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女性一定要保持生理卫生,勤洗头发和身体,避免细菌感染。这个时期,产妇需要排出大量恶露,因此要保持阴道清爽防止发炎。此外,婴儿也同样要注意身体的清洁。需要提醒各位的是,洗澡水水温不宜太高,洗完头后要及时擦干。
3.规划饮食
在饮食方面,要根据新妈妈的体质科学安排。这个时期的产妇饮食,以温热性食物进补为主,根据产妇体质做合理调配。产妇如果碰上感冒、发烧等情况,饮食也要改变。产褥期进补要咨询医师,根据体质和状况调整。
4.注意温度、湿度
解放前条件有限,很多农村女性到了中年以后或者是下雨天,都会出现膝盖疼、腰疼的情况,这和产褥期调养未能注意温度、湿度有关系。随着现代条件的提高,产妇发生这种情形的概率降低了。较为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分别是:室内温度为25—26摄氏度,湿度为50%—60%。建议新妈妈尽量穿长袖长裤,保证关节覆盖,避免受到风吹、寒湿的入侵。
1.保温忌寒
产妇分娩后,毛孔和骨缝张开,容易感冒、感染风寒。所以,产妇要注意保护关节,避免冷风直吹。洗澡洗头后,要及时用干毛巾擦干,洗澡时也不宜泡太久。
2.进补得当
女性产后身体一般都比较虚弱,需要补充营养。建议饮食方面要咨询医生,根据个人体质进食。如果一些产妇担心早产宝宝缺钙,可以适当吃一些钙片。
3.坚持母乳喂养
不管是产前还是产后,女性乳房的保养很重要。妈妈自身的奶水比任何食品都更有含金量,包括了宝宝必需的营养要素,帮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4.产后卫生很重要
产妇分娩后会排恶露,这时需要清洁外阴防止阴道发炎。专家建议,产后没必要天天都清洗外阴,每周两次即可,清洗液最好是中药植物配方,这样更安全。
5.高龄产妇要谨慎
高龄女性在孕期患病概率大,容易出现妊娠性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一旦发现要及时治疗,否则可能终身患病。
1.环境适宜
产妇需要静养,因此环境要安静、通风、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杜绝吸烟环境,患有感冒等疾病的亲朋暂时不宜探望产妇和婴儿。室内温度和湿度都要适宜,夏季要清凉,冬天要保暖。同时,也要适当做一些锻炼,让自己睡得更好。衣服要勤换洗,建议穿长袖,保护好关节部位,避免湿邪入侵。产褥期易出汗,要勤洗头洗澡,注意私密处清洁,防止阴道感染发炎。此外,在如厕后需用卫生纸从前往后小心擦拭,避免肛门细菌感染外阴。
2.注意情绪变化
产妇一般需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的情绪波动:妊娠期的紧迫感、生产时的激动、产后的放松、喂养宝宝时的担忧、坐月子期间的各种不舒服,这些情绪方面的波动会造成产妇无法控制自我。尤其是女性刚生产完的3-5天里,有部分人因无法排解情绪,容易出现轻度抑郁。在这个时候,家人要给予产妇精神关怀和情绪安抚,一旦有抑郁严重的情况需要及时就诊。
3.科学搭配饮食
女性生产时需要消耗很多的力气,分娩过后各脏器需要恢复,这些都需要摄取营养进行恢复。在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新妈妈为了恢复体力可以适当吃些流食或者半流食。产后初期,要摄取含丰富蛋白质、热量、维生素等食物,多喝汤类,促进乳汁分泌。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兴奋类食物,一定要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等均衡搭配。
4.警惕产后尿潴留
