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网购“7天无理由退款”,到底从哪天开始算?
民生热线网友反映:今年“双十一”开始前,我买了一个热水器,两周才寄到家,第二天用的时候发现热水器是坏的,商场以购买日期超过7天为由拒绝退费,该怎么办?
在上述事件中,商家以距购买日超过7天为由拒绝退款,明显违反了上述法律规定。另外,需要消费者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商品都能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条款,对于消费者定做的;鲜活易腐的;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以及交付的报纸、期刊等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
问题二:价格“先涨后降”尾款莫名涨价“双十一”优惠真的优惠了吗?
民生热线网友反映:我在某电商平台看中了一款实木椅子,在10月初的价格为(429)399元,在10月中旬,即“双11”活动开始次日降价至(409)379元,平台显示系近12个月历史最低价。然而到了10月25日,即支付第一波尾款的次日,价格提高到了569元,直到11月9日上午,价格依然维持在569元。商品页面显示,商品参与满599元减200元促销活动,满减后预计到手价为399元,与活动开始前是持平的,太无语。
杨晋华律师:商品价格受市场供求、货币汇率、国家政策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波动。若商家的价格变动在合理的市场波动范围内,则“先涨价后降价”的做法不违反法律规定,属于正常的商业风险。
若商家无正当理由,仅仅是为了营造降价假象先提高商品价格,随后进行“降价促销”,这种带有明显欺骗、诱导消费者购买的行为属于价格欺诈。在此情形下,消费者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向商家主张退还商品差价,并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因此,遭遇此类情况,消费者应该截图保存价格变动前后的商品界面、消费凭证等证据,通过与商家协商、向电商平台或者向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或向法院起诉等途径要求商家依法赔偿。
问题三:秒杀、抽奖暗藏猫腻商家采用内定人员中将的方式吸引消费者
问题四:无库存或超库存接单,商家直接取消订单并退款该咋办?
民生热线网友反映:我在双十一前通过某电商直播间购买了一件大衣,提交订单并付款成功。但没有想到的是,几天后,我突然被商家通知订单已取消,款项将原路退回。私聊商家询问原因,被告知这批订单没有货了。
杨晋华律师:商家在网络平台发布商品的销售信息、价格等内容,消费者能够选择确定的商品并提交订单成功的,此时网络购物合同已经成立并生效。商家无库存或超库存接单,直接取消订单并退款的行为违反了合同义务,构成合同违约。此时消费者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之规定,要求商家承担继续履行、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问题五:特价商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换,消费者遇质量问题该如何维权?
民生热线网友反映:自己在双十一的时候购买了几件衣服,但是到货之后发现衣服质量有明显的问题,去找商家进行退换的时候,商家表示这是特价活动产品,一经售出是不再退换的,拒绝了消费者提出的退换货要求,合法吗?
杨晋华律师:为吸引消费者,很多商家会推出降价促销的特价商品。在出售此类商品前,商家往往会作出“特价商品不予退换”的提示,拒绝按正常商品承担退换货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之规定,经营者应对出售的所有产品及服务承担质量“三包”责任,“特价商品不予退换”的提示属于排除消费者权利、免除经营者责任的格式条款,该条款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属于无效条款,商家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消费者交易。
问题六:售后服务不到位该怎么办?
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消费者有权依法通过自行协商、向消委会投诉反映、提起诉讼等正当途径维护自身权利、避免不当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