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班《走路》教案(精选19篇)

1.在看看、听听、玩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音乐,大胆表现动物走路的不同形态,体验和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2.特殊幼儿愿意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动物走路的课件,歌曲音乐,小动物图片,小兔、小鸭、小乌龟、小猫的“家”放在活动室,设置为情景。

2.认知准备:孩子们平时有过模仿动物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导入:今天天气真好,好多动物朋友都出来玩了(出示动物图片),我们快点去迎接他们,欢迎他们的到来吧!

2.听音乐集体进行动物模仿游戏(两次)。

注:特殊幼儿能愿意参与模仿游戏。

二、音乐欣赏

1.欣赏感知音乐

幼儿欣赏伴有音乐的动物走路的动画,欣赏感知音乐和小动物走路的形态。

2.再次欣赏,跟着音乐拍拍手

师:好朋友们还在赶过来,马上就要到了,我们拍拍小手欢迎他们吧!

注:特殊幼儿能尝试跟着音乐拍手。

三、歌曲表演

1.讨论并学学不同动物走路的形态

(1)小兔子怎么走路的呀?

(2)走路摇摇摆摆的朋友,是谁呀?

(3)小乌龟走路是怎么样的?还有小花猫呢?他走路的时候能有声音吗?

2.教师小结:原来,小兔子走路跳跳跳,小鸭子走路摇摇摇,小乌龟走路爬爬爬,小花猫走路静悄悄。

3.集体游戏动物走路

(1)第一次集体游戏

重点讨论提升,幼儿进一步表现动作:

a、小兔子两个小脚并拢跳。

b、怎么样让小鸭子走的摇摇的又不摔跤呀?

c、小乌龟爬的时候是快快的还是慢慢的呀?

d、小花猫怎么走路才能抓到老鼠呢?

(2)第二次集体游戏

师:我们再来玩一次走路的游戏吧,这次要注意咯,走路的本领要更大。

4.尝试边唱边游戏

注:特殊幼儿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乐意参与游戏。

活动延伸:

1.师:“小朋友们本领真大,今天一起和小动物们玩的好开心,小动物们的妈妈都在叫他们回家吃饭了,我们送他们回家好吗?”

2.幼儿随音乐再次表现,到各动物的小房子前,表示送动物回家咯!

3.可在角色游戏中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亮点:

1.目标定位符合孩子

本次活动目标定位虽然比较简单,但是本班孩子进园才两月不到,因此目标是比较符合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的,以游戏的形式来表现动物走路的不同形态,孩子们非常喜欢,活动中都愿意积极参与,并能大胆的表现,充分表现出在走路游戏中的快乐,较好的完成了活动目标的定位。

2.教学环节层层递进

本次活动重点围绕动物走路的形态而展开,通过看一看视频了解不同动物走路的形态,听一听音乐感知音乐的旋律,而后说一说、做一做,大胆表现动物的走路,期间首先根据经验表现动物走路,接着进行集体表现并交流讨论:怎么做才能更好的表现动物走路的形态,最后跟着音乐唱一唱并表现,一整个过程的环节层层递进,每一次的表现都有不同的提升目的`。活动中,孩子们对动作的表现也确实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进一步的提升。

3.激发兴趣促进发展

整个活动以情景进行贯穿,活动中创设了环境,并运用了不同的动物范例等引发着幼儿的兴趣。特别是过程中,运用了儿童化的语言,比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通过喊一喊、和动物打招呼等,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礼貌行为等。

不足:

1.音乐欠美感

本首音乐是进行外录的,音乐旋律的优美性很是欠缺,在音乐的速度上也显得有些过慢,因此,孩子们虽然表现出了进行动物走路游戏的快乐,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音乐还是对此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表现中显得有些拖沓。

2.表现欠有序

在孩子们的游戏表现中,一次次的表现提升都围在教师的身边,因此,孩子们没能在表现好一遍后,静静的进行倾听,很多孩子还是沉浸在表现的快乐中,没能好好的倾听于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回到小椅子上,边休息边进行交流,能更好地使孩子们都了解如何表现走路才是更棒的。

3.教具欠利用

本次活动设计了动物形象的教具,孩子们很是喜欢,但是动物教具的利用率不高,出示后很多时候都是摆放在一边,只是作为提示幼儿表现顺序的一个道具。可以在出示后,充分利用动物教具演示动物走路的形态,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动物房子放置于另一活动室,只在活动最后环节用上,显得有些浪费,可以将情景设置在活动室中,提高教具的使用率。

1、教幼儿学唱歌曲,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2、启发幼儿创编四种动物走路的不同姿势。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1、幼儿已经认识小兔、小鸭、小乌龟、小猫四种动物。

