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的是()
A.气体容易被压缩B.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
C.铁棒折断后,很难再合成一个整体D.气体会无限地扩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热,温度一定会升高
B物体放热,温度一定会降低
C.物体的温度降低,一定是放出了热量
D.物体的温度升高,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3.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硒化棉,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根据该实验现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棉花燃烧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活塞下压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减小
C.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小
D.活塞下压过程的能量转化形式与热机做功冲程能量转化相同
4.由Q=cm(t-t0)得c=,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小一半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C.比热容与物体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都无关
D.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比热容增大一倍
5.用一个放热稳定的热源给一个物体均匀加热,得到它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那么,它固态时的比热与它液态时的比热之比是()
A.1:2B.2:1C.1:4D.4:1
第3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
6.如图是小明同学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的实物连接图,当开关闭合时,灯L1不亮,灯L2亮,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读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A.L1断路B.L1短路C.L2断路D.L2短路
7.小明同学在物理实践活动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用电流表或电压表示数反映弹簧所受压力大小的电路,其中R′是滑动变阻器,R是定值电阻,电源两极间电压恒定。四个电路中有一个电路能实现压力增大,电表示数增大,这个电路是()
8.如图所示,能正确描述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是()
9.如图所示,一同学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时,把电压表与电流表的位置接错了。闭合开关后,电路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电流表和电压表都烧坏B.先烧坏电流表,再烧坏电压表
C.电流表烧坏,电压表不会烧坏D.电压表烧坏,电流表不会烧坏
10.如图所示,电路中两只灯泡L1和L2均正常发光,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
B.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
C.甲、乙都是电流表
D.甲、乙都是电压表
11.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装置是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B.将左边容器中的电阻丝换成10Ω的电阻丝后,就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D.该实验装置是利用U形管中液体的热胀冷缩来反映电阻丝放出热量的多少的
第9题图第10题图第11题图
12.已知铝制电缆线每1米长的电阻为0.02欧(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一定时,导全电阻与长度成正比).输电过程中,由于地下电缆某处短路,而导致用户停电.为找到发生短路地点,工人在切断电源的情况下,以4节干电池串联做电源,测得电路电流为0.2安,由此可知,电缆短路处到用户的距离是()
A.1500米B.750米C.500米D.30米
13.将分别标有“6V9W”和“6V3W”的两个灯泡L1、L2串联接在12V电源上,则()
A.两灯都能正常发光B.灯L2可能被烧毁
C.两灯都比正常发光时暗D.灯L1比灯L2亮
14.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都使用三孔插座,是因为如果不接地,()
A.家用电器不能工作B.家用电器的寿命会缩短
C.人接触家用电器时可能发生触事故D.家用电器消耗电能会增加
15.有一接在家庭电路上的灯泡,开关闭合时不亮了,用测电笔分别接触灯头的两个接线柱,氖管都发光,则此灯不亮的原因可能是()
A.灯线断了B.零线断了C.火线断了D.地线断了
16.下列关于能量转化、转移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池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电动机工作,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暖瓶塞被热气弹开,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用热水袋取暖,内能发生了转移
17.我们唱卡拉OK时,要用到话筒。如图是动圈式话筒构造示意图,其工作原理是()
A.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B.电磁感应现象
C.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
D.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18.下列四幅图中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二、填空
1.央视一套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节目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味道鲜美的微山湖炖鱼是济宁人民“舌尖上的美食”。炖鱼满屋飘香是由于造成的,烹饪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方式改变的。
2.如图所示,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选填“变大”或“减小”),原因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的作用。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1)当开关S1、S2闭合,S3、S4断开时,________灯泡发光;(2)当S2、S4闭合,S1、S3断开时,________灯泡发光;(3)当S3、S4闭合,S1、S2断开时,________灯泡发光;(4)当S1、S2、S3闭合,S4断开时,________灯泡发光
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
4.如图所示,干路上的电流I=0.3A,电阻R1=10Ω,通过R1的电流为I1=0.2A,则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V,R2的阻值为Ω。
5.电能表是测量________的仪表.1kWh的电能可供标有“220V40W”的灯泡正常工作________h。
6.如图,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电流表两次示数之比为2∶7,则电阻R1∶R2=________,电功率P1∶P2,电功率P1∶P1′=________,电功率P1∶P1=________.
