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模具整个的机械运动原理。对模具钳工的工作中起很大作用,效率也会提高。在调试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不管是什么问题都是需要模具钳工来解决的,为了高效调试模具,有一些办法,用一些快捷实用的方法来替代原有的方法,从而使得调试过程效率提高。不仅是调试的过程,模具装配调试的过程都需要我们灵活的动脑,想办法如何的解决问题。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第一章
模具钳工的工作内容
1.1冷模的机械运动
1.2模具钳工的工作内容
减轻了钳工的工作量,但模具钳工的装配、调试和修整工作,机床是无法替代的。
因此,作为模具专业学生除了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钳工技能外,在平时的学习中还应该注重以下三方面能力的培养:
1.识图、绘图和空间想象的能力。模具产品制件的多样性体现在形状上较一般机械零件更为复杂,不规则曲面、斜面、异形孔、筋和细小沟槽等经常出现,使得模具图纸相应复杂。作为模具钳工,拿到设计图纸时,应首先读图,从线到面,从面到体,对模具结构、成型零部件应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深刻理解设计意图以及各零件的作用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安排各零件的加工工艺,完成第一步模具零件加工。因此模具钳工的读图能力是第一要求。另外,在加工过程中,钳工经常要就加工中出现的问题与机加工人员、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协调,为了把自己的意图表达得直观清楚,往往需正确草绘一些轴测图来加以说明,这就需要有立体空间概念和绘制立体图的能力。
2.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模具的装配调整、修整是钳工的主要工作,由于模具是单件生产,在实际生产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钳工来处理。例如:由于零件加工误差的积累,在装配时分型面处会出现间隙,钳工应对其进行分析,正确合理地修整;又如:试模后,制件出现飞边、尺寸超差、充填不足等现象,钳工应对其进行分析,找到症节所在然后再加以修整……这些都需要模具钳工具备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让教学更加贴近生产,学生在经过一定量的专业基础训练后,每个人都能设计、制造、装配模具,最终通过试模,达到产品要求,独立完成模具的制造全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看到生产的结果和零件、产品的质量情况,从而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测量能力、掌握精度定义和实质的能力。在机械生产中产品的质量取决于精度,而操作者测量水平的高低和精度概念的确立,对模具加工装配质量至关重要。在模具制造中零件的形状多种多样,一个零件往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对每一位操作者来说,零件的定位、装夹、基准的统一和测量的方法等因素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质量。操作人员往往因上述原因造成工件缺陷甚至报废。对学生来说,除了掌握基本量具的使用外,更重要的是掌握测量过程本身所具有的实
质,即一方面要掌握几何、尺寸精度的定义和本质,并同时能够说明先进的机构和测量技术本身在这些仪器中是如何实现的。学生应该学会四种机械“技术”的测量,即几何精度(以平面为主)、长度标准(如块规、标准量块、精密尺)、圆分度、圆度。另外,学生的装夹、校准工件的操作能力也应提高,学生应该在理论上掌握夹具定位原理,并且每一位学生都要通过机加工操作提高这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当今模具生产中的那种简单重复的手工劳动都已经由机床加工所代替,然而模具钳工在整个模具制造链中,是一种知识性的复杂劳动,必须应用许多基础理论知识去分析判断,才能胜任。学生应该在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加强自身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同时还要加强生产实践,力求产学结合,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要比课本上的问题多得多。学生们直接参与生产劳动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许多解决问题的机会,同时也可以使他们学到许多书本以外的经验。
总之,作为模具钳工专业的学生,必须加强自身识图、绘图和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测量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当今模具工业的需求,才能够在模具工业发挥自己的特长。我可以很客观的说,通过实习过程,模具钳工的条件我都具备了。
第二章
模具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和如何解决
