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培训贷”套路涉世未深大学生6名学生讲述落入“培训贷”陷阱经历

近日,读大一的江西女孩张晓文向《法治日报》记者反映,自己可能遭遇了“培训贷”骗局——她参加了某培训机构的线上配音课程,并在机构工作人员引导下,办理了总计5860元学费的分期付款。后来,她发现课程内容与承诺的不符,机构也没有像先前承诺的那样给她提供兼职机会。她提出取消课程退款,但仍需要缴纳2023元违约金。

不良培训机构是如何设局的?为何取消课程退款如此之难?怎样依法整治这一乱象?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采访。

“工作人员极力推销,说可以边学习课程边做他们的兼职,赚来的钱分期付学费,而最终打动我的是那句‘学习技能不是消费,是投资’。”张晓文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回忆说,上了部分课程后她发现,培训课程极其不专业,也没有提供兼职,而培训机构还在不断向她推荐价格更高的进阶课程。

类似的遭遇远不止张晓文一人。记者采访了6名近期陷入了“培训贷”陷阱的学生,他们意识到被骗后都想维权、退还培训费、解决网贷问题,但困难重重。

所谓“培训贷”陷阱,是指一些不良培训机构以提供兼职与就业机会等承诺,诱导学生等在网络贷款平台进行借贷支付培训费。但课程开始后,学员并未得到机构承诺的兼职或就业机会,也未能掌握一门技能,却面临退费困难和高利贷风险。今年5月底,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过2023年第1号预警:警惕“培训贷”陷阱。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大学生身陷“培训贷”陷阱,既有社会层面的问题,也有大学生财商教育缺失的问题,应该通过常态化的金融理财教育,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理性的金融理财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同时,还应加强对社会上各类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市场准入、资质审核、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监管,保持打击违规违法培训的高压态势,促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发展、合规经营。

以提供兼职为幌子诱导学生付费培训

感觉上当受骗的张晓文决定退课也不再分期还款,但催款短信随即而来。

她这才知道,所谓的学费分期,其实是向网络借贷平台贷款支付学费后分期偿还。现在,她既希望从培训机构要回已付的钱,又担心不按培训机构的要求做,会导致无法取消分期贷款,从而影响个人征信。

“分12期慢慢还,一个月仅需要还331元,没有任何压力”“下个月还第一期学费的时候,也可以做兼职了”“针对大学生有助学优惠,首付100元抵扣3000元的学费”……这是今年刚参加完高考的安徽女孩周娜接触某培训机构课程时收到的“培训贷”推销。

“这家教学PS技能的课程机构告诉我,参加培训后,他们会给我派单,最开始一个月也能赚900元。”周娜说,彼时她对借贷完全不了解,机构工作人员主动提出,培训费如果全额交纳有压力,可以选择分期付款。

其他人遭遇的套路几乎如出一辙。

机构声称教育分期实为网络信用贷款

当时,林茜每个月生活费不超过1000元,拿不出培训费。一开始,机构工作人员邀请她在某互联网公司的信用贷款产品中开通分期付款,“说他们有合作关系”。林茜回忆,因为不常用该互联网公司产品,机构工作人员又推荐她在某贷款平台开通分期付款,“老师发了个二维码让我扫,说这是公司内部教育分期”。

这样的说法并非个例。调查中,张晓文也向记者反映,机构在推荐分期支付的时候,明确表示“不是分期贷款,只是签个合同分期支付学费”。

对此,上海某助贷机构人士告诉记者,以技能培训为目的的“培训贷”,本身是具备较大市场需求的,不少助贷机构、消费金融公司等机构都有布局。作为一款金融产品,它的业务模式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却被部分别有用心的人盯上,负面舆情时有发生,近些年一直是监管部门整治的重点。其所在机构也一直加强用户的权益保护建设及合作机构的资质审核,一旦发现合作机构存在风险会即刻停止合作。

“网贷行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存在办理贷款业务门槛低、身份审核形同虚设、风险提示不充分的问题,一些机构开始钻法律空子,通过‘培训贷’等套路涉世未深的学生,达到敛财的目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说。

