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设计大奖(JamesDysonAward)现场
除了观看设计师们精彩纷呈的答辩
还有幸采访了在戴森工作十余年的工程师
普象网作为工业设计门户网站,更多是接触工业/产品设计师
几乎没有了解过在产品中默默付出的结构工程师们
而这次,小象想换一个角度带大家认识产品背后的故事
对工程师存在误解
▲戴森Airblade干手器
#团队沟通最大的难点
我的工程师团队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有,最大的难点我觉得是及时的反馈和保持整个团队的凝聚力。
尤其是现在疫情条件下,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关口封锁了,已经不能随便往外,平时项目本来就忙,所以管理起来肯定是有一定难度的。
在疫情之前,我通常会每两个星期去一次马来西亚和当地团队一起讨论项目进度,并且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定期的一对一谈话。
主要是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和遇到的困难,及时反馈给他们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结合他们职业发展的方向制定相应的个人计划。
同时他们也会反馈给我说在管理过程中,我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我觉得及时反馈是很重要的。
凝聚力这方面,因为现在疫情时期不能见面,我们所有的会议基本上都是视频会议。
所以为了提高效率我要求团队去过滤一些不必要的会议,把精力集中在需要的地方。
因为如果人一整天都坐在电脑前开视频会议的话效率是很低的,而且会觉得更累。
通常在会议开始的时候,我也会花10-15分钟去聊,像当地的疫情情况。
这样可以缓解大家的压力,促进团队的凝聚力。
另外也会组织一些虚拟活动。
#与ID设计师之间的沟通
▲戴森产品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笑话,就是关于产品经理和工程师之间吵架的问题。
产品经理说我要这个,但是工程师说不可能,我做不到。
我觉得这个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戴森吹风机
比如说有一个产品的外型已经设计好了,但是外型通过了以后,传到我们这里的时候,我们可能会产生一种疑问。
就是说为什么我需要一个25平方米的房间,你却给了我一个10平方米的房间,我的东西放不下怎么办?
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
刚才我讲的烘干洗手一体机,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我就有这样的疑问。
我说为什么红外感应机要放在这个位置?为什么它要对着洗手池?
ID的说法是不可以,因为他不想让用户很清晰地看到红外线那个红色的过滤窗,他觉得那样很不美观。
▲戴森Airblade烘干洗手一体机
但这对于设计来说就有很大的困难,这个时候互相理解和沟通就很重要。
像我们拿到这个方案之后,就会马上组织硬件设计师团队去研究。
基于这样一个位置和设计,我们有哪些可行性方案,以及每一个方案对应的优缺点。
然后再拿着这些去跟ID团队沟通每一种方案的优缺点是什么,包括价格的上涨,或者性能的凸显。
如果整个项目是不可以接受的话,那么我们必须坐在一起在各自可接受的范围内作出一些让步。
因为毕竟每一个团队都是为整个产品设计服务的。
▲戴森手持除螨吸尘器
每一个团队都要向同一个目标,要为整个产品设计而服务。
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和设计团队进行了无数次反复的讨论。
根据光学软件模拟的结果,就是每修改一次然后就模拟一次,不断调整红外窗口和过滤器的设计。
每一次调整其实都是微调,然后力求在尽量不破坏整体外型设计的前提下达到最好的信噪比。
当然他们最后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也不得不做一些适当的妥协,这个时候团队间彼此的信任和理解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