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蚂蚁成宠物法律为何管不住活体动物“偷渡”

新华网北京5月29日电(于子茹)近期,媒体接连曝出海关查获洋蚂蚁、洋蜥蜴、洋青蛙等活体动物,而据规定,活体动物为快递禁运品。既然是禁运品,为何还被频频“偷渡”?

一只昆虫带来的“入侵”

在过去的一个月内,四川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合成都海关联合截获了一批外来“偷渡不速之客”:百余只头大腿长的黑色蚂蚁,比常见蟑螂大出3倍的巨型“偷油婆”……

事实上,这样大规模、高频率的“入侵阻击战”并不鲜见。

2014年6月,北京海关查获活体蜘蛛;2014年7月,青岛海关查获邮寄进境活体蜘蛛;2016年5月,成都海关查获活体昆虫……

别看被偷运的昆虫小小的体积,带来的危害却是极其严重的。

危害之一就是,引发疫情。

以美国白蛾为例。美国白蛾是起源于美国、1979年传入我国的害虫,已被定性为中国第二大“植物杀手”。合肥市森林病虫害防治站站长介绍,美国白蛾一年繁殖三代,一只雌蛾一次产卵800到2000粒,年平均繁殖0.3亿到1.5亿头幼虫,可以把100亩成片林的树叶吃光。

据了解,美国白蛾刚出现在中国的时候,主要在辽宁,后来扩散到山东、河南、江苏,扩散速度非常快。2009年在河南发现,如今整个河南北部都有这种“杀手”的身影;2010年在江苏发现,如今整个江苏北部也都有了。从2012年在皖北地区首次发现美国白蛾疫情后,目前已经扩散到安徽省长江沿线,合肥周边的淮南、六安、滁州、芜湖均有疫情分布。去年,巢湖市发现了幼虫危害,成为合肥市首个疫情发生地。

入侵生物之危害可见一斑。

谁让生物“炸弹”入境

回到事件本身,四川检验检疫局保健中心实验室赵锋博士介绍,如果外来蚁后入境,蚁后最多时一天可产卵达两千多粒,蚁群发展会非常迅速,会对本地生态环境带来巨大风险,进而造成外来生物物种入侵。

专家称,外来入侵生物除直接威胁人畜健康与安全外,还可能由于出现异常的生物多样性,引起本地物种基因多样性的改变与新物种的产生,给农林业带来严重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当地经济健康发展和生态安全。

面对如此严重的后果,是谁促成了外来生物物种的“入侵”?

据官方介绍,以活体昆虫为代表,多数“偷渡入境”的活体昆虫均为商用。

记者在淘宝上搜索“活体宠物”,即显示上千个卖家,兔子、乌龟、鹦鹉等活体宠物赫然在列,其中不乏青蛙、蛇、蝎子、蜈蚣等。

搜索“宠物蚂蚁”,随即出现了琳琅满目的蚂蚁品类。点进一家店铺发现,在售的蚂蚁品种多达十余种,国内蚂蚁最低仅售一元,国外蚂蚁价格却高达上万元。检索显示,一款产自肯尼亚的收获蚁标价最高,为14800元。

“卖蚂蚁是暴利,成本价七八元一只,出售两三百元,最贵的蚂蚁一窝卖到两万多元。”一位蚁商坦言。

而对于外来活体蚂蚁的安全性、是否携带病毒等问题,卖家均避而不答。当媒体要求卖家出示入境通关证明时,卖家表示:“你去找一家能出示海关证明的店家来,我也去看看。”

“拦”不住的活体动物买卖

对于外来物种“入侵”引发危害的问题,最为有效的方法是从源头防止,但现实中却面临监管难题。

北京国检局曾披露,截获的违法邮寄动植物入境的物品逐年递增,经查大多是中国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当成宠物来养。由于处罚存在困难,一些商家通过瞒报等方式从境外引进生物,非法销售。

监管难,不仅体现在“源头”,快递业也变相纵容了此现象的发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规定,禁止寄递或者在邮件内夹带物品包括:各种活的动物。因此,快递邮寄活体动物属违法行为。

而据媒体调查发现,很多市民对于国家禁止邮寄活体动物的规定都表示不知情,而很多快递公司也没有严格地执行拆包检查,部分快递公司出于盈利考量仍在暗中进行活体动物邮寄。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邮政法实施细则禁止邮寄活物,但没有明确的处罚规定。新修订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也没有明确快递企业违规寄送活物的处罚细则。正是由于行业监管的空白,不少买卖活物的商家和急于揽活的快递企业有了可乘之机。

