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知乎热议虐猫事件后:我们为什么要学会识别虐宠人?

最近,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受到了热议——

“老婆怀孕,楼下有人喂的野猫聚集,担心被野猫伤害。商谈无果,该不该杀猫?”

看到这个问题的你,恐怕和当时发现这个提问的我们想法非常相似:怎么会有人问这种问题?

而题主在问题下补充了更详细的描述:

▲题主在知乎上提问下的详细描述,图片可点击放大查看

问题发展到这里的时候,我们看到的题主是一个对流浪猫充满了恐惧和刻板印象的人,但是接下来的更新让人毛骨悚然:

▲题主在知乎上提问下的补充描述,图片可点击放大查看

这一更新中作者的血腥和冷漠,并且自以为是的“上帝”态度,引发了大家的反感和激烈讨论。

直到最近,提问者进行了新的更新,将这一话题更推向风口浪尖:

上一次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还只有二三十个回答。整件事情,我唯一错误的就是来知乎提问。不过,谢谢各位圣母猫奴给了我决心。

知道吗?我本来是中间派,既不讨厌猫也不喜欢猫。先是大爷把我往讨厌猫的一边推了一把,再是你们把我彻底推到了对面。所以呢……

以后单元楼下,出现一只野猫,我就杀一只。如果你们觉得淹死是虐杀的话,扭断脖子怎么样?很迅速的,没有痛苦。

我是真的搞不懂,死了几只猫,为什么有些人就如丧考妣?

果然,人的悲喜并不相通。

以上,就是事件的整个过程。

▲知乎上的原问题,目前已累积有300W阅读量

很多人谴责题主“残忍”、“自私”、“无知”,更多人觉得题主很“可怕”。

题主的特征:“易激惹”的性格

首先,题主因为老婆怀孕而商谈流浪猫的问题,其实无可厚非。

如果是对猫不了解不喜欢的人,可能真的会把小区里的流浪猫当成一个安全隐患。但题主在被拒绝后,“当着小区居民的面扬言要把楼下几只野猫弄死”,并自述“脾气一放收不回来”,扬言“有猫没我,有我没猫”。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题主是一个易激惹的人。而且这种易激惹还打着“保护老婆和孩子”的大旗。

那什么是易激惹呢?

“易激惹”是精神学领域的专业名词,它所指的是:

一种剧烈但持续较短的情感障碍。患者在遇到刺激或者不愉快事情时,即使是非常轻微的事情也会产生剧烈的情感反应,表现为容易生气、敏感、激动、愤怒,甚至大发雷霆与人争吵不休。

易激惹有个前提,即不是重大的、剧烈的情感刺激,而是很轻微的刺激,但是出现与刺激不相符的剧烈情感反应。

由于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中,容易出现易激惹的状态。比如我们常说的“路怒症”,就是易激惹的一种表现。

但是如果这种易激惹已经泛化到日常生活中,就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纠纷和问题。在这一事件中,题主的易激惹直接导致了后面一系列事件的发生。

危险的征兆:有计划的施暴

在谈判无果后,题主跟物业一起购买了捉猫的笼子,开始捕捉野猫。这时候题主没有想过要杀猫,因为这一阶段捉住的两只猫没有杀掉,而是送到了宠物店。

随后,题主捉猫的计划被大爷破坏了。接下来,题主自己掏钱找了捕鼠团队。

捕鼠团队询问如何处理捉到的野猫,并提出“如果给他们,他们可以少收一点钱”,题主却表示“想看着它们死”,于是捕鼠团队淹死了野猫。

很多人的恐惧都是来自题主这一段的描述。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看到,大爷对题主的数次拒绝和“破坏”,让题主产生了报复心理,并报复在野猫的身上。

同时这种报复显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事先计划,并且有条不紊地执行。

——这种情形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

类似的案件

2019年4月27日经视大直播报道了四川某地村子里,因为秦家人不让胡莲波(嫌疑人)翻修房子的材料从家门口经过,几天后,胡莲波就把秦家两个儿子从山崖扔下去。

这种因为小事情与他人争吵后,就处心积虑地杀掉与他人有关的弱小生命的行为,才是让我们不寒而栗的原因。

关于虐杀行为的研究

还有一点,题主要求“看着他们死”,并认为这样杀死宠物并不是虐杀。

▲如图,虐待动物的人往往会发展成各种类型的暴力犯罪罪犯

在这件事件中,题主是没有杀人伤人,但是题主对小区里流浪猫所表现出的“有计划施暴”,却显得十分坦然,甚至自得。

而这种自得,当然会令大家感到恐惧。

恐惧的原因:一意孤行的态度

在这件事情中,题主从一开始“很怀疑自己能不能下得了手”,并反思“自己没有控制好情绪”,到后来认为是“老大爷把自己往讨厌猫的那边推了一把”,“圣母猫奴”让自己下定了决心,还在最后故作高深的说了一句“人的悲喜并不相通”。可见,题主一开始还是有对生命的基本尊重的。

但是随着诉求得不到满足,自己的计划一次次被破坏后,他恼羞成怒,再也无法保持理智的态度。

他开始一意孤行,在现实生活中报复野猫,在知乎上攻击网友,并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合理化是一种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当某一个追求的目标不能实现时,人们会找一些理由为自己开脱,让自己在心理上得到安慰,有时还会找出一些借口来掩饰自己的行为和不愿承认的事实。

合理化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酸葡萄(sourgrapes):当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因能力不够而无法取得时,就加以贬抑和打击,称为酸葡萄。

