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的合作人开始问你一些问题,而你给的答案并非如他们所愿,那么,下一步你该怎么做呢?
下面,有十二位来自美国青年创业委员会(YEC)的创业者,他们给出了一些建议,指导你如何应对这种困境并确保你可以实现自己最重要的创业里程碑。
1.建立一个清晰的里程碑
当企业创始人对自己的里程碑不是很明确时,对他们(或是他们的合作人)来说就会比较难看到一些进步了。你需要规划出一个清晰的里程碑,然后按照目标一步步筹集资源,这么做可以和合作人保持同步,并且合作人也不会担心。
—DavidEhrenberg,EarlyGrowthFinancialServices
2.多沟通交流
当员工觉得工作真的很难时(员工经常会觉得工作很难),一定不要让这种感觉入侵到你自己身上。当人们开始怀疑你时,你就会很容易被攻破,并且会让自己变得孤立,但是这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ShaunKing,Upfront
3.要有所期待
作为一名创业者,你应该成为另外一种CEO,那就是首席激励官(ChiefEncouragementOfficer)。如果其他人无法看到一些乐观的事情,比如当结果不佳时,合作人会失去对你的信任,此时你需要成为那个乐观派。
你需要听听他人说什么,然后认真的考虑他们的建议,但不要让他们的批评把你带到一个无法完成的点上。对合作人来说,如果他们喜欢你的业务,就会不断循环合作;相反,如果他们不喜欢,不管怎么样他们都不会投。
—TylerArnold,SimplySocialInc.
4.真言实语
我见过很多创业者,他们在筹集合作方面非常专业,但是在运营企业方面却很业余,只要合作人给他们投钱,他们会把全世界的托辞都用上。当合作人看到企业进展缓慢,就会变得难于取悦。
因此,最好就是告诉合作人公司究竟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你还没有获得收入。如果要获得收入你还需要些什么资源,你准备怎么做等等。那些被告知以实情的合作人往往比那些听一些借口的合作人更有耐心,前者的耐心程度甚至是后者的五倍。
—RaoulDavis,AscendantGroup
5.勇往直前
—TyMorse,Songwhale
6.进行一次基于事实的讨论
合作人和创始人都在进行一次冒险,而且风险很高。为了能让双方对话更富有成效,你应该把陈述转换成准确的数据,然后把之前定义过的目标用指标进行比较。.
如果数据能够充分表现出公司的发展状况,接下来就是需要提升情感管理了。如果数据达不到既定目标,那么这也是一个机会,你可以向合作人表达公司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改变,并设置好新的目标,以及能够展示公司发展进度的稳定信息流。合作人的怀疑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是事实是你对抗怀疑最有力的武器。
—ManpreetSingh,SevaCall
7.找到问题
当一个对你公司非常有利的人告诉你他的怀疑,千万不要忽视它,你需要立即找到问题所在。此时不是你搞创意的时候了,你需要赶紧给出问题的答案,并且向合作人表达自己的目的。
—FabianKaempfer,Chocomize
8.做该做的事
如果你的合作人表达了他们的怀疑,很可能是下面这两件事中的一个发生了:要么是你在传达自己工作进度的工作上做的不好,要么就是你的企业出现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如果是第一个问题,你必须学会如何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故事。如果你对自己的规划非常自信,那么可以找一种更加清晰的表达方式,向合作人好好解释。如果是第二个问题,那么此时你就该好好利用下你的合作人了。
当你的公司出现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坦率的向你的合作人表达出来。绝大部分合作人会提供一些非常有价值的帮助。合作人最讨厌的一个词就是“惊喜”,因此要及时和他们沟通,让他们了解你的情况。