第三章
模具拆装
3.1配块
一般来说,模具的镶块来了以后,通过我们钳工用磨床来把镶块的尺寸加工到刚好能和模具本体配合进去,之后再把镶块在模具上装好,要把接触面都清理干净,保证结合面能够贴死,包括地面和挡墙的面,最后还需要用塞尺测量一下结合面的间隙保证结合面的间隙在4道以内,如果说用力向结合面推镶块,间隙过大的话,用红色的色儿涂抹到镶块结合面,撞击以后本体和镶块的结合面会在个别的地方沾到红色,接着用缴向打本体有红色的地方,再用色儿涂抹到镶块要薄薄一层撞击以后再看本体的沾色情况反复这个程序,达到色儿均匀整个结合面都有色儿,这个镶块就算是配合完成。在修理过程中关键要注意的就是只能用工具打结合面的一个,另一个作为基准,要把结合面打平,干活就要干的漂亮。
3.2划线,打眼
把配好的镶块都拿出来,按照图纸把所需要的眼都找出来,找个平面把镶块放上划线,平面上划线能保证眼的准确,按照图纸把所需要的,在镶块上用专门划线的尺把眼的位置都标出来,用圆圈表示螺丝眼,用三角表示销子眼。一般镶块的眼有螺丝眼和销子眼,螺丝眼一般情况都将是沉孔20mm,过孔14mm。销子要不是12mm要不就是10mm。打眼都用的摇臂钻床,试用简单,效率还高,沉孔和过孔是分开打的,把一批镶块的沉孔打完,换钻头再把过孔打完。过程就这样,销子孔简单多了,直接用小点的钻头打透,再用合适的缴刀转一下。中间会出现的问题就是划线时候基准面要找正确,打眼时候要认真一定要打正,切记,试用钻床打眼时候不能戴手套,不然很容易呗钻头挂上导致整个手连同胳膊被缴进去,后果很严重,切记。
3.3对冲头
打完眼以后会把镶块都用螺丝上紧,再把模具交给数控部门,去把模具仿形,完成后,把模具的冲头都安好,用布条把冲头都捆上手拉着布条到安全的距离,这时候冲头要插进凹模,在把模具和到底,松开布条,让冲头落下,这时候冲头的一部分还会留在凹模里面,把冲头地面和模具本体面都清理干净,把螺丝装上,不能太近,冲头附近用灯泡照着,看凹模的反面,能看到冲头边缘一圈光线,会不均匀,用东西敲击冲头让冲头的位置达到光线均匀。之后冲头螺丝上紧,反复的过程完成所有冲头。
3.4打眼(冲头的销子眼)
把模具打开,放到摇臂钻床,按照冲头位置的销子孔,在本体上打出销子眼,还是一样,要用缴刀转过以后,打进销子,冲头完成了。中间需要注意的是冲头对完以后,模具打开一点放一小张薄料冲一下看看效果如何,看冲完的料也可以看出来冲头对的好与不好。
3.5清根,研模,扶型
清根就是模具中型上面的凹角会有刀痕,是数控加工留下的。需要模具钳工用工具把凹角往里杀,为了就是模具的上模和下模和模的时候,角不干涉。研模是把模具上模和下模中间有料的地方研到受力均匀,让整个面都受力,压出来的制件才会合格。扶型工艺只是在冲孔那一序出现,让冲孔的空附近都贴死以后再把空冲出来,保证空不变形,另外的地方也要做到不干涉,亏了也无所谓,只要空附近贴死就行。这些过程想要很快完成,只能是多干,有把握了,才能越干越快,没有捷径的。
3.6淬火,td淬火和td都是为了提高镶块的硬度来使模具耐久提高。在加工完以后要注意镶块变形,这会影响到制件的合格与不合格
3.7定位销
定位销从名字就能得知是定位用的,限制料的位置,定位销调试的时候需要距离料2mm左右的空当,这样可以使料很容易的放下去。调试时候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上模对应定位销的位置要做出空当,防止合模时候定位销顶在本体上不能合模。
3.8滑料板
滑料板是在模具有废料时,让废料通过滑料板滑下,防止废料过多不能生产,制作时要把角度放大,让废料很容易滑落,通过螺丝固定在模具本体上。
3.9刷漆
在模具完成所有的调试工作以后,最后一步就是刷漆了,模具发往地区的不同决定模具颜色,只刷模具未加工的地方,这道工艺完成就能把模具发出去了。
第四章
冲压设备
冲压机采用一体化的特殊铸铁合金,高刚性及抗震性。滑块以长型导路设计,配备滑块平衡装置,确保运转精密与稳定。可搭配任何的自动化生产需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4.1重心平衡
传动中心与机器整体的中心趋于一致,确保冲压的精确、稳定。采用两支滑块平衡器,确保机器保持平衡运转。
稳定的高精密:曲轴、齿轮、齿轮轴等摩擦等部位均经硬化热处理后再研磨加工,有极高的耐磨性和平衡性,性能稳定。
加工自动化,省力化:可搭配任何的自动送料机构,进行自动化生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4.2冲压机原理
是通过电动机驱动飞轮,并通过离合器,传动齿轮带动曲柄连杆机构使滑块上下运动,带动拉伸模具对钢板成型。所谓的双动就是指压力机有两个滑块,分为内滑块和外滑块,内滑块带动模具的凸模或凹模,外滑块带动模具上的压边圈,在拉伸时压边圈首先动作压住钢板边缘,内滑块再动作进行拉伸。
冲压机广泛应用精密电子、通讯、电脑、家用电器、汽车零部件、马达定转子等小型精密零件的冲压加工。适合于大量生产的精密电子、五金零件。
4.3冲压机特点
冲压件与铸件、锻件相比,具有薄、匀、轻、强的特点。冲压可制出其他方法难于制造的带有加强筋、肋、起伏或翻边的工件,以提高其刚性。由于采用精密模具,工件精度可达微米级,且重复精度高、规格一致,可以冲压出孔
窝、凸台等。冷冲压件一般不再经切削加工,或仅需要少量的切削加工。热冲压件精度和表面状态低于冷冲压件,但仍优于铸件、锻件,切削加工量少。
冲压是高效的生产方法,采用复合模,尤其是多工位级进模,可在一台压力机(单工位或多工位的)上完成多道冲压工序,实现由带料开卷、矫平、冲裁到成形、精整的全自动生产。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好,生产成本低,一般每分钟可生产数百件
第五章
安全事项
在工作中,安全是最重要的,作为一名合格的员工,要遵守车间安全守则,这是保护他人和自身安全的准则。
