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展动物实验过程中,以下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A.废弃的动物尸体与器官可作为饲料原料再利用
B.废弃的动物尸体与器官可自行焚烧处理
C.实验动物排泄物可以作为肥料再利用
D.实验动物应从国家指定的具有资质的单位获得
(参考答案:D)
2.感染动物实验完成后,动物尸体及废弃物转移出特殊实验室前,应采取哪种方法处理?
A.药水浸泡
B.高压灭菌
C.深埋
D.焚烧
(参考答案:B)
3.实验室钥匙不得私自配置或给他人使用。钥匙的配发、管理由谁负责?
A.实验室主任
B.指导教师
C.学生
(参考答案:A)
4.对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
A.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B.设置生活垃圾识别标志
C.不用设置识别标志
5.毒物进入人体最主要、最常见的途径是()。
A.呼吸道
B.皮肤
C.眼睛
D.消化道
6.当不慎把少量浓硫酸滴在皮肤上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用酒精擦
B.马上去医院
C.用碱液中和后,用水冲洗
D.以吸水性强的纸吸去后,用水冲洗
7.倾倒液体试剂时,瓶上标签应朝()。
A.上方
B.下方
C.左方
D.右方
8.下列选项中属于防爆的措施有:
A.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化学品泄漏
B.控制可燃物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C.消除火源、安装检测和报警装置
D.以上都是
9.窒息灭火法是将氧气浓度降低至最低限度,以防止火势继续扩大。其主要工具是:
A.砂子
B.水
C.二氧化碳灭火器
D.干粉灭火器
(参考答案:C)
10.使用离心机时下列哪种操作是错误的?
A.离心机必须盖紧盖子
B.不需要考虑离心管的对角平衡
C.液体不能超过离心管2/3
D.每次使用后要清洁离心机腔
11.在使用设备时,如果发现设备工作异常,怎么办?
B.关机走人
C.继续使用,注意观察
D.停机自行维修
12.使用干燥箱和恒温箱,应注意的事项有:
A.使用前检查电源,要有良好的接地线
B.箱内应保持清洁,放物网篮不得有锈,否则影响待干燥物品的洁净度
C.塑料、有机玻璃制品的加热温度不能超过60℃,玻璃制品的温度不能超过180℃,使用温度不能超过干燥箱的最高允许温度,用毕要及时切断电源
D.以上都对
13.在实验中,以下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A.一旦浓硫酸落在人体身上时,用4.5%乙酸或1.5%左右的盐酸中和洗涤
B.一旦浓硫酸落在人体身上时,以弱碱(2%碳酸钠)或肥皂液中和洗涤
C.一旦碱液落在皮肤上时,用4.5%乙酸或1.5%左右的盐酸中和洗涤
14.实验中溅入口中已下咽的强酸,先饮用大量水,再服用:
A.氢氧化铝溶液,鸡蛋白
B.乙酸果汁,鸡蛋白
C.硫酸铜溶液(30g溶于一杯水中)催吐
15.化学强腐蚀烫、烧伤事故发生后,应,保持创伤面的洁净以待医务人员治疗。或用适合于消除这类化学药品的特种溶剂、溶液仔细洗涤烫、烧伤面。
A.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皮肤
B.迅速解脱伤者被污染衣服,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皮肤
C.迅速解脱伤者被污染衣服
16.若某种废液倒入回收桶会发生危险,则应:
A.直接向下水口倾倒
B.随垃圾一起丢弃
C.单独暂存于容器中,并贴上标签
17.易燃、易爆物品和杂物等应该堆放在:
A.烘箱、箱式电阻炉等附近
B.冰箱、冰柜等附近
C.单独通风的实验室内
18.加热和蒸馏有易燃试剂的实验时,不能用:
A.水浴锅
B.明火
C.通风橱
19.实验室内的浓酸、浓碱处理,一般可:
A.先中和后倾倒,并用大量的水冲洗管道
B.不经处理,沿下水道流走
C.不需中和,直接向下水道倾倒
20.有机物或能与水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的药品着火,应用,以免扑救不当造成更大损害。
A.其他有机物灭火
B.自来水灭火
C.灭火器或沙子扑灭
21.易燃液体加热时可以:
A.用电炉加热,有人看管
B.用电热套加热可不用人看管
C.用水浴加热,并有人看管
D.用水浴加热不用人看管
22.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什么方向疏散?
