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初期喂养不完全指南健康

为了宝宝在长大以后能更好地品尝各种美食,不挑食、不过敏,不会有食物不耐受的情况,更为了现阶段的生长发育,初期的辅食添加技术的掌握就十分关键。

第一步:明确了解添加辅食的目的

最直接的目的当然是补充营养,宝宝长到6个月左右母乳的营养就满足不了他的需求了,尤其是铁。母乳里的铁并不优秀,其实娃出生的时候是从母体里带了铁的,且带出来的铁只够用6个月,所以娃的第一口辅食是高铁米粉,这一点目前也已经成为一个常识了。

需要澄清的是,并不是说6个月以后的母乳就没营养了,母乳还是好母乳,但它需要一些好帮手才能满足这个宝宝,辅食的辅就是这个意思。

除了补充营养,辅食的添加还有隐藏功能,锻炼宝宝的各种机能。在纯母乳或奶粉阶段,宝宝闭眼吃就行,不需要看见食物,不需要配合勺子张嘴,更不需要用手给自己喂到嘴里,而在辅食添加以后,这些机能就开始运转了,各种大动作和精细动作都将一一解锁。

除了月龄,有几个信号也可以参考:足月出生的宝宝体重是出生体重的2倍;可以比较稳当地靠坐;见别人吃东西知道馋了;不想吃的话会扭头拒绝。

辅食添加得太早或太晚都不好,太早的话不仅影响奶量的摄入,还会伤害娇嫩的胃肠道,而太晚容易造成营养不良、食物过敏或不耐受、不爱吃饭等问题。

从添加辅食开始,就每天都要吃饭了,跃跃欲试做辅食的妈妈现在发现这个事很累人了。

第三步:安排好添加种类和顺序

辅食的食材种类可以很丰富,粗略地分为淀粉主食类、蔬菜水果类、肉蛋奶(非母乳或奶粉)类、坚果豆类、油脂类,同时以上也是大致的添加顺序。

分别举例解释一下。主食推荐从米粉开始,高铁米粉推荐直接购买现成的商品,毕竟即使你家有粉碎机自制米粉也没法加铁。买铁剂加进去并不靠谱,首先是混不匀,微观意义上的匀,是肉眼无法判断的。倒是可以再单独给孩子补铁,如果你不嫌麻烦。值得指出的是,喝奶粉的娃通常不缺铁,倒是可以考虑自制一些米粉。

为什么不是面粉呢?因为小麦和小麦蛋白(就是面筋)是两类很常见的食物过敏原,一开始就吃面粉有点冒险了。即使是米粉也要单纯吃三天观察,然后再跟上其他淀粉类的比如土豆、红薯、南瓜等等,每种也是要有三天观察期。

淀粉类的适应个三两种,就可以加胡萝卜、叶子菜、西葫芦、黄瓜之类的蔬菜了,每种三天排敏。水果需要说明一下,菠萝和芒果蛋白酶活性太强,容易让嘴巴很疼,最好一岁以后再吃。

先吃苹果、梨子、香蕉、猕猴桃、火龙果、草莓之类的常见水果。所有水果都不用加热,常温就行。

如果你是从180天开始加的辅食,200天就可以加蛋黄了,注意一定去掉蛋白。7个月左右就可以开荤啦,也是从常见肉类开始,慢慢过渡到鱼虾类,肉松还是肉泥随意。也别忘了蛋黄到全蛋的适应。

在不断添加新食物期间,已经打卡过的食物可以随意搭配。豆类坚果致敏几率大,要认真排敏。满8个月,基本就打通“任督二脉”了,种类上就不太受限了,唯一的瓶颈可能就是妈妈的厨艺了,毕竟没有调味料的烹饪很费技术的。一岁以前不添加盐,两岁以前不添加糖。

第四步:控制住辅食性状和添加量

辅食的性状也有个顺序,从6月龄到12月龄的逐渐过渡顺序是泥、末、碎、丁、块。也就是一开始的土豆也好,苹果也好,都是泥,混在米粉里或单独给都行。靠刀剁泥不太容易实现,最好有个料理机。

添加量呢,其实只有第一个月有指导意义,开始添加米粉时,通常只给一两口尝尝,第二天就可以增加到3克或5克,米粉包装上都写得很清楚。虽然同为宝宝,但饭量差别却可能很大,后期就得靠各位宝妈在逐渐添加的过程中慢慢摸索啦。(未完待续)

