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倩法官(右)做客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市民有约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邱睦通讯员黄犇实习生罗萌瑶余伊扬李筱玥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黄士峰
“驾校培训也属于一种消费。”8月15日上午10时,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副庭长余倩做客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市民有约栏目,向市民朋友解答如何妥善处理驾校培训的纠纷。
一个小时里,10位居民来电咨询驾校培训纠纷的诸多方面,余倩法官均耐心地给予了详细的解答。
驾校宣布关门,学员有权要求退款
“请问法官,我是否有权要求全额退款或寻找其他驾校继续学习?”秦小姐是一名大二学生,原本想趁暑假学驾照。她与驾校签订了合同,并支付了全部学费,没想到课程进行到了一半,驾校突然宣布因经营不善关闭,导致她无法完成培训。“现在这么热的天,我还得为这件事情奔走。”秦小姐焦虑地说。
“遇到驾校倒闭,无需惊慌。”余倩法官安慰了秦小姐。余倩法官介绍,通常情况下,正规驾校在倒闭前,对于选择继续培训的学员,会考虑转移学员档案至其他驾校继续学习,并负责后续培训费用直到取得驾照为止。如果学员没有分流成功,正规驾校也应通过合法渠道通知学员办理退学、退款手续,确保学员的合法利益。
“你可以先与原驾校协商。”余倩法官建议秦小姐,如果协商不成,有权利要求原驾校退款。“当然,赔偿的金额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驾校未履责,中介机构可能承担连带责任
“我找的那个中介机构太不负责了!”马小姐来电吐槽最近的遭遇。今年6月,马小姐通过一家中介机构报名了驾校培训,谁知该驾校频繁地更换教练,并且经常停课,“正常上课的次数只有2次”。马小姐联系中介机构,中介机构却以已为她安排了驾校为由,拒绝介入此事。“我是否能同时起诉驾校和中介机构?”
“这个问题关键是看您如何与中介机构约定的。”余倩法官告诉马小姐,首先,她需要仔细审查与中介机构和驾校签订的合同,了解各自的义务和责任,如果合同中明确约定了中介机构应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标准,以及驾校应提供的培训内容和质量,则可以依据合同条款来评估是否履行了合同义务。
其次,如果中介机构确实存在违约行为,可以考虑提起违约诉讼,同时,驾校在培训过程中如果存在问题,也可以考虑向驾校提起相应诉讼或投诉。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驾校问题与中介机构的违约行为没有直接关联,则可能需要分别处理这两个问题。
余倩法官提醒,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考虑同时向中介机构和驾校提出索赔要求,但具体的诉讼策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如果两个机构之间存在合作关系或共同责任,也是可以在诉讼中一并追究责任。”
教练索要礼品,注意保留证据并举报
教练的暗示遭到了黄女士的拒绝,此后,教练对黄女士的培训就变得非常没有耐心,“甚至,有时会动粗口骂我。”黄女士向余倩法官咨询,这种情况下她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练的这种做法肯定是违法的。”余倩法官明确表示,“但是,您要保留好足够和充分的证据,要用证据来说话,才能获得法律上的支持。”
根据《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第五十一条规定,教练员存在索取、收受学员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等不良行为的,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整改不合格的,予以通报批评。
余倩法官告诉黄女士,除了向法院起诉外,她还可以通过直接与驾校进行沟通、向交通局运管处投诉的方式来解决此类纠纷。
培训时长不够,学员可要求解除合同
“这个问题近些年来比较常见。”余倩法官说。根据2022年交通运输部、公安部联合发布的《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不同车型对应着不同的培训学时的要求。“也就是说,如果学时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肯定是拿不到驾照的。”
■法官寄语
驾校培训是一个多部门协同管理的行业,根据部门职责与分工,当消费者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以下投诉方式维权:
一、上车培训应由驾校教务处统一安排,如有培训、考试或学习安排方面的困难或问题,请采取向驾校教务处进行反映的途径,以免延误学习。
三、机动车驾驶证考试由公安交警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如有考试方面的问题,建议向公安交警部门进行咨询。
四、收费价格的主管部门为发展改革委,如有驾校收费方面的问题,建议向发展改革委进行咨询。
五、培训费收费标准由消费者与校方以签订《培训服务合同》的方式进行约定,如驾校未按合同履行约定事项,可通过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申请合同纠纷调解或仲裁,保障自己合法权益。
最后,以上途径均无法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生活中遇到潜规则,一定要勇敢说不,合法维权。所有正确与正义的事情都有代价,但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去做。只有法律有力量、有温度、明是非,才能在全社会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