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停止加热,移开可燃物,切断电源,用灭火器灭火
·B.打开实验室门,尽快疏散、撤离人员C.用干毛巾覆盖上火源,使火焰熄灭
(标准答案:A)
2、实验室电器设备所引起的火灾,应:
·A.用水灭火·B.用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器灭火·C.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标准答案:B)
3、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混合物爆炸极限的因素
·A.混合物的温度、压力·B.混合物的多少·C.混合物的含氧量·D.容器的大小
4、下列选项中属于防爆的措施有:
·A.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化学品泄漏·B.控制可燃物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C.消除火源、安装检测和报警装置·D.以上都是
(标准答案:D)
5、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燃烧因缺乏或隔绝氧气而熄灭,这种方法称作:
·A.窒息灭火法·B.隔离灭火法·C.冷却灭火法
6、身上着火后,下列哪种灭火方法是错误的
·A.就地打滚·B.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C.迎风快跑·D.大量水冲或跳入水中
(标准答案:C)
7、扑救易燃液体火灾时,应用那种方法
·A.用灭火器·B.用水泼·C.扑打·D.以上都可以
8、扑灭电器火灾不宜使用下列何种灭火器材
·A.二氧化碳灭火器·B.干粉灭火器·C.泡沫灭火器·D.灭火砂
9、实验大楼安全出口的疏散门应:
·A.自由开启·B.向外开启·C.向内开启·D.关闭,需要时可自行开启
10、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的什么部位喷射。
·A.上部·B.中部·C.根部·D.中上部
11、在火灾初发阶段,应采取哪种方法撤离
·A.乘坐电梯·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从安全通道撤离
·C.跳楼逃生·D.跑到楼顶呼救
12、干粉灭火器适用于:
·A.电器起火·B.可燃气体起火·C.有机溶剂起火·D.以上都是
13、实验室常用于皮肤或普通实验器械的消毒液有:
·A.75%乙醇·B.福尔马林(甲醛)·C.来苏儿(甲酚)·D.漂白粉(次氯酸钠)
14、使用干燥箱和恒温箱,应注意的事项有:
·A.使用前检查电源,要有良好的接地线
·B.箱内应保持清洁,放物网篮不得有锈,否则影响待干燥物品的洁净度
·C.塑料、有机玻璃制品的加热温度不能超过60℃,玻璃制品的温度不能超过180℃,使用温度不能超过干燥箱的最高允许温度,用毕要及时切断电源
·D.以上都对
15、诱发安全事故的原因是:
·A.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B.不良的工作环境
·C.劳动组织管理的缺陷·D.以上都是
16、在实验内容设计过程中,要尽量选择什么物品做实验
·A.无公害、无毒或低毒的物品·B.实验的残液、残渣较多的物品
·C.实验的残液、残渣不可回收的物品
17、实验中溅入口中已下咽的强碱,先饮用大量水,再服用:
·A.氢氧化铝膏,鸡蛋白·B.乙酸果汁,鸡蛋白
·C.硫酸铜溶液(31g溶于一杯水中)催吐
18、实验中如遇刺激性及神经性中毒,先服牛奶或鸡蛋白使之缓和,再服用:
·C.硫酸铜溶液(30g溶于一杯水中)催吐
19、实验室人员发生触电时,下例哪种行为是不正确的
·A.应迅速切断电源,将触电者上衣解开,取出口中异物,然后进行人工呼吸
·B.应迅速注射兴奋剂·C.当患者伤势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强救
20、对实验室安全检查的重点是:
·A.可燃易燃性、可传染性、放射性物质、有毒物质的使用和存放
·B.清除污染和废弃物处置情况·C.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D.以上都是
21、在使用设备时,如果发现设备工作异常,怎么办
·C.继续使用,注意观察·D.停机自行维修
22、有异物刺人头部或胸部时,以下哪种急救方法是错误的
·A.快速送往医院救治·B.用毛巾等物将异物固定住,不让其乱动
