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以来,华商报先后报道了缔漫街舞突然关停校区、艺鑫文化艺术培训三校区突然关门、中健健身多门店关门,导致会员及家长遭遇退费难一事。梳理华商报近期收到的退费难、卷钱跑路等线索,可以看到涉及较多的包括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健身房等。
>>案例1
鼓道架子鼓:
周末还上课周内突然关门
140多个孩子共73万学费未退
“我家孩子2月11日还正常上课,到了2月16日就突然闭店,连闭店通知都没有。”李女士告诉华商报记者,西咸吾悦广场4楼鼓道架子鼓培训中心已是人去屋空。
李女士表示,现在老师们被欠薪,家长们预交的课时费无法退还。校务老师将系统里的信息进行统计,涉及140多个孩子,还剩余73万元课时费没有消耗。根据家长提供的统计表可以看到,有学员2月15日还在上课,到了2月16日下午5时,家长们陆续从代课老师处得知闭店,足见闭店之突然。
据了解,鼓道架子鼓在西安市有多家门店。搜索家长学费支付的西安鼓道打击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月20日该公司被雁塔区市场监管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时隔半个月,记者再次联系家长,对方表示仍旧没有人回复对后续事宜的安排。记者也了解到,该机构在西咸新区并未取得办学许可,属于无证经营。西咸新区宣传文旅局接到家长反映后,也多方联系机构,安抚家长情绪,指导家长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案例2
零距离健身游泳和平门店
家长申请退费将近半年没有结果
2021年9月,权先生在零距离健身游泳和平门店给孩子报名了游泳私教课,学习中途教练更换,承诺的教学内容不满意,权先生便申请退款,然而退款却并不是那么容易。
当晚,权先生表示,接待自己的游泳教练回复,可以退费,但退费需要从3月25日开始,分三期退完。对于这一承诺,权先生表示,自己只能先等等看,不知道能不能兑现。
>>案例3
花香盛世体育:
篮球课场馆时段变化只能转课不能退费
突然变动,导致孩子的课没有地方上,更换的地方又很远,韩先生提出退费。韩先生表示,自己和机构沟通多次,对方始终不同意。孩子报的是一年期课程,有效期从2022年3月20日到2023年3月19日,有效期满后剩余课程也会全部归零。如果不退费也不延期,到了3月19日,他们的课程会归零,就更没法解决了。
>>案例4
贝尔机器人老城根店:
去年9月申请退费至今无果
陈女士的孩子在西安市星火路的贝尔机器人老城根店学习好几年了,由于疫情加上孩子上学的原因,从去年9月就提出退费。“同期有两个孩子申请退费,一个6916.19元,一个8186.26元。”陈女士说,已经核算清楚费用,但是校区一直没有退费,她向辖区街道、12315反映,都没有结果。
>>案例5
墨兮瑜珈:
机构关店停业退费的事无人受理
2月28日,会员刘女士告诉华商报记者,瑜伽馆的房东已经撬锁进入,清空场地,另行招租。目前的状况对于刘女士来说,已经不知道该找谁。
遇到“退费难”、“机构卷钱跑路”怎么办?
不同类型的机构,其行业主管部门不尽相同,家长遇到退费难、机构卷钱跑路该怎么办呢?
但实际上,健身房一旦关门跑路,会员要求退费就变得十分困难,甚至是机构存在要求退费也是一拖再拖。华商报之前报道了西安中健健身多家门店关闭的消息,仅南长安街店一个门店,据会员统计就有200多万元费用无法要回。
记者从雁塔区文体局了解到,中健健身雁塔区的两家门店,由其他公司接手继续为之前的会员服务。长安区文体局体育科工作人员也表示,他们也一直在协调,也希望能有企业接手,减少会员损失,然而机构跑路留下问题极多,拖欠员工工资、场地租赁费、会员会费,金额巨大,一时也无人接手。
对于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主管部门仍为教育局。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区分为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三个基本类别,文化艺术、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主管部门调整为各区县文旅体育局;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主管部门为各区县科技局。家长给孩子报名校外培训机构,如果遇到退费难题,一般首先和机构协商,遇到机构关门跑路时,可以向机构的行政主管部门、市场监管投诉,如依旧没有解决,消费者还能向机构注册地的法院起诉,维护自己的权利。
采访中,报名鼓道架子鼓的家长李女士表示,时隔半个月没有人受理家长的问题,也了解到机构实际没有取得办学许可,她已经准备起诉。给孩子报名贝尔机器人的韩先生表示,目前机构承诺3月开始退款,如果仍不能兑现,他也准备起诉。
预收费资金全额纳入监管,管得住吗?
不同类型的机构,其行业主管部门不尽相同,华商报记者就如何防止“退费难”“卷钱跑路”,采访西安市各区县行业主管部门,对于退费难都在做哪些工作。
为预防“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2021年,教育部会同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中国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加强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工作的通知》,全面实施预收费监管,学科类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应全额纳入监管范围,各地根据工作需要,分类明确银行托管和风险保证金监管的具体要求。
2022年10月,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教育厅联合印发了《陕西省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准入指南(暂行)》。2022年11月,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科协三部门联合印发《陕西省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准入指引(试行)》。2022年11月,省体育局、省教育厅联合印发了《陕西省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准入指导意见(试行)》。省上的政策再次明确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应符合《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
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纳入监管,会否让机构从明至暗
莲湖区一不愿具名的艺术培机构负责人告诉华商报记者,他们已经收到办学许可证审核换发的通知,这项工作由莲湖区文化馆负责,依据《陕西省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准入指南(暂行)》的规定,机构要设立监管账户,收取的学费全部进入监管账户。同时规定,机构开办资金不得低于30万元。
该机构负责人表示,非学科类培训和学科类培训不同,本身一次性收费的金额很低,并且课程安排上为一周一次,实际上很难收取到高额学费,设立监管账户的初衷他们很理解。主管部门还要求开办资金不低于30万元,两项资金的硬性要求,对于艺术类培训机构压力很大。
西安各区工作:要求培训机构设立监管账户
华商报记者从西安市部分区县的文化和旅游体育局了解到,西安市各区正在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年审和换证工作。
重新审核换发办学许可证工作先后不一,据公开报道,2月初,未央区已完成首批4家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许可证换发,西安市未央区行政审批局和区文旅局联合颁发陕西省“双减”政策后首批办学许可证。华商报记者也向未央区文体局了解到,教育局共向他们移交了4家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
新城区文体局工作人员表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工作是才从教育局移交不久。在移交前,文化艺术类培训机构已全部设立监管账户,要求,所有机构不得一次收取超过3个月的费用,学费必须进入监管账户。在设立的监管平台上,家长、机构、监管部门均能看到课程消耗记录。学费会逐月支付给机构,3月份起,他们还将开展文化艺术类培训机构审批换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