A.下风
B.上风
C.顺风
(参考答案:B)
23.为避免误食有毒的化学药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可把食物、食具带进化验室
B.在实验室内可吃口香糖
C.使用化学药品后须先洗净双手方能进食
D.实验室内可以吸烟
(参考答案:C)
24.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亚麻粉尘
B.砂尘
C.面粉
25.具有下列哪些性质的化学品属于化学危险品:
A.爆炸
B.易燃、腐蚀、放射性
C.毒害
26.节假日期间,仍然需要进入实验室工作的师生,要严格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做实验时必须要有人在场,并且在实验完成离开时负责,锁好门窗,以防火灾和爆炸、溢水等事故。
A.关闭仪器设备
B.关闭水源、电源、气源
C.关闭计算机
27.在普通冰箱中不可以存放()。
A.普通化学试剂
B.酶溶液
C.菌体
D.有机溶剂
28.有些固体化学试剂接触空气即能发生强烈氧化作用,如黄磷,保存时应()。
A.要保存在水中
B.放在试剂瓶中保存
C.用纸包裹存放
29.移液时,当有生物污染性物质溅出,为防止扩散应()。
A.立即用浸过消毒剂的布或纸处理,然后将被污染的容器进行高压消毒
B.立即用布或纸处理
C.立即采用高压消毒
30.分光光度计的比色皿盛样品液应为()。
A.2/3左右
B.1/2左右
C.装满
31.显微镜的油镜使用后,应先用擦镜纸将镜头上的油渍擦去,再用蘸有少许()的擦镜纸擦2-3次,最后用干净的擦镜纸将上述溶剂擦去。
A.二甲苯
B.酒精
C.洗涤剂
D.汽油
32.实验开始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A.必须认真预习,理清实验思路
B.应仔细检查仪器是否有破损,掌握正确使用仪器的要点,弄清水、电、气的管线开关和标记,保持清醒头脑
C.了解实验中使用的药品的性能和有可能引起的危害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33.实验仪器使用完后,如果需要拔出插头,正确的方式是()
A.直接以拉扯电线方式拔出B.直接以拉扯仪器方式拔出
C.待关闭实验室电源后拔出D.握住插头拔出
34.进入实验室开始实验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仔细阅读仪器说明B.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
正确答案:C
35.实验过程中发生烧烫(灼)伤,错误的处理方法是:()
A.浅表的小面积灼伤,以冷水冲洗15至30分钟至散热止痛
B.以生理食盐水擦拭(勿以药膏、牙膏、酱油涂抹或以纱布盖住)
C.若有水泡可自行刺破D.大面积的灼伤,应紧急送至医院
36.实验室中,如果被酸灼伤时,应立即用抹布擦干净,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处理。
A.碘酒B.3%NaHCO3溶液或肥皂水
C.电吹风热风D.冰敷
正确答案:B
37.超净工作台中安装紫外灯是为了杀灭工作区表面和空气中的微生物,其正确使用方式是()。
A.开启工作电源前先开启紫外灯照射20分钟后
B.在超净工作台中工作时开启紫外灯
C.实验完毕后开启紫外灯照射15分钟
D.开启工作电源前先紫外灯照射20分钟,实验完毕后再紫外灯照射15分钟
正确答案:D
38.为了保证超净工作台工作区的无菌状态,常配合紫外照射使用消毒剂喷洒擦拭消毒工作台面,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关紫外后开风机前用消毒剂喷洒擦拭消毒工作台面
C.实验完毕后用消毒剂喷洒擦拭消毒工作台面
D.关紫外后开风机前和实验完毕后都用消毒剂喷洒擦拭消毒工作台面
39.化学强腐蚀烫、烧伤事故发生后,应保持创伤面的洁净以待医务人员治疗。或用适合于消除这类化学药品的特种溶剂、溶液仔细洗涤烫、烧伤面。()
40.易燃液体加热时可以:()
41.压力饱和蒸汽灭菌(高压灭菌)是对实验材料进行灭菌的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方法,生物学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条件是()。
A.134℃3minB.126℃10min
C.121℃15minD.115℃25min
(正确答案:C)
42.盖的玻璃、塑料器皿或这些器皿盛放的溶液高压蒸汽灭菌时,应该()。
A.松开器皿盖B.盖紧器皿盖
C.取下器皿盖D.均可
正确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哪些酸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须做必要的防护()。
