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证无照无资质纠纷频发维权难盘点校外培训班的N个“坑”新闻频道

●无证办学、超范围经营、师资力量缺乏保障等校外培训机构乱象依然屡见不鲜

●大力度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是当前面临的紧迫难题,这个难题破不了,教育的良好生态难以形成

●培训机构应依法办学,提升教学质量、做好课后服务,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不得在公示的项目和标准以外收取其他费用,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培训对象摊派费用或者强行集资

近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赴北京市调研教育综合改革及党史学习教育情况时强调,北京要扎实推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严格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打出政策组合拳。

此前,陈宝生曾在今年年初的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大力度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这是当前面临的紧迫难题,这个难题破不了,教育的良好生态难以形成。这件事非办不可,必须主动作为”。

严监管之下,不少校外培训机构加快了内部整顿的步伐。但《法治日报》记者近期调查发现,无证办学、超范围经营、师资力量缺乏保障等校外培训机构乱象依然屡见不鲜。

无证办学屡禁不止

恶性竞争扰乱市场

3月11日,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曝光了5家无证办学的培训机构,分别是北京天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百年英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健伟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优胜辉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易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这5所培训机构均不是第一次被曝光,尤其是优胜教育,已被曝光7次。

无证办学本是违法操作,现如今却变成很多培训机构的“正常操作”。《法治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很多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才得知自己报名的机构无办学资质或是超范围经营。

豆瓣用户名为桃子的网友说,她报名的英语口语培训机构,实际注册的却是教育咨询公司,也没有教育局颁发的办学许可证。

一些市监局也提示,消费者在选择学科类或职业技能、职业资格类教育培训机构时,要注意查看对方是否已经取得教育行政部门或人力社保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如培训机构未取得办学许可证,建议谨慎选择。

杨新(化名)在一家知名教育培训机构任职多年,据他介绍,如今一些培训机构为了获客和留客,纷纷改变过去“先报名后学习”的业务模式,将高价课程以超低价售卖给客户。“比如有的会推出‘免费带读’‘1元学习体验课’等,把原本几百元、几千元的课程拿出来让学生免费学。有些机构甚至就是在‘赔钱赚口碑’。”

在王艳辉看来,这种不正当竞争,一方面会让机构本身的质量和声誉形象受损,影响机构的后续发展,同时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另一方面扰乱了市场的正常价格秩序,让消费者很难从价格上判断课程的价值,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师资力量缺乏保障

机构收费水涨船高

教育培训行业迅猛发展的趋势和相当可观的薪资待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择业者,然而高低不平的准入门槛,导致不同机构或同一机构内的讲师资质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李梦(化名)曾在某全国连锁少儿英语培训机构任职,据她介绍,她所在的培训机构对教师资格证没有硬性要求,只要经过培训获得机构颁发的资格证,就可以正式带班带课。

王艳辉说,国务院要求所聘从事培训工作的人员除了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相应的培训能力外,从事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还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类似在校研究生等没有教师资质的人员是不允许从事培训工作的。”

《法治日报》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培训机构除了师资队伍鱼龙混杂、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外,还会明里暗里地涨学费。

据李梦介绍,她所在的机构基本上每年都会涨一次价,涨幅在1000元至2000元左右,现在一年的学费已经超过2万元了。

“盈利性培训机构收费高低、是否涨价和涨价幅度是由市场决定的,属于市场行为。消费者判断机构收费和涨价是否合法,主要取决于两方面。首先,收费是招生简章内容的一部分,培训机构应报主管部门审批,在无备案的情况下擅自涨价属于违法行为。其次应看备案后双方签署的合同。若合同约定不涨价或限制了涨价的幅度,双方应尊重合同规定。”刘德良说。

预付式消费惹纠纷

申请退费难度加倍

预付式消费基于其便利性和优惠性,已成为多数消费者的首选消费方式。尤其是教育培训机构,考虑到课程的长期性和连续性,目前更是广泛推行预付式消费。但这也为后期因个人或机构原因引发的退费难埋下了隐患。

但这并未让培训机构的退费纠纷就此减少或中止。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近日在“消费警示”中称,今年以来,市监局接到的关于教育培训机构的退费纠纷数量居高不下。该局还曝光了自今年1月21日至2月20日间投诉量大、解决率低的教育培训机构,其中百年英才投诉率最高,共收到投诉38件。优胜教育解决率最低,为0。

