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平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正式启动,全市干部群众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测评体系》《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14个测评项目、72项测评内容、174条测评标准,分年度、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创建工作。通过三年不懈努力,使创城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市民文明素质、社会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到2023年,力争各项测评指标基本达标,争取获得第八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
“做文明有礼的平凉人”是创城主题之一,包括文明礼仪、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上网、文明劝导六大行动,旨在引导群众培养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弘扬崇尚节约理念、树立绿色环保观念。同时,合力推进移风易俗,遏制铺张浪费、高价彩礼、薄养厚葬、封建迷信、聚众赌博等不良风气,努力促进公民素质的整体提升,让文明成为平凉市民的自觉习惯,成为平凉大地上的最美风景。
今天,记者重点聚焦平凉市民日常工作、生活中表现出的一些不文明陋习,予以曝光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一、公务人员常见陋习
1、一些“窗口”行业服务质量差,态度生硬。
2、个别公务人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3、“衙门”作风依旧,办事效率低,推诿扯皮多。
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范政务服务行为,是创建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纵观平凉各级政务部门及一些“窗口”行业,服务质量差、态度生硬的陋习亟待改善;个别公务人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顽疾依然存在;一些部门的干部和工作人员“衙门”作风不改,办事效率低,推诿扯皮等现象遭群众吐槽。
文明提示:作为公务人员,一言一行关乎着平凉创城的成败得失。因此,我们更应该先从公务文明做起,提倡文明服务,规范服务,礼貌服务。如日常文明用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诚恳的态度,一抹微笑,一杯热茶,都能恰如其分地体现出公务人员的文明素养,也直接或间接的代表了政府机关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
二、公共卫生常见陋习
1、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擤鼻涕或吐口香糖、乱倒污水。
2、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大小便。
3、上公共厕所方便后不冲水。
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随着平凉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市民素质也在一步步提升。过去随处可见的乱扔垃圾、烟头,随地吐痰、擤鼻涕及乱倒污水的现象,越来越少。
文明提示:公共卫生是社会文明进步最直接的体现。城市文明,卫生第一。我们提倡不乱扔垃圾,痰或口香糖要吐在卫生纸里,包好后扔进垃圾桶。餐饮门店不得随意倾倒污水,以确保饮食环境卫生。饲养宠物者出门遛狗,要自觉带好塑料袋,以备宠物“方便”之用。提倡文明用厕,遇内急应前往就近公厕如厕,用完公厕后要记得“善后”,要用水冲净。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干净明丽、清爽怡人的环境里,但要实现这一美好愿望,仅仅依靠环卫保洁工人很难做到,需要每一个市民的自我约束和自觉维护。
三、交通出行常见陋习
1、过斑马线不避让行人。
2、跨越实线或逆行超车。
3、乘车人向车外抛掷杂物。
4、路面有积水行车不减速。
5、小区内随意占道乱停车。
6、晚上会车时不关远光灯。
7、高峰期堵车时胡乱加塞。