·C.马上拔出,进行止血
23、化学强腐蚀烫、烧伤事故发生后,应(),保持创伤面的洁净以待医务人员治疗。或用适合于消除这类化学药品的特种溶剂、溶液仔细洗涤烫、烧伤面。
·A.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皮肤·B.迅速解脱伤者被污染衣服
·C.迅速解脱伤者被污染衣服,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皮肤
24、在实验中,以下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A.一旦浓硫酸落在人体身上时,用4.5%乙酸或1.5%左右的盐酸中和洗涤
·B.一旦浓硫酸落在人体身上时,以弱碱(2%碳酸钠)或肥皂液中和洗涤
·C.一旦碱液落在皮肤上时,用4.5%乙酸或1.5%左右的盐酸中和洗涤
25、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跳动,应先竭力采用胸外心脏挤压和()方法进行施救。
·A.按摩·B.点穴·C.人工呼吸·D.送医院
26、有人触电时,使触电人员脱离电源的错误方法是:
·A.借助工具使触电者脱离电源·B.抓触电人的手
·C.抓触电人的干燥外衣·D.切断电源
27、发现燃气泄漏,正确做法是
28、实验室内的汞蒸气会造成人员慢性中毒,为了减少汞液面的蒸发,可在汞液面上覆盖什么液体,效果最好
·A.水液体·B.甘油·C.5%Na2SH2O
29、在铣削中清理切屑时,应使用:
·A.手·B.毛刷·C.棉丝·D.吹气
30、能相互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废液,应:
·A.随垃圾丢弃·B.向下水口倾倒·C.不得倒入同一收集桶中
31、易燃、易爆物品和杂物等应该堆放在:
·A.烘箱、箱式电阻炉等附近·B.冰箱、冰柜等附近·C.单独通风的实验室内
32、加热和蒸馏有易燃试剂的实验时,不能用:
·A.水浴锅·B.明火·C.通风橱
33、实验室内的浓酸、浓碱处理,一般可:
·A.先中和后倾倒,并用大量的水冲洗管道·B.不经处理,沿下水道流走
·C.不需中和,直接向下水道倾倒
34、进行危险物质、挥发性有机溶剂、特定化学物质或毒性化学物质等操作实验或研究,说法错误的是:
·A.必须戴防护口罩·B.必须戴防护手套·C.必须戴防护眼镜·D.无所谓
35、为避免误食有毒的化学药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可把食物、食具带进化验室·B.在实验室内可吃口香糖
·C.使用化学药品后须先洗净双手方能进食·D.实验室内可以吸烟
36、下列粉尘中,哪种粉尘可能会发生爆炸:
·A.生石灰·B.面粉·C.水泥·D.钛白粉
37、有机物或能与水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的药品着火,应用(),以免扑救不当造成更大损害。
·A.其他有机物灭火·B.自来水灭火·C.灭火器或沙子扑灭
38、具有下列哪些性质的化学品属于化学危险品:
·A.爆炸·B.易燃、腐蚀、放射性·C.毒害·D.以上都是
39、易燃液体加热时可以:
·A.用电炉加热,有人看管·B.用电热套加热可不用人看管
·C.用水浴加热,并有人看管·D.用水浴加热不用人看管
40、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什么方向疏散
·A.下风·B.上风·C.顺风
41、废弃的有害固体药品,应:
·A.不经处理解毒后就丢弃在生活垃圾处·B.经处理解毒后,才可丢弃在生活垃圾处
·C.收集起来由专业公司处理
42、实验室、办公室等用电场所如需增加电器设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老师自行改装·B.学生可以私自改接
·C.须经学校有关部门批准,并由学校指派电工安装
43、以下对放射性垃圾的安全管理不正确的是:
·A.允许非放射性垃圾混入放射性垃圾
·B.将放射性垃圾放入专用容器收集、包装、储存,由专业部门统一回收处理
·C.严禁放射性垃圾放入非放射性垃圾·D.放射性垃圾和非放射性垃圾必须分开放置
44、对常用的又是易制毒的试剂,应:
·A.放在试剂架上·B.放在抽屉里,并由专人管理
·C.锁在实验室的试剂柜中,并由专人管理
45、进行危险性实验时,应:
·A.单人操作·B.必须要有两人以上·C.必须要有三人
46、化学药品存放室要有防盗设施,保持通风,试剂存放应:
·A.按不同类别分类存放·B.大量危险化学品存放在实验室·C.可以存放在走廊上
47、实验室内。
·A.使用闸刀开关、木质配电板和花线·B.自己随意接、拉电线