7.如图所示,在电路中,若甲乙两处分别装入电表,当开关闭合后,两灯均能正常发光则甲处是________乙处是________.
第6题图第7题图第10题图
8.图为奥斯特实验示意图。比较甲与乙可得出的结论是:;比较甲与丙可得出的结论是:。
9.一个电动机,当把它接入0.2V电压的电路时,电动机不转,测得流过电动机的电流是0.4A;若把它接入2V电压的电路中,电动机正常工作,测得此时流过电动机的电流是
1A。那么该电动机线圈的电阻是Ω,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时的机械能是J。
10.如图是小明做“制作、研究电磁铁”实验的示意图,他在实验中发现大铁钉A比B能吸引更多的大头针,根据图示的实验现象他得出的结论是:当一定时,铁钉中的线圈匝数越多,磁性。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铁钉吸引的大头针将(选填“变多”“变少”或“没有变化”)。A的上端是电磁铁的极。
三、作图
1.如图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要求将图中元件连成实物电路,使开关闭合后,小磁针的N极向左偏转,且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
2.将图中的三孔插座(带保险盒)正确的接入电路。
3.根据图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在对应位置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和电源的“+”和“﹣”极.
四、实验
1.在探究“物质吸热规律”的实验中:
(1)取质量的水和煤油放入两个相同的容器里,用同样的两个酒精灯对它们加热(如图14所示)。加热时,上下缓慢地提拉搅拌器,这是为了水和煤油受热。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
①相同质量的水或者煤油,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几乎是的;
②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是的。
(3)由(2)中①、②两个结论发现,不同物质吸热的本领大小,为了描述物质吸热本领大小,引入了一个物理量,它就是。
(4)春城昆明之所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个原因是高原明珠“滇池”对气温起到了调节作用,因为水的较大,当水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较小。
2.某学习小组在探讨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时,找资料发现在导体材料和粗细相同时,其电阻与长度成正比,即可以用下述表达式表示:R′=Kx,其中K为比例常数,x为导体的长度,于是他们用下面的器材:电压定的电源、开关、粗细均匀镍铬合金丝、电压表等及图示电路来探究此问题,图中AB为镍铬合金丝,P为活动端,图2为实物连线图。
(1)他们的实验方法是控制了不变。
(2)调节镍铬合金丝上的滑动片,电压表的示数(填“能”或“不能”)反映导体AP间电阻的变化,理由。
(3)要完成此实验,除了记录电压表示数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3.2018年4月,某同学参加我市中考物理实验操作考试时,为“测量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实验室备有以下实验器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规格为“20Ω1A”的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流表、电压表各1个,新干电池4节,导线若干。
(1)图甲是该同学连接好的电路实物图,其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最(填“左”或“右”)端。
(3)经修正后电路连接无误,各元件均完好。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5V,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4)测出小灯泡额定功率后,该同学又把灯泡两端的电压调为额定电压的,发现测得的实际功率不等于其额定功率的,请你帮他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五、计算
1.小亮家有一个容积为2L的水壶,水壶里装有初温为25℃的水,在1标准大气压下小亮用天然气炉具对水进行加热。[已知天然气的热值q=8.4×107J/m3,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求:
(1)烧开1L水,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若天然气炉具的效率是30%,则烧开1L水需要完全燃烧多少m3的天然气
2.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电压力锅工作电路简图,下表是其部分参数。接通电路后,开关S自动与触点a、b接通,1挡加热器开始加热。当锅内混合物质温度达到102℃时,开关S自动与a、b断开,并与触点c接通,2挡加热器工作,此时锅内混合物质温度不变,保持锅内压强不变,进入保压状态。现将质量为2.0kg、初温为36℃的混合物质放入压力锅中,接通电路使其正常工作20min。假设加热器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混合物质吸收,混合物质的比热容为c=4.0×103J/(kg?℃)。求:
(1)R1、R2的阻值。
(2)电压力锅加热多少秒后开始进入保压状态。
(3)电压力锅最后2min内消耗的电能。
额定电压/V220
1挡加热器额定功率/W550
2挡加热器额定功率/W110
保压温度/℃102
最大容积/dm33
答案
一、选泽
1、C2、D3、A4、C5、C6、B7、B8、A9、C10、A11、C12、B13、B14、C15、B16、C17、B18、C
1.分子运动热传递2.变大引力3.(1)L1;(2)L2;(3)L3;(4)L14.2205.电功,256.5∶2,2∶5,1∶1,2∶7
7.电流电压8.通电大体周围有磁场电流磁场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9.0.512010.电流越强变少N
1.2.
