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机构还让刘小姐签了一个“协议”
20多岁的刘小姐(化名),在一家美容机构进行面部美容咨询。各种操作之后,她发现自己“被贷款”8万元。刘小姐觉得自己上当受骗。最后的结果是,刘小姐和美容机构私了,赔给美容机构5000元,美容机构把贷款撤销。对此,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提醒,消费者要慎重对待各类贷款,应考虑个人和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避免过度消费,不要被“免费”“优惠”“便宜”等字样冲昏头脑。
美容机构推荐项目后主动提及可以贷款消费
刘小姐今年二十出头,已工作。她告诉南都记者,因为一些原因,她的脸部有瑕疵。8月13日上午,其到广州越秀丽尚医疗美容门诊部进行面部美容咨询。该门诊李主任(女)接待了她。李主任向刘小姐推荐几个整形项目后,主动提及可以贷款消费,每个月还很少的钱,很方便。
刘小姐称,李主任表示要先看看她有没有贷款资质,她才同意。后来贷款的过程,“我是不知情的,是美容机构诱导了我”。当时李主任立刻就叫来几个贷款平台的人,“他们明确说有合作关系,贷款平台人员就在门诊等候着”。刘小姐告诉南都记者,很快就有三个人(两男一女)进来,他们让她出示身份证、银行卡,后来就拿着她的手机进行各种操作:“都是他们在弄,下载了app,进行注册,需要我填个人信息的时候才给我手机”。
签了一个“协议”有消费者签名和手印
和美容机构私了消费者赔5000元
不过,要想退款,并不容易。刘小姐称,丽尚美容门诊一直不同意,非要让她改项目。刘小姐找了李主任,又找了门诊的院长,都没有协商成;后来她去派出所报警,警方不受理;找卫生部门,对方称刘小姐未做手术,没法管;又找了工商部门,打了12345热线,但都没有下文。
8月22日,南都记者以朋友的身份陪同刘小姐到该美容机构。记者注意到,在机构办公室桌上,立有某贷款平台的宣传牌,上面写着“携带身份证+银行卡即可立即贷款”。该美容机构李院长也承认和贷款平台的合作关系,贷款是打到美容机构的。不过,刘小姐和美容机构沟通,机构工作人员表示一切都是刘小姐自愿,如果不做,是违约,需要赔偿违约金,至少10%,即8000元。机构工作人员还劝刘小姐,“我们都是成年人了,是你自身的问题。涉及钱的事要小心一点,有时候你花了这个钱,未必是坏事情。你还年轻,损失几千块也没什么,吃亏上当就这一次”。当天,双方未达成一致。直到29日下午,刘小姐告诉记者,事情刚刚解决,不过是和美容机构私了,赔给机构5000元,机构把贷款撤销。
暗访
记者体验“美容贷”被要求隐瞒学生身份
8月24日,南都记者以学生身份,到广州丽尚美容门诊暗访。记者甫一进去,就有前台工作人员上前询问记者的姓名、是谁介绍来的、咨询的项目是什么等。记者表明自己通过朋友知道这一美容机构,想咨询鼻子整形手术事宜。工作人员热情地递上一杯水,让记者坐在大厅沙发稍等。
贷款不贷给个人只用于微整形项目
而当记者表示自己是个大学生,手术费用太贵,有点负担不起时,该咨询师当即表示:“那就分期贷款咯,只要有身份证就可以申请贷款,我们有合作平台的,都是正规的,比如星计划呀什么的”。据该咨询师称,分期贷款为零首付,利息还比银行低。想贷款,要下载一个名为“星计划”的APP,用手机号注册好,由工作人员拿着记者的手机扫码成功后,才能进入申请贷款的页面。当记者向女咨询师询问贷款最后是给谁的,她表示,贷款不贷给个人,只用于微整形项目,“不是外面那种套现的高利贷,美容院是和分期贷款公司合作,贷款是划到美容院账户上的。”
随后,该女咨询师从隔壁房间叫来一个不到30岁的女性工作人员,指导记者下载星计划APP,填入关于鼻子微整形手术的部分信息。一两分钟后,进来了一个年轻男子,自称是贷款公司人员。该男子询问记者现在有没有工作,有没有毕业,平时有没有做过兼职等问题。在贷款中途,另有一个年长点的疑似美容院工作人员(女)闯入咨询室说:“等下让她回答问题的时候,别说自己是学生,就说是某某单位的。”
提醒
律师:美容贷款性质是消费预付款
广东三环汇华律师事务所程跃华律师认为,如果单纯从法律层面讲,许多“美容贷”案例中的美容机构和贷款平台的行为是合乎法律规范的。消费者在此过程中可能是被“忽悠”了,被诱导进行美容消费,再通过美容机构向贷款平台借款。但如果消费者是成年人,贷款是经过消费者本人操作,那么不管款项是否划入消费者账户,还款责任还是要承担的。
市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签字需谨慎。每一次的签名与个人证件的出示、复印、扫描都需要三思而后行,对于合同款项要仔细研读,对于对方的承诺更要白纸黑字保留证据。消费时应考虑个人和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避免过度消费,不要被“免费”“优惠”“便宜”等字样冲昏头脑。谨慎选择贷款中介或机构,对美容机构介绍的贷款中介更要注意。同时,消费者要注意所办理贷款业务的合规性,防范集资诈骗或金融诈骗。在签订合同前,所有项目的费用包括将来可能要承担的风险,消费者应让商家、中介做出详尽说明。特别注意要在合同中对退款条件及流程、贷款中止时如何处理后续还贷事宜等重要细节进行明确约定。这样一旦发现问题,消费者即便维权也能有据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