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是生命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机体极为重要的必需营养素。
正常成人体内,蛋白质的含量约为体重的16%,蛋白质具有构成机体组织如肌肉、构成机体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如酶、激素等,以及提供能量等多项重要功能;机体缺乏蛋白质时会导致蛋白质缺乏性疾病,尤其对幼儿,严重缺乏时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合理补充蛋白质对机体至关重要!
每天需要补充多少蛋白质?
2013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成年男性蛋白质推荐摄入量为65克/天,女性为55克/天(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食物量是完全能够达到的哦!)。
蛋白质从哪里来?
食物中的蛋白质主要来自于动物性食物,如畜禽瘦肉、鱼类、虾、蛋类、奶类等,以及豆类、谷类、坚果等植物性食物;
其中畜禽瘦肉、鱼类、虾、蛋类、奶类及大豆中的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适宜,数量充足,能够很好地被机体利用,被叫做优质蛋白。
优质蛋白质类食物有哪些?
肉类
鱼虾等水产类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且含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每周最好吃鱼2次,有条件适当选择深海鱼。禽类脂肪含量也相对较低,脂肪酸组成也优于畜类。畜肉脂肪含量相对较高,尽量选择瘦肉。
此外,我们要选择新鲜肉类,避免腌制及过度加工的肉类,如腊肉、香肠、火腿等;烹调方式首选蒸、煮、炖、拌、烧、熘等,避免油炸和烧烤;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补充蛋白质要吃肉而不是只喝汤哦!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周吃鱼2次或300-500克,畜禽肉300-500克。蛋类
吃鸡蛋小贴士:不吃生鸡蛋,不喝生蛋清,不弃蛋黄。
关于吃蛋,大家一直有很多疑问,比如土鸡蛋比洋鸡蛋有营养?红皮鸡蛋比白皮鸡蛋好?鸭蛋比鸡蛋更健康?真相如何,看这里:
从上表可以看出,各类蛋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含量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土鸡蛋胆固醇是普通鸡蛋和鸭蛋的2倍以上,因此对于肥胖以及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的患者更适合选择洋鸡蛋和鸭蛋。总体来看,各类蛋之间营养素的细微差别对于我们的生理需要量而言,没有太大影响,因此大家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选择最方便最容易买到的蛋类就可以了。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周吃蛋类300-350克。奶类
奶类富含优质蛋白质和钙。常见奶源包括牛奶、马奶、羊奶、驼奶等,其中大家最常食用的是牛奶;鲜奶加工后可制成液态奶、酸奶、奶酪、奶粉、炼乳等奶制品。不同的奶制品具有不同的风味,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奶类,对于乳糖不耐受的人可以选择发酵酸奶或不含乳糖的舒化奶等;值得注意的是,市售的乳饮料不是奶,大家选购的时候要注意阅读食品标签,看准食品名称!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天摄入奶及奶制品300-500克。大豆及豆制品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周吃大豆制品105-175克,经常换着花样吃。
总结以下各优质蛋白质类食物的选择:
★肉类:选择精瘦肉,畜肉和禽肉交替食用,每周2次鱼虾类,总量每天100-150克;
★蛋类:每天1个鸡蛋,亦可选择鸭蛋,3个鸽子蛋、5个鹌鹑蛋相当于1个鸡蛋;
★奶类:每天吃奶类300-500克,可选择1盒牛奶+1盒酸奶;
★大豆及制品:换着花样吃豆制品,每天选择350毫升豆浆或100克豆腐或50克豆腐干。
东方膳食模式来了!手把手教你怎么吃最健康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新的膳食指南的一大亮点,就是推出了“中国平衡膳食模式”,或者叫“东方膳食模式”。图源:视觉中国从健康意识到膳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