3.
1.(1)相等均匀(2)相同不同(3)比热容(4)比热容
2.(1)材料和横截面积;(2)能;电阻越大,分担的电压越大;(3)刻度尺。
3.(1)如图所示;
(2)左;(3)0.26;0.65;(4)灯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解:(1)由题意可知水的体积V水=1L=1×10-3m3
m水=ρ水V水=1.0×103kg/m3×1×10-3m3=1kg.
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水(t-t0)
=4.2×103J/(kg?℃)×1kg×(100℃-25℃)=3.15×105J
(2)
由得
得=.
2.解:(1)1挡加热器加热时,P1=550W,U2R1+U2R2=P1①,2挡加热器加热时,P2=110W,U2R2=P2②,联立①②得:R1=110Ω,R2=440Ω。
(2)P1t1=cmΔt,t1=cmΔtP1=4.0×103J/(kg?℃)×2.0kg×(102℃-36℃)550W=960s。
(3)由(2)题知20min内1挡加热16min,故后4min为2挡加热器工作,所以最后2min内电压力锅消耗的电能为W=P2t2=110W×120s=1.32×104J。
1.下列关于功、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B.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2.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系,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状况无关
B.燃烧1千克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
C.燃料燃烧时,质量越大,热值越大
D.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比完全燃烧时的热值小
3.下列关于半导体、超导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可制作二极管
B.半导体的导电性能良好,可制作远距离输电导线
C.超导体的导电性能最好,可制作电炉丝
D.超导体的电阻为零,没有实际用途
4.两个不一样的灯泡串联在同一电源上,有一个灯泡发出了很强的光,而另一个灯泡却发出较暗的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光强的灯泡中电流大B.发光暗的灯泡中电流大
C.两灯中电流一样大D.无法确定
5.用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均匀的某段金属导体,对于其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B.当导体被均匀拉长至原来的两倍时,它的电阻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C.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所以温度不论如何变化,电阻也不可能变为零
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压和电流无关
6.如图所示,电路中电压表测量的是()
A.灯L1两端的电压
B.灯L2两端的电压
C.灯L1、L2两端的总电压
D.电原两端的总电压
第6题图第7题图第8题图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当开关S闭合后,只有一只灯泡发光,且电压表V的示数为6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灯L1处短路B.灯L2处短路C.灯L1处断路D.灯L2处断路
8.如图所示,R1=5欧,R2=10欧,开关S闭合时,R1与R2的功率之比为()
A.1∶2B.2∶1C.1∶4D.4∶1
9.将标有“6V3W”的小灯泡连接在电路中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4A,这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P实与额定功率P额之间的关系的是()
A.P实>P额B.P实
10.关于家庭电路,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以串联方式接入电路
B.控制灯泡的开关串联在火线与灯泡之间
C.将家用洗衣机的三脚插头改成两脚使用
D.保险丝烧断了,直接用铜丝代替
11.小明同学设计的家庭电路如图74所示,其中设计错误的是()
A.插座dB.开关cC.电灯bD.插座a
A.左侧容器中电阻丝的阻值比右侧容器中的大
B.该装置用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的关系