2、四种动物的头饰若干。

3、音乐磁带。

1、发声练习。

2、进行语言节奏训练,熟悉歌词。

(1)教师:今天,有四个小动物要来我们班做客,小朋友们猜猜看,小兔子是怎么来的呀?小鸭子走路的时候怎么样?小乌龟走路的速度怎么样?小花猫走路时有没有声音?(提问时教师依次出示小动物的头饰)

(2)教师:这四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真可爱,老师把它编成了一首儿歌,并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走路》,今天老师就带着小朋友们学唱这首儿歌。

(3)进行节奏训练,教师示范念一遍儿歌,然后教幼儿念出歌词的节奏。

3、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清唱儿歌,并边唱边把小动物按顺序贴在黑板上,以便帮助幼儿记住歌词顺序。

(2)教师再次弹琴示范唱儿歌,幼儿听旋律。

(3)教师教唱儿歌:教师范唱时幼儿可以小声跟唱,提醒幼儿唱准节奏,根据幼儿学习的情况,多跟音乐唱几遍。

(4)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后,分组唱儿歌比赛。

(5)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后,教师鼓励幼儿创编四种动物不同的走路姿势。表现好的小朋友,教师要及时的给以表扬鼓励。

4、表演。

(1)教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边唱歌边做动物走路的动作。

(2)幼儿听音乐表演。

教学反思

1、这次活动根据幼儿对小物们那种特别喜爱,喜欢模仿它们走路的一些动作来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幼儿的发展经验水平以及学习特点,通过音乐活中的'唱与跳,使幼儿语言上的表述与动作协调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也增强了幼儿表演的自信与欲望。特别是最后一个游戏环节,到结束,小朋友还玩得意犹未尽。这样为后面的延伸环节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小班幼儿因为生活经验少,所以对创编动作有了一定的难度,如果能让家长配合,提前带小朋友多观察一些小动物走、跑的样子。或者做些有更多小动物走、跑的课件,相信这节课就上得更加丰富生动了。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轻与快”、“轻与慢”。

2、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VCD“猫和老鼠”片段、课件、头饰、玩具老鼠一只。

一、歌表演:大猫、小猫

二、创设情境

创设语言“小猫走路”情景,引导幼儿初步感知音乐的“慢”和“快”。

师:小猫请坐下,(录音机里传出猫叫的声音)

“老鼠来了,听”(放录音)

“听了这个音乐,你知道老鼠走得快还是走得慢是轻还是重”(引导幼儿说出:又轻又慢)

“对,这音乐就像小乌龟走路一样又轻又慢,好,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学小乌龟慢慢走”(带幼儿走一圈)

“再听!”(放录音)

“听了这个音乐,你知道老鼠走得快还是走得慢”(幼儿:快)

“对,这个音乐就象汽车那样快,谁会学老鼠快快跑(请2―3名幼儿表演)

好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学老鼠快快跑”(带幼儿走一圈)

三、拓展练习,游戏体验音乐的'快慢

1、模仿蜗牛走路,练习在又轻又慢的音乐下开展游戏。“除了小乌龟走路又轻又慢,还有谁走路又轻又慢”

(放录音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模仿小鸡走路,提醒幼儿走得又轻又慢)

2、模仿小鸡走路,练习在又轻又快的音乐下开展游戏。“除了小老鼠走路又轻又快还有谁走路又轻又快”

好,看谁能听音乐走得又轻又快。

(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做一次小鸡走路的模仿动作)

四、小结

今天,小朋友真棒,会听音乐做又轻又慢和又轻又快的动作,现在,我们请大家玩一个猫和老鼠的游戏,请大家扮小老鼠,我做大猫,小老鼠们听音乐按节奏走路,音乐慢小老鼠就要走得慢,音乐快,小老鼠就是走得快,做错,老猫会捉住你。来请小老鼠们戴上头饰"(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

最后教师把小老鼠们追出活动场。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设计意图:

喜爱动物是幼儿的天性,爱模仿更是小班幼儿突出的特点。之前的音乐活动《小动物怎样叫》,让幼儿对小动物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在这前提下,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模仿小动物走路的活动中获得快乐,并对音乐活动产生兴趣,能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1、引导幼儿在模仿小动物走路的活动中获得快乐。

2、学习跟音乐有节奏的模仿小动物走路。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走路》的音乐和课件,小鹿,小鸭,小猫,小乌龟的头饰。

一、韵律活动《小动物怎样叫》

宝宝们——(哎)今天乖不乖?(乖)那我太爱你们了!以唱问唱答的形式(我爱我的宝宝,宝宝乖不乖?乖乖乖,乖乖乖,乖乖乖乖乖——)真乖!老师知道你们还会唱答《小动物怎样叫》呢。(我爱我的小猫,小猫怎样叫?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小狗、小鸡、小羊、小鸭、小牛)宝宝们学叫的真好听!你们知道小动物叫的声音不一样,那它们走路的样子你们知道吗?今天呀,老师给你们请来了四个小动物,你们看看它们是怎样走路的?

