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手机被莫名“轰炸”记者调查发现:5元钱能买300条轰炸短信
给商家打个差评,手机就被莫名“轰炸”,记者调查发现——
5元钱能买300条“轰炸短信”
报复
只因一个差评手机直接“爆了”
陆丽丽的遭遇,不是个案。消费者滕飞明也在此前遭遇了“呼死你”轰炸。滕飞明在某平台购买了一条裤子,因为感觉产品存在色差,联系商家客服,客服却认为其产品并无色差问题。在一番交涉后,滕飞明给了店家差评。而后,他同样突然遭到了骚扰轰炸。“被店家在网上购买了轰炸软件,不停地对我进行骚扰轰炸。影响到了我个人生活。”滕飞明表示,店铺产品存在质量和色差问题,打差评后却被轰炸骚扰,自己内心很是郁闷。“我的目的就是要求商家道歉、赔偿。”
黑产
套餐多随便选价格低至几分
记者拍下5元钱测试“短信版”。不到一分钟,商家回复“开始”。随后很快,记者手机上果然出现一条条带验证码的短信。而这些短信的抬头机构五花八门、各行各业都有。短短几分钟,有数十条短信“轰炸”了进来。“一般订单提交后短信就会到(对方手机),除非猜到是你,要不然不会知道是你。”商家表示,即使对方猜到是谁购买的“短信服务”,“不承认即可。”
有数据显示,短信轰炸黑产目前危害涉及超2000个网站的3500多个验证码接口和2400个短信接口,每天全网发生的轰炸短信多达160万次以上。
链条
挂羊头卖狗肉“苦心”躲避监管
记者调查发现,提供此类服务的商家,往往会挂羊头卖狗肉,通过各种方法、方式来躲避监管。
记者发现,在电商平台上,涉嫌提供“呼死你”轰炸的商家,往往以“短信代发”“短信软件”“短信服务”等字眼出现。甚至,会打出“突破障碍”“可包月,可体验”“强悍”等词汇。而在具体咨询沟通中,商家也不会主动提及“轰炸”或“呼死你”字眼,甚至对商品不会过多描述,只是表示下单后再联系。
“违法、违规、敏感词都不要提,如果你问我有没有×××,我只会回复您:没有。”一名商家在自动回复中如此表示。而在咨询商品详情时,其同样对自己所提供的服务模糊答复,只表示“拍下后联系我,自己注册和充值后即可使用。”“效果超级棒。想开就开,想关就关,全看你心情。”而对于其他问题,其“概不回复。”
说法
违法“呼死你”存多种风险
在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看来,现实中的确有人用“呼死你”专门骚扰他人,这是违法的。“《民法典》中有关于隐私权的明确规定,‘呼死你’轰炸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和生活安宁权。此外,还涉及个人信息泄露和网络安全的问题,必须严厉打击。”
朱巍认为,有些商家很精明,以合法形式去掩盖非法目的。对此,平台不能睁只眼闭只眼,要采取自查、畅通举报渠道等必要措施。“要将买卖‘呼死你’服务的人的真实身份信息留下,并向监管部门报告。监管部门也要加大执法、及时采取措施。”
“一旦遭遇‘轰炸’,可以加装拦截软件,也可向运营商投诉和寻求帮助。如果运营商不解决,则可以向工信部投诉。”彭根表示,运营商真想解决这个问题是一定能解决的,“就看力度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