D.U形管中液面高度发生变化是因为U形管中液体的热胀冷缩造成的
13.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S,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滑动时,图中的电磁铁()
A.B端是N极,磁性增强
B.A端是N极,磁性增强
C.B端是S极,磁性增强
D.A端是S极,磁性减弱
第12题图第13题图
14.假设导体没有电阻,当用电器通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炽灯仍然能发光B.电动机仍然能转动
C.电饭锅仍然能煮饭D.电熨斗仍然能熨衣服
15.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今天,人类特别重视太阳能的利用
B.超导材料可应用于电饭锅和远距离输电线
C.卫星导航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电磁波
D.光纤具有抗干扰、信号衰减小的特点,适用于远距离、大容量信息传输
1.夏季,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一些重型汽车停在有水的坑里,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增加轮胎的内能,使轮胎的温度________了;轮胎停在水中,通过________的方式减少内能,降低温度,以保行车安全.
2.“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______很大.以10倍的关系粗略计算,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J,可以使______kg的水从20℃加热至60℃.[c水=4.2×103J/(kg?℃),q煤气=4.2×107J/kg]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只闭合开关S2时,能发光的灯有_________;当开关全部闭合时,能发光的灯是_________
4.定值电阻R1=10Ω、R2=5Ω串联在电源电压不变的电路中,通过R1的电流I1=0.2A,则电源电压U=______V;若将两电阻并联在同一电路中,则干路中的电流I=______A.
5.某同学在用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0~3伏和0~15伏)测由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的电压时,记录的是10伏,他出现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实际电压应是_________伏.
6.城市的交叉路口通常都装有红、黄、绿三色灯来指挥车辆和行人通行,若每只灯的规格都是“220V300W”,则每组交通指挥灯(含红、黄、绿三种颜色灯)工作15小时所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_焦.
7.照明电路中的白炽灯和开关是______联的;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之间是______联的.
8.节能型日光灯很省电,一盏功率为11W的这种日光灯的亮度相当于60W的白炽灯,11W的节能型日光灯接在家庭电路中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________A;某同学将5盏60W的白炽灯换成5盏11W的这种日光灯,灯每天工作2h,一个月(30天)可以节约________kW?h.
9.研究磁感应现象的装置如图26所示,要想使电流表指针偏转,首先应该_________开关(填“打开”或“合上”),然后让导体ab在磁场中_________运动.
10.发电机是利用_________现象制成的,它是把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11.近年来,我国城乡许多地区进行了供电线路改造,改造的内容之一就是把电线换成更粗的,使它的电阻________,电流在导线上产生的热量________.在线路改造时,还把电能表换成额定电流更大的,改造后家庭中可以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将________.
1.如图所示,图中有电源线一对,拉线开关一个,螺口灯泡一个,插座一个.现要求开关控制电灯,灯与插座并联.请按要求将各元件连入电路,要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又能够正常照明,连线不交叉
2.如图所示中给出了几种元件,在图上用连线表示导线,把电路元件连接起来,要求:(1)灯L1与灯L2并联;(2)滑动变阻器控制通过灯L2的电流大小.