—MattTalbot,GoSpotCheck
9.安排一次亲自参加的会议
和合作人安排一次面对面的回忆,让他们把怀疑详细说出来,然后给他们一一解答,回答的时候一定要真诚、开放。有时,一种完全开放的态度会消除合作人的怀疑。
—AndrewSchrage,MoneyCrashersPersonalFinance
10.重新建立可信度
—ChristopherKelly,Convene
11.不要去辩解
对合作人,你需要完全诚实,并且透明。和合作人交流时,你需要更加开放,效率也需要更高,你最好可以制定战略去解决问题,承担责任,迎接反馈,不要辩解——因为每家公司都存在摩擦。
—SarahWare,Markerly
12.你的计划,以及你会如何执行,这些需要和大家真诚讨论
合作人看重的是长期盈利,但是在通往盈利的道路上企业需要完成若干个里程碑。你要给合作人展示自己实现了这些里程碑,并且提醒合作人市场机遇,让他们从一开始就对合作你感到兴奋。
如果你没有按照最初的商业规划完成相应的里程碑,那么就必须要告诉合作人你接下来的一系列行动,重建合作人的信心。你需要清晰的表达什么地方发生了改变,你会如何应对。无论怎样,你必须能随时让合作人知道自己有一套计划,并且正在按计划执行。
—BenRubenstein,Yodle
经常有一些创业者会问“创业失败后合作人的钱该怎么处理,到时候要是全赔了自己还要不要还?”遇到这些问题有时真的想笑一笑,那笔者今天就简单的解释一下。首先大家要明确一点,合作人与创业者之间的是合作关系,一个出银子(合作人),另外一个奉献创意和汗水(创业者),而不是债务关系。在合作之前,VC会和创业者签订很长的合作协议,里面会包括企业清算时如何分配的条款。通常VC会要求优先清算权,参与分配权,最低回报率等。
举个例子,天使轮合作人给了你100万,三个月后发现商业模式行不通,项目打不开市场,大家准备放弃这个项目,但此时公司账面还剩余20万,这个钱应该怎么分配呢?通常VC会要求一个清算倍率,这个数字是大等于1的,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公司账面低于合作额,那么剩下的钱就得全还给VC。换句话说除非你赚了,不然这些钱还是得还给别人,但是这个的底线是公司资产,创业者本身是不用承担连带责任的。
说到这里那我就多说一点。还是刚才那个VC天使轮给你投了100万,占40%的股份。项目发展的不错,但是因为创业者出了问题,不想做这个项目了,准备把公司出手。这个时候有个大公司正好想收购,出价400万!那这个时候该怎么分呢?VC一般是会要求一个最低回报率的,比如3倍,那么VC这时候会先拿走100万的3倍,也就是300万,剩下100万大家再按照股权来分配,那你最后只能拿到个60万。
当然了,一般天使轮VC或合作人要求最低回报率的很少,一般是靠后轮次的VC会要求。
特别的是,在合作中有一种合作方式叫可转债合作。顾名思义这是个“债务”,他是介于债务合作和股权合作之间的一种方式。债务合作很容易理解就是借钱嘛,到时是要加上利息还的,股权合作就是上面提到的,大家分配股权。可转债就是“合作人”将钱借给你,但是后期可以将其转换为公司的股权。在这种条件下,可转债合作人是将资源以债务协议的方式借给公司,合作人是债权人而非股东,等到特定条件(如下一轮合作时)将债权转换为股权。
那么问题就来了,要是你的项目失败了,这个大家就得留意,你就得去还合作人的钱了!这种方式也是为了创业者不在第一轮就被稀释太多的股权。创业都得向前看嘛,成功了就多赚一点,失败了就承担一点!
创业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大家一定要注意其中的陷阱,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在关键时刻不会掉坑里!
通常情况下,不管是哪一家初创企业,只要是在刚起步的时期,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共性的问题,比如说无止境的工作时长、狭窄拥挤的工作环境、吃紧的财务预算以及力量单薄的经营团队。
所以,当初创企业计划进行规模发展的时候,会出现哪些常见的易犯错误呢?而他们又要如何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呢?