THE END
1.简易处罚1起行政相对人名称* 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 违法行为类型* 违法事实* 处罚依据* 处罚类别* 处罚内容* 罚款金额(万元) 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的金额(万元) 处罚决定日期* 处罚机关* 处罚机关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北京大爪小爪宠物服务有限公司 京海农(动卫)简罚﹝2024﹞103号 违反《北京市动物防疫条例》第四十三条...https://www.bjhd.gov.cn/ztzx/2022/hdqzfgs/qfzggw_72796/dtxx/xzzfjg/xzcf/202411/t20241115_4733069.shtml
2.法律内参解读热点事件,分享法律知识。https://www.163.com/dy/media/T1462351333629.html
3.宠物店销售活体的法律法规问题描述: 宠物店销售活体的法律法规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797674 人·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需要跟宠物店进行协商,根据具体的原因来协商最终的...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4458993.html
4.南昌红谷滩区:投诉它品宠物寄养活体销售(铜锣湾店)大江新闻但是老板立马就说猫已经到了让我当天到红谷滩铜锣湾对面庐山南大道的临街商铺它品宠物寄养活体销售(铜锣湾店)拿猫,拒绝任何形式的退猫,只能拿回家养着,到了它品宠物寄养活体销售(铜锣湾店)之后是另外一个店老板在那里,微信联系的老板本人不在,店老板态度十分嚣张和恶劣,说他只是帮朋友放这只猫在店里 让我立马拿走,...https://tt.m.jxnews.com.cn/politics/353525
5.快递“宠物盲盒”违反邮政法还有哪些物品不能任性“寄”?在“宠物盲盒”引发的诸多争议中,快递企业寄递活体宠物是违法行为毋庸置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尹少成介绍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规定的禁止寄递或者在邮件内夹带的物品中,就有“各种活的动物”。 根据邮政法和《快递暂行条例》,邮政企业和快递企业都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关于禁止寄递或者...http://e.mzyfz.com/paper/1648/paper_43398_9341.html
6.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盲盒太火!专家:该降温了在杜乐其看来,当下的盲盒市场十分庞大,包含餐饮、美妆、文具、图书等,这种销售形式看似万物皆可“盲盒”,但事实上并非适用于所有商品,比如最近备受争议的活体宠物盲盒。而正处于早期发展时期的盲盒市场要想长久发展,必须要在法治轨道上稳步运行,盲盒经营者应自觉依法诚信经营,监管部门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策略,把握好执法尺...http://m.xgnews.cn/p/182671.html
1.宠物在寄养期间死亡,责任和损失该如何认定?澎湃号·政务在合同履行过程中,A宠物店在提供了部分保管服务后违约,合同双方就此沟通并已经达成了赔偿协议,故小韩要求其返还保管费,无事实及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 综上,法院判决A宠物店、郭甲和高乙向小韩支付款项18000元以及相应利息。该判决现已生效。 原标题:《宠物在寄养期间死亡,责任和损失该如何认定?》...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96123
2.销售宠物需要什么资质,有哪些相关规定法律分析 问题解答:销售宠物需要的资质有卫生许可证;宠物要有健康证明;从业人员要有健康证等。若是销售猫狗活体的宠物店,还需要到当地的公安机关办理犬类经营许可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条依法设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发给公司营业执照。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公司营业执照应当载明...https://v.66law.cn/wenda/1647805.aspx
3.销售宠物需要哪些资质?2、如果有销售猫狗活体的宠物店,还需要到当地的公安机关办理犬类经营许可证。3、开宠物店需要办理的手续:(一)租房协议书一份;(二)开店者的身份证复印件两张,一寸照片5张;(三)需要到当地的工商所申领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表格;(四)此外还需要到当地的税务所办理税务登记证;(五)申请发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https://m.64365.com/tuwen/aaakqsj
4.作为宠物饲养的活体野生动物繁育和交易管理,国际上有哪些经验...这些法律法规所列出的各个“禁养黑名单”查阅难度极大,许可申请复杂。因此,不少组织和团体都在倡议利用“可养白名单”的形式管理活体野生动物。比利时和荷兰在欧盟国家中率先采用了这一模式,列出了不需许可即可饲养的动物名单和申请许可即可饲养的动物名单,除此以外的动物均不可作为宠物饲养[7]。http://www.isenlin.cn/sf_A42E7B0CFB9E4235B1E7C871D3520298_209_4FDB8DAA241.html
5.现在国家到底有没有关于活体宠物不退货的法律吗?现在国家到底有没有关于活体宠物不退货的法律吗?根据《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的规定,无理由退货权只存在于通过网络、电视等途径购买商品的情况。对于实体商店的消费,没有法定的无理由退化权,具体是否可以无理由退货,由消费才与商家在消费合同中作出约定。 消费者权益保障法 第二十五条 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https://www.chongwugo.cn/1100.html
6.法宠法规丨《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从源头禁止猫狗进入市场...图:格德法宠铲屎官家族成员·五花肉2020年3月31日,《深圳经济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明确禁止食用猫狗。从动物防疫的角度来说,深圳此举是在遵守《动物防疫法》的基础上从“间接禁食向直接禁食”的转变,即从原本的无需承担法律责任,到现在只要消费和食用了猫狗都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是个非常好的表率,值得借鉴...https://gedelawfirm.cn/article/5171435707237672.html
7.出售未经检疫合格的活体宠物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经营者将未取得检疫合格证且携带高风险传染病病毒的活体宠物出售给消费者,隐瞒没有取得检疫合格证的真实情况,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经营者应向消费者返还购物价款并承担购物价款三倍的赔偿责任,消费者实际产生其他经济损失的,亦应赔偿相应经济损失。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2/08/id/6880979.shtml
8.浙江消费维权网近年来,经营者通过隐瞒宠物健康状况、虚报品种、混淆特征等方式将货不对板的宠物销售给消费者的情况屡见不鲜。卖家应当负担展示和告知义务,在短期内对宠物的健康状况负担更多保障义务。消费者通过网络方式购买活体宠物时,要选择有监管的正规平台,并将完整交易过程在平台中留痕,以便发生纠纷时维权使用。 https://www.zj315.org/News/ArticleDetail.aspx?iIY2ISQvqOCYQ5ocmi54n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