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证无照无资质纠纷频发维权难盘点校外培训班的N个“坑”新闻频道

●无证办学、超范围经营、师资力量缺乏保障等校外培训机构乱象依然屡见不鲜

●大力度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是当前面临的紧迫难题,这个难题破不了,教育的良好生态难以形成

●培训机构应依法办学,提升教学质量、做好课后服务,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不得在公示的项目和标准以外收取其他费用,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培训对象摊派费用或者强行集资

近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赴北京市调研教育综合改革及党史学习教育情况时强调,北京要扎实推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严格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打出政策组合拳。

此前,陈宝生曾在今年年初的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大力度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这是当前面临的紧迫难题,这个难题破不了,教育的良好生态难以形成。这件事非办不可,必须主动作为”。

严监管之下,不少校外培训机构加快了内部整顿的步伐。但《法治日报》记者近期调查发现,无证办学、超范围经营、师资力量缺乏保障等校外培训机构乱象依然屡见不鲜。

无证办学屡禁不止

恶性竞争扰乱市场

3月11日,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曝光了5家无证办学的培训机构,分别是北京天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百年英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健伟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优胜辉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易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这5所培训机构均不是第一次被曝光,尤其是优胜教育,已被曝光7次。

无证办学本是违法操作,现如今却变成很多培训机构的“正常操作”。《法治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很多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才得知自己报名的机构无办学资质或是超范围经营。

豆瓣用户名为桃子的网友说,她报名的英语口语培训机构,实际注册的却是教育咨询公司,也没有教育局颁发的办学许可证。

一些市监局也提示,消费者在选择学科类或职业技能、职业资格类教育培训机构时,要注意查看对方是否已经取得教育行政部门或人力社保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如培训机构未取得办学许可证,建议谨慎选择。

杨新(化名)在一家知名教育培训机构任职多年,据他介绍,如今一些培训机构为了获客和留客,纷纷改变过去“先报名后学习”的业务模式,将高价课程以超低价售卖给客户。“比如有的会推出‘免费带读’‘1元学习体验课’等,把原本几百元、几千元的课程拿出来让学生免费学。有些机构甚至就是在‘赔钱赚口碑’。”

在王艳辉看来,这种不正当竞争,一方面会让机构本身的质量和声誉形象受损,影响机构的后续发展,同时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另一方面扰乱了市场的正常价格秩序,让消费者很难从价格上判断课程的价值,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师资力量缺乏保障

机构收费水涨船高

教育培训行业迅猛发展的趋势和相当可观的薪资待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择业者,然而高低不平的准入门槛,导致不同机构或同一机构内的讲师资质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李梦(化名)曾在某全国连锁少儿英语培训机构任职,据她介绍,她所在的培训机构对教师资格证没有硬性要求,只要经过培训获得机构颁发的资格证,就可以正式带班带课。

王艳辉说,国务院要求所聘从事培训工作的人员除了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相应的培训能力外,从事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还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类似在校研究生等没有教师资质的人员是不允许从事培训工作的。”

《法治日报》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培训机构除了师资队伍鱼龙混杂、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外,还会明里暗里地涨学费。

据李梦介绍,她所在的机构基本上每年都会涨一次价,涨幅在1000元至2000元左右,现在一年的学费已经超过2万元了。

“盈利性培训机构收费高低、是否涨价和涨价幅度是由市场决定的,属于市场行为。消费者判断机构收费和涨价是否合法,主要取决于两方面。首先,收费是招生简章内容的一部分,培训机构应报主管部门审批,在无备案的情况下擅自涨价属于违法行为。其次应看备案后双方签署的合同。若合同约定不涨价或限制了涨价的幅度,双方应尊重合同规定。”刘德良说。

预付式消费惹纠纷

申请退费难度加倍

预付式消费基于其便利性和优惠性,已成为多数消费者的首选消费方式。尤其是教育培训机构,考虑到课程的长期性和连续性,目前更是广泛推行预付式消费。但这也为后期因个人或机构原因引发的退费难埋下了隐患。

但这并未让培训机构的退费纠纷就此减少或中止。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近日在“消费警示”中称,今年以来,市监局接到的关于教育培训机构的退费纠纷数量居高不下。该局还曝光了自今年1月21日至2月20日间投诉量大、解决率低的教育培训机构,其中百年英才投诉率最高,共收到投诉38件。优胜教育解决率最低,为0。

对此,王艳辉表示,培训机构的退费扣费应该严格按照民法典合同编的规定以及双方合同的约定来履行。虽然定金作为一种违约担保,一般不能退,但由商家原因导致的退费,不应该扣除违约金。如果消费者不慎签署了霸王合同,那么合同中基本公平的条款是有效的,而明显不公平的限制消费者权利的条款则是无效的。

刘德良补充说:“民法典第586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一般来讲,不要随便交付定金,要特别警惕消费协议中关于‘定金一律不退还’之类的条款,以免上当。若培训机构口头承诺,报名人则应要求以书面形式写进合同,便于日后取证维权。”

在北京某大学就读的张盐盐(化名)于2019年报名了一个油画班,2020年因为疫情无法正常上课,她考虑到学业紧张,在油画班的收获也很少,于是在2020年8月与机构协商退款。由于报名之初并未与对方签署合同,因此在退费过程中遭遇了一系列麻烦。