·C.固定电源插座未经允许不得拆装、改线
48、实验室钥匙不得私自配置或给他人使用。钥匙的配发、管理由谁负责
·A.实验室主任·B.指导教师·C.学生
49、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其()必须保证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家标准,并对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负责。
·A.主要负责人·B.技术人员·C.从业人员·D.安全管理人员
50、车间内的插座距地面的高度一般不低于多少米
·A.0.3米·B.0.2米·C.0.1米·D.0.5米
51、电线插座损坏时,既不美观也不方便工作,并造成:
·A.吸潮漏电·B.空气开关跳闸·C.触电伤害·D.以上都是
52、万一发生电气火灾,首先应该采取的第一条措施是:
53、引起电器线路火灾的原因是:
·A.短路·B.电火花·C.负荷过载·D.以上都是
54、在遇到高压电线断落地面时,导线断落点多少米内,禁止人员进入。
A.10B.20C.30D.50
55、把玻璃管或温度计插入橡皮塞或软木塞时,常常会折断而使人受伤。下列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可在玻璃管上沾些水或涂上甘油等作润滑剂,一手拿着塞子,一手拿着玻璃管一端(两只手尽量靠近),边旋转边慢慢地把玻璃管插入塞子中
B.橡皮塞等钻孔时,打出的孔比管径略小,可用圆锉把孔锉一下,适当扩大孔径
C.无需润滑,且操作时与双手距离无关
56、不慎发生意外,下列哪个操作是正确的
A.如果不慎将化学品弄洒或污染,立即自行回收或者清理现场,以免对他人产生危险
B.任何时候见到他人洒落的液体应及时用抹布抹去,以免发生危险
C.pH值中性即意味着液体是水,自行清理即可
D.不慎将化学试剂弄到衣物和身体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0-15分钟
57、离心操作时,为防液体溢出,离心管中样品装量不能超过离心管体积的多少
A.2/3B.1/3C.1/2D.3/4
58、剧毒物品使用完或残存物处理完的空瓶,应:
A.随生活垃圾丢弃B.交回学校后勤技术物资服务中心C.交回学校保卫处
59、下列那一项不是发生爆炸的基本因素
A.温度B.压力C.湿度D.着火源
60、下面哪些物质彼此混合时,不容易引起火灾
A.可燃性物质(木材、织物等)与浓硫酸B.活性炭与硝酸铵
C.磷化氢、硅化氢、烷基金属、白磷等物质与空气接触D.金属钾、钠和煤油
61、遇水发生剧烈反应,容易产生爆炸或燃烧的化学品是:
A.K、Na、Mg、Ca、Li、AlH62、电石B.K、Na、Ca、Li、AlH63、MgO、电石
C.K、Na、Ca、Li、AlH64、电石D.K、Na、Mg、Li、AlH65、电石
66、苯乙烯、乙酸乙烯酯应如何存放
A.放在防爆冰箱里B.和其它试剂混放C.放在通风橱内D.放在密闭的柜子中
67、不需要放在密封的干燥器内的药品是:
A.过硫酸盐B.五氧化二磷C.三氯化磷D.盐酸
68、不需在棕色瓶中或用黑纸包裹,置于低温阴凉处的药品是:
A.卤化银B.浓硝酸C.汞D.过氧化氢
69、以下哪种物质不会灼伤皮肤
A.强碱、强酸B.强氧化剂C.溴D.KBr、NaBr水溶液
A.稀的氢氟酸危害性很低,不会产生严重烧伤
B.氢氟酸蒸气溶于眼球内的液体中会对人的视力造成永久损害
C.使用氢氟酸一定要戴防护手套,注意不要接触氢氟酸蒸汽
D.工作结束后要注意用水冲洗手套、器皿等,不能有任何残余留下
71、氯气急性中毒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如气胸、纵隔气肿等,不会引起什么症状
A.中、重度昏迷B.支气管哮喘C.慢性支气管炎D.严重窒息
7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酮、乙醇都有较强的挥发性和易燃性,二者都不能在任何有明火的地方使用
B.丙酮会对肝脏和大脑造成损害,因此避免吸入丙酮气体
C.强酸强碱等不能与身体接触D.弱酸弱碱在使用中可以与身体接触
73、下列关于混合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三氧化铬的硫酸溶液与有机物混合,可能爆炸B.硝酸氨与活性炭混合可能燃烧
C.高氯酸与金属盐混合可能爆炸D.高氯酸与盐酸混合可能爆炸
74、不是实验室常用于皮肤或普通实验器械的消毒液为
A.0.2%-1%漂白粉溶液B.70%乙醇C.2%碘酊D.0.2%-0.5%的洗必泰
75、下列试剂哪个不用放在棕色瓶内保藏