二、依次出示小动物图片,请幼儿说说小动物走路的特点,并探索模仿动物走路的样子。

1、第一个出来的小动物它是谁呢?(小鹿)它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呢?它是怎样走路的呢?请幼儿自由探索模仿。

2、第二个出来的它是谁呢?(小鸭子)嘴巴扁扁的,它是怎样走路的呢?请幼儿自由探索模仿。

3、第三个出来的小动物它是谁呢?它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呢?(背着硬硬的壳)它是怎样走路的呢?请幼儿自由探索模仿。

4、第四个出来的小动物它是谁呢?(小花猫),会抓老鼠。它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呢?它是怎样走路的呢?请幼儿自由探索模仿。

它走路什么样子?请幼儿模仿。

"小朋友们模仿的真好,到底这些小动物是怎样走路的呢?有一首好听的歌曲会告诉你们的。"

三、完整欣赏歌曲《走路》,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并随歌曲节奏有表情的表演。

1、播放课件(图随音乐出示),完整欣赏歌曲。

2、再次完整欣赏歌曲,随音乐拍击节奏,熟悉旋律及歌词

3、根据歌词边提问边引导幼儿练习小动物走路的'动作。

(1)歌曲里是怎样唱小鹿走路的?(跳跳跳)引导幼儿有节奏的练习(小鹿走路跳跳跳)的动作。

(2)歌曲里是怎样唱小鸭子走路的?(摇摇摇)引导幼儿有节奏的练习(小鸭子走路摇摇摇)的动作。

(3)歌曲里是怎样唱小乌龟走路的?(爬爬爬)引导幼儿有节奏的练习(小乌龟走路爬爬爬)的动作。

(4)歌曲里是怎样唱小花猫走路的?(静悄悄)导幼儿有节奏的练习(小花猫走路静悄悄)的动作。

"宝宝们听得很认真,说的很棒!学的也很好。现在让我们随音乐边唱边表演吧。"

4、随歌曲课件集体边唱边表演(两遍)

四、给幼儿带头饰分角色表演。

1、先请4个小朋友个别表演。

2、集体发头饰分组表演。

3、以情景表演的形式扮演动物宝宝回家"宝宝们本领真大,学会了小动物们的走路,现在小动物们觉得有点累了想回家了,我们一起来扮演小动物回家吧!

(以小组的形式让幼儿带上小动物头饰,模仿所扮演角色的动作,在小动物的带领下,跟着音乐走回家。)[通过带头饰表演可增加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和尝试对情景表演的喜悦心情强调听音乐,唱到什么小动物,带什么头饰的小朋友跟着小动物回家,回家时要一个跟着一个,不挤,不掉队,此环节渗透教育目标,并注重社会领域的常规培养。)

1、在模仿和表现小动物走路姿态中,对学习儿歌有兴趣。

2、尝试用不同的节奏念出小动物走路的特点。

设计思路:

1、本首儿歌中的动物是幼儿熟悉和喜欢的,因此在动作模仿时,幼儿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这有利与他们积极地参与活动。

2、儿歌中动物走路的姿态具有形象鲜明的特点,且儿歌短小精炼,幼儿容易理解和掌握。

3、在活动中,采用边讲边动做的形式,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情趣性和主动性。

小兔、小鸭、小乌龟、小猫立体教具各一,歌曲音带。

一、根据已有经验,模仿表现动物走路姿态

1、以猜谜方式介绍角色。

今天有四个小动物来小二班作客,我们一起来猜猜是谁!

(1)长耳朵、红眼睛、短尾巴、白白毛,是谁来了?

(2)扁嘴巴、呷呷呷、好像小船水上划,猜猜我是谁呀?

(3)喵喵喵,爱吃鱼,会抓老鼠机本领大。这是谁?

(4)听,谁在叫?“小花猫,等等我,我也要上小二班去作客(出示小乌龟),你们欢迎我吗?(幼儿表示欢迎,请客人一一入座)

★2、模仿表现动物走路的姿态

(1)教师以小动物的口吻说:“我们到小二班来作客,你们知道我们是怎么走来的吗?”

(辅助问题:**是怎么走路的?模仿**走路的`样子)

(2)幼儿以动作体现,教师以儿歌词句讲述动作。

二、欣赏儿歌感受动物走路的特点

刚才小朋友学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真可爱。现在老师把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编成一首儿歌好吗?

