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写作范文之“敬畏公共权利走出漠视权利的沙漠”
综合写作题(30分)
【资料1】
早前,听说中国大妈在纽约跳广场舞遭到当地居民的报警,那时还有不少人“幸灾乐祸”:“哎呀,中国大妈可以作为对外输出的一项利器了。”但后来事实证明,大妈们的舞步,影响的不仅仅是“脆弱”的老外。在国内,有一群大妈因为跳广场舞音响开得特別响,遭到了小区居民泼粪的“礼遇”。大妈们深感委屈:“我们不就跳个舞么,碍着谁了”
很多类似的现实窘境反映出,在公共领域里,一些人对他人权利的漠视近乎达到“沙漠化”的境地。这在地铁大小便这种极端现象中得到映射,更在公交车上吃早餐、路口闯红灯、办事插队、公共场所吸烟等日常化举止中得到印证。实际上,正是在这日复一日、角角落落的公共意识的缺失中,导致了大妈们对噪音扰民的习以为常。
【资料2】
2019年11月17日上午,记者走访市区的十余家网吧,几乎每家网吧都在显眼位置张贴了“禁止吸烟”“严禁吸烟”等标识,有的网吧还在进口处粘贴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通告,但记者却无一例外地发现网吧内大量的吸烟人群,室内烟雾缭绕。在这些网吧内,几乎每台电脑前都摆有烟灰缸,里面丢满了烟头,墙面粘贴的禁烟标识形同虚设,而网吧管理人员,非但不阻止网民吸烟,反而自己也在吸。
记者采访几位吸烟者发现,上网者对于网吧禁烟的条例置若罔闻,一位正在抽烟的上网者表示,来网吧上网就是为了能享受和朋友们一起玩、一起抽烟的乐趣。而在上网者中,有位网民正一手捂鼻,另一只手不断地扇动,显然对“二手烟”十分反感,但却十分无奈。对于禁烟,一位网吧管理者表示:“我们阻止,他们也不会听,只能靠自觉。
17日下午,记者在市人民医院急诊楼门前看到,5位市民站在入口两侧,在进出的就诊人群中间“吞云吐雾”,地上零散分布着几根丢弃的烟蒂,在他们身后的墙壁上,贴着醒目的“禁止吸烟”的宣传标语。在医技楼门前,一位控烟员正在对几位吸烟的烟民进行疏散,烟客们很不情愿地把手中的香烟丢在地面上踩灭。但是记者走到医院吸烟室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
随后,记者走访市中医住院楼发现,虽然楼内随处可见禁烟标识,但在该楼左右两侧的楼梯通道内,烟头布满楼道,一位正在吸烟的市民说:“大家基本上都乘电梯,很少人走楼梯,在这儿抽烟不碍事,也没人管。”在市中医院吸烟区内,记者同样没有见到一位吸烟者。据市中医院医护人员介绍,楼梯间和所是烟民们的聚集地,虽然医护人员有控烟责任,但日常工作太忙,因此疏于管理。
【资料3】
在餐厅大吵大闹、在墙面上胡乱涂鸦、待人刁钻没礼貌……“熊孩子”不光把家里搅得翻天覆地,还往往在公共场合影响他人。2019年5月,一项对2000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熊孩子”,82.4%的受访者感觉现在“熊孩子”多,89.4%的受访者指出“熊孩子”的出现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69.5%的受访者将其归因于父母无原则的宽纵和溺爱。
【资料4】
2018年4月2日下年,Z市44路公交车上,一位农民工身份打扮的乘客上车后,没有选择座椅,而是一直站到了下车。任凭车长好言相劝,但是该乘客却始终不往座位上坐。他说,担心自己干活的脏衣服会把座椅弄脏,那样就影响别的乘客乘坐了。
据该路车长任某介绍,当天下午3点左右,他驾驶公交车行驶至中原路西四环公交站时,这位农民工乘客上了公交车,投币之后便径直走向了车厢后部,并站在了后门。任某看着后视镜对这位乘客说:“师傅,这么多座椅,你为啥不坐呢”“我刚从工地出来办点事,没来得及换衣服,怕弄脏了咱的座椅。”对方回答。听他这么一说,任某立刻把车停靠在了路边,走到他跟前劝说:“公交车本来就是方便市民出行的,座椅脏了,我回到终点站再打扫干净就是了,请坐吧。再说,你这么站着也不太安全。”其他乘客看到这一幕后,也都劝他:“师傅你就坐在座椅上吧。这么多座椅本来就是给咱们乘客使用的。”
听到大家都这么说,这位农民工乘客再三表示感谢,但他还是没坐在座位上。车长劝说无果,只好继续驾驶公交车前行。直到到了站点下车,这位乘客也一直没往座位上坐。任某说:“从这位农民工师傅上车的地点看,应该是在附近的奥体中心工作,他们远离家乡和亲人,为Z市的城市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的举动令人尊敬。他不仅仅是因为怕自己弄脏座椅,更多的是在为别人着想。他身上的品质,很让人敬佩。”
问题:“给定资料1”中画线部分写道:“在公共领域里,一些人对他人权利的漠视近乎达到’沙漠化’的境地。”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联系社会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30分)
要求:①观点明确,见解深刻;②思路明断,语言流畅;③不得照搬、照抄资料,不得出现本人真实信息;④总字数800字左右。
范文
敬畏公共权利走出漠视权利的沙漠
公共权利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是构成社会公序良俗的重要基石。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侵犯他人公共权利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反映了公众对于公共领域的公共权利敬畏不足,折射出公众未走出漠视权利沙漠的困境。
抽烟这样的行为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只为了自己的一时享受而漠视他人的反感,那就是对规则的漠视,是缺乏现代文明观念与同理意识的表现,它挑战了公序良俗与社会规则,应该受到社会公民的共同抵制与反对。
保障公共权益,需要令行禁止。针对这种公共领域漠视他人合法权利的行为,如果不能及时制止,会造成对社会秩序的莫大挑战,侵犯无辜者的合法权益。试想,如果侵权者本人及监管人缺乏对于侵权行为的自我反思与有效制止,那么对规则的漠视和对规则的践踏就容易发生。因此,公民自身要加强对于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在尊重他人公共权利的同时也可以追求个人权利,真正实现个人权利和社会权利的统一。
从潜意识中提升公民自觉遵守公共规则,做到自律,保障公共权益,需要政府、个人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每个人要自觉自律,在日常生活中,更要言传身教影响身边人传递正能量,勇敢的对侵犯公共权利的行为说“不”,利用文明行为体现良好的个人修养,真正做到举止之处现文明、文明之处现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