“‘培训贷’本质上属于消费类贷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说,这类培训机构若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的行为,则构成民事欺诈,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撤销合同。如果在校大学生落入“培训贷”陷阱,可向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也可提起民事诉讼或报警由公安机关帮助协调,若涉嫌诈骗还可向公安机关报案。

2021年3月,银保监会等五部门就曾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监督管理。其中包括,放贷机构外包合作机构要加强获客筛选,不得采用虚假、引人误解或者诱导性宣传等不正当方式诱导大学生超前消费、过度借贷,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精准营销,不得向放贷机构推送引流大学生;未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或地方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机构手段不断升级学员退费难维权难

但记者发现,仅有少数受害者能要回部分学费并取消分期付款。有的涉事机构甚至“理直气壮”地表示,培训就会产生费用,借款也是自愿行为,如果学员不满意,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有学员称,起诉到法院后,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刚从云南一所高校毕业的林晓娅,选择了某机构的韩语培训课程并办理学费分期,但上了几节课后发现直播课变成了录播课。一共262节课,林晓娅上了13节课后便向机构提出解除培训合同,退回学费和取消分期付款。对方“核算”了一番,表示已经交纳的4462.5元只能退回0.29元,另外他们不能取消分期,需要学员自行对接网络借贷平台进行操作。

据了解,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年2月公布的《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也提到了学员被诱导办理“培训贷”后退费难等问题。

在记者的调查中,周娜属于“幸运”的。她在参加培训后发现“货不对板”,所谓的兼职也是“遥不可及”,从而选择退课,历经波折最终成功。

乔新生认为,从法律层面看,学员作为成年人,在签约时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与培训机构、借贷平台签订的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要界定其中是否存在民事欺诈甚至刑事诈骗,存在一定难度。

一位业内人士也表示,在受害者高投诉率的背景下,机构的手段不断升级,比如声称学员只要参加了培训,就已享受服务。很多机构还会留存学生视频、照片等上课信息,导致后期学员维权时非常被动。

“以‘培训贷’陷阱为例,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欺骗性、迷惑性和衍生性,属于新型诈骗型违法犯罪活动范畴,不法分子往往以提供实习、兼职、就业机会等进行利诱或者巧立名目,进而变相获取被害人钱财,往往真假套路难辨。被害人对此类新型违法犯罪缺乏足够的认知乃至识别能力,司法实践中也存在取证难、刑民交叉识别难等难点。”彭新林说。

理性判断谨慎选择健全风险防控机制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5月底发布的2023年第1号预警显示:“培训贷”骗局时有发生,且呈上升态势。个别不良培训类机构以只要报名参加培训课程就提供兼职与就业机会、学费可以分期付款等承诺,诱导学生在网络贷款平台进行借贷。但课程开始后,学生并未得到机构承诺的兼职或就业机会,而且面临退费困难和高利贷风险。

对此,彭新林建议,加强对社会上各类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市场准入、资质审核、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监管,保持打击违规违法培训的高压态势,促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发展、合规经营。学生群体也应增强防范意识,注意甄别招聘信息与培训机构资质,选择合法合规的培训机构,不要在陌生网络平台注册信息、转账汇款及办理贷款等,保护自己合法的权益,不要落入“培训贷”陷阱。

在刘德良看来,大学生身陷“培训贷”陷阱,既有社会层面的问题,也有大学生财商教育缺失的问题,应该通过常态化的金融理财教育,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理性的金融理财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切实做理性的金融产品消费者,在遭遇“培训贷”套路和陷阱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判断。

乔新生认为,应增加合法借贷资源的供给,并以此为切入点,完善“校园贷”行业准入、运营监管体系,明确行业准入门槛,健全行业风险防控机制,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定制化、规范化、安全放心、真实透明、风险可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让真正有需求的大学生更便利地得到金融支持,有尊严也有能力进行贷款消费。(赵丽李丹阳)(文中受访学生均为化名)

