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我们作为消费者自然是希望在提出退费时,对方能爽快的处理退费,但是作为校长,“退费”就意味着多方面的顾虑。例如:一个班级中途出现一名学员退费,班上人数减少,评效人效降低,而且中途插班学员很不好招,那么这个班级就有可能出现亏损;
有的机构是秉承:“一旦缴费,概不退款!”,但是并没有提前告知家长,或者在家长一开始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含糊其辞,之后以各种理由拒绝退费或者拖延退费。
这其中的辛酸为难只有真正处于校长位置的时候才能体会,毕竟现在招生都不容易,如果一开始再把退费问题跟家长说的这么直接,招生难度更大。而且一旦当地其他机构承诺了无效果就退费,那么你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那么究竟该怎样做呢?
其实,我们大可根据自身条件来设置退费标准:
01.根据机构本身的收费方式(银行手续费、税费等),实际运营成本(房租、市场销售部新增提成等)核算出每个生源的招生成本,如果学员中途申请退费,需要扣除相应的手续费及管理费,也就是招生成本。
02.学员报名时需要家长与机构签订课程协议,在协议中明确写出机构的退费标准。如,未开课前如何退费,开课后如何退费等。同时要在协议中写清楚退费扣除的标准,比如开课后退费,收取百分之几的手续费等。
首先强调一点,不管哪种类型的家长,只要产生退费的想法,我们都要尽可能地了解家长退费的原因,并且要做详细的记录和分析,因为这些总结未来会帮助我们优化机构的运营。
第一类是理性的家长
这类家长提出退费的时候,情绪是比较稳定的,他们往往会说明想退费的原因,我们可以根据家长倾诉的原因提出解决建议。
如果这样还是无法接受,那就建议家长把剩余课时自行转让,转让价格家长自己考虑确定,中心可以为转让方和受让方签订一份三方的课时转让协议,以确保三方的利益不受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