1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以免伤到自己或他人。2除打眼外,任何工作都戴手套,3在使用机床时要确认机床是否运转正常
4在使用机床调试或生产时,要确认机床里是否有人或危及到他人,确认安全后才能开启设备开始工作。
5使用机床不得分神,以免控制的设备伤人。6模具上下机床时要确定一下压板,以免将模具毁坏
7人进入设备是必须先将设备上的紧急停止按下,以防生命受到威胁
致
谢
本论文在郭青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方案论证到具体设计和调试,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三年的专科学习和生活期间,也始终感受着导师的精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我受益匪浅。在此向郭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本论文能够顺利的完成,也归功于各位任课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正是有了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才使我的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在此向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的全体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辛勤栽培!
参考文献
[1]王孝培主编.冲压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2]许林成,赵治华,王浩.包装机械原理与设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84~119.
[3]李硕本主编.冲压工艺学.北京:机械工艺出版社1982[4]关志华.压电式振动给料机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1999.[5]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锻压学会编.锻压手册第二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6]模具实用技术丛书编委会.冲压设计用用实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关于模具设计与制造
培养模具设计与制造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从事企业生产所需模具及其工装的设计与制造,模具装配与调试、模具企业经营与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有: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与基础、冷冲模设计与制造、注塑模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与编程、模具加工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传动、金属切削原理、机械cad/cam等。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从事模具设计与加工、制造、维修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
二、人才培养素质要求
总的培养要求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良好的道德和健康的体魄。
1、思想素质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遵纪守法的观念,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开拓创新、团结合作、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联系群众、严谨务实的作风;具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责任感和为实现现代化而献身的精神。
2、知识能力要求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知识;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必要的网络知识、常用软件知识;具有基本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本专业必须的机械设计理论基础知识、模具材料及成形工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知识;掌握模具cad/cam基础知识;具有必要的模具维修基础知识。
