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公众号半岛都市报报道:近日,青岛多位市民反映称,青岛河马家的自助餐厅突然停业,遭遇储值卡退款难等问题,涉及数额达到10万元以上。
据公众号半岛都市报报道:近日,青岛多位市民反映称,青岛河马家的自助餐厅突然停业,遭遇储值卡退款难等问题,涉及数额达到10万元以上。原文如下:
近日
半岛新闻热线96663
接到多位市民反映称
自己平时就餐的
河马家的自助餐厅突然停业
遭遇储值卡退款难等问题
记者了解到
目前,维权群有四个
人数累计达一千余人
有的顾客储值余额近3000元
最少余额也有90多元
余额在三四百元的顾客占比最多
并且累计数额达到10万元以上
堂食改为发放盒饭
储值卡支付费用
老顾客:本想来充值,发现倒闭了
1月15日中午,记者来到位于市南区香港中路附近的河马家的自助餐厅进行探访,现场只见该餐厅玻璃大门已被锁住,门前有两位身穿餐厅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在为顾客分发盒饭。
记者看到,顾客先用手机进行扫码,然后就跳转到支付平台,直接用储值卡里的余额进行盒饭支付。
据了解,每份盒饭是二十元,两荤两素,一份米饭,每天饭菜菜单固定,顾客需要提前一天在订餐群进行盒饭预订,方能第二天前来取餐。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前来购买盒饭的顾客,李女士告诉记者:“我们在附近上班,一周有时候能来店里吃三次,卡在去年十月份就办了,卡里余额还有四百多元,平时在店里吃饭,是按斤称量,一顿饭在15元左右就能吃得很好很饱”。
还有的顾客告诉记者,这一份盒饭素菜占多数,20元根本不值,成本也就五元。“上周五第一次进行盒饭发放,吃一次觉得不好吃,就没有继续预订。”刘女士说道。
“今天群里接龙订餐的人比较多,在100人左右吧,1月16日,订餐人数在80人左右。”赵女士说道。“我们具体情况也不清楚,你可以进群进行了解,老板开了很多店,这些盒饭是从万达店制作完成送过来的。”在现场发放盒饭的工作人员说道。
记者在现场发现陆续有顾客前来拿盒饭,但是普遍对盒饭质量不满意,并且还有几位顾客表示餐厅闭店很惊讶,陆先生告诉记者,“年前来吃过一次觉得不错,本想今天来办理充值,没想到倒闭了。”
还有的顾客走到门前扫码进群,“在附近上班,之前经常来吃,不知道倒闭了,卡里还有好几百元未使用,先进群看看吧。”杨女士说道。
闭店前多次宣传充值活动
此后各种理由歇业
维权群人数累计达千余人
记者发现有多位顾客表示,气愤的点不是餐厅临时关闭,而是无法理解餐厅关闭之前,还一直在宣传充值活动,诱导大家充值,认为这是“骗钱”行为。
直到元旦后第二周,餐厅依然没有恢复营业的迹象,不少顾客便着急起来,得知该餐厅的租约合同在1月9日到期,而且并没有续约。
“商家在2023年11月11日搞活动充值了一波,当时活动是满500元送100元。并且在2023年12月15日和12月22日又“诱惑”大家充值了一波,现在我和家人卡里总计余额1000元左右,新充值的还没来得及消费没想到倒闭了。”王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就想把钱退回来,但是目前只能卡里钱多花一点是一点,有饭吃总比没饭好。”
记者在顾客展示的截图上看到,2023年12月15日,该店工作人员在群内通知年底感恩答谢顾客,推出新会员扫码注册领礼包,老会员储值500元送50元储值金。
记者了解到,顾客和商家还自发分别建立了维权群,目前有四个群,群人数累计达一千余人,商家负责人也在其中。
餐厅负责人提出多种清退余额方案
顾客并不“买单”:望尽快退款
记者在维权群内看到,负责人1月14日在群内发布会员卡退卡和消费方案思路,内容是首先给有需要盒饭的顾客送盒饭,盒饭直接抵扣卡余额。
然后是当天下午做一些藕盒、茄盒、炸刀鱼等炸货,顾客可以带回家享用。
再就是采购潍坊特产等产品,供大家自由选择。
除此之外,年底集中采购一些礼品,比如红酒,馒头礼盒,水果礼盒,给有需要家人自由选择。
以上产品均使用卡内余额进行支付,确保尽快给各会员清退余额,且保证产品品质。
如果以上产品都不需要,负责人表示在三个月内分批次,陆续给大家退会员卡余额,直到退还所有人的会员卡。
截止到1月16日,该店负责人未在群内回复新内容。
然而这个方案很多顾客不“买单”,认为是负责人估计在“拖”。
记者看到顾客自发的接龙余额,有的余额近3000元,最少余额也有九十多元,余额在三四百元的顾客占比最多,不少顾客认为目前有近千位会员面临退款事宜,并且累计数额达到十万元以上。
律师说法:办卡充值需谨慎
1月16日,记者采访到山东齐岳律师事务所江永金律师,律师表示,在本事件中,餐厅无法向消费者提供约定的服务,是自身经营不善导致,消费者有权要求餐厅退回剩余充值金额,餐厅无权单方扣留消费者的款项。