1、完整欣赏

(1)启发幼儿为儿歌取名字。

(2)老师朗诵

2、用不同的节奏表现小动物走路的特点

(1)小兔走路是怎么样的?(念出节奏××│××│××│×0│)

(2)小鸭走路是怎么样的?(念出节奏××│××│×·×│×—│)

(3)小乌龟走路怎么样?什么叫慢吞吞?谁会来学小乌龟走路时慢吞吞的样子?(念出节奏×××│××│×—│×—│×—│)

(4)小花猫抓老鼠,怎么样走才能不让老鼠发现?什么叫静悄悄?(引导幼儿理解“静悄悄”)(念出节奏×××│××│×—│×—│×—│

(5)小动物走路的样子一样吗?(不一样)那我们在念小动物走路的样子时,也要怎么样?(不一样)

三、学习儿歌愿意边动作边朗诵

1、师生共同边念儿歌边模仿动物走路(引导幼儿念出不同的节奏)

2、幼儿念儿歌(老师注意指导幼儿念准节奏)

四、活动延伸:欣赏歌舞表演

这首“走路”的儿歌还可以唱唱跳跳呢,想看老师表演吗?

1、老师在歌曲伴奏下表演歌舞。

2、再次欣赏时鼓励幼儿自愿参与。

3、小动物说,哇!老师和小朋友的本领真大,会把我们走路的样子编成儿歌,还会唱歌、跳舞。我们来作客,真是很高兴!谢谢,再见!

1、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萌发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2、能情绪愉快地参与歌唱活动,大胆歌唱、用肢体动作模仿小动物。

3、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4、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音乐《我爱洗澡》、歌曲《走路》视频、小动物ppt、森林的背景活动过程:

一、韵律活动《我爱洗澡》带动气氛"森林里面马上要举行一个舞会了,来来来,宝宝们一起来和老师跳洗澡舞,准备去参加舞会吧。"二、学习歌表演《走路》"宝宝们的本领真大,你们优美的舞姿把其他小动物也引来啦,你们想知道是谁来了吗?"(想)"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好吗?"(一)了解歌曲:感知歌曲的动听,有趣听歌曲第一遍提问:你们听到是谁来啦?(幼儿回答出一个,即点击出小动物)总结:"对呀,小兔、小鸭子、小乌龟、小花猫它们一个一个的走来了,哎,它们是怎么走来的呀,我们再来看看它们是怎么走来的好吗?

(二)理解歌词内容:模仿动物走路播放歌曲视频第二遍提问:1、小兔是怎么走路的呀?

2、小鸭子是怎么走路的呀?

3、小乌龟是怎么走路的啊?

4、小花猫是怎么走路的啊?

总结:1、小兔子走路,蹦蹦蹦蹦跳。

2、小鸭子走路,摇啊摇啊摇。

3、小乌龟走路,慢吞吞。

4、小花猫走路,静悄悄。

我们一起来学学它们的走路,师幼一起边念歌词边模仿这些动物走路。

(三)幼儿集体表演唱:体验活动的快乐播放歌曲视频第三遍(和幼儿一起边唱边表演)三、小动物回家在《走路》的音乐声中,按自己的意愿分别模仿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动作,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回家。

"宝宝们本领真大,学会了小动物们的走路,现在小动物们觉得有点累了想回家了,我们一起回家吧!"

教学反思:

幼儿对这次活动的兴趣都比较浓厚。特别是开始的有趣的练声环节,孩子们的表演欲望一下就提起来了。在模仿动物走路的环节中幼儿都很乐意做各种动作,学动物们走路。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有许多不足,在模仿中还有几个幼儿不会,前期的准备经验不足,教师可在活动前带领幼儿在户外学各种动物走路,丰富和发展他们身体的协调性。在活动中还可以让幼儿进行创编,不仅仅局限于这四种小动物,可以提问幼儿其他的一些动物是怎么走路的,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目标

1、体验诗中表达的情感,感受“我是一朵蘑菇,一朵会走路的小蘑菇”所表现的童趣。

2、理解诗歌内容,学习词语可爱、快活。

3、尝试朗诵诗歌。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体验打着小雨伞的快乐。

2、小雨伞、蘑菇图片、操作卡。

活动过程

一、出示蘑菇图,谈话引入诗歌。

你看见蘑菇像什么,你知道蘑菇会走路吗

二、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朗诵诗歌。

2、看操作卡,再次理解诗歌内容。

提问:诗歌里的小朋友为什么说她也是一朵小蘑菇。

一朵会走路的`蘑菇是怎么回事呢

小结:下雨的时候,小朋友打着小伞,真快活,我也是一朵小蘑菇,一朵会走路的小蘑菇。

三、学习朗诵儿歌、用动作表现诗歌,体验诗歌的快乐。

1、幼儿跟着老师学习诗歌三遍。

2、幼儿边朗诵边用动作表现诗歌的内容。

四、幼儿表演朗诵儿歌。

游戏目标:

