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3日消息(记者车丽)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统计,在法院审理的继承纠纷中,因没有遗嘱而引发纠纷的高达73%。其实,就算有些老人立了遗嘱,在他们百年之后还是会引发一些问题。因为他们立的遗嘱往往会存在书写方式不标准,书写内容中对个人财产标注不明确,立遗嘱程序不规范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会导致遗嘱失去法律效力。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统计,在遗嘱案件继承中,有近六成的遗嘱被法院认定为无效遗嘱,给遗产继承带来巨大麻烦。
上午八点五十分,北京西交民巷73号门前的长椅上坐着一排老人,这里是中华遗嘱库第一登记中心,白发苍苍的老人都是提前半年预约,这一天来办理遗嘱事宜。
老人:“我们俩都走了,我们立的遗嘱没跟儿女说,他怎么知道上这来提取呢?”
工作人员:“您做完这份遗嘱,我们会给您发一个遗嘱证,您把遗嘱证和您重要物品放在一起,您孩子如果看到了,就知道这里有份遗嘱就知道来这里提了。”
工作人员:“没有,一直到您的查询提取人把它提走为止。”
来遗嘱库的不少老人,是瞒着子女“偷偷”来立遗嘱的。73岁的林女士和老伴在家中早就把遗嘱写好了,偷偷放到遗嘱库,避免儿女日后因财产产生争端。
林女士说:“自己百年以后的事处理好了,避免家庭兄弟姐妹之间有矛盾。我就一个儿子一个闺女,现在年轻人的婚姻不像我们这一代这么牢固,我就想给我儿子或者闺女,作为他们个人所有,不作为家庭共同财产。他们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他们可以共同享有遗产,如果有矛盾我还是给我自己子女,我关键的想法就在这。”
76岁的刘女士只有一个独生女儿,让女儿日后继承遗产时可以少走一些程序,是她前来的初衷,当然其中也少不自己的小秘密。
刘女士说:“我们家比较团结,没有什么问题,就想少给儿女增添点负担,节外生枝的也有,比如闺女和姑爷吵起来了,房子该给谁了?我就想给我女儿自己。现在倒是看不出他们有婚变,万一有婚变呢?第二,孩子也挺忙的,请这个律师到公证处,证明爹妈死了,我十几岁爸爸就去世了,叫孩子怎么证明,孩子太难了。”
小小的中华遗嘱库,第一登记中心的面积不过100多平米,却藏着无数老人对儿女无尽的爱,也藏着老人自己的一点点“小秘密”。中华遗嘱库管理委员会主任陈凯说,借助指纹扫描、现场影像、电子扫描、文件存档和密封保管等方式对遗嘱进行严格保管。必要时还可以附加律师见证,确保遗嘱的真实性,他们会替老人生前保密,去世后及时执行自己的遗嘱。
除了遗嘱内容,立遗嘱的程序也常常出现问题,例如本人没有在书面遗嘱上签字,代书遗嘱没有代书人签名,录音遗嘱没有见证人等。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所立遗嘱失去法律效力,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统计,在遗嘱案件继承中,有近六成的遗嘱被法院认定为无效遗嘱。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岳屾山表示,首先他要是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人,第二内容要真实,第三所处分的这些遗产必须是个人的遗产,不能处分他人的财产。还有从形式上符合遗嘱形式要件,例如亲笔书写、签名、年月日,如果这些缺失可能是无效遗嘱。
为此,中华遗嘱库聘请了资深律师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还提供了22份免费遗嘱范本为参考,涵盖了遗产安排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可以基本满足定立遗嘱的需要。公益性和专业性,是吸引了老人即使排队半年仍然前来的原因。
某子女就说:“一个房子太值钱了,万一有人说不是老人自己写的呢,还要做笔记鉴定,要是老人去世,原始字迹去哪里找呢,感觉还是有人见证更稳妥。”
也有不少老人,由众多子女之一陪同前来。子女站在遗嘱库门外,不时扭头望望窗内的老人,不时自己起身抽烟,不时又在原地打转。
某儿子说:“肯定有分歧,父母得考虑他的晚年是谁照顾。一般老人都是考虑谁照顾的多就多给点,但是子女就不这么认为,子女认为得平均分配。”
某女儿说:“将来老人不在了,会有好多事到时候说不清。有老人立的遗嘱,有什么异议、有什么想法,老人该写的也都写了会好一点吧,尽量大家都和和气气的。但有些事事与愿违。”
在遗嘱库现场,老人们可以免费得到一个“家训传承卡”,除了遗嘱中财产的处理外,总有些心里话是留给子女,作为最后的念想。我看到一份,开头这样写道,“亲爱的儿子,妈妈走了,这一生我过得充实、快乐,且有些许价值,足以!……我走了,带着我的祝福与感谢,带着我对你们的不舍与无尽的爱。”
与财产相比,父母给子女最后的留言,是否同样拨动心弦?可惜工作人员说,写这些留言的老人并不多。阳光照在84岁的李女士身上,她匆匆离开遗嘱库,与她远去的佝偻身影一起封存的是则是她对子女无尽的牵挂。
李女士就说:“家里有些特殊情况,我有个孙子他发育不好,他爸爸再婚了,一些财产我想给我这孙子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