A.硝酸
B.冰醋酸
C.硼酸
(参考答案:A,B)
2.使用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应该注意()。
A.避免明火加热
B.加热时使用水浴或油浴
C.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
D.不可猛烈撞击
(参考答案:A,B,C,D)
3.取用化学药品时,以下哪些操作事项是正确的()。
A.取用腐蚀和刺激性药品时,尽可能带上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
B.倾倒时,切勿直对容器口俯视;吸取时,应该使用橡皮球
C.开启有毒气体容器时应带防毒用具
D.可以裸手直接拿取药品
(参考答案:A,B,C)
4.爆炸物品在发生爆炸时的特点有()。
A.反应速度极快,通常在万分之一秒以内即可完成
B.释放出大量的热
C.通常产生大量的气体
D.发出声响
5..如果不慎发生被玻璃割伤事故,应()。
A.先将伤口处的玻璃碎片取出
B.若伤口不大,用蒸馏水洗净伤口,再涂上红药水,撒上止血粉用纱布包扎好
C.伤口较大或割破了主血管,则应用力按住主血管,防止大出血
D.及时送医院治疗
6.从化学试剂瓶中向烧杯等容器中倒液体时,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A.为了防止液体滴落到桌面,要用瓶子嘴压住烧杯边缘
B.倾倒液体时,眼睛远离瓶子
C.必须使用滤纸、超净间专用绵纸等擦干瓶子外流下的液滴,但是不能盖紧瓶盖后在龙头下冲洗
D.通常情况下,禁止使用吸管从试剂瓶中向外取液体,这会导致整瓶液体被污染。先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再使用吸管
(参考答案:B,D)
7.取用试剂时,必须遵守的原则是()。
A.不能用手接触试剂,以免危害健康和沾污试剂
B.瓶塞应倒置桌面上,以免弄脏,取用试剂后,立即盖严,将试剂瓶放回原处,标签朝外
C.要用干净的药匙取固体试剂,用过的药匙要洗净擦干后才能再用
D.尽量不多取试剂,多取的试剂不能倒回原瓶,以免影响整瓶试剂纯度,应放入其他合适容器中另作处理或供他人使用
8.实验室的微波炉使用时,应注意()。
A.微波炉开启后,会产生很强的电磁辐射,操作人员应远离
B.严禁将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放入微波炉中加热
C.实验用微波炉严禁加热食品
D.对密闭压力容器使用微波炉加热时应注意严格按照安全规范操作
9.用酒精灯时,以下()操作是正确的。
A.点火时要用火柴点
B.点火时用另一个点着的酒精灯去点
C.灭灯时可用嘴去吹
D.灭灯时要用灯帽盖灭
(参考答案:A,D)
10.以下药品需在储存在棕色瓶中或用黑纸包裹、且置于低温阴凉处的是()。
A.卤化银
B.浓硝酸
C.过氧化氢
D.催化剂
11.下列选项中,属于防爆的措施有()。
A.控制可燃物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B.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化学品泄漏
C.消除火源
D.安装检测和报警装置
12.实验完成后离开实验室时应进行检查()。
A.切断房间内所有电源
B.关闭房间内所有水源
C.观察房间内是否还有灯亮
D.静听房间内有无声音
13.实验室常用于皮肤或普通实验器械的消毒液有()。
A.70%乙醇
B.甲醛
C.0.1%的新洁尔灭
D.漂白粉
(参考答案:A,C)
14.使用移液管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可以用移液管反复吸入和抽出传染性物质
B.注射用针管不能用于吸液
C.可以从移液管中强制性吹出液体
D.不能向任何传染性物质的液体吹入空气
15.使用离心机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离心管必须盖紧盖子;
B.可以用盐溶液或次氯酸盐溶液平衡空离心管;
C.使用固定角度的离心转子时,必须注意离心管不要装的太满以防溢出;
D.每次使用后要清除离心桶、转子、离心机腔的污染。
(参考答案:A,C,D)
16.使用显微镜时,需要注意的是()
A.应放在干燥通风地方,并避免阳光直射或暴晒
B.避免与酸、碱和易挥发、腐蚀性的化学试剂放在一起
C.物镜和目镜必须保持清洁,如有灰尘应用擦镜纸擦拭,不要用布或其他物品擦拭
D.用油镜观察后,应先用擦镜纸将镜头上的油擦去,再用蘸有少许二甲苯的擦镜纸擦拭2-3次,最后用干净的擦镜纸将二甲苯擦去
(参考答案:ABCD)
17.使用酸度计时,需要注意的是()