THE END
1.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关于防范以校外培训...近期,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教育部办公厅公文、冒充相关机构工作人员等方式,以校外培训退费名义实施诈骗犯罪,危害严重。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公安部刑事侦查局联合提示: 一、接到自称校外培训机构工作人员主动退费的电话时,一定要保持警惕。相关政策要以政府部门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为准,不明...https://www.gov.cn/xinwen/2022-07/10/content_5700301.htm
2.家长不要轻信!有人假冒培训机构退费实施诈骗家长不要轻信!有人假冒培训机构退费实施诈骗 据苏州市反通信网络诈骗中心通报,近期有诈骗分子冒充教育培训机构,以退学费为名实施诈骗。诈骗分子先通过短信或电话联系受害人,谎称已停业的培训机构现在可清退学费,取信受害人后便拉其进入所谓的“退款”QQ专群,群内有人向受害人提供详细的“退款流程”。随后诈骗分子主要...https://m.guanhai.com.cn/p/178227.html
3.女子遭遇“培训班退费”骗局,薅了骗子1600元后突然醒悟报警突然醒悟报警 目前此案仍在调查当中 宋女士收到的退费文件。上海静安警方 8月9日中午,宋女士收到一份匿名快递,拆开后发现是一张印有“教育部办公厅”抬头的《某培训班退费公告》,并标有退费用的二维码。此前,宋女士曾给子女报过该培训班,但课没上几次,该培训班就因经营不善停课了,还有数万多元学费没退回...https://m.gmw.cn/2023-08/23/content_1303491588.htm
4.“培训机构”主动退费?小心有诈!此外,常州市民黄某报警称,其收到陌生短信,显示“大鹏教育以前交的培训款,尚未归还,请至QQ群申请”。其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了“上海经办”APP,通过网银向对方转账,之后发现被骗,共损失14612元。 案件分析 作案目标:有网课退款需求或报名相关机构网课的人群。 https://www.ourjiangsu.com/wap/a/20230406/1680775401627.shtml
1.艺术培训机构不退费怎么追回培训费要是遇到培训退款的问题,找他们准没错。2.如果你觉得培训机构不规范,也可以向市场监管局投诉。因为这些都是个体经营户,由市场监管部门来管。3.实在不行就寻求法律援助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七条:消费者协会履行下列公益性职责:(一)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提高消费者...https://www.66law.cn/case/28396474.aspx
2.英语培训机构爱贝斯总裁携行李箱跑路,涉5万学员2亿学费教育家8月30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教育督导局一级巡视员胡延品称,对于培训机构退费难甚至卷钱跑路等严重侵害家长权益的问题,家长可以向“双减”管理监督平台举报,也可以向当地的职能部门反映。教育部将实行挂牌督办,结果将向社会公布。 教育部门同时将督促相关部门加快推进第三方资金监管,防止退费难和机构卷款跑路,...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357312
3.孩子致家长一封信(精选6篇)五、不要托培训班等社会机构用无校车资质的车辆接送孩子。 六、若发现安全状况差、不符合标准以及没有校车标识的“黑车”接送学生时,请主动向学校和交警部门举报。 七、作为家长,您应该首先做到学习和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自觉抵制交通违法行为,并做到言传身教,与学校老师一起,教育和培养孩子从小养成文明交...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u04wdk4.html
4.全国12315平台热线办理进度查询 请登录 2024年11月21日星期四 投诉公示 企业服务 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 认为经营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 我要投诉 您发现违反 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的行为 我要举报 您需要了解 市场监管有关法律法规 我要咨询https://www.12315.cn/
5.教育培训机构办卡后不营业拒绝退费可以报警吗教育培训机构办卡后不营业拒绝退费可以报警吗 商家办卡后不营业不退费可以报警。 如果门店倒闭、或更换地址,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退回预付会员卡的余额。 如果商家还在继续经营,而消费者因个人原因单方面要求退还余额,可通过与商家协商进行退款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商家不可要求消费者为了能够拿回自己的余额而进行非主动的...https://www.64365.com/special/20670248/