文明提示:开车和做人一样,要讲公德。严格遵守交规,文明驾驶。下雨天开车,如经过行人或自行车身边,司机应减速慢行,不要给行人溅一身泥水。
此外,饱受市民诟病的是小区内乱停车问题。中心城区很多小区内由于没有设置地下停车场,地面车位十分紧张,个别司机要么不靠边停车,车辆占据了大半个通道。要么一辆车占据几个车位,要么干脆停在了行车通道或消防通道上,导致进出车辆无法通行。以广成花园D区为例,个别业主回家较晚,在小区内开车转来转去找不到一个停车位,就干脆把车直接停放在了行车通道上。经常有业主将乱停放的车辆拍照发到业主群里,指责车主缺乏公德,群里为此争吵不休。
四、公共秩序常见陋习
1、行人不走斑马线或过街天桥,随意横穿马路。
2、乘电梯蜂拥而入;乘自动扶梯时不走右边。
3、门店延伸占用人行道、盲道。
4、凡事喜好围观、起哄。
5、核酸检测及银行、邮局内排队,无视“一米线”。
疫情期间,排队做核酸检测,成为市民的常态化生活现状。记者发现,尽管现场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一再提醒大家不要拥挤,排队必须保持一米以上距离,但收效甚微。虽有个别市民自觉拉出一米距离排队,但马上就有人占“空位”插队。必须坚持“一米线”的安全距离,是疫情防控的主要尺度之一,不可逾越。
前些年,门店延伸占道经营现象,在中心城区随处可见。去年以来,经过治理规范,很多门店摊位都“缩”了回去。但也有个别摊位和城管打起了“游击战”,见城管来了就“缩”进去,看城管走了又“伸”出来,侵占了大半个人行道。上下班高峰期,一些过往市民因无路可走,只能硬着头皮走马路,与车争道。
文明提示:公共秩序的文明是一个城市稳定、高效运转的基石,是人们正常生活的保证。秩序的文明经常表现在一些细小的事情上,但也就是从这些细节处,体现了市民的文明素养、道德品格,进而反映整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发展水平。平凉要表现出她蓬勃向上的城市气质与精神,就应从细节的改变入手,从每一个市民的严格自我规范做起。购票、购物、乘车、办事等要排队,要有秩序地行进。乘电梯时要有秩序的进出,不可推搡蜂拥。乘自动扶梯时要走右边,不得占用快速通道。不侵占盲道,不将东西堆放在盲道上。不横穿马路、翻越栏杆。在公共场所围观、起哄、扰乱秩序属于不文明行为。做核酸检测或到银行、邮局办理业务,要站在标示的“一米线”外等候。遵守城市秩序,争做文明市民,共建文明城市。
五、公共形象常见陋习
1、夏季光膀子或穿背心、短裤、拖鞋等出入公共场所。
2、在公共场所、办公场所或公交车、出租车上吸烟、乱丢烟头。
3、与人交流说粗话、脏话,经常使用粗鲁的口头禅。
4、在公共场所毫无掩饰地做不文明、不雅观的动作(包括打喷嚏、打哈欠、挖鼻孔、抠耳朵、剔牙等等)。
此外,一些市民的口头禅过污,说话不过滤,粗话、脏话张嘴就来。记者有次乘坐出租车,司机边开车边和别人语音对话,两人言语很是恶俗,各种脏话飙个不停,令人听了很不舒服。
文明提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自身形象。然而,只有每一个市民做到重视自己的文明形象,平凉的整体形象才能有质的提高。所以,我们要争做文明人,注意出门要整装,女性着衣要得体。禁止公共场所吸烟、乱丢烟头。公共场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使用粗话脏话,更不能动辄张口就来一段“平骂”。在人群密集场所打喷嚏、打哈欠时要用手遮掩。挖鼻孔、抠耳朵应该在背地里独自“解决”。饭后剔牙,要用手加以遮掩。切忌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高喉咙大嗓接打手机。总之,要树立城市的文明形象,首先要维护自己的公共形象,做文明有礼的平凉人。
六、市容市貌常见陋习
3、春游攀折花枝,在旅游景点树木和标志物上胡乱涂写。
4、沿街经营门店将污水泼洒在路边或人行道上。
5、在大街上晾晒衣物,用行道树、电线杆拉晾衣绳。
中心城区红旗街、南门十字一带沿街门店众多,但很多门店没有下水设施,常见一些店主将洗脸水、洗衣水、拖地水泼洒在马路上。甚至有个别小餐馆,乘夜深人静之时,将泔水倒入路边的雨水排水口,致使这一片路段夏天臭味熏天,行人走到此处大多掩鼻而过。
七、社会公德常见陋习
1、遇到老、弱、病、残、孕及有困难人士,不愿伸出援助之手。
2、遭遇偷盗、扒窃或破坏公共设施现象,不敢出面阻止。
3、在城市广场、小区内放高音喇叭健身,噪音扰民。
广场舞噪音扰民,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近年来,随着平凉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这一现象引发的矛盾更加突出。诚然,广场舞是众多中老年人热爱的一种运动方式,它不但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也让这一群体的社交生活多了一种文化意义上的选择。但场地争抢、噪音扰民等一系列问题冲突,也让广场舞逐渐成为一个颇具争议的名词。虽然人们并不反对跳广场舞这一行为,但由其带来的一些矛盾,却似乎总也难以回避。(下转第2版)