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具有模具工艺设计、工艺实施、技术管理能力;具有模具数控加工编程能力;具有注塑模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具有一定钳工操作能力、模具修配能力;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和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制造及管理能力;具有熟练运用cad/cam软件进行模具造型设计和加工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文字表达、人际交往能力。
3、身心素质要求
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和卫生、军事基本知识,掌握体育运动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生活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
计
课题名称肥皂盒盖塑料模具设计
学生姓名:苏文振学
号:110801010
4专
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
班
级:11数控1班
指导教师:
张老师
二0一四年六月
肥皂盒盖塑料模具设计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塑料模具发展迅速。目前,塑料模具在整个模具行业中所占比重约为30%,在模具进出口中的比重高达50~70%。随着中国机械、汽车、家电、电子信息和建筑建材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一比例还将持续提高。塑料模具是塑料成型加工的重要工艺装备,又称为塑料工业的“效益放大器”,因此在各类模具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肥皂盒使用非常普遍,市场上肥皂盒形状各异,家家户户、各式宾馆几乎都要用到。此次设计是对肥皂盒盖进行的注射模设计,设计时首先选择了塑件材料和注塑机;利用pro/e软件进行了实体造型;确定了型腔数量、浇注系统;对成型零件型芯和型腔进行了详细的计算;选用了模架、模具材料,最后用cad软件绘装配图。由于实际经验和理论技术有限,设计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二、塑件及塑件材料注射机
2.1塑件及塑件材料
该塑件整体结构较简单,表面要求没有凹陷,无毛刺,内部无缩孔,表面质量光滑,比较容易实现。塑件材料为ps,ps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耐热、耐光以及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加工流动性好,材料价格便宜。
图12
2.2注塑机的选择
由于ps的密度为1.05克/立方厘米;根据绘图软件可得塑件质量为13.457克,体积为12.816立方厘米,所以选用国产的注射机xs-z-60卧式注塑机;查表可知该注射机的注射量为60立方厘米,注射压力为122mpa,锁模力为50x10^4n,注射方式为柱塞式。
三、注射模设计
3.1注射模型腔的设计3.1.1模腔数量的确定
根据该零件的要求,确定最大注射量、锁模力、产品的精度要求、经济性,决定采用一模两腔的模具。
3.1.2型腔布置的确定
如图2所示,型腔在模具分型面上以平衡式布置,从主流道到各型腔浇口分流道长度、截面形状与尺寸均相同,可实现各型腔均匀进料和同时充满型腔的目的从而使成型的塑件内在质量均一稳定,力学性能一致。
图2图3
3.2浇注系统的设计
普通浇注系统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等四部分组成。如图3:
(1)主流道设计主流道垂直于分型面,设计在模具的浇口套中,为了让主流道凝料能顺利从浇口套中拔出,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形,锥角а为2°~5°,流道的表面粗糙度rα≤0.8um。浇口套的形式采用浇口套与定位圈设计成整体式的形式,用螺钉固定在定模座板上。
(2)分流道设计分流道的截面形式采用半圆,可以减小热量散失和压力损耗,分流道长度取10m,采用平衡式布置,表面粗糙度ra取1.6um。这可增加对外层塑料熔体的流动阻力,使外层塑料冷却皮层固定,形成绝热层。
(3)浇口的设计形式采用侧浇口,开设在分型面上,塑料熔体从外侧充填模具型腔,其截面形式为矩形,由于浇口截面小,去除浇口较容易,且不留明显痕迹。
(4)冷料穴的设计
冷料穴的作用是容纳浇注系统流道中料流的前锋冷料,以免这些冷料进入型腔,既影响熔体填充的速度,又影响成型塑件的质量。采用兼有拉料作用的冷料穴。
3.3脱模方式的确定
由于开模后,塑件留在动模一侧,内腔顶面是曲面,不能采用推杆和推管推出机构,所以采用推件板推出机构;在动模部分一定要设置导柱,用于对推件板的支承与导向。
3.4排气形式的确定
该模具可以利用固定型芯的端部与模板的配合进行排气,其配合间隙为0.04um。
3.5注射模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3.5.1型腔的设计
如图4
凹模的径向尺寸计算公式
z(lm)(lslsscp0.75*)0
凹模的浓度尺寸计算公式
z
(hm)(hshsscp23)0
式中,ls为塑件外形公称尺寸,hs为深度公称尺寸,scp为塑件的平均收缩率,δz为模具制造公差,δ为塑件公差,通常凹、凸模的制造公差取塑件公差的1/6~1/3;查表可知,ps的收缩率为0.6-0.8%,取平均收缩率0.7%;所以其径向尺寸为:
0.10.1l1[6060*0.0070.75*0.6]059.080mm