A.硫酸亚铁B.高锰酸钾C.亚硫酸钠D.硫酸钠
76、下列物质无毒的是:
A.乙二醇B.硫化氢C.乙醇D.甲醛
77、下列物质应避免与水接触以免发生危险的是:
A.氯化钠B.氯化钙C.四氢化铝D.硫酸钙
78、下列不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是:
A.汽油、易燃液体B.放射性物品;
C.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剧毒药品和感染性物品D.氯化钾
79、下面哪组溶剂不属易燃类液体
A.甲醇、乙醇B.四氯化碳、乙酸C.乙酸丁酯、石油醚D.丙酮、甲苯
80、下面所列试剂不用分开保存的是:
A.乙醚与高氯酸B.苯与过氧化氢C.丙酮与硝基化合物D.浓硫酸与盐酸
81、一般将闪点在25℃以下的化学试剂列入易燃化学试剂,它们多是极易挥发的液体。以下哪种物质不是易燃化学试剂
A.乙醚B.苯C.甘油D.汽油
82、金属钾、钠、锂、钙、电石等固体化学试剂,遇水即可发生激烈反应,并放出大量热,也可产生爆炸,它们应如何存放:
A.直接放在试剂瓶中保存B.放在铁盒子里C.用纸密封包裹存放
D.浸没在煤油中保存(容器不得渗漏),附近不得有盐酸、硝酸等散发酸雾的物质存在
83、以下哪种酸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须做必要防护:
A.硝酸B.硼酸C.稀醋酸
84、以下药品受震或受热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过氧化物B.高氯酸盐C.乙炔铜D.以上都是
85、有些固体化学试剂接触空气即能发生强烈氧化作用,如黄磷,应如何保存:
A.要保存在水中B.放在试剂瓶中保存C.用纸包裹存放D.放在盒子中
86、强氧化剂与有机物、镁粉、铝粉、锌粉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以下哪种物质是安全的
A.H2O2B.NH4NO3C.K2SO4D.高氯酸及其盐
87、苯属于高毒类化学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短期接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作用,引起急性中毒。
B.长期接触,苯会对血液造成极大伤害,引起慢性中毒。
C.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是致癌物质D.以上都是
88、丙酮属于低毒类化学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它的闪点只有-18℃,具有高度易燃性。B.它的沸点只有56℃,极易挥发;
C.对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并对黏膜有刺激作用D.以上都对
89、使用移液管时下列哪种操作是正确的
A.可以用移液管反复吸入和抽出传染性物质B.一根移液管未经清洗,可吸取多种溶液
C.可以将任何传染性物质的液体吹入空气D.无洗耳球时,不可用口吹吸移液管
90、设备运行中,发现试件装歪了,可以:
A.直接用手去调整B.不停机,用工具调整
C.停机,重新安装后运行D.不停机,直至加工完毕
91、大型仪器一般都使用计算机进行控制。计算机与仪器之间的数据传输线在何种情况下进行装卸
A.任意时刻B.在仪器及计算机电源关闭时
C.在仪器处于工作状态时D.在计算机处于工作状态时
92、用热箱法测构件总传热系数时,冷、热箱的温度应尽可能与构件的使用温度一致,其温差宜高于。
A.5℃B.10℃C.15℃D.20℃
93、模型工具使用后应如何放置
A、放在工作台上B、及时放在工具箱中C、随意放置D.放在随手可即的地方
94、车床开动以后:
A.不能同时使用纵、横向自动手柄B.不能改变进给量
C.可以同时使用纵、横向自动手柄
95、使用手锯锯工件快要锯断时,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A.放慢锯削速度B.加大锯削时的压力C.锯削的速度可以加快D.用榔头打断工件
96、使用钻床时,是否可以戴手套操作
A.不可以B.可以C.随便D.按需要
97、在钻床上,使用手动进刀时,应如何增加或减小压力
A.小心B.快速C.随便D.逐步
98、锉削加工中锉刀暂时不用时,应放在工作台的什么位置上
A.锉刀放在什么位置都可以B.锉刀放在台虎钳的上面C.应放在台虎钳工作台的右面
99、使用钻床钻孔时,工件是否需要牢固可靠地装夹
A.不需要B.需要C.大的工件需要D.小的工件不需要
