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湿气氤氲的南方,遇到回南天,空气相对湿度高达80%-100%,整个世界都被闷热笼罩,衣服晒干后,总有一种难以形容的臭味。这时如果有台洗烘一体机,那真如同烈日下的一瓶冰可乐,它让衣服晾晒再也不用「看天吃饭」,无视天气的威胁。
戳此看视频
测试品牌
市面上的洗烘方案,有冷凝式和热泵式两种技术,具体又可以分为分体机和一体机两种形态。
这一次,我们下了血本,花了5万多,购买了这三种机器的旗舰代表,分别是:售价23999元的日立冷凝式烘干一体机(BD-NHX120GC)、售价14999元的格力如初热泵洗烘一体机(XQG100-RBKD1401Aa1)以及售价11998元的海尔叠黛和美热泵洗烘套装(H9Y12BLD12U1),试图去探讨一下这三种洗烘机优缺点分别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
技术科普
首先,为大家科普下这三种技术都有哪些不同。
市面上主流的烘干机型,其实烘干路径都是一样的:用干燥的空气带走潮湿衣服的水分,然后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并排出,如此反复达到烘干的效果。
所以,为了提升烘干的效率,就应该尽可能地提高空气温度,并降低水蒸气接触物体表面的温度。加热空气相对容易,而如何把水蒸气凝结成水珠,就体现出不同技术的优缺点了。
首先要说的是销量最大且成本较低的——冷凝洗烘一体机。
它通过一个金属冷凝管将蒸汽变为水珠排出。但持续蒸汽传输使管道升温,降低凝结效率。所以就需要给冷凝管降温,可以用水或者空气冷却。通常室内的自来水温度低于空气温度,所以水冷效率更高,但缺点就是比较费水,日立选用的就是这种方案。
但冷凝技术往往需要70~80°C的烘干温度才能保证效率,如此高温,会对某些衣物造成损害。
那能否保持效率又降低烘干温度呢?有的。就是第二种技术——热泵式洗烘一体机,这种技术普遍用在中高端机型上。
热泵式烘干,其实就是在机器里加入了一个“冰箱”,蒸发器的温度,甚至可以做到0℃。如此一来,即便是降低桶内烘干温度,也能保证烘干效率;桶内温度一般能控制在65℃以内,从而更好地呵护衣物。我们选购的格力如初、海尔叠黛和美采用的就是热泵技术。
海尔叠黛和美是洗烘套装,就是把洗衣和烘干的机器分别独立出来,烘干的原理并没有变化。它能容纳更大体积的热泵系统,理论上烘干效果会更好。
不过分体式机型的缺点,也显而易见:首先,它不能一次性解决洗衣、干衣问题,得手动转移一次,如果洗完后忘了烘干或晾晒,衣物容易发霉产生异味。而洗烘一体机能一次搞定,洗烘更灵活,比如周末急着出门,也可以放心地交给它去洗烘。其次,分体式的机型总归是比较占空间的,而一体式机型,省下来的纵向空间可以作为收纳储物。
这三台机型中,格力的体积比较小,能更好满足嵌入式家装需求;相比来说日立比较占地儿,如果按北京房价计算,能比另外两个多占2.3万元的面积。
其实还有一种采用了分子筛技术的烘干机,它使用分子筛材料,吸附水分子,达到烘干效果。不过由于目前采用这项技术的产品比较少,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之内,如果大家感兴趣,欢迎给我们留言。
以上就是技术科普部分,可理论终归是理论,各台机器表现到底如何?还是得实测见分晓。
烘干效果测试
为了得出靠谱全面的结论,我们历经33天没日没夜的测试,测试了18个细分项目,洗了将近30件衣服。
首先,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烘干效果谁更好?