对此,王艳辉表示,培训机构的退费扣费应该严格按照民法典合同编的规定以及双方合同的约定来履行。虽然定金作为一种违约担保,一般不能退,但由商家原因导致的退费,不应该扣除违约金。如果消费者不慎签署了霸王合同,那么合同中基本公平的条款是有效的,而明显不公平的限制消费者权利的条款则是无效的。

刘德良补充说:“民法典第586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一般来讲,不要随便交付定金,要特别警惕消费协议中关于‘定金一律不退还’之类的条款,以免上当。若培训机构口头承诺,报名人则应要求以书面形式写进合同,便于日后取证维权。”

在北京某大学就读的张盐盐(化名)于2019年报名了一个油画班,2020年因为疫情无法正常上课,她考虑到学业紧张,在油画班的收获也很少,于是在2020年8月与机构协商退款。由于报名之初并未与对方签署合同,因此在退费过程中遭遇了一系列麻烦。

张盐盐所在的机构虽然同意退费,却提出一个条件。“让我找个同学代替我的位置,然后从这个同学的报名费中扣除1500元的成本费,再退给我2500元。但我不想拉别人入坑,所以到现在也没有成功退费。”张盐盐说。

《法治日报》记者调查发现,预付式消费导致的培训机构退费纠纷不胜枚举,机构拒绝退费或扣除20%至30%不等的“违约金”的理由花样百出。为减少损失,培训机构甚至提出完全不合理的要求。但很多客户考虑到维权成本高,最终都是吃了哑巴亏。

王艳辉说,预付式消费是时下经营者常用的一种营销模式,即消费者在实际消费前就预先向经营者支付一定费用,再由经营者提供相应的商品或服务。要想减少此类纠纷,最重要的还是消费者要擦亮双眼,不要被预付款的优惠所迷惑,不要冲动预存过多款项,否则可能造成经济损失。

依法办学提升质量

不断增强证据意识

刘德良认为,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现行法律法规基本比较完善,对培训机构的审批、备案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培训机构乱象丛生,主要问题在于行政执法过程中问题较多,“当前我国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的情况”。

他还指出,培训机构自身缺乏诚信观念,而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也不够强,不严格把关合同内容,缺少证据保存的意识。