致命错误一:到最后一刻才雇用新人
如果你总是将招聘的工作拖到最后的紧要关头才进行,那么不仅仅会错失关键的市场机遇,而且在很多工程和项目上,你都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完成。举个例子,当你的收件箱里收到了无数的订单请求,那就说明你的网站迫切地需要进行更新和提升了。
慢慢地,你就会发现,你寻找人才的能力会得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提升。或许在20年前,你所能够利用的只有别人的推荐和招聘人员,但是现在你可以利用的工具就非常多了,比如说LinkedIn、Angel.co以及一切能够通过社交媒体所获得到的二级资源。
社交求职招聘网站Jobvite的一项调查显示:“那些利用社交媒体来招聘的老板会发现,这种情况下的应聘者在素质上要比仅仅通过传统招聘渠道得到的应聘者的素质高出49%之多。”
致命错误二:缺少有序、高效的新员工培训系统
他们一个个地都会埋在自己的电脑中,疯狂地工作,情绪焦躁,一脸生人勿近的表情。团队的领导则会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滔滔不绝地给下属们布置各种各样的任务,发布各种各样的指令。
但其实真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如果你想要保持公司员工高涨的奋斗劲头,那么从新员工走进公司大门的那一刻起,你就需要保证呈现出出色的工作表现,让他们对你的公司产生信任。最好在新员工上班的第一天就能保证有人邀请他们共进午餐或者喝杯咖啡聊聊天。
你别看这些事情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它们却能产生很大的影响。让新来的员工有归属感和亲切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这就像在一件平滑的机器里扮演同样角色的齿轮一样,能够提高参与度、生产能力和办事效率。
除此之外,你还需要在一些很基础的事情上做到完美。比如说,当新员工走进公司时,你要保证他们有办公的空间和设备,这些都需要提前准备好。也许你会觉得这些根本都是再简单不过的了,但事实上,在这一环节上出问题的不在少数。
致命错误之三:坚信没有任何的管理是好的管理
虽然我们现在可能生活在一个以电动踏板车、办公室津贴、开放式办公环境和新时代管理系统为主要特征的创业时代,但是如果你想要保证频繁的职工参与和互动,那是需要具备很多条件的,不仅仅是每天几杯免费的有机咖啡就能行的。
许多初创企业的创始人都以自己公务繁忙来作为管理不好公司的借口。虽然你的确是应该雇佣一些可以进行自我管理和约束的员工,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千万不要太过刻板,对于这方面的要求应该根据情况适当放宽。新来的员工要能够找到一个可以提出疑问和学习业务的对象。除此之外,他们还应该找到一个能够对自己的工作表现提供定期反馈与评价的人。
高效的沟通和交流是企业管理的奠基石。不论是成功、挑战还是经验教训,公司都应该保证一定频率的、公开的一对一讨论。所以,当你立志做好公司管理时,第一步就是要做到频繁的交流。只要做好了这一点,那么后续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你离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也就不远了。
当新的员工加入到你公司的时候,他们只能看到自己面前呈现的是什么,所以如果你想要招揽到最优秀的人才,让他们真正为你所用,为公司带来实质性的成果和进展,那你就需要建立一个最基本的HR系统,给他们营造一种舒适、惬意的工作环境。
天使合作人也不是无所不能,他们也会有犯错的时候。因此,创业者需擦亮眼镜,找天使合作人时也要慎之又慎。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一些经验不足的天使合作人会犯同样的错误,特别在他们首次合作时尤为明显,下面就来看看这些问题吧。
一、合作领域不是你所擅长的
当然啦,保持合作组合多样性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如果你在一个自己不熟悉,或是没有多少经验的行业里砸下重金,可能就是个比较严重的错误了。不少创投界的专家都不会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里合作。但是,如果你仍然希望在自己的合作组合里增加一点多样性,那么务必要确保自己能够控制合作风险,或是找一些和自己专业相近的领域。
二、不通过律师就签署商业文件
我们都看过《社交网络》这部电影吧,当初扎克伯格的好朋友爱德华多是Facebook的第一任首席财务官,并给予了扎克伯格创业资源支持,但是后来他由于亲信小扎,在没有律师的情况下草率地签署了股权协议,导致自己的股权严重稀释,最终被扫地出门。所以,如果在没有律师的条件下签署商业文件可不是个好主意。