第1题图第2题图
3.如图所示电路中的小磁针可自由转动,当开关S闭合后,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如图所示
(1)标出小磁针稳定后的N、S极;(2)标出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1.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装置。用同一套装置,先后加热并不断搅拌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
(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________。
(2)小明设计的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表,分析表格可知:他是用________________相同,比较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完成探究实验的。
温度/℃
煤油
水
(3)实验结束后,小明查表知道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500g水温度升高20℃,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J;若这些热量由酒精完全燃烧获得,则至少要消耗________g酒精。(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
(4)在受太阳照射的条件相同时,内陆地区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________,这是因为干泥土和水相比__________较小。
2.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探究小组中甲、乙、丙三位同学作出如下猜想:
甲: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乙: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丙: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实验室备有几种电阻丝,参数如下表:
编号材料长度/m横截面积/mm2
a镍铬合金丝1.00.2
b镍铬合金丝1.00.1
c镍铬合金丝0.50.1
d锰铜合金丝0.50.1
如图所示是为完成探究连接的实验电路。
(1)实验中应通过比较________的大小,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达到验证猜想的目的。
(2)若要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则应该选用________(选填编号)两根电阻丝进行对比实验。
(3)选用b、c两根电阻丝进行对比实验,是为了验证________同学的猜想。
3.下面是小明“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过程,其中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灯丝电阻约为12Ω)。
⑴小明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18甲所示,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
⑵纠正电路错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8乙所示,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实物电路中的滑片P向滑动变阻器的(选填“左”或“右”)端移动,才能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⑶移动滑片P,记录多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出如图18丙所示的I﹣U图像。根据图象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额定功率是W。
⑷改正实物连接图甲的错误后,该电路还可以用来做其它实验,请你写出其中两个:
①;②。
⑸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在缺少电压表的情况下,根据绘制出的图18丙小灯泡电流与电压关系图像,设计出了一个测量未知定值电阻的电路,如图19所示。请根据电路图写出其中一次测量的实验步骤:
①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
②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
(6)小明还想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于是将甲图中的小灯泡换成电阻,当电阻阻值是2Ω时,电流表示数为1A;要使电流表示数是0.5A,应将2Ω的电阻更换为________Ω的电阻;多次测量后作出的I﹣R图象是图中的________.
1.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常见的利用太阳能的装置.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在晴天能接收到的太阳能平均辐射强度(用R表示)为R=300J/(m2?s),它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一秒内接收到的太阳能为300J.该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管接收阳光照射时的有效面积是2m2,贮水箱中盛有0.1m3的水.求:
(1)贮水箱中水的质量.(2)若在阳光下照射70min,所接收到的太阳能全部用来加热水,贮水箱中的水温可升高多少度.[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
2.如图甲所示的自动电热水瓶,图-乙和表格是它的原理图及参数.A为自动温控开关,当水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自动断开电路;低于设定温度时,自动接通电路.闭合开关S.求:[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注:指示灯消耗的功率可以忽略,保温功率是指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
(3)保温元件R工作时的电阻是多大
型号P2L55-B
电源AC220V50Hz
加热功率800W
保温功率40W
水容量2.0L
1、B2、A3、A4、C5、D6、B7、B8、B9、B10、B11、B12、C13、A14、B15、B
1.做功升高热传递2.热值4.2×10825003.L2、L3L1、L34.30.95.实际用0~3伏的量程测量,可是却按0~15伏量程读数2伏6.1.62×1077.串并8.0.0514.7
9.合上左右10.电磁感应机械11.变小减少增大
12.39960200
1.2.3.
2.(1)电流(2)c、d(3)甲
3.⑴如右图。⑵左⑶0.625
⑷①测量小灯泡的电阻②研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或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合理即可)
⑸①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为I灯=0.25A(或0.2A、或0.1A);
②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变,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
③2.5V/(I-0.25A)或1.5V/(I-0.2A)或0.5V/(I-0.1A)
(6)4;D;
1.解:(1)水的质量
m=ρV=1.0×103kg/m3×0.1m3=100kg.
