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饲养宠物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由此也衍生了一些涉宠物纠纷,不仅影响邻里关系,还影响着城市公共安全和管理。5日,最高人民法院举办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发布6件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典型案例。
河南郑州长江公园,市民牵绳遛狗
依法培养饲养人和管理人文明养犬、依规养犬
记者从发布会了解,据统计2022年中国城镇犬只数量为5119万只。犬只为人们日常生活增添了乐趣,一定程度上也承担了精神陪伴的角色。与此同时,由于部分犬只饲养人和管理人缺乏文明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对犬只疏于管理,导致犬只在卫生、安宁和安全等方面都影响到他人生活,由此引发了矛盾纠纷。
陈宜芳提到,实践中,致人严重损害的主要是烈性犬等危险犬种。人民法院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要环节,着重加强对烈性犬致人损害法律责任的规制。《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七条规定,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司法实践中,对于禁止饲养的烈性犬造成他人损害,饲养人、管理人能否以受害人存在过错主张减轻或免除责任存在争议。
立足预防违法促进动物管理规范的落地落实
随着城市化推进和生活质量提升,饲养动物越来越成为许多人士的选择。饲养动物在给大家带来日常欢乐的同时,部分饲养人或者管理人的不文明、不规范行为也对社区治理、市容管理、公共安全、人身安全、卫生防疫等带来较大隐患。
下一步,人民法院将继续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使法定职权、履行法定职责。依法支持行政机关对不合法、不文明养犬行为作出的行政处罚等行政管理行为。尤其是,要立足预防违法,防止危害后果发生,促进动物管理规范的落地落实,与行政机关形成合力,共同维护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
江苏南通,民警向市民宣传科学文明养犬
动物饲养人、管理人依法、文明饲养管理动物
实际生活中要如何管理犬只,才能够避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本次发布会作了明确回应,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杜军表示,应从以下三种情况来考虑:
首先,饲养了禁止饲养犬只的情况。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七条的规定,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比如,某市养犬管理规定禁止饲养藏獒。饲养人违反该规定,饲养了一只藏獒。当藏獒咬伤他人时,不论饲养人采取了何种管理措施,也不论被侵权人是否存在逗弄藏獒等行为,饲养人都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其次,饲养的虽然不是禁止饲养的犬只,但违反其它管理规定的情况。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比如,某市养犬管理规定要求携犬出户时应当对犬束犬链,由成年人牵领。如果饲养人携犬外出未对犬只束犬链而导致他人被咬伤,饲养人原则上应全额赔偿被侵权人损失;只有当饲养人提供证据证明损害结果是因被侵权人故意导致的,才可以适当减轻饲养人的赔偿责任,但不能完全免责。
再次,饲养的不是禁止饲养犬只,也没有违反管理规定的情况。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的规定,饲养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也就是说,饲养人饲养的犬只不属于禁止饲养的范围,犬只饲养行为也没有违反管理规定,此种情形下犬只咬伤他人,饲养人原则上应承担赔偿责任。但是,饲养人能够举证证明是因被侵权人重大过失导致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减轻赔偿责任;饲养人能够举证证明是因被侵权人故意导致损害结果发生的,方可以免除赔偿责任。
捡到三只被遗弃的小狗,女士悉心照顾到满月
女生去接寄养了3个月的狗,它看到主人时愣住了
养了十几年的狗病了,节省姥爷还要花钱给它治疗
二级保护动物当宠物饲养长安警方查处一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件
宠物饲养进入高速增长|宠物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有望突破2000亿大关
二级保护动物当宠物饲养?长安警方查处一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件
★宠物经济问卷调查
★宠物产业链背后的宠物经济
★行业风口丨宠物经济板块本月涨幅近10%,机构看好这三大细分赛道
★宠物经济人计划王哥是真的吗
女生站起来夹菜的时候,狗狗默默将椅子拽走
台风来了流浪狗在店门口求助,懂事的让人心疼!
柯基玩滑滑梯时,不小心摔倒狗头直接插进了沙子里!
构建人宠和谐社会、共赴绿色可持续未来,皇家宠物食品荣膺“2023国民消费创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