江永金介绍,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而《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十条则规定,未按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对退款无约定的,按照有利于消费者的计算方式折算退款金额。
-----------预付有风险、办卡需谨慎
预付式会员卡的消费模式具有便捷、优惠、灵活等特点,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然而由于商家的实力和素质良莠不齐,加之部分卡片不记名、部分消费者法律意识不强等因素,使得一些消费者在充值会员卡后,面临“办卡后不补、不退、不得转让,逾期作废概不退款”等“霸王条款”和“XX项目不参与打折”等“隐性消费门槛”,遭遇“办卡易、退钱难”,面临商家“跑路”及服务“降级”进而维权难的事件时有发生,无疑增加了消费风险。
小心预付卡变圈钱卡,商家赚足预存款火速卷钱跑路!
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管局投诉举报中心接到类似多起因办理预付卡消费引发的消费争议,受害人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擅自关门停业,恶意终止服务。
有的预付卡商家因经营不善、投资不善等原因,导致资金链断裂,因而在未提前告知消费者和未妥善处理好消费者退卡退费的情况下擅自关门停业,恶意终止服务并将所有消费者的办卡费用一并卷走,消失无踪;
二是经营者变更后,新经营者拒绝履行合同。
有的预付卡商家将门店转让他人,但新经营者接手后拒绝向持原会员卡的消费者提供服务,造成消费者在经营者变更后,其持有的预付卡无法正常消费。
三是先行发售预付卡,过后人去楼空。
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慎重对待预付卡消费。
二要注意提升法律意识,办卡前要尽量要求商家提供书面合同,同时注意在合同中对于商家关于优惠条件、服务期限、会员卡使用范围及赠送等服务承诺予以固定,不要轻信销售人员做出的口头承诺。在签订合同特别是格式合同时,应当详细阅读合同内容,必要时要求商家就重要条款,特别是加粗、加黑、加下划线、特殊字体等条款进行说明,对于商家设置的一些“霸王条款”,比如规定不予退卡、不得转账、过期作废等有权拒签,以免落入合同“陷阱”。
三要注意提升证据意识,办卡后除了会员卡本身,还应当注意妥善保管收据、协议书、消费小票、与商家工作人员的沟通记录等证据资料,同时对自己的消费次数和内容、赠送款数额等做好记录,对于增减项目及时在合同中书面变更。在发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商家跑路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选择合法渠道,积极理性维权。
法条链接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因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三条: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三条: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
5、《中华人民共和国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十条: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与消费者明确约定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内容。未按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对退款无约定的,按照有利于消费者的计算方式折算退款金额。
6、《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第十四条,发卡企业或售卡企业应公示或向购卡人提供单用途卡章程,并应购卡人要求签订购卡协议。发卡企业或售卡企业应履行提示告知义务,确保购卡人知晓并认可单用途卡章程或协议内容。
单用途卡章程和购卡协议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单用途卡的名称、种类和功能;
二、单用途卡购买、充值、使用、退卡方式,记名卡还应包括挂失、转让方式;
三、收费项目和标准;
四、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五、纠纷处理原则和违约责任;
按照这个《管理办法》,那些店基本上都没有办卡资格。
办卡、充值消费之维权攻略
这种预付式服务在给我们带来优惠的同时,又存在着哪些法律风险和隐患呢?遇到这类风险,消费者应该怎样进行维权呢?