100、在钻床上钻削小工件时,是否可以直接用手拿
A.可以B.不可以C.方便拿时可以D.不方便拿时不可以
101、对刚浇注完的铸件,应如何进行处理
A.浇水加速其冷却B.用手去摸铸件
102、对铸件进行落砂清理时,应注意什么事项
A.直接伸手测试铸件温度B.直接伸手测试型砂温度
C.戴好防护手套再进行落砂清理
103、锻造过程中,对站立位置有何要求:
A.不要站立在容易飞出锻件毛边的地方
B.不要站在锻造设备附近C.对站立位置没有限制要求
104、锻造过程中,对于尚未冷却透的锻件,应注意:
A.可以接触它B.不得接触它C.用嘴对其吹气,促使其冷却D.直接伸手去取
105、在冲压过程中,如果工件卡在模子里,应如何处理
A.直接用手拿B.应使用专用工具取出
C.可用手,也可用专用工具取D.用铁棒撬
106、实验室水泵关闭前,阀门应该:
A.全开B.全关C.半开D.无所谓
107、旋桨流速仪实验结束后应该如何放置
A.平放B.竖放C.头部悬空D.尾部悬空
108、当发现眼睛可能进了粉屑,应采取措施:
A.坚持实习,下班后上医院B.先告诉指导教师,尽快上医院检查
C.坚持实习,不是特别难受就不上医院D.立刻上医院进行检查
109、如果在试验过程中,闻到烧焦的气味应如何办
A.关机走人B.打开通风装置通风
110、浇注过程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
A.迅速逃离现场B.保持镇静,及时汇报并听从指导人员安排
C.按自己判断,进行处理
111、用于有机玻璃的粘合的三氯甲烷(氯仿),应注意:
A.不可接触人体B.可以接触人体C.无所谓D.特殊情况可以
112、使用电气设备时,由于维护不及时,当什么进入时可导致短路事故
A.导电粉尘或纤维B.强光辐射C.高温环境D.潮气
113、设备或线路的确认无电,应以什么指示作为根据
A.电压表B.正常的验电工具C.断开信号D.电流表
114、以下有关实验室用电的注意事项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先检查用电设备,再接通电源;实验结束后,先关仪器设备,再关闭电源
B.工作人员离开实验室或遇突然断电,应关闭电源,尤其要关闭加热电器的电源开关
C.电源或电器设备的保险丝烧断后,可以用其它金属导线代替
D.不得将供电线任意放在通道上,以免因绝缘破损造成短路
115、因实验需要拉接电源线,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不得任意放置于通道上,以免因绝缘破损造成短路或影响通行
B.插座不足时,可连续串接C.插座不足时,可连续分接D.不考虑负荷容量
116、在需要带电操作的低电压电路实验时,下列哪种是正确的
A.双手操作比单手操作安全B.单手操作比双手操作安全
C.单手操作和双手操作一样安全D.操作与空气湿度有关
117、强电实验时,实验人员必须几人以上
A.1B.2C.3D.4
118、如果工作场所潮湿,为避免触电,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人应:
A.站在铁板上操作B.站在绝缘胶板上操作C.穿防静电鞋操作D.戴上安全帽
119、引发电气火灾的初始原因:
A.电源保险丝不起作用B.带电改接电气线路C.绝缘老化或破坏D.室内湿度
120、放射性实验需要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佩戴个人辐射剂量计,可以知道当天接受的剂量和累积剂量,并将其控制在安全水平下
B.实验时必须带好专用的防护手套、口罩、穿工作服,实验完毕,立即洗手或洗澡。
D.以上都是
121、对β射线的屏蔽可选用:
A.低原子序数的材料(铝、塑料或有机玻璃等)B.高原子序数的材料(铅、混凝土等)
C.含氢量较高或含硼的材料(水、石蜡、硼砂等)
122、对γ.χ射线的屏蔽可选用:
123、氡对人的健康危害极大,当它和其衍生物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往往长期滞留在人体的整个呼吸道内,是导致人体罹患肺癌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应采取:
A.使用经过环保认证的绿色材料(建筑、装饰)
B.将窗户、门和通风口打开C.使用空气净化器和粒状活性炭
124、药品中毒的途径有哪些
A.呼吸器官吸入B.由皮肤渗入C.吞入D.以上都是
你的答案:D
125、火灾发生时,湿毛巾折叠8层为宜,其烟雾浓度消除率可达:
A.40%B.60%C.80%D.95%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B