1、用形象的动作表现各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2、在理解歌曲的内容上进行创编

3、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游戏准备:

多种小动物头饰

游戏过程:

舞蹈:走路个别幼儿:

1-6小节:小兔跳2慢4快。

7-12小节:小鸭子摇摆走路2慢4快。

13-18小节:小乌龟走路2慢4快。

19-26小节:小猫走路2慢4快。

集体表演:完整反复一次。

1、这次活动根据幼儿对小物们那种特别喜爱,喜欢模仿它们走路的一些动作来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幼儿的发展经验水平以及学习特点,通过音乐活中的唱与跳,使幼儿语言上的'表述与动作协调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也增强了幼儿表演的自信与欲望。特别是最后一个游戏环节,到结束,小朋友还玩得意犹未尽。这样为后面的延伸环节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情节的幽默。

2、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萌发喜爱小鹿的美好情感,初步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背景图一幅、鸟妈妈孵鸟娃娃的`系列图片一套、故事磁带、音乐磁带、玩具小熊

一、出示背景图,引出课题。

树林里住着一只鸟妈妈,有一天它在树林里发现了一个树杈杈,你猜它会在树杈上面做什么?

二、教师操作教具,边讲述故事边提问。

1、师:鸟妈妈会在树杈上面做什么呢(幼儿想象、猜想)

2、师:小朋友们说得真不错,鸟妈妈在树杈上做了窝,那鸟妈妈做窝干什么呀幼……师:你们看,鸟妈妈在鸟窝里干什么呀(教师操作教具出示生蛋图)

3、师:生完蛋,鸟妈妈又会做什么呢幼:……鸟妈妈在窝里面孵鸟娃娃,唧唧喳喳,鸟娃娃孵出来啦!

4、:鸟妈妈在树杈上做了哪些事情呀?(教师操作教具排列图片做窝-生蛋-孵小鸟)原来鸟娃娃就是这么来的呀!

5、师:这时候,鸟妈妈出去找吃的,哎呀不好了,下雨了,该怎么办呢幼:……(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对情感的体验。)6、师:有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你们看(演示教具走动鸟窝)鸟窝走到哪里去了这时候,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演示教具)鸟窝又到哪了

7、师:真奇怪,鸟窝怎么会走路的呀小朋友,你们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吗,我们一起来瞧瞧(操作教具)呀!原来是谁呀原来粗心的鸟妈妈把窝做到了小鹿的角上,鸟妈妈知道了会对小鹿怎么说呢?那小鹿又会怎么说呢?

三、幼儿完整地倾听故事。

1、师:小鹿和鸟妈妈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太有意思了,我们一起再来听听故事吧!

2、师你们最喜欢故事里的谁呀为什么?幼:……师:我最喜欢小鹿,因为小鹿喜欢帮助别人,你们在平时帮助过别人吗你们都怎么帮助别人的

3、师:你们真是爱帮助别人的好孩子,我们出去散散步,看看还有谁需要我们的帮助。

四、音乐游戏《帮帮小熊》

1、放律动音乐,师生一起做动作散步。

2、下雨了,师:来来来,我们到大树底下躲雨吧!……咦,大树下有谁呀?这只小熊怎么啦?这只受伤的小熊可能迷路了,我们一起送它回家好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并说出《走路》这首儿歌的歌词;认知基本的动作及其名称;

2.技能目标:能够模仿老师正确地走路、跑步等基本的动作;

3.情感目标: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将活动过程中体现的友爱、互助、进取等良好品质融入到学习生活中。

二、教学重点

1.熟悉儿歌《走路》的歌词和动作;

2.能够简单模仿并掌握歌词中的基本动作。

三、教学难点

1.由动作模仿到掌握、运用的过程;

2.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

1.具体内容:

(1)导入:“孩子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儿歌《走路》。你们喜欢跳舞吗?现在,我们先跟着音乐动起来。”

(2)学习动作:老师指挥,模仿并练习如下动作:

(3)学习歌词:老师与孩子一起唱《走路》这首儿歌,用游戏方式模仿歌词中的动作,通过动作语言和律动的演变,激发幼儿学唱的兴趣。

(4)分组练习:将孩子分成若干组,每组一个队长,队长带领队员进行歌曲和舞蹈的模仿和练习。

(5)操作练习:老师再次指挥孩子模仿之前学习的动作,并要求孩子灵活运用这些动作。比如,模仿走路的节奏,学习跑步、跳跃等动作。

(6)总结归纳:老师与孩子们一起总结复习所学内容,并与孩子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以达到真正的思维质询。同时,鼓励孩子们让他们的好朋友也来一起学习、唱歌和跳舞。