(2)接收到的太阳能
Q=RSt=300×2×70×60J=2.52×106J
水温升高
Δt=Qcm=2.52×106J4.2×103J/kg?℃×100kg=6℃
2.解:(1)由ρ=mV可得,水的质量为
m=ρ水V=1.0×103kg/m3×2×10-3m3=2kg
(2)由Q吸=c水mΔt可得,烧开20℃的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Q吸=c水mΔt=4.2×103J/(kg?℃)×2kg×(100℃-20℃)=6.72×105J
t=Q吸90%P=6.72×105J0.9×800W≈933.3s
(3)A断开时黄灯亮,电路总电阻较大,功率较小是保温状态得
发热管的电阻为R1=U2P1=(220V)2800W=60.5Ω
保温时R总=U2P2=(220V)240W=1210Ω
所以R=R总-R1=1210Ω-60.5Ω=1149.5Ω
一、选择题(共20分)
1.下列器材或装置中,属于连通器的是
A船闸B注射器C吸盘D密度计
2.下列单位中,属于电能单位的是
A安培B伏特C瓦特D千瓦时
3.滑雪板底板较宽是为了
A增大对雪地的压强B减小对雪地的压强
C增大对雪地的压力D减小对雪地的压力
4.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能正确测出灯L1两端电压的是
ABCD
5.将小灯L1、L2接入电路后,灯L1、L2的功率分别为P1、P2。已知P1
A若两灯串联,则L1的电流较小B若两灯串联,则L1的电阻较小
C若两灯并联,则L1的电流较大D若两灯并联,则L1的电阻较小
6.如图2所示,AC、DF分别是直径、长度均相同的康铜合金丝和镍铬合金丝,B、E是各自的中点。分别将AB、EF接入电路中,这是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哪个因素的关系
A电压B电流
C长度D材料
7.某同学比较“测物质密度”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两个实验后,认为:①所测的物理量相同;②测量的工具相同;③需多次测量的目的不同。他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和②B②和③C①和③D①、②和③
8.小敏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水平地面上,用细线系住某物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水中,如图3所示,物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水对杯底压力变化量等于物块所受的浮力
B杯对地面的压力变化量等于溢出水的重力
C水对杯底压强变化量等于杯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
D水对杯底压强变化量小于杯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
9.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伏。现有如下两种操作:①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②用6伏的电源替换原来的电源。
其中可以使电压表V1示数与V2示数的比值变大的操作有
A①②都不行B①②都可行
C只有①可行D只有②可行
10.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相同的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液体中,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ΔH0相同,如图5所示,此时两容器内液面相平。若将两金属盒同时竖直向下移动一段相同的距离后,则此时两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分别为ΔH1、ΔH2,两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ρ甲>ρ乙,ΔH1>ΔH2
Bρ甲>ρ乙,ΔH1<ΔH2
Cρ甲<ρ乙,ΔH1<ΔH2
Dρ甲<ρ乙,ΔH1>ΔH2
二、填空题(共26分)
11.我国家庭电路中,空调、冰箱等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均为(1)伏。用电器和开关之间是(2)连接的(选填“串联”或“并联”),同时使用的用电器越多,电路中的总电阻越(3)(选填“大”或“小”)。
12.意大利科学家(4)首先通过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的数值。实验表明大气压强的大小会随(5)、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变化。请你举出一个大气压强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实例:(6)。
14.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隧道由33节沉管组成。某节管的排水量约为8万吨,将它缓缓放入海水中,待其浸没后受到的浮力大小约为(10)牛,方向为(11),排开海水的体积约为(12)米3。(海水的密度取1×103千克/米3)
15.铁的密度为7.8×103千克/米3,它的物理意义是每立方米铁的(13)为7800千克。现有实心立方体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6所示,露出部分的宽度为d,对桌面的压强为p。若沿竖直方向切掉厚度Δl,当Δld时,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15)p(后两空均选填“>”、“=”或“<”)。