126、实验大楼因出现火情发生浓烟已穿入实验室内时,以下哪种行为是正确的
A.沿地面匍匐前进,当逃到门口时,不要站立开门
B.打开实验室门后不用随手关门C.从楼上向楼下外逃时可以乘电梯
标准答案:A
127、化学药品存放室要有防盗设施,保持通风,试剂存放应:
A.按不同类别分类存放B.大量危险化学品存放在实验室C.可以存放在走廊上
128、实验室、宿舍禁止使用电热水壶、热得快。一般电热水壶的功率为:
A.100W左右B.200W左右C.500W左右D.800W以上
标准答案:D
129、有机物或能与水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的药品着火,应用,以免扑救不当造成更大损害。
A.其他有机物灭火B.自来水灭火C.灭火器或沙子扑灭
标准答案:C
130、被火困在室内,如何逃生
A.跳楼B.打开门,冲出去C.躲到床下,等待救援
D.到窗口或阳台挥动物品求救、用床单或绳子拴在室内牢固处下到下一层逃生
131、对常用的又是易制毒的试剂,应:
A.放在试剂架上B.放在抽屉里,并由专人管理
C.锁在实验室的试剂柜中,并由专人管理
你的答案:C
132、有机物或能与水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的药品着火,应用,以免扑救不当造成更大损害。
133、下列不属于易燃液体的是:
A.5%稀硫酸B.乙醇C.苯D.二硫化碳
标准答案:B
134、以下几种气体中,无毒的气体为:
A.氧气B.一氧化碳C.硫化氢D.氰化氢
你的答案:A
135、节假日期间,仍然需要进入实验室工作的师生,要严格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做实验时必须要有人在场,并且在实验完成离开时负责,锁好门窗,以防火灾和爆炸、溢水等事故。
A.关闭仪器设备B.关闭水源、电源、气源C.关闭计算机
你的答案:B
136、使用离心机时下列哪种操作是错误的
A.离心机必须盖紧盖子B.不需要考虑离心管的对角平衡
C.液体不能超过离心管2/3D.每次使用后要清洁离心机腔
137、静电电压最高可达(),放电时易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
A.50伏B.上万伏C.220伏D.380伏
138、若某种废液倒入回收桶会发生危险,则应:
A.直接向下水口倾倒B.随垃圾一起丢弃C.单独暂存于容器中,并贴上标签
139、对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
A.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B.设置生活垃圾识别标志C.不用设置识别标志
140、下列物质不属于剧毒物的是:
A.碘甲烷、丙腈B.氯乙酸、丙烯醛C.五氯苯酚、铊D.硫酸钡
141、下列何种物质贮存于空气中易发生爆炸
A.苯乙烯B.对二甲苯C.苯D.甲苯
142、下列哪种物质与乙醇混溶时易发生爆炸
A.盐酸B.乙醚C.高氯酸D.丙酮
143、闪点越低,越容易燃烧。闪点在-4℃以上的溶剂是:
A.甲醇、乙醇、乙腈B.乙酸乙酯、乙酸甲酯
C.乙醚、石油醚D.汽油、丙酮、苯
144、金属Hg具有高毒性,常温下挥发情况如何
A.不挥发B.慢慢挥发C.很快挥发D.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会挥发
145、领取及存放化学药品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确认容器上标示的中文名称是否为需要的实验用药品。
B.学习并清楚化学药品危害标示和图样。
C.化学药品应分类存放。
D.有机溶剂,固体化学药品,酸、碱化合物可以存放于同一药品柜中。
146、以下药品按毒性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甲醛、苯、苯乙烯、丙酮B.苯、甲醛、甲苯、丙酮
C.甲苯、甲醛、苯、丙酮D.苯、丙酮、甲苯、甲醛
147、化学药品库中的一般药品应如何分类
A.按生产日期分类B.按有机、无机两大类,有机试剂再细分类存放
C.随意摆放D.按购置日期分类
148、混和时不会生成高敏感、不稳定或者具有爆炸性物质的是:
A.醚和醇类B.烯烃和空气C.氯酸盐和铵盐D.亚硝酸盐和铵盐
149、混和或相互接触时,不会产生大量热量而着火、爆炸的是:
A.KMnO4和浓硫酸B.CCl4和碱金属
C.硝铵和酸D.浓HNO4和胺类
150、混和或相互接触时,不会产生大量热量而着火、爆炸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