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犬人该如何养犬?专家解读“禁养的烈性犬伤人,饲养人担全责”

央广网北京2月7日消息(记者汪宁)2月5日,最高法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6件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典型案例,并呼吁文明养犬、依规养犬,强化养犬有责、养犬负责意识,形成严格执法、全民守法的养犬氛围和环境。在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陈宜芳明确,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无论受害人有无过错,饲养人均应承担全部责任。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动物保护法治研究所执行所长徐伟功看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典型案例对责任认定、犬案处理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责任明确有助于饲养人文明养犬、依规养犬,但案件可能具有特殊性,需要法院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同时,行政机关还需要依法积极履职,加强对饲养行为监管。

最高法:禁养的烈性犬伤人,饲养人担全责

北京安剑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兆成表示,最高法近日发布的6件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典型案例,是针对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各类型宠物侵权事件,对宠物饲养人、管理人的权利义务、责任划分及责任承担,通过案例的形式展现再次予以明确,具有重大社会意义。

他认为,首先,典型案例发布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权益。在禁养烈性犬伤人的情况下,犬主人应当承担无过错责任,无论受害人是否有过错,犬主人都不能抗辩减少或免除责任,这有利于确保受害人得到合理的赔偿,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其次,该发布有利于规范养犬行为,通过对禁养烈性犬伤人的严格追责,促使犬主人更加重视对犬只的管理和约束,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同时,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禁养烈性犬的认识和意识,促进养犬行为的规范化和文明化。此外,有利于统一烈性犬致人损害裁判标准,宣示规则强化养犬有责意识。

北京养犬协会原秘书长、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原秘书长沈瑞洪表示,“禁止饲养的大型犬伤人,无论受害人有无过错,犬主均应承担全部责任”,这一规定实际上加重了犬主的责任,即使受害人在某种程度上有过错,如挑逗犬只等,犬主也不能因此减轻或免除责任。这是为了强化犬主对犬只的管理责任,防止大型犬只伤人的事件发生。

禁养的烈性犬伤人后,养犬人需承担哪些责任?

徐伟功解释,最高法发布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典型案例主要分两种类型:一是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这类案件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其处理是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七条的规定,即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另一类是饲养的非禁止饲养犬造成他人损害的,这类案件采取过错责任原则,其处理是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徐伟功说,此类案件具体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违反管理规定的,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另一种情况是,没有违反管理规定的,即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应当采取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减轻责任。

同时,徐伟功表示,在日常生活中,犬类造成损害的案例较多,但饲养动物不仅仅是犬类,包括基地饲养动物。此外,我国民法典还规定其他两种比较特殊的情况,即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原饲养人或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另一种是,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他说,如果饲养的动物给他人造成损害,达到轻伤程度,可能就是犯罪。如果主人是故意让狗伤人,导致他人轻伤以上,就构成故意伤害。如果过失导致他人受到了伤害,但达到了他人重伤的程度或死亡的程度,就构成犯罪。

养犬人该如何养犬?专家:应遵守当地养犬法规和责任

沈瑞洪表示,此次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和责任明确,也再次引发“城市中应该如何饲养犬只”的思考。他认为,养犬人应首先了解和遵守当地养犬法规和责任,对犬只登记、免疫接种、遛狗牵绳等法规严格遵守。在犬只品种选择与管理上,根据个人生活方式、居住环境和能力选择合适的犬只品种,避免选择可能具有攻击性或不适合城市环境的犬只品种,加强犬只的日常管理,确保其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对犬只进行基本服从命令的训练,通过社会化过程培养犬只的友好、冷静性格,教授犬只适应城市生活的技巧和社交规则。

专家:完善法律法规、推进执法落实

徐伟功认为,目前对于犬类管理尚存在不好监管的难处,比如未建立全面的登记制度,养犬行为流动性强、隐蔽性强,有些饲养人的法律意识较浅,烈性犬的认定没有统一,大众对烈性犬的认识不够等。

他表示,关于犬类饲养,各地应制定合理的管理规定,规范饲养行为,促使饲养人守法、执法机关文明执法。利用社区、网络,构建社区和执法部门联动体系,促使饲养动物的规范化、有序化,如,合理的注册登记制度,加大对违反规定的处罚力度,做好调解工作,尽量不引发或加剧社会矛盾等。

编辑:高杏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112018008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7177

THE END
1.教你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狗狗宠物所有权的取得依据,有且只有狭义的法律才能规定。《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不能限制我成为宠物所有权人的权利,或者讲:《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不能得出我对大狗没有所有权的结论。 简言之,根据物权法,我对我的宠物享有神圣的所有权!!! 而且,我对宠物的所有权是排他的,是受到物权法保护的。物权法第四条写了...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617/23/1211256_127717925.shtml
2.宠物饲养的法律规制.docx文档介绍:该【宠物饲养的法律规制 】是由【niuww】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宠物饲养的法律规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宠物饲养...https://m.taodocs.com/p-1071598912.html
3....保护区C.用高科技手段对濒危生物的遗传物质进行保护D.饲养宠物...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一些法律和法规,相关的法律中明确规定禁止捕猎濒危动物.这些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饲养宠物时进行近亲交配,后代容易出现遗传病,不能保证后代性状的优良.可见D符合...https://m.1010jiajiao.com/czsw/shiti_id_a56fc1818ae1ed7ef12be1d640bf7fe7
4.浦东新区居民区“宠物扰邻(民)”情况调查报告目前,新区居委会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对不文明的养宠行为进行监督管理:一是与业委会合作,在制定本小区的居民公约时加入宠物饲养相关的内容,以全小区居民达成共识的公约来约束不文明饲养行为;二是继续提高登记比例,通过发放饲养宠物告知书、上门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等方式,劝导饲养宠物的业主到居委办理登记。三是连同物业、志愿...http://sh.wenming.cn/pudong/pd_gg/201511/t20151112_2959779.htm
1.当养犬时养犬人应该遵守哪些法律规定当养犬时养犬人应该遵守哪些法律规定 如《民法典》、《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从地方层面来看,当前各大中城市都已先后出台相应的养犬管理法律规范。各地区结合本地实情制定了养犬管理的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 【饲养动物致害责任的一般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https://www.66law.cn/laws/195737.aspx
2.兽医法规范文4篇(全文)7. 经注册的执业兽医师和执业助理兽医师应尽哪些义务 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管理规定;遵守有关动物诊疗的操作技术规范;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兽药和兽医器械;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要求, 参加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的活动;遵守职业道德, 履行兽医职责;爱护动物, 宣传动物保健知识和动物福利;接受再教育,...https://www.99xueshu.com/w/ikey8nfsg0nw.html
3.养狗的法律规定是什么第一千二百四十七条,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二、养狗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 根据现代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之相关条款,宠物饲养方面针对性约束如下: 若因饲养之动物行为导致他人遭受损害,则该动物饲养者或管理者需负起侵权应有的责任;然而,当有关单...https://www.64365.com/zs/3029782.aspx
4.一文说清!养宠物涉及哪些法律责任?饲养动物 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 及时登记、免疫和检测 加强管理义务 避免给他人造成损害 对他人负责 才是对自己负责 原标题:《一文说清!养宠物涉及哪些法律责任?》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169289
5.养狗的法律法规你知道几条呢?4.《广东省犬只管理条例》规定,养狗人应当按照本区划分规定,履行犬只登记和养犬手续。 总之,饲养宠物狗需要遵守法律法规,并尊重他人权益。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养狗人,我们要依法养犬,关注狗狗的健康和安全,不给社会带来问题。https://www.pmshe.com/77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