当然,你必须要确保自己的律师在法律和财务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
三、多样性不足
在尝试合作多样性之前,首先要确保这些不同的合作领域都是你较为熟悉的,之所以要尝试多样性,就是为了避免把所有鸡蛋都放进一个篮子里。作为合作人,你肯定知道多样化的合作能够帮助你降低风险。一般而言,一个天使合作人的合作组合平均会涵盖20家公司。
这样的话,当你合作的一家初创公司出现损失,那么可能其他几家则有可能获得高收入并盈利。这种方法,如果一个鸡蛋“摔破”了,依然还有其他的鸡蛋(在不同的行业领域)完好无损,这样能确保的合作收益平衡。
四、看到一个机会就砸钱合作
当机会来到你面前,总是一件好事儿,但问题是,先不要着急立刻进行合作。
最好的方法,是要多看几轮初创公司的路演,这样你就能进行辨别。当你觉得自己已经有足够的经验轻松驾驭合作路演之后,再做出自己的首次合作。
五、没有好好做功课
如果想做的正确的合作决策,那么大量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你的研究方向首先要正确。
但首先,你还是要尽量避免快速做出合作决策,也不要在意自己多快才能做出一笔合作交易。你研究的程度越深,那么就越容易预测到你的合作收益。除了尽量搜集初创公司的详细信息之外,你还要确保自己对他们有真正的了解。合作说到底还是投人,当然,验证创业公司有没有客户,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以及创业人是否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战略眼光也都是非常重要的。
六、合作时,眼里只看创意想法,而忽略了创业者的经验
很多刚刚进入创投圈的天使合作人会更看重创意想法,反而忽视了创业者的经验背景。
当然啦,创业想法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只看创业理念就做合作,那么相应的风险自然不低,特别是那些没有多少创业经验,把自己理念吹得天花乱坠的创业者,风险就更大。事实上,相对于那些有着爆款创业理念的“零经验”创业菜鸟而言,很多成功的合作案例,基本上都是企业创始人有一个“平凡”的创意,但是却有不少成功的创业履历。
七、不够尽责
天使合作不是简单的把钱扔给创业公司,然后就啥也不管,坐等回报。
每个月,你都要留意自己合作的创业公司动向,向他们咨询更多信息时,不要犹豫,同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给予创业者更多反馈和建议,给他们提供指导帮助。请记住,你在这家公司有股权,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你也是这家创业公司的一部分。你需要让自己参与到公司之中,尽可能地提供帮助。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共享单车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线。共享单车确实方便,解决了大众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大家也许会疑惑,共享单车损毁那么严重,为啥合作资源不予余力的注入?俗话说帐不可细算,一算共享单车是个暴利行业。你不信?往下看,我给大家算算账。
收入-支出=盈利,这是一个最简单不过的问题。那咱们先给共享单车算算支出,也就是成本。小编不针对于市场上的任何一家公司,咱们只按照平均成本计算。假定所有公司向北京市场投放了20000辆单车,按一辆车进价500元计算,总成本是一千万。以北京为例,一个两千万的人口的城市,有百分之五的人需要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的问题,那就是一百万人,按照每人一百元押金计算就是一个亿。如果有五家公司竞争,每家公司平均押金收入是2000万。这些钱买20000辆单车绰绰有余。
由于为了保证押金能够及时退还不用单车的用户,抵押金不能挪作他用,这也是为了公司的信用。但是每个公司也不会傻到让这些资源一直在自己的账户里沉睡,最保险的办法是和银行约定存款。公司会根据抵押金的支出与收入计算出一个比例,在保证抵押金收支平衡的情况下,其余的都存入银行。约定存款的利率比老百姓小额存款高的多,一般有四个点。咱们按照先前假设单个公司2000万的百分之四十计算,800万一年四个点,利息32万,平摊到每月也有两万多。这只是一般情况,如果遇到银行短期拆借,利息更高。如果退押金的金额超出准备金,就会遇到退费难问题。
说了这么多,小编都是按照最大支出和最小收益计算的。每家公司情况不同,地区不同收益损耗也不同。不要看人家挣钱眼红,因为发起共享单车的不是你和我!洗洗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