0.110.11l2[8080*0.0070.75*0.66]080.0750mm0.070.07行腔深度h1[1818*0.00723*0.4]017.860mm
3.5.2型芯的设计
图5凸模部分采用整体嵌入式,单个型芯用铣削加工。凸模的径向尺寸计算公式
(lm)(lslsscp0.75*)0z
凸模的高度尺寸计算公式
(hm)(hshsscp23)0z
式中,ls为塑件内形公称尺寸,hs为深度公称尺寸,scp为塑件的平均收缩率,δ
z为模具制造公差,δ为塑件公差,通常凹、凸模的制造公差取塑件公差的1/6~1/3;查表可知,ps的收缩率为0.6-0.8%,取平均收缩率0.7%;所以其径向尺寸
0l1[7676*0.070.75*0.6]081.770.10.1mm0l2[5656*0.070.75*0.66]00.159.920.1mm0型芯高度为h[1818*0.0723*0.4]00.0719.530.07mm
3.6标准模架的选用
根据浇注系统的设计,采用点浇口模架。
根据设计计算出的型芯和型腔的尺寸确定选择的模架定模座板的厚度为20mm,推件板的厚度为15mm,凸模固定板的厚度为30mm,垫块的厚度为50mm,推
杆固定板的厚度为15mm,动模座板的厚度为20mm。
3.7其它零部件的选择
导柱为¢16×60mm;螺钉为m6、m10;浇口套的尺寸为¢40mm,长15mm主流道衬套为¢16mm,长度为43mm,小端直径为3mm,锥角为3°。
3.8冷却系统设计
模具的冷却就是将熔融状态的塑料传给模具的热量尽可能迅速地带走,以便塑件冷却定型得最佳的塑件质量。
模具的冷却方法有水冷却、空气冷却和油冷却等;本套模具采用水冷,冷却装置用管道式冷却。管道式泠却是在模具或模板上钻孔或铣槽后,在孔或槽内嵌入铜管;采用直通式冷却通道,这方式加工简便。
3.9脱模机构的设计
脱模机构的设计原则:
(1)脱模机构运动的动力一般来自注射机的推出机构,故脱模机构一般设置在注射模的动模内。
(2)脱模机构应使塑件在顶出过程中不会变形损坏。
(3)脱模机构应能保证塑件在开模过程中留在设置有顶出机构的动模内。(4)脱模机构应尽量简单可靠,有合适的推出距离。(5)若塑件需留在定模内,脱模机构应设置在定模内。
由于该塑件的支承面很小,不允许留推杆残痕,所以采用推件板推出机构。3.10模具总装图
通过以上设计,可得到如图所示的模具总装图。模具支承零部件主要由定模座板、动模座板、垫块组成;成型部分由型芯嵌件、型腔组成;浇注系统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组成;推出机构由推件板、复位杆、推杆固定板、推板、拉料杆组成。装配图见附件:
四、结语
此次设计是对肥皂盒盖进行的注射模设计,利用pro/e软件进行了实体造型,对塑件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且选择了塑件材料和注塑机。明确了设计思路,并对成型零件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校核,合理选用模架、模具材料。最后用cad绘制了一套模具装配图。本设计通过对肥皂盒盖的注射模设计,巩固和深化了所学知识,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手册,结合教材上的知识对注塑模具的
组成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为将来独立完成模具设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所设计的肥皂盒,考虑到方便制作,结构简单,外形美观实用。掌握模具设计和制造技能是模具专业毕业生的必备素质。本次实训的任务是肥皂盒塑料模具的设计。
五、致谢
在此,感谢学校,感谢老师们在这三年里对我的谆谆教导,让我充实的度过了这几年的大学生活,你们的教诲将是我最宝贵的财富。最后,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对我们毕业设计的细心指导和耐心帮助。我们学到了很多,不仅课本上的,更多得是实际的动手操作,在此真挚的感谢。
六、参考文献
[1]李会来主编.《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2]吕思科周宪珠主编.《机械制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3]徐慧民贾颖莲主编《模具制造工艺》.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4]程芳杜伟主编《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5]王立新主编.《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7
《机械工程材料》教学计划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门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主要专业技术基础课。它涵盖了模具课程的主要专业内容,包括冲压成型与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模具的机械加工、现代模具制造的一些基本知识。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生产过程中的常用生产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特别是冲压模具与塑料模具设计原理、过程与模具加工方法,了解模具加工的过程中的特种加工以及cad/cam技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模具设计能力。