16.装有液体的轻质密闭圆台形容器如图7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将该容器倒置放置,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将(16),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将(17)(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如果倒置前、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Δp容,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为Δp液,则Δp容(18)Δp液(选填“>”、“=”或“<”)。
17.在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可能存在故障。
(1)当电键S闭合时,观察到电压表示数(19),说明电路中没有故障。
(2)如果观察到电键S闭合前后只有一个电表的示数发生改变,请指出示数发生变化的电表及对应的故障。(20)。
18.某物理学习小组学习压力之后,对于纸桥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很感兴趣。于是,他们选用相同的纸张做成不同的纸桥进行实验,如图9所示。在纸桥中央放上硬币,直到纸桥塌陷,记录此时硬币的个数。然后,改变桥墩间距,记录纸桥塌陷时硬币个数,数据如表格所示。
序号截面形状桥墩间距(厘米)硬币个数(个)
1○○○○1536
2△△△△1516
3○○○○442
4△△△△422
(1)分析序号1、2或3、4,可知:(21)。
(2)分析序号1、3或2、4,可知:(22)。
三、作图题(共8分)
19.重6牛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在图10中画出它对地面的压力F。
20.在图11所示的电路中,从电池、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符号中选择两个合适的元件填入空缺处,使之成为串联电路。
21.在图12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要求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灯L亮度不变且电流表示数变小。
四、计算题(共26分)
22.体积为2103米3的物块,浸没在水中,求它受到的浮力。
23.如图13所示为某电路的一部分,该电路中的电流I始终为0.6安不变。电阻R1阻值为20欧,R2阻值为10欧。求:
(1)电键S断开时,R1两端的电压。
(2)电键S闭合后,电流表A的示数。
24.在如图14(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12伏保持不变,电阻R1阻值为10欧、变阻器R2上标有“50欧1安”字样,所用电表的表盘如图14(b)所示。闭合电键并移动滑片至电流表示数为0.2安。
(1)求10秒内通过电阻R1的电荷量。
(2)求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
(3)如果移动滑片过程中两个电压表指针变化的角度始终相同。请判断通过移动滑片可以使哪个电表的指针达到满偏,并说明理由。
25.如图15所示,质量为0.2千克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内装有4.8千克的浓盐水。容器足够高、底面积为0.02米2,浓盐水密度为1200千克/米3。
(1)求浓盐水的体积。
(2)求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3)现有质量为m的冰块,将其放入盐水中静止后,冰块漂浮在液面上。待冰块完全熔化,溶液再次均匀稳定后,盐水密度变为1100千克/米3。
①请比较冰块熔化前后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液体中有一点A,它到容器底的距离d为0.05米,请计算冰块熔化前后A点处液体压强的变化量ΔpA。
五、实验题(共20分)
26.如图16所示是验证“(1)原理”的实验,该实验需要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实验中可利用器材(2)测量物体所受的浮力、利用量筒测量排开液体的(3),根据图16(a)、(c)可知,此时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为(4)牛。
27.“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5)。连接电路时,电键应处于(6)状态,电流表应与待测电阻(7)(选填“串联”或“并联”)连接,电流应从电流表的(8)接线柱流入。实验时,可以通过移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待测电阻的电压、电流,从而实现(9)的目的。
28.甲、乙两位同学利用相同的两套实验器材,按不同的电路研究“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1)甲同学实验电路如图17(a)所示,闭合电键后测出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表一
序号V1示数(伏)V2示数(伏)V示数(伏)
11.01.01.0
22.52.52.5
34.04.04.0
根据甲同学的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出结论:在并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10)。
(2)乙同学实验电路如图17(b)所示,他先记录了电压表V的示数作为总电压,然后将电键闭合后测出R1、R2两端的电压。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表二