A.玻璃电极初次使用前必须在蒸馏水中浸泡数日。平时也应经常浸泡在蒸馏水中,备随时用
B.玻璃电极不要与强烈吸水的溶剂接触太久。在强碱溶液中应快速操作,用毕立即用水冲净
C.玻璃电极的玻璃膜表面不要沾上油污。若有油污应先用酒精,再用四氯化碳或乙醚,再用酒精浸洗,最后用蒸馏水洗净
D.玻璃电极的玻璃膜很薄,每次只能冲洗并用滤纸吸干,切勿用手揩擦;
三、判断题
1.烘箱(干燥箱)在加热时,门可以开启。
(参考答案:错误)
2.对于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有绝缘性能的木棍棒挑开和隔绝电流,如果触电者的衣服干燥,又没有紧缠住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离带电体;但救护人不得接触触电者的皮肤,也不能抓他的鞋。
(参考答案:正确)
3.实验室内的电线、开关、灯头、插头、插座等一切电器用具,要经常检查是否完好,有无漏电、潮湿、霉烂等情况。一旦有问题应立即报修。
4.可以用潮湿的手碰开关、电线和电器。
5.当手、脚或身体沾湿或站在潮湿的地板上时,切勿启动电源开关和触摸电气用具。
6.实验结束后,应该打扫卫生、整理或运走废弃的试样或物品。
7.实验室必须妥善保管消防器材和防盗装置,并定期检查。消防器材不得移作它用,周围禁止堆放杂物。
8.实验室安全与卫生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室布置、卫生、水电安全、冰箱与烘箱使用管理、危险品使用与保管、化学与生物废弃物(气、液、固态物)的处置、排污管理、气体钢瓶安全、放射性安全等。
10.可以将无毒无害试剂当作有毒有害试剂处理。
11.加强对实验动物管理工作,防止人畜共患病和动物传染病的发生,是搞好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根本目标。
12.废弃的利器(包括针头、小刀、金属和玻璃等)应直接弃置于耐扎容器内。
13.液体和固体实验废弃物不需分开放置。
14.一些低毒、无毒的实验废液可以不经处理,直接由下水道排放。
15.实验室地面出现溢水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忘记关闭水龙头,尤其停水时忘关水龙头,因此离开实验室时要认真检查。
16.酒精灯不再使用时,应立刻用嘴吹灭。
(参考答案:错)
17.经口的Hg、As、Pb等急性中毒会引起牙龈出血、牙齿松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18.未经指导教师许可,不得搬弄仪器、设备,以及擅自开始实验。实验时,应注意安全,按要求操作,如发现异常立即停止。
19.实验室钥匙的配发由实验室负责人管理,不得私自配置钥匙或借给他人使用。
20.实验室内电源根据需要可自行拆装、改线。
21.除非特殊需要并采取一定的安全保护措施,否则空调、计算机、饮水机等不得无人开机过夜。
22.不得带着实验防护手套开门、翻阅书籍、使用电脑。
23.仪器设备发生故障后,必须及时报告管理人员,并详细登记。
24.实验室冰箱内不得混放容易产生放热反应的化学品。
25.易燃、易爆气体和助燃气体(氧气等)的钢瓶不得混放在一起,并应远离热源和火源,保持通风。
26.烘箱、微波炉、电磁炉、饮水加热器、灭菌锅等高热能电器设备的放置地点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同时,规范操作,避免饮水加热器、灭菌锅等无水干烧。
27.红外灯、紫外灯不得安装在木柜或纸箱中使用。
28.电炉、烘箱等用电设备在使用中,使用人员不得离开。
29.碱灼伤后,应立即用大量水洗,再以1%~2%硼酸液洗,最后用水洗。
30.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三大条件,缺一不可。因此,可以采取尽量隔离的方式来防止实验室火灾的发生。
31.火灾对实验室构成的威胁最为严重,最为直接。应加强对火灾三要素(易燃物、助燃物、点火源)的控制。
32.实验室常用的灭火方法:用水灭火、砂土灭火、灭火器。
33.实验大楼因出现火情发生浓烟时应迅速离开,当浓烟已穿入实验室内时,要沿地面匍匐前进,因地面层新鲜空气较多,不易中毒而窒息,有利于逃生。当逃到门口时,千万不要站立开门,以避免被大量浓烟熏倒。
34.实验室内出现火情,若被困在室内时,应迅速打开水龙头,将所有可盛水的容器装满水,并把毛巾打湿。用湿毛巾捂嘴,可以遮住部分浓烟不被吸入。
35.使用手提灭火器时,拨掉保险销,对准着火点根部用力压下压把,灭火剂喷出,就可灭火。
36.实验室应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参加实验人员要熟悉其存放位置及使用方法并掌握有关的灭火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