要提前说明一下,由于它们滚筒容量的不同,标称烘干重量也是不同的。海尔是12KG,格力6KG,日立7KG。
如果我们使用相同的衣物重量进行烘干,那么对于容量低的机型来说,有点“小马拉大车”。公平起见,我们最终决定以“标称半载”容量进行测试,对比含水率数据。这个数据最能反映家庭日常使用的实际情况。
每项测试我们都会至少跑3次,取平均值,最终结果如图所示:
其实,三台机器都很优秀,烘干后的含水率都在3%以下。
但是如果去揪细节你会发现,它们的烘干策略,其实有很大的不同。
同样是热泵烘干技术的格力,含水率没有海尔那么的低,我们认为,这是由于它的烘干策略,不在于追求极致的干燥,而是更偏向保护衣物。所以在三台样品中,衣物磨损率是最低的,烘干用时也更短。
有意思的是,作为冷凝技术的高端代表,日立的标称容量、烘干含水率,都和格力差不多,但是烘干耗时,却增加了接近75%,整整5个小时才烘干。这其实说明:热泵烘干的效率要比冷凝更高。如此耗时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增加了对衣物的磨损,5.33%磨损率,这就是冷凝烘干的局限性。
效率固然很重要,但高温伤衣也是不能忽视的问题,所以能否做到低温烘干,才是拉开差距的关键。
我们继续按照标称半载的数据来做对比。
在最常用的棉质模式下,海尔的桶内平均温度是49°C,格力的平均温度是57℃。这台日立可以用风冷也可以用水冷,我们采用了温度更低的水冷方案,但是平均温度也突破了70℃。
科普一下,生活中常见的棉质衣物,适宜的烘干温度为50℃~60℃。所以,别看区区十摄氏度的差距,这点温差可能足以毁掉你刚买的新衣服。
热泵式的格力、海尔在低温烘干这方面的优势,可以说遥遥领先,对衣物也友好。日立的冷凝技术验证了一点:精巧设计难以抹平技术的鸿沟。
前面讲的都是常规衣物的烘干,接下来测试的,就是各大烘干机的终极考验——羊毛衫。
羊毛衫中含有羊绒,属于蛋白质纤维,非常容易受到高温损伤,建议烘干温度一般不超过48℃,甚至有些娇贵的羊绒对温度的要求会更苛刻。高温烘干后,会导致严重的变形缩水,小两个尺码都不夸张。衣服的牢度也会下降,非常影响美观。
而格力宣称自己能做到37℃烘干,这就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好奇心。
我们买来了9件羊毛衫,用三台机器的羊毛模式进行烘干。然后用温度巡检仪设备,记录了桶内的温度曲线。
海尔一开始迅速升温,最高到了66℃,之后在45℃左右徘徊。它的思路应该是尽快蒸发水分,然后再低温烘干。
而日立前期温度在40℃以下,中后期温度不断攀升,最高温度达到41.4℃;相比常规模式,日立的羊毛模式下温度要低不少,但也因此损失了效率,衣物没有烘得太干。
只有格力,全程温度始终稳定在35℃上下,真正把烘干温度,降低到了“体温级别”。
那他们的缩水情况如何呢?我们进行两遍烘干流程后,取出羊毛衫,进行对比。
由于海尔配备了专门用于羊毛衫烘干的的烘干挂架,放置在机内后,衣物不会发生滚动,减少了衣物磨碎和缩水,所以它可以把烘干温度提高,只不过操作过程麻烦了一些。但是一旦去掉烘干挂架,高温烘干的缩水就有点惨不忍睹了。而温度控制得更好的格力、日立,缩水的情况差不多。
衣物护理功能
售价上万的洗衣机,没点附加价值怎么行?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下高端机型普遍附带的衣物护理功能。
首先是烘干机最常用到的衣服除皱。
它的原理很简单:利用烘干机的热风和湿度,使得服装表面的纤维产生细微的变化,放平细微的弯折,让衣物恢复到平整的状态。很多厂商把这个功能叫做“蒸汽熨斗”。
试想一下,公司突然通知你去参加一个重要会议,这时候你拿出衣柜里的衬衫,皱巴巴的一点都不体面。
但是,用空气来“烫平”衣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靠谱?