41.01.01.4
52.52.52.8
乙同学发现由实验数据归纳得出的结论与课本不一致,于是他将数据做了修改。你认为他的做法是否合适,请判断并说明理由。(11)。
(3)对比了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他们经讨论后认为:当电键处于(12)状态下,电压表V测出的才是并联电路的(13),“研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也应如此。
实验序号1234567
实验情形
ρ物
(千克/米3)70080012001200120024003600
V物(米3)1×10-31×10-31×10-32×10-33×10-31×10-31×10-3
Δp液(帕)70080010002000300010001000
Δp地(帕)7008001200240036002400360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的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将物体放入装有液体的柱形容器中,当物体处于(14)状态时,Δp液等于Δp地。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4、5、6或7的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将物体放入装有液体的柱形容器中,当物体沉底时,Δp液(15)Δp地。
(3)该小组同学计算了不同物体沉底时Δp地与Δp液的差值,又有新的发现: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6和7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16)。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4和5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17)。
闵行区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考试
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题号答案要点及评分说明
一、20分1.A2.D3.B4.C5.B
6.D7.D8.C9.A10.C
二、26分
(说明:除注明外,其余每空1分,共26分)11.(1)220;(2)串联;(3)小。
12.(4)托里拆利;(5)海拔高度;(6)吸尘器等。(合理即可)
13.(7)16;(8)40;(9)9。
14.(10)7.84×108;(11)竖直向上;(12)8×104。
15.(13)质量;(14)<;(15)<。
16.(16)变大;(17)变小;(18)>。
17.(19)变小且不为零;(2分)
(20)电流表的示数发生变化,故障是R2短路。(2分)(合理即可)
18.(21)用相同的纸张做成的纸桥,当纸桥的桥墩间距相等时,截面形状不同,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不同。(2分)
(22)用相同的纸张做成的纸桥,当纸桥的截面形状相同时,桥墩间距越小,能承受的最大压力越大。(2分)
三、8分19.大小、方向、作用点各1分。3分
20.两个元件都对得2分。2分
21.电路连接正确。3分
四、26分22.本题4分
∵浸没∴V排=V物
F浮=ρ水V排g=1.0×103千克/米3×2×10-3米3×9.8牛/千克=19.6牛
1分
3分
23.本题5分
(1)当电键断开时,只有R1接入电路I1=I=0.6安
U1=I1R1=0.6安×20欧=12伏
(2)当电键闭合时,R1和R2并联总电流I=0.6安
2分
24.本题共8分
(1)Q1=I1t=0.2安×10秒=2库
(2)U1=I1R1=0.2安×10欧=2伏
P1=U1I1=2伏×0.2安=0.4瓦
(3)∵R1、R2串联,U=U1+U2=12伏∴ΔU1=ΔU2。
根据题意,两电压表指针变化的角度始终相同,则可确定两电压表量程都选用0-15伏。
而电源电压为12伏,电压表不可能满偏,移动滑片只可能使电流表指针达到满偏。2分
25.本题共9分
(1)V=m/ρ=4.8千克/(1200千克/米3)=4×10-3米3
(2)p=F/S=G/S=mg/S
=[(4.8千克+0.2千克)×9.8牛/千克]÷0.02米2=2450帕
(3)①∵是柱形容器,所以熔化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液=G总
冰熔化前后,总质量不变,总重力不变,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变
又∵受力面积也不变∴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液不变
②∵pA=p液-ρ液gdp′A=p液-ρ′液gd
∴ΔpA=p′A-pA=(ρ液-ρ′液)gd
=(1200千克/米3-1100千克/米3)×9.8牛/千克×0.05米
=49帕
五、20分(说明:除注明外,其余每空1分,共20分)26.(1)阿基米德;(2)测力计;(3)体积;(4)0.5。
27.(5)R=U/I;(6)断开;(7)串联;(8)+;
(9)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28.(10)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11)不合适。应实事求是,尊重实验数据。如有疑义需重新实验确认。(2分)(合理即可)
(12)闭合;
(13)总电压。
29.(14)漂浮;(15)小于;
(16)将物体放入装有液体的柱形容器中,物体沉底时,如果V物相同,则(Δp地-Δp液)随ρ物增大而增大。(2分)
(17)将物体放入装有液体的柱形容器中,物体沉底时,如果ρ物相同,则(Δp地-Δp液)与V物成正比。(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