在实际生活中常见的有这么几种情形:
二、经营者单方变更,新的经营者不承认之前的会员资格;
在消费者的维权之路上,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取证难
一个是执行不易
消费者维权之路相对漫长,而经营者的违法成本又相对较低,就算消费者保留了证据通过司法途径支持了自身的主张,但是仍然会遇到案子胜了,但是执行无门的地步。因此前期的防范相比诉讼而言显得更为重要。但实际生活中要找到店家,还要申请破产的可能性低,成本高,所以更需要我们能做好事前的防范工作。
针对前面风险,律师建议:
一、办理预付费消费卡时,注意以下六点:
1、做好前期考察工作
在办卡前实地考察商家环境、设备、口碑、营业执照及场地租赁期限等。
2、警惕预售卡、低价卡
消费者对于新办理营业执照、尚未开始营业并以此为由超低价揽客的商家,应当提高警惕,不要轻信远低于同一服务水准平均市场价格的低价卡。
3、充值金额不宜过大
4、勿轻信口头承诺
对于商家关于优惠条件、服务期限、会员卡使用范围及赠送等服务承诺,应当以书面形式予以固定,不要轻信销售人员做出的口头承诺。
5、留意合同文本细节
签订服务合同时,应当详细阅读合同内容,对于合同缺少关键信息、合同相对方信息不明确或无签字盖章的应警惕并要求商家补充完整。
办卡后除了会员卡本身,还应当妥善保管所签订的合同及商家开具的收款收据、发票或其他付款凭证等,以便将来维权之需。
假使我们已经尽最大努力注意风险,但是商家还是跑路了那怎么办呢?
一、不良商家跑路前一定有迹象。
一个商家不会昨天正常经营,今天突然就跑路了,一定有一些迹象,通过这些迹象我们是能感觉到异常的。比如各种操课不断缩减,以往熟悉的带课教师、健身教练不断消失。还有忽然开始搞各种各样看上去极其不正常的促销活动等。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注意了,不要进行大额充值消费了。
到底多少钱算是大额呢?
根据个人实际办案情况,建议最多不超过个人月工资。
经营不下去的商家,这类商家不是刻意跑路,主要是因为各种原因付不上房屋租金,员工工资的,这类商家还可以联系上,也就是可以诉讼,追回资金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办理会员卡后商家跑路如何处理,律师来支招:
一、到商家所在地的工商部门投诉。
二、到消费者协会投诉,可通过当地消费者协会或拨打12315维权热线维护自身权益。
三、寻求记者或电视台的帮助。
在商家倒闭后,无法找到或无正当理由拒绝退款的,可通过寻找媒体的方式寻求帮助。
四、组织证据,通过法院诉讼的方式进行维权。
1、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商家是否还在存续当中,若存续,可以将其作为被告起诉到法院。
2、需要准备的诉讼材料:自己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商家的工商信息复印件;民事起诉状。
3、合同履行地或商家住所地的法院均有管辖权,客户可自由选择起诉地点。
4、起诉后,若法院无法联系到商户,可请求法院通过公告送达起诉状副本的方式,缺席进行审理。
会不会即使胜诉了,也拿不到钱?
有些朋友会想,诉讼的时候都找不到商家,我即使胜诉了,是不是也拿不到钱呢?
首先所有的事情不是绝对的。
遇到商家跑路的情况,很多消费者觉得破财免灾、觉得诉讼太麻烦,因此实际斗争到底的消费者还是极少数,但是往往最后获得维护自身权益的人就是极少数这些人,而且法律上债权的申报也是按照先后顺序的,你比别人先一步维权,自然会比别人有更大的可能性成功。
其次可以通过查询工商信息,看商家的股东是否已全部实缴出资,若没有的话,可以将股东列为共同被告一起诉讼;还有也可以在执行阶段,通过法院或自身提供财产线索的方式,申请法院查封执行该财产,包括该商家的债权,若客户发现,也可以代位权诉讼进行追缴。
所以我们有多重手段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于不良商家敢于维护自身利益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如果你现在预付卡属于正常经营的商家,应注意什么?
(1)预付卡过期了怎么办?
已实际消费扣付费用并设定使用期限的预付卡,在设定的使用期限届满后,经营者应当退还预付款余额或者延长期限,并不得收取额外费用。
(2)商家违约了,可以退款吗?怎么退?
经营者未按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还预付款余额,并要求依法赔偿损失;消费者已享受的折扣等优惠,经营者不得在消费者的预付款余额中扣减。消费者要求退还预付款余额的,经营者应当自消费者要求退款之日起五日内予以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