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小朱在尚德机构报班学习项目管理。在试听后,小朱发现报名前承诺的名师教学、小班上课都成了泡影,他选择退费。此后,延期上课、无法退费、无人联络……连串的遭遇,却让他迟迟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
与小朱一样,在网络中有更多的学员有着近乎相同的遭遇。退费难,成为他们共同面临的难题。退费难的背后,尚德机构的招生疑团也渐渐清晰。
试听不如意
要求退费受阻
29岁的小朱背着教材与协议书,来到了林达大厦六层的尚德机构学员服务中心。交涉之后,小朱想要推掉的学费仍旧没有下文。
课堂里坐着一大片学员,小朱坐在角落中,几乎看不到黑板。去了两三次之后,他开始有些怀疑客服报名之前对他的口头承诺。“在报名时说的是名师上课,小班上课什么的,在上课时都没有体现。一个班从三四十人,变成了一百多人。不知道什么原因,同样的一门课还曾换了一个老师来上课。”
两三年退不了费
多与延期转让有关
林达大厦,小朱的退费要求并未得到工作人员认可。“退费需要此前与退费老师进行沟通,在得到退费确认后,才能到这里办理退费手续。”尚德机构学员服务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说,在内部确实有一个做了延期之后和转项目之后就无法退费的要求。
小朱的协议书上写明:每位学员只有一次转班型(校区)机会,转班型(校区)成功后,学员将不能进行退费、转人、延期等退费办理。关于退费一项中写着“退费规定是根据《北京市民办学校退费管理办法》执行”。
逢退必让延期
已成培训机构潜规则
春节之前,25岁的小雪在尚德机构报考了注册会计师培训,优惠之后的学费是4400元。“报名的时候说需要专科以上,没有犯案经历,我没有会计基础,发的书什么都看不懂,我想退费,但是老师说退费是不可能的。”工作人员提供了两条路,可以选择转让给别人或转课程,或办理延期。
与小朱的协议不同,在新版的协议书中,在退费规则中加入“若乙方办理过延期或转变班型或课程转让给他人的,甲方不再因任何理由为乙方办理退费。”客服并没有向小雪提示这条退费规则。网络中,每次谈及退费,客服都会劝小雪可以转让或是延期。
开课前,一名客服致电小雪,确认冻结账户一事。此前每次与客服联系,客服都会告诉小雪,在几天之内会有人与她联系,但是几乎每次都没有人再联系她。多次申请退款未果的小雪很生气地说:“为什么不能给我退费呢。你要是不退费就属于欺骗消费者。客服说,要退费得符合你是特困生,或者在这个期间入伍或者是出现了致残的事情等。”小雪大声地称,“你要是不给我退费,我就报警。客服马上就说:‘今晚一定会有人与你联系’。”
当晚,与小雪联系的客服态度很好,询问她何时方便,可以带着书去学员服务中心退费。在填写了退费申请单后,小雪被退回了全部学费。“你硬了,他们就软了。”
小朱却因为无法退费而感到苦闷,“报名时,没人告诉我有服务期限或者延期就无法退费的要求。这个潜规则成了他们搪塞要求退费学员的法宝。”
合同约定
不能违背法律法规
“当确权后发现合法权利受到损害时,可以通过教育主管部门,消费者协会,甚至是法院等渠道维护自己的权利。同时需要留好证据。”刘洋提醒。(本报记者赵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