THE END
1.中国婴幼儿喂养指南(2022)专题妇幼人群膳食指南央视新闻:中国营养学会发布新版婴幼儿喂养指南 央视新闻: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规律就餐,每天饮奶,多做运动 人民日报:《中国婴幼儿喂养指南(2022)》发布 光明日报:《中国婴幼儿喂养指南(2022)》发布 中国食品报: 明确各时段喂养准则 实现家庭科学育儿 中国科普网:科学喂养宝宝,这份“食谱”要知道 ...http://www.mcnutri.cn/Dietary/162200201.html
2.中国婴幼儿喂养指南.pdf促幼生育和大智力进婴儿长发 脑 发海产碘 品、蔬菜和强化 的食 碘 育品 维宝宝持 正常的生 长发 育和皮 肤 、口 乳汁、肝、蛋和胡卜、脏黄 萝 维生素 A 腔和眼粘膜健康 桔黄 色水果和蔬菜 维生素 D 促进钙 、磷代 谢 中国婴幼儿喂养指南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猜...https://www.taodocs.com/p-719658438.html
3.024个月宝宝喂养指南!奶量+辅食安排表!0-24个月宝宝喂养指南!奶量+辅食安排表! 0到4个月 4-6个月龄 宝宝添加辅食的最佳年龄。 每日饮食安排表(参考) 母乳或配方奶+一次辅食 母乳的量和次数:每次15分钟左右,每天5次左右 配方奶的量和次数:每次150ml~180ml,每天4次 第一口辅食从高铁米粉开始,米粉用温水冲泡后用勺子喂食。https://baobao.sohu.com/a/458022759_120983104
4.4个月婴儿喂养指南4个月的宝宝突然出现不爱吃奶的情况,宝妈也不必太过于恐慌,有可能是宝宝出现了厌奶的情况,出现这种...https://bd.ihealthcoming.com/html/1612842377368498/1535426558.html
5.婴幼儿营养与降成长:科学喂养指南本文将围绕婴幼儿营养与健康成长的主题,为广大家长提供一份科学喂养指南,助力宝宝茁壮成长。 一、母乳喂养:最佳的营养来源 母乳喂养是婴幼儿最理想的营养来源。母乳中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能够满足宝宝生长发育所需。此外,母乳中还含有多种免疫物质,有助于增强宝宝的免疫力,...https://www.hntv.tv/yshnzt/article/1/1796350870802206721
1.宝宝喂养指南婴幼儿喂养指南婴儿喂养指南宝宝喂养指南教会家长在孩子不同时期应该怎么喂养孩子,给孩子吃什么更加健康促进孩子成长发育。婴幼儿喂养指南全面介绍孩子的喂养方面的各种问题。https://www.wed114.cn/wiki/sentry_6047.html
2.各月龄宝宝喂养指南,收藏这篇就够了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合理的喂养对于其健康和发育至关重要。为了确保宝宝得到充分的营养,父母需要根据宝宝的月龄和发育阶段提供合适的饮食。本文将从科学的角度,基于各月龄婴幼儿的生理特点,详细介绍宝宝在不同月龄的喂养指南,以帮助父母更好地了解和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 http://www.jrjl.net/newsDetail.html?id=44002
3.带养说明书丨5月龄宝宝喂养指南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带养说明书丨5月龄宝宝喂养指南 原创 享喂咨询师 马蕾孕哺育 4-5月龄的宝宝各方面都已经慢慢没有了新生小宝宝的样子了,爸爸妈妈们也需要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来及时调整养育模式。 喂养篇 对于1岁内的宝宝们来说,奶是主要的营养来源,宝宝每天的奶量摄入是否充足,直接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对于4-5月龄的宝宝来说...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795469
4.0到2岁宝宝的喂养指南(科学喂养宝宝的Tips)美国妈妈网我的宝宝吃这点儿还能健康成长吗?特别是对于那些还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需求的新生宝宝,妈妈们也会更多的担心宝宝到底有没有吃饱的问题。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0到2岁宝宝的喂养指南,告诉各位妈妈到底怎样判断宝宝有没有吃饱,以及科学喂养宝宝的注意事项。https://www.usmama.com/wiki/7428/
5.婴幼儿喂养指南为了帮助广大居民深入了解7~24 月龄婴幼儿营养和喂养的重要性,更好地帮助宝宝们顺利完成从母乳喂养到成人饮食模式的转换,日前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7~24 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2016 7 ~ 24 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发布 其它 2016-05-01 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 本指南所称7 ~ 24 月龄婴幼儿是指满6 月龄(出...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list.do?q=%E5%A9%B4%E5%B9%BC%E5%84%BF%E5%96%82%E5%85%BB
6.06个月婴儿喂养指南母亲身体状况和营养摄入是乳汁分泌的前提,因此分娩后要合理安排产妇休息、饮食和宝宝喂哺,处理好休息、进餐与亲子接触、吸吮母乳之间的关系。精神放松、心理愉快是成功母乳喂养的重要条件,产妇应从生产的辛苦中多体会生育的幸福,愉悦心情,享受哺喂和亲子互动。此外,在孕期就需要充分认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并得到周围亲朋、...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topic/156617/
7.《中国婴幼儿喂养指南(2022)》发布会图文实录学会新闻很高兴参加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婴幼儿喂养指南(2022)》发布会,在此我代表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对发布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为保障儿童健康辛勤努力的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儿童健康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和新闻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https://www.cnsoc.org/learnnews/2622002015.html
8.全国母乳喂养日这篇婴幼儿喂养指南,每个宝妈都要熟练掌握!06、母乳喂养几大错误 1.躺着喂奶:躺着喂奶最容易导致宝宝吐奶。正确方法是妈妈采取坐位,将一只脚踩在小凳上,抱好宝宝喂哺,另一只手以拇指和食指轻轻夹着乳头喂哺; 2.一边喂一边逗:有的妈妈喂奶时为了让孩子高兴多吃点,会故意哄逗孩子。但要注意,如果孩子被逗笑,可能导致奶汁误入气管,引起呛奶甚至诱发肺炎; ...https://m.jjntv.cn/c/MHRoRTI3bEhKKzJabEJUOWw1di92UT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