产妇在分娩之后需要防范尿潴留,特别是产后4小时要能正常排尿。如果发现不能正常排尿可以在下腹按摩膀胱、刺激膀胱收缩,这样可以诱导排尿。必要时可以用导尿管辅助,但是要注意避免感染。产后5天内,尿量会明显变多。产后如若便秘,可以多吃点纤维类的果蔬,必要时借助开塞露等的帮助。
5.观察子宫和恶露
6.正确的母乳喂养
(1)频率
要在生产后半个钟头内给宝宝喂养母乳,同时要按照宝宝的需求来喂养。出生后24小时之内,1—3小时一次。出生2—7天的,每天8—12次。
刚开始喂养3—5分钟就行,新生儿吃不了太多。随着月龄增长,延长到15—20分钟。哺乳期一般是10—12个月,如果乳汁不足,可以服用配方奶。
(3)喂养方式
第一次喂乳要洗净乳头及周围,此外以后每次喂养都要用温水擦净。喂奶时要让宝宝的嘴唇完全接触乳头,方便他来吮吸,宝宝在吸空一侧乳房后再换到另外一边。喂乳结束,顺着宝宝的背部小心拍打,以此来把他胃中的空气慢慢排出。
·饮食要求
(1)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产妇,需要控制好食盐量。
(2)患贫血的产妇可以吃猪肝之类有着足够铁元素的食物。
(3)便秘的产妇要多吃高纤维果蔬,早上可以喝点蜂蜜水或者淡盐水。
(4)每天摄取适量的食物热量,要控制含糖量或者脂肪量过高的食物摄取。
(5)刺激性食物要控制数量,比如烟酒、咖啡、茶、辛辣食物等。
·产褥期推荐食谱
1.鸡蛋黄花汤
食材:3个鸡蛋、10克黄花、10克白菜心、5克海带、5克木耳、3克酱油、2克盐、1克味精、350克高汤。
步骤:
(1)先把木耳、海带、黄花洗干净,将木耳切碎、海带切丝、黄花切段,再把鸡蛋搅拌好。(2)煮沸高汤后,将步骤(1)中切好的菜放入锅中,并加少量味精,让其更加美味。
(3)等锅里又一次烧开后,将拌好的鸡蛋搁进去,勾芡后就可以盛起来喝了。
2.牛奶麦片粥
食材:50克牛奶、150克麦片。
(1)先将麦片用冷水泡软,然后一起倒入锅里烧开。
(2)煮两三分钟后放入牛奶,再煮五六分钟。
(3)待麦片煮烂,感到稀稠程度适当时,就可盛起来食用,可适当加入一些白糖,拌匀即可。
1.做菜要淡
有些女性在分娩后的几天只吃很淡的菜或不放盐的菜,认为吃盐伤胃,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在坐月子期间女性本身出汗比较多,体内丢失了大量的盐分,极易缺水,不吃盐更加会脱水。因此,摄取适量的盐是有好处的。
2.长久看书或上网
产妇喝红糖水能通畅血脉、消散瘀滞,对于刚生产的女性来讲,还可以借助红糖水将恶露从身体排出。但是在产后10天后,人体自动排出的恶露量逐渐变少。这个时候建议女性不要长期饮用红糖水,否则让恶露中的血量飙升,极易造成失血甚至贫血。一般来说,红糖水喝7-10天就行。
4.每天吃大量鸡蛋
鸡蛋的蛋白质充足,但是新妈妈能够吸收的营养有限,量太多还会给肠胃造成压力,甚至影响到其他食物的摄取。这会使产妇难以合理吸收营养,对产奶不利,会干扰身体恢复。一般来说,产褥期女性每天3—4个为宜。
5.专喝汤不吃肉
汤中的营养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且汤也好消化。但是炖汤的肉里面也含有很多营养,不是全部的营养都在汤里,肉也是要吃的。
1.注意恶露清洁
产后恶露多,人体会自动往外排出。恶露中存在细菌,需要勤换洗衣物,清洗外阴部位。肛门附件潜伏了各种细菌,为了防止感染到私密处,清洗时务必要从前往后。
2.保持心情愉悦
3.与宝宝同步休息
4.不要过早同房
产褥期的女性需要排出恶露和恢复身体,不宜过早同房,否则对身体的伤害无法估量。丈夫要为了妻子的健康考虑,多多体谅。
5.产后检查不能忘
产后56天左右要到医院做个全面检查,有助于熟知身体的恢复状态和健康指数。如果在这之前感到身体不舒服,也不必一定等到56天,可以提前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