张盐盐所在的机构虽然同意退费,却提出一个条件。“让我找个同学代替我的位置,然后从这个同学的报名费中扣除1500元的成本费,再退给我2500元。但我不想拉别人入坑,所以到现在也没有成功退费。”张盐盐说。

《法治日报》记者调查发现,预付式消费导致的培训机构退费纠纷不胜枚举,机构拒绝退费或扣除20%至30%不等的“违约金”的理由花样百出。为减少损失,培训机构甚至提出完全不合理的要求。但很多客户考虑到维权成本高,最终都是吃了哑巴亏。

王艳辉说,预付式消费是时下经营者常用的一种营销模式,即消费者在实际消费前就预先向经营者支付一定费用,再由经营者提供相应的商品或服务。要想减少此类纠纷,最重要的还是消费者要擦亮双眼,不要被预付款的优惠所迷惑,不要冲动预存过多款项,否则可能造成经济损失。

依法办学提升质量

不断增强证据意识

刘德良认为,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现行法律法规基本比较完善,对培训机构的审批、备案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培训机构乱象丛生,主要问题在于行政执法过程中问题较多,“当前我国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的情况”。

他还指出,培训机构自身缺乏诚信观念,而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也不够强,不严格把关合同内容,缺少证据保存的意识。

THE END
1.法律如何规定舞蹈培训班的退费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485901.html
2.与教育机构协商退费,均以各种理由推脱黑猫投诉起初,卓然没有课程,后打开公众号,课程更新,发现我想学的剪辑只占课程的几章与之前所说不符,后我与该工作人员协商退费,均以各种理由拖延拒绝退费。那时我涉世未深,感到绝望与崩溃,想息事宁人,最后发现自己真的无力承担该费用。2024年7月,与该公司合作的公司打电话给我,要我支付课程费,告知我不交,会影响征信,...https://tousu.sina.com.cn/complaint/view/17374930041/
1.普法时刻︱培训机构的“概不退费”条款有效吗?在本案中,培训合同中关于退费条件的格式条款明显加重了小王的责任,且没有证据证明培训机构向小王就该条款内容进行明示、提醒。所以,法院因此确认该“概不退费”条款无效,基于小王已经没有继续履行合同的意向,根据其购买的课程数量、上课次数进行核算,判决教育培训公司退还小王相关培训费用。但是,格式条款也并不总是无效。https://cnxds.shxlaw.cn/a/jinritoutiao/2024/11/12/801703.html
2.教育机构退费怎么算的啊这些都需要根据您与教育机构所签订的合同内容来加以明确。 我们强烈建议您在提出退费申请之前,先行与教育机构取得联系,详细了解他们的退费政策,以避免可能出现的不必要的争议和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https://www.66law.cn/laws/3060775.aspx
3.民办教育机构退费流程要几天培训机构正常退费一般都是一个月左右,甚至更长,要看具体情况。 一般规定培训机构应在15个工作日内按原渠道一次性退还所有费用;在收费课程完成二分之一课时及以前提出退费的,应按已完成课时的比例扣除相应费用,其余部分在15个工作日内按原渠道一次性退还。 在培训课程完成二分之一课时后提出退费的,培训机构可不再退...https://m.64365.com/special/zxjzdgdzcyzbljgjssksjtzj/
4.民办学校案件数据分析报告之上海篇专业文章上海24、 培训机构以外的第三方收费,学员可否要求实际收费主体承担退费的连带责任? 裁判观点1:第三方直接收费的行为违反了民办教育机构的财务制度,也侵害了培训机构的法人财产权,在无法证明双方财产独立的情况下,第三方应承担退费的连带责任。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徐某某与美泽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市长宁美加进修...https://www.allbrightlaw.com/SH/CN/10475/26fd9f47514694e3.aspx
5.十大消费维权案例⑦培训机构退费难?相关部门耐心调解成功退费...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条规定,“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https://pub.timedg.com/s/2022-03/15/AP6230476ae4b066048bdaaeb8.html
6.贵州省司法厅答:对于众多培训机构紧急退租但无法全额退还租金、押金的问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发布了《关于校外培训机构房租有关问题的行业意见书》,明确在“双减政策”印发之前,培训机构为了开展学龄前儿童线上培训或学龄前儿童线下学科类培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普通高中学生学科类培训的,政策施行后,可以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https://sft.guizhou.gov.cn/hdjl_97/yasf/202110/t20211025_71191854.html
7.培训机构退费难?该怎么维权?看看法院怎么判!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困扰:在教育机构购买了舞蹈课/健身课/游泳课/书法课等等,预存几千元课时费,上了几节后因为兴趣下降/不认可课堂质量/教育机构迁址等诸多原因不想去了,作为消费者自然是想要求退费的,但很常见的,很多商家会不同意退费,并给出更换教师/更换学习项目/赠送课时等协商条件。遇到这种情况...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44979861&efid=tnYLPw5y8YXCmUmpIVC3ZA
8.向"霸王条款"亮"红牌"法院判决退回消费者培训费此外,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致使对方没有注意或者理解与其有...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3/08/id/74809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