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中一种常见的食品,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美食,虽然鸭子和鸡肉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都属于家禽,但是但实质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鸭子吃的食物都是水性食物,所以他对于我们身体的一些养胃补肾的状况都很有很大的作用,下面我们就详细的来了解一下鸭子的营养价值都有哪些
1鸭子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鸭肉中的脂肪酸熔点低,易于消化。所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较其他肉类多,能有效抵抗脚气病,神经炎和多种炎症,还能抗衰老。鸭肉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烟酸,它是构成人体内两种重要辅酶的成分之一,对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患者有保护作用。
1.鸭肉、鸭血、鸭内金全都可药用。2.鸭肉性寒、味甘、咸,归脾、胃、肺、肾经;可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自惊、消螺蛳积、清热健脾、虚弱浮肿;治身体虚弱、病后体虚、营养不良性水肿。
3.公鸭肉性微寒,母鸡肉性微温。入药以老而白、白而骨乌者为佳。用老而肥大之鸭同海参炖食,具有很大的滋补功效,炖出的鸭汁,善补五脏之阴和虚痨之热。
4.鸭肉与海带共炖食,可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对老年性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心脏病有较好的疗效;
5.鸭肉与竹笋共炖食,可治疗老年人痔疮下血。因此,民间认为鸭是“补虚劳的圣药”。肥鸭还治老年性肺结核、糖尿病、脾虚水肿、慢性支气管炎、大便燥结、慢性肾炎、浮肿;雄鸭治肺结核、糖尿病。
2老鸭的做法
老鸭的做法非常的多,只要我们巧妙的搭配就可以做出既养生又美味的老鸭菜肴来,最经典的老鸭做法当然是做成老鸭汤,老鸭还可以用来煮汤和做成粥。
当归红枣煲老鸭
材料
用料原材料:老鸭350克,当归10克,红枣50克,姜10克,清水1500克。调味料:盐5克,鸡精3克,糖1克,胡椒粉1克。
做法
1、将老鸭斩块汆水,当归、红枣洗净,姜切片待用。
2、净锅上火,放入清水、姜片、老鸭、当归、红枣,大火烧开转小火炖50分钟调味即成。
功效
当归有补血、养血之功效,对面黄血虚、唇甲苍白、月经不调、心悸眩晕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爱心提示
一般人群皆可食用。
冬瓜薏米老鸭汤
主料:老鸭半只,薏米一把,冬瓜一斤,配料:葱,姜,料酒,盐
老鸭去头、脚和屁股,清洗干净,剁成大块。葱切段,姜切片,冬瓜切大块,薏米洗净备用。
鸭块放在冷水锅中大火烧开,煮三分钟去血水,盛出,用清水洗净。
锅入油,五成热时放入葱段和姜片炒香,再倒入鸭块炒变色后放入开水,薏米炖1小时。
在汤锅中放入冬瓜和少许盐,中火炖20分钟即可。
小诀窍
老鸭比较肥,可以去掉一部分油再炖。去掉的油可以用来烙饼。
如果鸭油没有去掉,可以少放油,鸭块要多炒一会儿。
3孕妇可以喝老鸭汤吗
孕妇当然能喝老鸭汤!
