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过去一个月的合同风波终于有了阶段性进展。
6月3日,阅文集团如约推出了新版合同。在推出新合同之前,起点平台已经取消赠币这一困扰作者群体的策略,6月3日的新合同更传递出了积极解决问题的姿态。
大量网文作家对结果持肯定态度。白金作家“会说话的肘子”写道:“总体来说大部分诉求得到满足……或许我与某些大佬有过争吵,但我认同阅文在合同之事上做出的改变,感谢阅文愿意听取大家的意见。”也有更多作者在朋友圈转发对新合同加以肯定,作者“巫马行”转发第一句是“阅文听到了我们的声音”。
新合同的区别可以从两方面来解读:
“作者”一词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成名大神、一般全职作者,入圈新人,随缘更新的业余爱好者等等不同群体,作者基于自身实力、发展规划等综合考虑,其实从来不会有完全相同的诉求。
其二是对之前合约中容易误读的条款进行了明确表达,对激发矛盾的不合理条款进行更改和删除:
新合同发布后,阅文新任CEO程武表示,“我们收到了数千条高质量的反馈,这是新合同的民意基础。我们决定对有些实施多年的条款做出改革,但这只是我们工作的起点,阅文后续还将通过打击盗版等一系列组合拳去除产业沉疴,与广泛的作家和读者共建一个属于大家的良性生态。”
有大量网文作者在社交账号上发布信息,认同新合同的成果和阅文的诚意。从这次风波出现到新合同的发布,阅文新管理层算是经受住了考验,也传递出了相当明确的姿态——愿意合作、愿意倾听作者的诉求、愿意改变。
即使从纯粹的利益角度考虑,作者群体对阅文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阅文没有理由站在作者的对立面。要达成从“最大的行业正版数字阅读和文学IP培育平台‘向’更强的文学内容生态”升级,作者群体是内容IP储备的源头,也是阅文发挥更多协同价值、建立新生态的核心基础,阅文并没有任何理由打击自己生态的基石。更多的优秀作者安心于作品产出,才有基础去开发更多价值。
说到底,作者与平台之间当然存在博弈关系,但本质上仍是合作共生的。明显的现实是,平台方拥有的资源并非是无限的,平台会分配更多资源给与自己合作更深度的作者,这一点是多数人都能理解的市场逻辑;但同时,阅文与作者的根本一致性在于都希望做大整个网文产业的“蛋糕”,让平台与作者共赢。
出现更多的《庆余年》,才是所有人都愿意看到的。
新合同基本表明,阅文和新管理层并非一意孤行无视作家群体意见,而是有足够的尊重和理性沟通的意愿。商谈、理性是行之有效的沟通并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且对真正扎根于网文行业的作者而言,砸锅掀桌子甚至造谣的方式并不解决实际问题,还会损伤核心作者群体的切身利益。就像作者“如水意”在朋友圈中所提到的观点:“要是阅文被整倒了,是所有作者的灾难”。
“作者”一词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各自有着不同的个人能力和需求,平台方让所有人满意恐怕是不可能的,但符合法律法规、市场规则和作者应有权益的合作形式的完善,读娱君认为始终会是平台和作者共同诉求。
但读娱君还是有些直白的话想说——网文行业说到底也是头部集中的行业,顶部作者始终是比例更少的那部分。而对作者群体来说,用作品杀出重围,提升自身创作能力始终是基础,每年都有像“爱潜水的乌贼”这样凭借一本书“成神”的大神,也有不可胜数的所谓“扑街”,但这种底层规律层面的现象并不会因为平台而改变太多。让大神成为大神的,根本原因还是他们在“那一本书”背后付出的心血,文字本身的实力。
从结果来看,阅文肯定做不到让所有人满意,但算得上展现出了难得的行业清气——面对势力混杂、不乏别有用心、浑水摸鱼之流的指责,阅文新管理层倒并没有在口水战上停留,而是迅速召集作者听取意见,努力把事件推向解决的方向,这一点尤其令不少作者刮目相看。
本次风波将网络文学行业中的许多旧疾暴露于众。而新合同一出,因为旧合同问题往往普遍存在于行业之中,阅文反倒再次成了撬动行业变革的先行者。
一个更好的网文行业需要作者、读者、平台的共建、共生共荣,在IP价值被不断挖掘,新的产业模式进阶更新日异的时代,变革需要勇气和真诚,但绝对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