后输入少量红细胞悬液,未见并发症。
2.4其他手术
汪慧珍等[13]对25例择期手术行ANH患者进行了研究,手术种类主要包含直肠癌根治术、食管癌根治术、右半肝切除术、胃癌根治术及子宫切除术,放血后Hct为25%~30%,放血总量为27217ml,平均输回自体血1089ml,无异体库血,患者均已完成且恢复良好。急性等溶性血液稀释的应用,不仅为社会节省了大量血液,同时也帮助血液稀释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Jonathan[14]将急性等溶性血液稀释技术应用于整形术中,有效起到了血源节约、降低异体库血过敏反应、加快皮瓣组织氧合、促进皮瓣组织血流及皮瓣生长等多重效果。
3应用注意事项
3.1把握适应证与禁忌证
血液稀释亦可产生不良反应,因而也存在相应的适应证[15]。通常而言,适应证分为:稀有血型,可能或将产生不规则抗体;术中推测有大量出血,为减少异体输血所致感染与免疫抑制等;由于宗教等因素排斥输异体血。年轻、体重>60kg、Hb>120g/L、Hct>35%者耐受性相对良好;而体重
3.2合理选择麻醉
通常,急性等溶性血液稀释在患者清醒状态下有助于心血管代偿反应。然而,笔者认为,行血液稀释术者应尽量采用全身麻醉。相比清醒状态(含硬膜外麻醉在内),全身麻醉者的氧代谢变化不仅能加快血液稀释,其监测环境较好、安全度较高,不易对患者机体、精神造成严重影响。
[1]朱状辉.围术期血液保护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1):56-57.
[2]邱庆明,张吉虎,车建翔,等.6%羟乙基淀粉腰麻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循环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21-122.
[3]钱稚萍,王慰.血液稀释疗法辅以家庭氧疗治疗慢性高原病129例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9):118.
[4]刘俐伟.胶质瘤围手术期稀释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对预后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5):174-175.
[5]岑光旅,覃羽华.血液保护在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进展现代诊断与治疗[J].中国医学创新,2012,9(4):44-45.
[6]吴红霞,颜渊,易明亮,等.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在择期手术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13,39(9):141-142.
[7]韩利平,邵红玲,宋美丽,等.原位肝移植再灌注综合征的预防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7):55-57.
[8]OkadaM,TatoulisJ.CoronarterybyPassgraftingwithoutcardioPulmonaryBypass:MIDCABandOpCAB[J].KyobuGeka,2002,55(6):483-485.
[9]李程桥.羟乙基淀粉对剖宫产腰麻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7):152-153.
[10]任利远,胡礼宏.急性等容和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在前列腺切除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3,20(2):133-135.
[11]柳冰蕾,荣阳.彩超对肝硬化脾动脉栓塞术前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进展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7):58-59.
[12]宋红云.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3):30.
[13]汪慧珍,饶红霞.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0,8(8):37-38.
[14]JonathanH.Overviewofbloodeonservation[J].Transfusion,2003,50(6SuPPa):6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