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动物防疫法:因科研等利用野生动物应当先检疫

“动物防疫法修改的亮点,比较突出的是着力构建科学、合理、健全的动物防疫法律体系。”1月22日闭幕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以159票赞成1票反对表决通过了动物防疫法修订草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法案室副主任王观芳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

1月22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在全国人大机关办公楼代表接待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全国人大农业农村委、司法部、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新闻发布会,共同回答刚刚通过的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行政处罚法等有关问题。图为主席台。冯涛?摄

修改后的动物防疫法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王观芳介绍,修改后的动物防疫方针由原来“预防为主”调整为“预防为主,预防与控制、净化、消灭相结合”。在全面防控的基础上,推动动物疫病从有效控制并向逐步净化消灭转变。动物防疫责任由原来主要由政府兽医机构承担,调整为构建责任明确、各负其责、各尽其能的防疫责任体系。与此同时,原先不完善的制度进一步完善,比如人畜共患病防控、野生动物检疫、疫情监测预警、动物和动物产品卫生防疫安全追溯机制。此外加强了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强化了法律责任。

必然大幅提升公共卫生安全水平

王冠芳认为,修改动物防疫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完善法律制度直接为动物防疫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第二,动物防疫法为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法治保障。动物疫病风险危害畜牧业发展,可能带来养殖畜禽死亡或者生产效益下降,给养殖者带来重大损失,也不利于稳定和高质量的畜产品供给,不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第三,动物防疫法为巩固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规定加强动物防疫队伍建设

我国肉类和禽蛋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奶类产量世界第五。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畜禽养殖的健康发展,但生产经营的主体分散,养殖方式落后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比如,2019年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化率为53%。从事生猪饲养的养殖场户在全国约有2200万家,但规模场户不到18万家,占比不足1%。这也意味着,全国超过99%的生猪养殖户年出栏占比还不到一半。

面对如此庞大的饲养规模和生产经营主体以及相对落后的养殖方式,做好动物防疫工作责任非常重大,任务十分艰巨,必须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动物防疫队伍。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王功民说,本次修订针对当前动物防疫体系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法律层面上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为稳定动物防疫机构队伍,在总则中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基层机构队伍,加强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在保障措施中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应当配备与检疫工作相适应的官方兽医,县级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可以向乡镇或特定区域派驻机构人员。

利用野生动物应当先检疫

防治野生动物源头和传播节点的人畜共患病,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人体健康的重要方面。

王观芳说,本次修法加强野生动物检疫,着力防止野生动物、家畜家禽和人类之间的传染病传播。

法律明确,利用野生动物应当先检疫。明确因科研、药用、展示等特殊情形,需要非食用性利用的野生动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检疫合格的,方可利用。人工捕获的野生动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检疫,检疫合格的,方可饲养、经营和运输。

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野生动物检疫规程缺失的问题,明确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会同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制定野生动物检疫办法,补上防止野生动物疫病传播的短板。

“动物防疫的很多工作需要多部门参加,尤其是本次修法增加了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参加,有利于统筹做好野生动物、家畜家禽和人的疫病防控工作。”王冠芳说。

她同时表示,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还很有限,自然界的病毒以及可能带来人畜共患病的情况还有很多未知领域。防范野生动物源头的人畜共患病,除了法律要作出规定、政府要尽到职责、科学家要作出努力外,更重要的是人们要树立爱护自然、敬畏自然的意识,管控好自身的行为,主动抵制滥食野生动物,避免与野生动物过度亲密接触,自觉遵守疫病防控和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省区市应制定饲养犬只防疫管理具体办法

在动物防疫法修订草案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过程中,有许多意见都是关于加强养犬管理方面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副主任杨合庆说,对这个问题,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和法制工作委员会会同有关方面广泛征求意见,进行了反复研究。

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情况有很大不同。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05个设区的市制定了养犬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有的地方还制定了不止一部,一共是137部,各地的养犬管理措施也不尽相同,有较大区别。