下面就是把弄褶后的干衬衫,丢进去直接护理的效果。
其实在我们看来,和电熨斗还是不能比的,但是胜在方便,够用,省时省力——毕竟啥也不用管就搞定了。
至于更柔软的丝绸面料,把丝绸绑在一起两个星期产生严重褶皱,然后进行护理。
由于我们的丝绸实在过于严重,所以还是能感到一些明显的折痕;但是对比前后,已经能感受到它们的除皱能力了,其中格力的除皱明显更好。
我们也是用它们的大物护理模式进行了蓬松度测试,这个模式可以用于给羽绒被、羽绒服等衣物进行蓬松处理,对比下高度就可以发现,采用热泵烘干的格力、海尔,蓬松度是要比日立高一些的。
此外,“蒸汽熨斗”的热风不仅可以用来除皱,还能将异味分子从衣服上清除掉,保持衣服干净清爽;如果刚从火锅店出来,衣服需要应急除味,可以过一遍除味模式。
最后讲一讲毛絮清理的问题,这是烘干一次衣服所产生的绒毛,收集起来都可以织毛衣了。
海尔和日立,都需要手动清洁毛絮的;格力搭载了自清洁技术,可以自动监测毛絮堆积情况,并在达到阈值时使用高速水流自动清洗过滤网和换热器,省了自己手动清洁滤网的麻烦。
烘衣过程会产生大量毛絮,如果你家养宠物,毛絮就更多了;毛絮积累会阻塞过滤器,导致线屑跑毛、影响烘干效率,并且会增加滋生细菌的风险;所以拥有自清洁功能的型号,会更省心方便一些。
能耗测试
关于能耗,我想大家应该比较关心两个问题:①热泵和冷凝谁更省电,差距又有多大呢?②烘干一次衣服,大概要消耗多少电量?
我们记录了洗涤、烘干的耗水、耗电,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相比冷凝烘干,热泵烘干要更省水省电。同样是5KG衣物,格力耗电2.14度,而同样作为一体机的日立耗电3.66度,热泵的耗电省了42%。同时日立是水冷式冷凝,还会带来大量的耗水。
我们按照洗涤+烘干一次的完整周期,以5KG混合洗+棉质烘干模式,并且北京第一阶梯的民用水费、电费为计算成本的标准。
格力烘干一次的衣服,总共花1.177元电费,洗烘一次花费1.6元左右。
海尔耗水耗电稍微高一些,洗烘一次花费接近2元。
而采用冷凝烘干的日立,光是烘干就花了2元电费,以及接近4毛的水费,洗烘一次的总费用接近2.6元。
说人话就是,高端冷凝洗烘机每一次的使用成本,比热泵烘干机高30%~59%。
总结
好了,那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这三种高端洗烘机,哪一种才最适合你呢?
先说说海尔H9热泵洗烘分体式套件。这种方案的优点是:12kg大容量,适合家里成员多,需要频繁洗涤烘干大量衣物的场景。缺点就是占用空间大,洗涤、烘干要分开操作,需要手动清理毛絮,衣物护理功能也需要手动添加护理液,使用起来比较繁琐。
而以格力为代表的热泵洗烘一体机,容量是6k,完全能满足一家四口的需求。一体式操作便捷,所占体积也小。还支持毛絮自清洁技术,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烘干温度低,也能更好地保护衣物,是日常家庭的不错选择。
最后要说的就是日立这台高端冷凝烘干机,即使它采用水冷方案,也用高速气流降低了桶内温度。但是,叠了这么多的BUFF,常规模式的温度也没热泵控制得低。而且因为冷凝烘干在技术上的局限性,比起热泵,费水费电,高端冷凝也只是「矮子里面拔将军」——如果价格还更贵的话,说实话就没有必要去强求了。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这里是凰家实验室,这里有一群专业、有趣又认真的小伙伴,致力于用最「硬核」的态度,做最「有料」的评测,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