文明提示:社会公德是一个人良心、责任心的体现。平凉争创全国文明城市,需要有社会公德心的市民来展示我们的城市精神和城市风貌。首先,遇到老、弱、病、残、孕及有困难人士,应及时伸出援手,给予帮助。在街头、商场、公交车上,如遇到小偷扒窃或有人肆意破坏公共设施时,不能熟视无睹,袖手旁观,要敢于上前阻止,或拨打110报警。早起锻炼的市民,应考虑周围小区市民的休息,尽量将锻炼的伴奏音量调小或不用音乐。只有每个市民做到公德为先,自律包容,博爱仁厚,才能使平凉大地更有温度、更具气度。
八、语言交流常见陋习
1、在接待外地客人时不讲普通话。
2、说话不温柔,高喉咙大嗓门。
去年10月18日,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发布了一份《全域创城正当时,争做文明好网民——致全市广大网民的倡议书》,呼吁广大网民:作为一名热爱平凉、关心平凉的网民,有责任有义务倡树网络文明新风、提升网络道德素质、维护网络安全秩序,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网络作为公共空间,在网上发表言论,一定要恪守文明道德的底线。青少年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快,但辨别能力较差,网络流行语容易引起学生的模仿,如果网络用语掺杂大量脏话和不文明用语,就会对孩子的成长和习惯产生消极影响。
文明提示:语言是一个人人格、思想外化的载体。语言文明不但是个人素养的表现,还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整体文化精神状态。所以,我们提倡在公共场所要讲普通话,不提倡同他人交流时“南腔北调”。文明上网,不在网上满嘴跑火车,不容忍网上说脏话的人。大家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强化“慎独”意识,即使隐去了现实生活中的身份,也要遵守基本的社会公德,使用文明用语。
九、做人原则常见陋习
1、怀有地域偏见,歧视他人(外地人、残疾人、服务生、门卫等)。
2、各人自扫门前雪,事不关己高高关起,缺乏公共意识。
3、出租车雨雪天、夜间、出城不打表乱要价,随意拼车。
雨雪天、出城或夜里零点后不打表、不撕票、私自要价、拒载等,是中心城区出租车行业较为普遍的违规现象。然而,令人奇怪的是,虽然很多市民都在抱怨这种现象,甚至有些人还和出租车司机发生言语、肢体冲突,却鲜有人投诉举报违规出租车司机。一方面,是人们怕惹麻烦以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使然。另一方面,说明我们的市民普遍缺乏规则意识。
无原则或随意破坏规则的现象,不光发生在出租车行业,在日常生活中也普遍存在。例如平凉式过马路、平凉式堵车、平凉式接送孩子、平凉式饭局、平凉式停车、平凉式划拳、平凉式排队、平凉式走后门、平凉式服务态度、平凉式办事效率等等,都是无视原则和规则的常见陋习。
文明提示:做人原则有两点最重要,一是厚道,二是责任感。厚道即对人性真、善、美的追求。责任感分若干层次,大到对国家的责任感,小到对父母的孝敬。其次是对朋友、爱人有责任感。最后是对自己负责,时刻坚守原则和底线。只有把做人的基本原则守住,我们的行为才能有正确的方向,我们才会懂得尊重每一个人。在面对不文明以及不法行为时,敢于出面制止。把握正确的做人原则,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文明的人。
十、民风民俗常见陋习
1、高价彩礼陋习屡禁不止。
2、薄养厚葬之风愈演愈烈。
3、封建迷信披上了民俗的外衣。
4、春节期间聚众赌博危害大。
近年来,平凉城乡的高价彩礼现象曝光于公众视野,婚嫁彩礼“行情”年年见涨,远远高于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彩礼攀比之风愈演愈烈,致使一些家庭苦不堪言,造成许多家庭因婚返贫,因娶亲而负债累累,成为幸福婚姻不可逾越的鸿沟。甚至还有不少恋人因男方付不起高价彩礼,买不起昂贵的婚房,被双方父母“棒打鸳鸯”,导致有情人难成眷属。
在平凉农村,高价彩礼打着民俗的幌子,名目繁多、花样翻新,已成为农民不得不花的最奢侈“超前消费”。彩礼大体包括实物、现金两部分,实物包括楼房、家电、三金(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轿车等;现金方面除基本彩礼外,还有“见面礼”“插花钱”“花红钱”“彩门钱”“离娘钱”“上轿钱”“谢媒钱”等,林林总总高达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农民结婚成本呈现逐年上涨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