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4年8月杭州师范普师毕业后,在萧山区城南小学犁头金完小任教,初出茅庐的我对教学实践很是陌生,又充满着好奇。完小教学工作很是繁杂,班主任、语文、数学、常识、音乐、体育等课程都经历着,看似繁杂的教学工作,我还是认真以对,用心教学。因为七彩的教学体验,使我对教学有了更多的体会,也试着找寻教学的内在规律和教学乐趣,教学慢慢地成为了自己的工作追求。
2008年1月萧山区第六届自制教具评比活动在我校召开,我校送评了两件作品,且都获得一等奖。我和学生的磁悬浮列车模型就是其中一件,记得当时喻伯军老师也参与评审。2009年6月自动排水系统模型还获得教育局组织教具评比二等奖。想来,自制教具除了教学,还能参加比赛并获奖,也可为学校争光,也算是值了。
在后来的三年科学教学中,我慢慢走进了科学教学的世界里,走进萧山区科学教师团队。平日里专注于科学教学,看似平淡,但是意犹未尽。开始专注和研究科学的教和学,专注于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和课外拓展。于是,年会论文、课题研究、科技三小活动、自制教具和科技比赛等项目都围绕着科学课展开。论文和课题开始慢慢摸到感觉,科技三小如火如荼,科技比赛乐于攻关,自制教具长时研究,自己专业发展也开始起步了。
自制教具在这三年里得到长足进步,这源自三年的潜心研究,不断推进,不断呈现。这一阶段的自制教具研制呈现的特点是注重图纸完善,注重平时实验教学点滴思考和不断完善,努力做到有备而来的研制效果。少走弯路,有条不紊,协同跟进,统筹计划等策略都得到有效的推进,自制教具制作慢慢成为自己的教研追求。小缆车时速测量装置、便携式电路检测器、数字化撬棍原理器、体验版撬棍原理器、数字化轮轴原理器、数字化物体稳定性检测器6件自制教具先后研制成功,并先后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自制教具即是对科学教学的一种深入思考,涉及到教材研磨,教法推敲,实验推进,再到材料的完备,因此自制教具是对科学教学的整体研究和推进,因此对教师的科学教学追求有独到的促进作用。自制教具研制又涉及到实验材料创意设计,图纸完善,试验跟进,统筹制作,应用测试等环节,对教师的创新设计思维和统筹制作等都是一本成长的好教材。自制教具无意当中成为自己的一门兴趣,一种追求。
2012年全国比赛后,新的一轮自制教具研制活动又开始了,这一次看似更有深度。在2006年以来的前期教具研制活动经验积累下,自制教具研制活动有更多的质感。平时科学教学的点滴灵感就习惯于在A4纸上画一个草图,然后放在办公桌键盘下。平时有事没事就拿出来看看,看着图纸我的思维就会被引发,几分兴奋,几分专注。在长年的日积月累中,方案自斟完善。当遇到设计关键节点时,总是喜欢主动选购材料,用尽可能简单的方法进行测试。在一个个节点的突破中,自制教具方案不断完备,教具制作不断推进。这几年的教具设计我还进行了多见件教具的协同设计,平时在我的键盘下总会叠放着厚厚的图纸。多件教具的同时跟进,好处也明显,思路会显得开阔,于是设计就更加有序高效。
也许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吧!教具制作同样如此,秉承服务科学教学,推进高效科学课堂,坚持厚积薄发的研制风格。一晃三年多过去了,2015年在得知2016年教具比赛在即,恰好我三年多的教具设计也已经完备。也许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吧!由于前期设计除了方案尺寸,就连材料和制作都有了前期预设。于是2015年上半年自制教具就紧锣密鼓的进行了,仪器室旁边的制作间就是我的工作要地。平时只要教学有空,制作间就经常可以看到我的身影,有时假期为了赶工,除了采购材料,还积极加班制作。
2015年寒假结束前期,浙江省自制教具比赛通知出来了,于是萧山区先发出通知。当我看到通知后,就觉得我的前期工作是有必要的。寒假里也没有多少忙碌,2016年3月10套教具资料如期上交。在4月6号省教具比赛前夕,何树德老师闻讯亲自赶来我校,给我的教具进行的实地指导,何老师的指导总是精湛到位,让我倍受启发。接着,我又在何老师的建议下,进行了教具的相应改进。
昨天的浙江省教具比赛已过,自制教具3件教师作品和1件学生作品都进行了展示和评审。不管结果如何,但是我深信我已经尽我所力了,也就无怨无悔了,因为从中我已经找到了努力的乐趣。
自制教具的研制不是一蹴而就的,自制教具的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贵在坚持,勇于探索,乐在其中,于是我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