2.活动设计:以“我们一起跳舞”为主题,通过跳舞的形式提高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4)大合唱表演:在一起欣赏各个小组的表演,并加入赞美声和掌声。带领孩子们反思他们的表演经验和不足,以便创造更好的效果。

五、教学总结

以儿歌《走路》为背景,通过活动模式和多种任务设计,根据托班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实施多元化的正在学习和练习。同时,课程还着重强调良好的团队合作与人际交流能力,适时地培养孩子们自信心和价值观念,不断提高孩子的综合素养。

在游戏情境中,乐意模仿不同动物的走路动作,感受表演的快乐。

重难点:

根据动物的不同角色,根据歌曲内容进行表演。

PPT

一、猜猜谁来了(环节意图:主要是通过猜谜等各种方式引出各种小动物,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猜动物

(1)谜语:长长耳朵红眼睛,爱吃萝卜和青菜,猜一猜,谁来了?

追问:你怎么知道这是小兔子的?

(2)声音:小鸭子

(3)局部图片:小乌龟

(4)动作:小花猫

小结:从长耳朵猜出地小白兔,动物们长得都不一样。

(小乌龟、小猫的小结同上,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二、小动物比赛(环节意图:通过游戏中不同动物的走路,熟悉韵律与语言节奏)

1、小动物们聚在一起干什么呀?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吧。

2、个别幼儿表演:它们是怎么走路的,先请谁走?

3、分组表演(根据幼儿的意愿决定学动物走的顺序。在走的'过程中加入语言节奏,如:小兔子走路,跳跳跳跳跳。小鸭子走路,摇呀摇呀摇。)

小结:小动物们走路的方法真特别,小兔子走路,跳跳跳跳。小鸭子走路,摇呀摇呀摇。小乌龟走路,爬呀爬呀爬,小花猫走路静悄悄。

3、动物表演会(环节意图:通过音乐游戏,模仿各种不同动物走路的动作。)

过渡语:小动物也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学学他们比赛谁走路快,想来试试吗?

1、想一想,你最想学哪个小动物走路哦?(想好角色的幼儿排在指定动物的起跑点)

2、第一次走路比赛

3、第二次走路比赛:歌曲里哪个小动物谁先走路呀?接下来是哪个动物呢?

小结:我们要根据歌曲里唱的顺序表演走路哦。第一个是小兔子,接下来是小鸭子、小乌龟和小花猫。

4、集体表演:我们的小朋友都会学小动物走路,我们来表演一次给老师们看吧!

5、下一次,我们可以试试看交换一下小动物,学学其他小动物一边走路一边唱歌吧。

教学目标:

1、识生字5个

2、正确朗读课文

3、预习课文

4、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自然界处处蕴藏奥妙,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自然界处处蕴藏奥妙,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蚂蚁是怎样走路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走路的奥秘”。

2、(板书课题)齐声朗读

二、预习课文,学习字词:

(1)预习课文

要求:⑴课文读通顺(默读,划出生字词,划分小节)

⑵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蘸觑足

⑶词语会读,能讲讲词意

2、交流预习情况

⑴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读通、读顺

⑵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生字的字形

囔蘸觑

⑶你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些词语

(用动作理解“嘟囔”“蘸”)

(联系自己理解“足”)

(查字典理解“面面相觑”)

3、字词积累

表示说话的词语有:嘟囔、()、()、()

表示神态的词语有:面面相觑、()、()、()

三、精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起初大家以为蚂蚁是怎么走路的?

读读句子,说说大家的猜测

2、那么,蚂蚁走路的奥秘究竟是什么?

用“----”划出有关句子

“原来,蚂蚁走路时,一边的前足、后足和另一边的.中足同时着地,仿佛一个“三角架”。

3、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①我们研究蚂蚁走路的奥秘分别用什么方法?

②结果怎样?

4、各组交流

5、这些同学在观察的过程中心情怎样?有没有变化?