■甜柠檬(sweetlemon):与酸葡萄相反,另一种自卫机制是甜柠檬。此方法是指企图说服自己和别人,自己所作所选已经是最佳的抉择。

■推诿(projection):此种自卫机制是指将个人的缺点或失败,推诿于其他事由,找别人来担负自己的过错,使自己获得心灵的平静。

▲如图,我失败的原因是因为老师讨厌我——这是种普遍的合理化心态

题主的行为明显更像甜柠檬和推诿这两种合理化的方式。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可能使用到合理化,但是如果把合理化用来滋养那些恶的思想,形成恶的行为,并一意孤行的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自己别无选择,这是非常危险的。毕竟,坏人不是一下子就变坏的。

因为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虐待动物,来平衡自己的心理,反应出来的是骨子里的残忍和无情。

这样的残忍,很有可能,还会反馈在别人身上。这也是为什么知乎下面的回答清一色都是谴责和恐惧的原因。

为什么要学会辨别:恶魔就在身边

这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样不尊重生命的事情越来越多地在网上被曝光出来。

在今年4月24日韩国的《实话侦察队》节目中,MBC为了警示民众,冒着被告的危险,首次公开了素媛案凶犯赵斗顺的真容。

这是一张放在人群中都辨别不出的面孔,很多人看到被曝光的照片后,都表示脊背一凉,不禁感叹恶魔可能就在身边。

而这些年来,赵斗顺那死不认罪的态度和肆无忌惮的钻法律漏洞的行为,更让人们咬牙切齿。

▲上图为素媛案中的真实犯人赵斗顺照片,下图为同名电影中的罪犯扮演者

试想一下,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了知乎上这位引发讨论的题主,并跟他有一些观念上的不同,甚至争吵,会如何呢?

以他在杀猫事件中的表现,他会不会有计划的找机会杀掉我们家里的宠物,或者伤害我们的家人和小孩呢?

我们并不想在这里过多地谴责这位题主。显然,即使我们这么做,他也不会有什么改变和反思。

我们更想告诉大家的是,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去识别出这样的人?保护好我们自己,我们的毛孩子,和我们爱的人呢?

学会辨识,远离源头

具体我们应该如何辨识,远离源头呢?可以结合以下4种方法。

TA是如何对应问题的?

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不如意的时候,也会有与人发生冲突的时候。在这些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其应对方式来加以辨识:

如果一个人在遇到小问题时,常常表现出远高于这个小问题所带来的愤怒、怨恨、沮丧等情绪。甚至会想让别人跟他们一样不开心,或者为他们的情绪付出代价的时候,我们就需要留意,也许这个人的心理状态存在一些问题。

那么我们在与他们的相处过程中,就要注意不要刺激他们,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相信自己的直觉

当你感到对方让你不安或不舒服时,注意和他保持距离。你的身体感受是最诚实的。

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实用。

中国人可能会觉得要与人为善,凭直觉就不喜欢别人似乎是不对的。但是无数的案件告诉我们,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

所以在与人相处,特别是和陌生人或者不那么知根知底的“熟人”相处时,防人之心不可无。一时的心善或者侥幸心理可能会让我们,毛孩子,还有家人处于危险境地。

不要与人争吵

当我们跟一个人不太熟悉时,可能很难判断他们是否是“危险人物”。

随着更深的交往,我们可能会慢慢意识到,他让我们不舒服,甚至可能会有危险。这时需要记住的是:

无论我们因为什么事情不舒服,迅速离开,不要争吵。在原地与其争论不会有任何结果。

这样的人一般都一意孤行,不思悔改,如果能够迅速离开,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不要只向警方寻求帮助

当你发现自己身边有这样的人时,向警察求助也许不能起到你期待的作用。我国法律在犯罪实施之前的“预防”环节上并不完善。

同时,你也可以向社区或者物业反应问题,寻求更多的安全保障。

我们应该知道,有阳光照射的地方,就有阴影。

我们没办法遏制别人走向阴影的脚步,但我们可以学习,可以去了解,可以努力让自己、家人还有毛孩子们幸福地生活在阳光普照的大地上。

最后:

编辑|扬羽

[1]王亚飞,夏云慧.新生代农民工易激惹问卷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6).

[2]陈琦.增强青少年自我安全保护能力的实务研究[D].苏州大学,2016.

[3]AlickeMD,SedikidesC.Self-enhancementandself-protection:Whattheyareandwhattheydo.[J].EuropeanReviewofSocialPsychology,2009,20(1):1-48.

[4]GrevinF.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egodefensemechanisms,andempathyamongurbanparamedics[J].PsychologicalReports,1996,79(2):483.

[5]张静.大学生自我防御机制与社会支持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3):264-265.

[6]肖英霞.中学生自我防御机制的特点及对教育的启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20):38-39.

THE END
1.购买到病狗后商家不退款,有哪些投诉途径?投诉商家不退款在消费者协会投诉,具体投诉方法如下:1、向交易平台提出投诉,并提供所掌握的证据,包括...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466032.html
2.卖家也承认了,我该如何维权?如果是卖家的原因导致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的,消费者可以与卖家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报消费者...https://www.lawtime.cn/wenda/q_47849715.html
1.投诉公示企业服务热线办理进度查询 请登录 2024年11月21日星期四 投诉公示 企业服务 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 认为经营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 我要投诉 您发现违反 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的行为 我要举报 您需要了解 市场监管有关法律法规 我要咨询https://www.12315.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