但是,因为鸭肉有利尿消肿之功效,所以不应多喝,否则排尿过量可使羊水减少,并且注意老鸭汤的配料,切忌有虫草、人参、料酒(过量)等活血之物。
鸭是非常有营养价值的食材,孕妇食用鸭好处多多。今天就向孕妇或者孕妇的家人介绍下鸭及老鸭汤的做法。
鸭的营养价值很高,可食部分鸭肉中的蛋白质含量约16-25%,比畜肉含量高得多。鸭肉中的脂肪含量适中,比猪肉低,易于消化,并较均匀地分布于全身组织中。鸭肉是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比较多的肉类,对心肌梗塞等心脏病有保护作用,可抗脚气病、神经炎和多种炎症。与畜肉不同的是鸭肉中钾含量最高,还含有较高量的铁、铜、锌等微量元素。鸭蛋矿物质、维生素A等也高于鸡蛋。鸭全身都是宝:鸭肉具有滋阴补虚、利尿消肿之功效,可治阴虚水肿、虚劳食少、虚赢乏力、健脾、补虚、清暑养阴、大便秘结、贫血、浮肿、肺结核、营养性不良水肿、慢性肾炎等疾病;鸭血具有补血、清热解毒之功效,可治中风、小儿白痢似鱼冻者,经来潮热、胃气不开、不思饮食、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疾病;鸭蛋具有滋阴补虚、清热之功效,可以清肺火,止热咳、喉痛,可治妇女产后赤、白痢、鞘膜积液和阴囊橡皮肿、烫伤、湿疹和静脉曲张性溃疡、幼儿消化不良、鼻衄头胀痛、风寒、风火各种牙痛、高血压、肺阴虚所致的干咳、咽干、咽痛、心烦、失眠等疾病。
4夏季喝鸭汤有什么好处
有人说鸭肉有毒,所以皮肤病、动手术的人不能吃,甚至所有人不宜多吃鸭肉,这样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其实食物没有毒与不毒的问题,虽然有记载说鸭肉性甘、冷、微毒,但古人所说的毒,指的是身体对物质的反应,如引起腹泻或过敏等,可能是因为鸭肉虽然无毒,却性寒,因此可用老姜、当归等热性食物一起烹调,以平衡食物的性味,是很好的补虚食物。
夏季滋补与冬季滋补不同,一定要清淡,不可过于滋腻,否则极易伤胃。中医认为,山药、大枣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且补而不腻,非常适合脾胃虚弱者夏季煮粥喝,且二者均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有效对抗夏季因酷暑而造成的免疫力降低。蜂蜜、牛奶、莲藕、银耳、豆浆、百合既可益气养阴,又可养胃生津,是夏季体弱多病、出汗较多、食欲不振者的食疗佳品。
夏季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增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质的供应必须酌量增加,每日摄入量应在100克—120克为宜。植物蛋白可以从豆制品中获得,动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还应适当地多吃肉。
夏季的肉食以鸡肉、鸭肉、瘦猪肉、鸽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为好。其中,鸭肉不仅富含蛋白质,而且由于其属水禽,还具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利湿的作用,根据中医“热者寒之”的原则,特别适合苦夏、上火、体内生热者食用。夏季在食用鸭肉时最好炖食,也可加入莲藕、冬瓜等蔬菜煲汤食用。
此外,夏季提倡吃凉性食物滋补,但并非所有的人对羊肉、狗肉等温性肉类都该“敬而远之”。冬季常发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患者,若在夏季缓解期内吃一些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到冬季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上述疾病的发生,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5雏鸭培育的方法
春季培育雏鸭,疫病少,易成活,生长快,好管理,是一年中最好的育雏季节。饲养上必须掌握以下六环节:
切忌忽冷忽热。春季气候多变,育雏期间要十分注意保温,切忌给温忽高忽低。育雏鸭的适宜温度为:1~3日龄30℃,4~7日龄25℃,3周龄后随常温饲养即可。
先饮水后开食。雏鸭出壳24小时后,应先给水再开食,并在第一次给水中加入适量维生素C和葡萄糖,以利于清理肠胃,促进胎粪排除。供给营养:雏鸭饮水后即有吃食的表现,开始时可先用半生半熟的大米饭;撒在清洁的垫布上,让其自由啄食,每次喂七八成饱,每昼夜喂6~8次。1周龄以后,日喂4~6次;3周龄后,日喂3~5次。同时可适当加些鱼虾、蚯蚓、泥鳅等,喂时可将此类荤腥料切碎拌入饲料中,也可先熬成汤糊混入饲料中喂给。
掌握适宜密度。饲养密度与育雏室内空气卫生和鸭群健康生长有关,要适时分群,严防打堆。特别在早春天气和下半夜,要注意观察雏鸭动态,及时赶堆。雏鸭适宜密度为:1周龄内每平方米养25~30只,2周龄15~20只,3周龄以上5~7只。对于饲养量大的鸭场(户),可按大小、强弱、年龄等不同分为若干小群,每群以200~300只为宜,一周以后再进行调整一次。
合理补充光照。一般3日龄以内要全天光照,以后每周减少2~3小时,4周龄后随自然光照饲养即可。
注意卫生防疫。雏鸭1周龄后可进行鸭瘟、禽出败疫苗预防接种,10~20日龄时注射鸭瘟病毒性肝炎血清1次,60日龄时再用鸭瘟疫苗免疫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