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6、小结:要揭示科学奥秘不仅靠好奇,更需要毅力和智慧。

7、齐读课文。

四、语音直播厅

大自然中有许多奥秘,你有什么发现吗?交谈一下。

五、课后积累,照样子写词。

1、熟悉音乐,按不同的音乐旋律学做解放军、老人、小姑娘的走路方式。

2、学会随着音乐的变化用肢体语言作相应的动作。

3、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乐趣。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解放军、老爷爷、小姑娘的头饰和图片

活动重难点:

1、2点

一、听音乐,教师带幼儿做动作进教室。

二、新授律动《学走路》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客人,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一一出示图片)

教师出示解放军的图片:是谁呀?解放军叔叔平时是怎么走路的呢?(有精神的,抬头挺胸的,威武的)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位客人是谁呢?"(出示老爷爷的图片)是谁啊?那老爷爷是怎么走路的呢?(慢吞吞的,住着拐杖一步一步的走)

"最后一位客人是谁呢?"(出示小姑娘的.图片)那小姑娘是怎么走路的啊?(快乐的、蹦蹦跳跳的、活泼的)

请幼儿说并作相应的动作

2、幼儿分段欣赏音乐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三段不同的音乐想请小朋友来听一听,这是哪个人走路的音乐。我们先来听第一段音乐:师: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这段音乐像上面哪个人走路的音乐啊,为什么?那你能跟着音乐来学一下解放军叔叔是怎么走路的吗?(听完音乐熟悉旋律节奏,拍手打节奏,熟悉后并学做动作)

第二段音乐;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像是谁在走路呢?。用你的小脑袋想一想。为什么会像是老爷爷在走路啊?那你能学老爷爷来走一下吗?

(听完音乐熟悉旋律节奏,拍手打节奏,熟悉后并学做动作)

第三段音乐:听了最后一段音乐你觉得这段音乐会像是谁在走路呢?为什么你觉得是像小姑娘在走路啊?那你能上来学一下小姑娘走路吗?(听完音乐熟悉旋律节奏,拍手打节奏,熟悉后并学做动作)

每一段音乐能分集体———小组表演——教师并纠正。

3、集体学做律动"学走路"

"刚才我们已经学了解放军叔叔、老爷爷、小姑娘走路,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走一走好不好?老师看看有没有都学会。"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学解放军、老爷爷、小姑娘走路。小朋友们都很棒,都已经学会了,那么我们给自己鼓鼓掌表扬一下自己吧。

三、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学了解放军、老爷爷、小姑娘走路,那小朋友想一想你还能模仿那些人走路啊?请幼儿回答并模仿。

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幼儿特别喜欢这首歌,因此活动中很积极,情绪愉悦,活动气氛特别好。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蹲着前行的协调能力,锻炼其下肢力量和动作的协调性、平衡性。

2.感受学毛毛虫走路的乐趣,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3.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4.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听音乐模仿小动物走路,充分活动身体。

师:小朋友平时最喜欢小动物了,小动物也很喜欢你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走路。

二、模仿毛毛虫走路,练习蹲着走

1.引出毛毛虫:

师:看到你们模仿这么多的小动物走路,有一个小动物不高兴了:怎么没有小朋友喜欢我,模仿我走路的样子呢”(出示毛毛虫头饰)你们喜欢毛毛虫吗它是怎么走路的”

2.幼儿学毛毛虫走路,教师观察指导,与幼儿讨论模仿。

小结:毛毛虫圆圆胖胖的,将身体弯下来,双膝弯曲半蹲走更像毛毛虫了!

3.进一步观察毛毛虫

师:你们发现了吗毛毛虫的`身体长长的,一节一节的,怎样才能让你们的毛毛虫变长呢(一个拉着一个走)

4.幼儿尝试自由组合成3条长长的毛毛虫,一个拉着一个走,练习弯下身体,双膝弯曲半蹲走。(毛毛虫头戴上头饰,自由组合成3条毛毛虫,可人数不均)

附儿歌:

毛毛虫,真有趣。排成一队蹲着走,动作协调又整齐。走呀走呀走呀走,大家一起蹲着走。

5、自由玩耍

幼儿组成3条毛毛虫,可以走上独木桥,可以绕过大石头,巩固毛毛虫蹲着走路的本领。

三、毛毛虫捡桑叶

1、情景导入:毛毛虫们走了好久了有点累了,也饿了,毛毛虫妈妈带着宝宝们一起去找桑叶吃吧!一起跟着妈妈勇敢前进吧!

2、(撒桑叶)教师带领3条毛毛虫变成一条长长的毛毛虫捡桑叶。(音乐毛毛虫)

四、整理活动(轻柔音乐)

活动前评析

托班幼儿年龄较小,对于音乐活动接触的也比较少,为了幼儿能够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因此只能从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入手,喜爱动物是幼儿的天性,爱模仿更是幼儿突出的特点。幼儿对小动物有很大的兴趣。所以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有趣的模仿小动物走路的活动中获得快乐,并对音乐活动产生兴趣,能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1、知识技能目标:愿意模仿小动物,知道歌曲中小动物的走路方式。

2、情绪情感目标:引导幼儿在模仿小动物走路的活动中获得快乐。

3、行为习惯目标:幼儿能够情绪愉快的参加音乐活动。

1、歌曲《走路》的音乐

2、小兔、小鸭、小猫、小乌龟图片各一张,小兔、小鸭、小猫、小乌龟的头饰若干

3、幼儿学习过《数鸭子》的舞蹈

活动过程实录

1、开始部分:韵律活动《数鸭子》,请幼儿跟随老师一起跳舞,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教师引导“今天呀,我们小朋友们一起来跳个舞蹈好吗?”