THE END
1.培训机构不退费怎么投诉?(培训机构不退费维权方法)(培训机构不退费维权方法) 某教育培训机构在公务员、事业编等招聘考试中以“保过班”、“协议班”、“笔试或面试不过全额退费”,吸引学员签订合同并缴纳巨额培训费用,少则2万元,多则4-5万元,在学员未通过笔试或面试的情况下,某教育培训机构并不及时按照合同约定进行退款。近年来,类似“套路培训班”投诉案件居高不...https://www.xiaoyou3.com/extend/410.html
2.培训机构退费难法官调解助维权据了解,为丰富孩子的暑期生活,李某等人为孩子选择了一家培训机构让孩子学习舞蹈。没料到培训费交齐,孩子没上几节课,就被告知培训班倒闭了。在多方寻找、退费无门的情况下,李某等人将培训机构及经营者起诉至汤阴县人民法院,要求退还培训费用。经该院审理查明,培训机构在李某等人交纳培训费时就已经转让,虽未进行工...https://www.ayrbs.com/szb/pad/content/202307/24/content_35666.html
3.十大消费维权案例⑦培训机构退费难?相关部门耐心调解成功退费...2021年9月,寮步镇教育管理中心接到投诉,反映位于寮步社区大坣(táng)街的某舞蹈培训学院发生学员家长因退费问题围堵培训机构的情况。获悉后,教育管理中心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理并与现场民警对接,在详细了解情况后,承诺第二天下午给家长答复。 考虑到培训机构方收费问题比较复杂,而且家长已没有信心转到另外的培训机构继续...https://pub.timedg.com/s/2022-03/15/AP6230476ae4b066048bdaaeb8.html
4.培训机构“停业跑路”怎么办?四招教您依法退费维权!交了学费后,培训机构突然“关门跑路”,家长应如何退费维权?在《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一周年之际,顺德区信访局、顺德区司法局联合推出科普动画视频,为您“解锁”依法维权的四种途径。小心消费陷阱,依法合理维权!(作者:陈嘉俊、江紫珊、郑家敏) ,培训机构“停业跑路”https://www.foshannews.net/h/287/20230530/620440_m.html
5.培训机构“不过包退”兑现难维权咋还要跑到“千里之外”?小华介绍,今年3月,他想要报考社工,做这方面培训的机构比较少,中公教育正好有相关课程,他就在网上报名了中公教育的社区工作者招聘(含写作)——笔面协议班,费用是6380元。当时,机构承诺“不过包退”,没有被录取可以退还4380元培训费用,符合退费条件后30-45个工作日内,甲方将把退款支付到乙方提供的银行账户。 https://wxrb.com/doc/2022/11/11/219369.shtml
6.培训机构违规销售大课包家长维权遭遇退费难近两万元学费只能退...在第一个大课包尚未用完之际,在机构人员推销下,我于2021年12月花费19932元再次购买了144节课的预售大课包。按照合同,这个课包的有效期开始日期是2024年2月15日,截止日期是2027年5月14日。后来机构人员发生变化,孩子的负责老师也离职了,我感觉教学质量远不如过去。今年6月,我提出将第二次购买的大课包进行退费...https://www.xiancn.com/xzt/content/2023-08/23/content_6772185.htm
7.教育培训机构“跑路”,律师教你如何维权本篇的主题是教育培训机构“跑路”后家长的维权路径指引,并重点介绍民事诉讼流程和民事诉讼的常见问题。 一、面对培训机构跑路,家长们的常见维权路径 教育培训机构倒闭或“跑路”后,家长若想追回已支付的学费,可以根据情况考虑以下四种途径: 1.协商 家长可尝试主动与教育机构沟通退费事宜,通过与机构法定代表人、校长等直...https://www.51zs.net/front/sns/60/51146
8.培训机构退费拖延怎么处理培训机构退费拖延怎么处理 导读:在遭遇培训机构退款问题时,有三种途径维权: 一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他们致力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和推动市场经济发展;二是向市场监督管理局反映,监管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行为;三是若经济困难且权益受损,可向司法局或律师事务所寻求法律援助。https://www.64365.com/zs/2883039.aspx
9.培训机构收预付款后却突然停业,消费者该如何维权?实际上,预付卡消费在培训机构中十分常见,但也存在消费者退费难、机构倒闭无法退费等风险。同时,“职业闭店人”、优惠价诱导消费者充值“大课包”等违规手段屡禁不止。当消费者权益受损时,该如何维权? 培训机构停业“毫无征兆”,有学员剩余课时费高达3万元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71cd7bde4b0458dc38ce651.html
10.预付费教育机构“跑路”,消费者如何退费维权?预付费教育机构“跑路”,消费者如何退费维权? 近日,某教育培训有限公司经营的多家门店接连倒闭,消费者纷纷维权要求退费,引发社会关注。近年来,在健身餐饮、美容美发、教育培训等服务行业,预付费经营模式已成为商业惯例。然而,随着预付费模式的发展,商家“跑路”事件逐渐增多,“退费维权”纠纷频发。不久前,福建省莆田市...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3/id/7859538.shtml
11.被培训机构骗了咋办?起诉要求退一赔三界面新闻牛雨师特别强调,不少培训机构在消费者维权过程中会以种种理由将培训合同收回,导致消费者后续维权过程中陷入被动状态。“合同是最有力的证据,消费者一定要保护好,不能让人给骗没了。” 培训机构虚假宣传拉“订单”,学员发现被骗又遇退费难! 多方维权无果,不少消费者选择放弃,但也有消费者不抛弃不放弃。上法院起诉...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4089849_qq.html
12.杭州一连锁艺术培训机构“跑路”,家长维权至今未果近日,来自杭州的多位家长向澎湃质量观投诉平台(http://tousu.thepaper.cn)反映,他们在一家名为“英皇亲子国际艺术中心”(以下简称“英皇亲子”)的连锁艺术培训中心为孩子报名了课程,然而该机构于去年8月“跑路”,学生家长的相关课时费至今未退还。 3月9日,澎湃新闻致电杭州英皇音乐科技有限公司,接听人员表示自己是...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747732
13.培训机构有欺骗行为怎么维权培训机构有欺骗行为怎么维权?可以与培训机构经营者协商解决,尽量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受害方可以请求当地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或者向当地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向教育部门投诉;情况严重的,诈骗金额较大的,还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或者直接向法院起诉。下面由华律网的小编为大家介绍相关的知识。 一...https://m.66law.cn/laws/204550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