考虑到上述情况,同时也考虑到养犬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老百姓身边事,自己的事。修订后的动物防疫法从防止传播狂犬病等疫病出发,就定期接种狂犬病疫苗,加强犬只登记,加强流浪犬猫管理等重要环节,在法律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规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饲养犬只防疫管理的具体办法。作为地方立法的组成部分,设区的市级地方也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养犬管理的具体办法。

县级以上政府应在城市特定区域禁止畜禽活体交易

近年来,有关方面和许多社会公众对减少或者在城市人口密集区域禁止畜禽活体交易的呼吁日益增多。

杨合庆介绍,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会同有关方面进行了认真研究,在修订后的动物防疫法中增加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决定在城市特定区域禁止畜禽的活体交易。这些规定有利于减少畜禽传播疫病风险,使人民群众养成科学的饮食和消费习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THE END
1.请问宠物托运归哪个政府部门监管?如果是宠物咬伤产生的纠纷,可以报警等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国家主管市场监督和市场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466568.html
2.2023年我国宠物繁殖与活体交易行业发展驱动及制约因素分析.pptx...2023年我国宠物繁殖与活体交易行业发展驱动及制约因素分析.pptx,TEAM宠物繁殖与活体交易行业发展趋势分析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Pet Breeding and Living Trading Industry演讲人:Carl2023/9/29 ---宠物繁殖数量预测宠物交易平台的发展宠物行业法规的演变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006/8140026072005137.shtm
1.宠物消费买卖容易维权难经济频道朱小姐:“当时我还问他能不能退钱,他说退钱不行。本来你们都签了协议,狗出门一概不退不换,活体动物交易是这样子的。我们也不懂,就签了这个收据。” 为了维权,朱小姐也联系过相关的管理部门,比如市长热线,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后,给出的回应是这家宠物店的证照都是齐全的,事情就被搁置了。 https://jingji.cctv.com/2017/03/01/ARTIpdvXlEqJFOrZmu8wEvn8170301.shtml
2.带血的“盲盒”禁令禁而不止,无非是因为有利可图。北京高朋(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君认为,从网上购物,等于是买卖双方的私下交易,除非有举报,不然政府主管部门主动介入、主动查实非常困难。这种情况下,违法成本几乎为零,他建议加强快递环节的管理。 动物们活不长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这些包邮的“盲盒宠物”,本身就是“星期宠物”,通俗...https://finance.sina.cn/2021-01-31/detail-ikftssap2116464.d.html
3.探访九龙花鸟市场:鱼龟花易购猫狗鸟难寻对于宠物鸟类的“失踪”,市场服务管理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后,由于售卖鸟类宠物并不能准确地区别其是野生还是人工繁殖,所以现在市场也暂停了宠物鸟类的售卖。因此目前,市场内宠物活体交易、鸟类业态、按行业主管部门要求,继续暂停营业,视疫情情况,另行通知。https://www.cqcb.com/county/jiulongpo/jiulongpoxinwen/2020-03-29/2293996_pc.html
4.央视网评隔离宠物狗被扑杀近日,一则关于某个城市在疫情期间将被隔离的宠物狗遭到扑杀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个事件不仅触动了公众的情感,也让人们对如何处理这类紧急情况提出了疑问。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任何形式的活体动物交易都应当受到法律的严格禁止。根据相关规定,无论是因为疫情控制还是其他原因,都不得无故处置或伤害宠物。这...https://www.qqddujnzs.cn/geng-duo-chong-wu/462615.html
5.最低几块钱,“宠物盲盒”电商平台仍在卖北京市中闻(上海)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委员,执行主任张玉锋律师认为,从网上购物,等于是买卖双方的私下交易,除非有举报,不然政府主管部门主动介入、主动查实非常困难。实际上,通过快递邮寄未经检验检疫的活体动物,在我国是明令禁止的行为。我国《邮政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规定:禁止寄递或者在邮件内夹带各种活的动物。 https://app.langya.cn/a/341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