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拖再拖,到底退不退呀……”近日,多位宝妈与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取得联系,讲述了她们的相同遭遇:她们都在长沙松雅湖吾悦广场一家儿童游乐场办了预付卡、充了值,但现在商家联系不上,维权实在艰难,这卡里剩下的余额到底还能不能退呢
消费者反馈
充卡上千元只用了四五次,游乐场已搬走
“90后”李女士一家住在长沙开福区,一般周末会带儿子去游乐场玩。2023年暑假,李女士了解到松雅湖吾悦广场亲子活动多,非常适合“遛娃”,就经常带着儿子来儿童游乐场玩。
今年3月6日,李女士和丈夫带着儿子去商场吃饭,突然想到附近有充了值的游乐场可以遛娃。但当李女士带着儿子兴冲冲地赶到儿童游乐场时,眼前的一幕让李女士傻眼了。游乐场没有一个人,所有的游戏设备都搬走了。于是,她马上找到广场的客服中心了解情况。
商家回应
正在跟预付卡会员进行协商处理
3月20日,记者来到吾悦广场实地走访调查,发现游乐场旧址是一片空地,原有的碰碰车等游乐设施已全部拆除干净。
“有不少顾客来店里打听游乐场去向。”原游乐场地旁的某干果店老板告诉记者,在游乐场撤铺的时候,她问过游乐场老板顾客预付卡余额是否可退,老板表示:卡里的余额已全部退了。
对于商场的商铺频繁更换店面,该商场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商场的正常操作,也会通过一些宣传渠道告诉顾客,但不会一一通知。
律师说法
建议企业倒闭时,预付卡余额不纳入破产范围
近些年,随着预付费的兴起,消费纠纷也随之增多,预付式消费“爆雷”事件频频让消费者防不胜防。记者从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了解到,该所也接到过不少预付卡消费者维权的案件。
2020年,长沙有一家规模较大的瑜伽会所,在长沙各个区都有分所,很多消费者都办了该会所的预付卡。2021年9月,该瑜伽品牌旗下的八家会所在同一天发布闭馆通知。其中,有部分会员是上个月刚办的卡,他们听到消息后立刻报了警。
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10余名办了预付卡的女性,找到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黄婷做代理律师。
“她们有的卡里有五千元,有的甚至超过了两万。”黄婷说,后来在案件的执行过程中,该会所宣告破产。
“这家瑜伽会所动机不纯,明知经营不善,依然大量出售预付卡。”黄婷表示,“如今该案还在走法律流程,会所本身没有财产可以退还,而且大部分消费者把钱打到了第三方账户上,导致消费者追回预付款的难度非常大。”
发卡企业破产后,如何保障消费者享有预付资金取回权黄婷说,立法时可考虑规定,在企业破产时,预付卡内余额不纳入破产范围,消费者有权在企业破产清算前足额取回预付资金。
“发卡企业破产只是消费者在购买预付卡时遇到的一种情况。除此之外,消费者还会遇到商家质量参差不齐、商家出具含有格式条款和霸王条款的服务合同、预付卡资金监管难等风险。”黄婷告诉记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
“消费者要提高自己的辨别意识,在进行预付式消费前,要尽量选择实力强、规模大、口碑好的商家,也可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查询软件,核实商家的经营信息,避免选择信用风险高、经营异常的商家。”黄婷说,消费者要和商家订立书面的服务合同,并逐字逐句阅读合同文本,“在合同上,要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退卡条件和方式,对于合同中对方信息不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的,应与商家协商修改、补充完整或附加合同内容”。
商家“跑路”后,商场要承担哪些责任
商场是否有责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定。
推动建立预付式消费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制度
3月1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3年预付式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
《报告》显示,目前我国预付式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主要存在经营者违规办卡、办卡容易退费难、经营者跑路消费者挽回损失难等“六方面”问题。
《报告》认为,预付款项具有付款在先、消费在后的特点,消费者权利的实现有赖于经营者的信用及经营情况,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或风险性,亟须从国家层面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报告》指出,特别是要强化预付式消费行政监管,推动联合整治,实施信用约束和惩戒。另外,加大预付式消费司法救济力度,减轻消费者举证责任,建立消费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