二基本要求:
1.了解冲压成形的基本原理及变形规律;
2.掌握冲压成形的基本工序、冲压模具典型结构;3.掌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基本方法;
4.掌握塑料模的基本知识和注射模设计的基本知识;5.了解模具特种加工及模具装配有有关知识。三
教学内容:
第一章冲压成形概述
1.1冲压成型特点与分类1.2冲压成型的基本理论1.3冲压常用材料与设备
第二章冲裁工艺与冲裁模
2.1冲裁工艺及冲裁件的工艺性2.2冲裁变形过程分析2.3排样设计
2.4冲裁工艺计算2.5冲裁模的典型结构
2.6冲裁模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
3.1弯曲工艺及弯曲间的工艺性3.2弯曲工艺设计及计算3.3弯曲模的典型结构
第四章拉深工艺与拉深模
4.1拉深工艺及拉深件的工艺性4.2拉深工艺设计及计算4.3拉深模的典型结构4.4拉深模设计4.5拉深模设计举例4.6覆盖件拉深
第五章冲压工艺设计
6.1冲压工艺设计过程6.2冲压工艺方案的拟订6.3模具设计
6.4冲压工艺设计举例
第七章塑料成型概述
7.1塑料及塑料模的基本概念7.2塑料件的结构工艺性
5
(4学时)(6学时)(4学时)(4学时)(2学时)(5学时)
7.3塑料成型设备
第八章注射成型工艺及注射模
(12学时)8.1注射成型原理及工艺特点8.2注射模的分类及结构组成8.3分型面8.4浇注系统
8.5成形零件的设计8.6机构设计-推出机构
8.6机构设计-侧抽芯机构及冷却系统8.7注射模的典型结构8.8注射模设计
第九章其它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
(6学时)9.1压缩成型工艺与模具9.2压注成型工艺与模具9.3挤出成型工艺与模具第十章模具制造概述
第十一章模具成型表面的机械加工
(1学时)第十二章模具成型表面的特种加工
(1学时)第十三章现代模具制造技术
(1学时)第十四章模具的装配过程
(1学时)总复习
(1学时)四上机内容:
(8学时)
实验1:ug-moldwizard模块分模练习(4学时)
实验2:ug-moldwizard注塑模具整体设计练习(4学时)五
学分及学时安排:
学分:3学分
总学时:56学时,其中课堂教学48学时,上机8学时。开课学期:第七学期六参考书目:
《模具设计与制造》,张荣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模具设计与制造》,党根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10《模具工程技术基础》,陈良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5《注射模具设计及实例》,于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8《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姜奎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
6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英语
现价:¥12.00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出版日期:2004年8月第1版
作者:王晓江
isbn:711108537x
本书内容均选自英、美等国专业教材及专业刊物中的原文,共二十四课。内容涉及模具材料及热处理、刀具和夹具、冲压和塑压成型机械、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及塑料模具设计、压铸模具及锻模设计、常用冷加工方法、特种加工工艺、模具cad/cam和数控加工技术等方面。
&bsp&bsp&bsppreface
uitoe
lesso1toolmaterials
lessoheattreatigoftoolsteels
uittwo
lesso3cuttigtooldesig
lesso4workholdigpriciples
lesso5jigadfixturedesig
uitthree
lesso6presstypes
lesso7theijectio-moldigmachie
uitfour
lesso8blakigtechique
lesso9piercigadblakigdiedesig
lesso10bedigdies
uitfive
lesso11plastics
lesso12compressiomoldigforplastics
lesso13trasfermoldigadijectiomoldiguitsix
lesso14pressurediecastigdies
lesso15forgigdie
uitseve
lesso16fudametalsofchip-typemachiigprocesseslesso17fudametalsofturigadborigolathelesso18millig
uiteight
lesso19electrochemicalmachies
lesso20electrodischargemachies
uitnie
lesso21classificatioofnumericalcotrolmachieslesso22machiigce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