6.血透室优质护理年终总结(通用26篇)2、分别于6月份、11月份组织全体护士参加温岭宾馆、万昌宾馆的礼仪培训。 3、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95%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评选出了最佳护士。 4、每月科室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一次,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提出的要求给予最大程...https://www.jy135.com/nianzhongzongjie/957355.html
7.培训机构寄来纸质退费通知?多家培训机构发文提醒:是诈骗收到培训机构寄来的纸质退费通知?小心有诈!8月18日,广州反诈中心在微信公众号发文称,近日广州市内已有多名群众收到快递文件,拆开一看是一份彩色印有国徽、盖着公章,还和自己有关的退费回款文件,文件落款是之前参加的教育机构。广州反诈中心提醒,这是新型诈骗。而近期卓越教育、学而思也发文称公司运转正常,不存在大...https://news.southcn.com/node_17a07e5926/c87b6b64cc.shtml
8.培训机构突然停业家长遭遇退费难监管部门已将涉事企业列入经营...“今年正月十五以后,我们就被通知机构不办了,给孩子买的平衡车培训课程一共就上了七八节,剩余课程费还有3000多块钱呢,现在机构不仅不退费,还强制我们转入第三方机构,这完全不合理。”从今年过完年,家住凤城九路的毋先生就为培训机构停业的事情闹心,并表示现在根本联系不上该机构的负责人,打老师的电话也都无人接...https://www.xiancn.com/xzt/content/2024-03/22/content_6867005.htm
9.“双减”之下,家长遭遇培训机构“花样”退费难“因为政策调整,培训机构产生的成本却要家长们买单,这样合理吗?”杨青说。 针对当下各种家长退费难、维权难的情况,不少相关部门开始行动。 8月5日,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该局接到的关于教育培训机构的退费纠纷数量仍处于高位,提醒消费者在选择教育培训机构时要注意查看办学许可证等信息。https://t.m.youth.cn/transfer/toutiao/url/news.youth.cn/sh/202109/t20210909_13212176.htm
10.培训班“不满意可退费”可等了两个月退款还拿不回来这下余女士有些懵了,因为她在去年12月31日缴费的时候就问清楚了的,如果孩子中途不学了,可以退还剩下的课程的学费,在学校出具的收据上,也写着“不满意可退费”,那么这退费怎么就“缩水”了呢? 培训学校却另有说法 如今,暑假已经来了,余女士说,女儿目前已被市内某重点中学录取,她在暑期的培训班课程,也以初中...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2&newsId=1719410
11.规范医院收费管理12篇(全文)(3) 收费员在划价、收费时, 应仔细辨认处方, 准确录入医生工号, 按规定划价、收费, 不得错划与错收。 (4) 收款时唱收唱付, 发生长短款应及时汇报, 现金当面点清并验钞, 发现假钞应立即要求患者更换 (如遇重大疑问者应立即报警) 。 (5) 收费员对医生开具的各种收费通知单, 收费后应加盖现金收款或记账章...https://www.99xueshu.com/w/ikey0wwrmbr5.html
12.培训班退费找哪里投诉有效?(投诉培训班退费没结果怎么办?)投诉培训班退费没结果怎么办? 不用找教育局,除非你有证据证明这家机构存在违法办学、违规办学的情况,这种情况你举报的话教育部门是可以介入的。 但是如果你是想让教育局替你要钱……除非你有人 正确的打开方式是:找工商! 说什么发网上、找媒体、找亲戚堵门啥的不是不可以,但是成本高、见效慢,往往也觉觉不...https://www.xiaoyou3.com/extend/488.html
13.血液透析室科主任年终工作总结(通用23篇)积极参加院内各项业务学习与培训,支持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大专学习,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使我们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在日常透析过程中相互协作,由于科室病人多,机子少,无论是晚上急诊或是星期天加班从没有推诿现象,也不因为加班而影响次日正常工作。https://www.ruiwen.com/zongjie/6565745.html
14.遭同行恶意“宣传”一培训机构报警维权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根据疫情防控统一要求,公本教育将授课形式由线下转为了线上。2020年底,小夏找到公本教育以自己未接受线上课程培训为由提出退费要求。公本教育认为,小夏在完成了120课时的面授课程后,公司为所有的学员都提供了线上课程的服务。至于小夏没有完成在线课程的责任并不在公司。不过,经过协商,公本教育...https://www.ntjoy.com/html/shehuixinwen/2022/0915/398345.shtml
15.培训机构网贷退款流程:怎样申请退回学费?逾期资讯起诉培训机构引诱网贷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网贷行业得到了泛的关注和应用。部分不法分子利用网贷行业的教育培训便利性实施欺诈活动,而培训机构却可以成为这些欺诈表现的帮凶。本文将探讨起诉培训机构引诱网贷这一疑问,并分析法律对此的退款规定和解决方法。 https://www.hezegd.com/lawnews/zixun/472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