2、进行部分:

(1)、教师:“刚才小朋友们跳得数鸭子真是太棒了,你们漂亮的舞姿把其它小动物也引来啦,你们想知道是谁来了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好吗”教师播放音乐,并鼓励幼儿认真倾听,提示幼儿歌曲中有四种小动物。

(2)、播放音乐,幼儿听完后,教师提问:“你们听到是谁来啦?”请幼儿回答,幼儿回答出一个,教师即出示相应的图片,如:幼儿说小猫来了,教师出示小猫图片,并鼓励幼儿说:“你们真棒!”当幼儿说出这四种小动物之后,教师总结:“小朋友们你们真是太棒了,小兔,小鸭子,小乌龟,小花猫它们一个一个地走来了,可是它们是怎么走来的呀,我们再来听听看好吗?”教师再次提问,引导幼儿第二次听音乐。

(3)、听音乐第二遍后,教师提问:

1、小兔是怎么走路的呀?

3、小乌龟是怎样走路的呀?

4、小花猫是怎样走路的呢?

请幼儿分别来模仿,幼儿模仿的如果不对,教师给予纠正,指导幼儿模仿小动物正确的走路姿势,最后,教师总结这几个小动物的正确走姿。

(4)、做游戏:小动物模仿舞,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教师帮助带好,播放《走路》音乐,幼儿随着音乐模仿小动物走路的姿势。

3、结束部分:“森林里要开舞会了,宝宝们你们去请自己的好朋友和你们一起来跳舞好吗?”播放音乐,请幼儿和自己的`好朋友手拉手,自由模仿小动物们跳舞,这个时候可以模仿森林里的各种小动物。

4、活动延伸:请幼儿说一说除了歌曲中出现的这四中小动物以外,自己还知道其它的哪些小动物?并请幼儿来模仿一下它们的走路姿势,教师给予指导。

本次活动符合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整个活动都是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其中,所以幼儿很感兴趣,而活动的展开是以幼儿参与,教师的适当指导为特征的,符合新纲要中教育内容的选择“应体现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原则。

1、随歌曲节奏用油画棒进行玩色游戏,感受色彩、线条、节奏、动作之美。

2、能大胆创作,体验交流、合作的快乐。

教学准备:

1、油画棒,绿色的纸。

2、熟悉歌曲《走路》,图片:小兔、小鸭、乌龟、小鱼、哭脸、笑脸。

3、“郊游”音乐、磁带录音:油画棒的话。

一、复习歌曲“走路”。

1、集体唱“走路”,钢琴伴奏。

2、回忆动物走路的歌词。师:有哪些小动物在走路?(随幼儿的回答在“草地”上出示动物图片。)歌曲中小动物们是怎样走路的?(幼儿根据歌曲旋律有节奏地说出歌词。)。

3、模仿动物走路。幼儿根据歌曲有节奏地学走路。师:跳跳跳、摇摇摇、爬爬爬、游游游,小动物们有节奏地走路真有趣。

二、帮助油画棒走路,想像动物走路姿态与各种线条之间的关系。

三、幼儿操作。

1、师:还有很多的油画棒宝宝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学走路呢,你们愿意吗?先问问它:你想跟谁学走路,然后你去帮助它。

2、幼儿操作。

3、与幼儿交流,同伴间相互交流。

四、结束。

“郊游”音乐。师:今天,我们帮助了那么多的油画棒宝宝学走路,帮助别人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你看,它们都露出了笑脸。现在,我们请它们回房子休息。我们也一起到外面去走一走唱一唱。听“郊游”音乐出教室。

中班体育教案走路

1、探索球的多种玩法,动作较灵活、协调。

2、愿意参加玩球教学,增强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教学准备。

1、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皮球若干,筐子四个。

2、供幼儿记录玩球方法的记录纸四张、笔。

教学过程。

1、球宝宝做早操——热身运动。

﹙1﹚教师提问:一星期有几天?我们一起来做星期球操。

﹙2﹚幼儿每人拿一个球,随教师口令做球操,包括头部、上肢、下蹲、踢腿、体转、腹背、跳跃等动作。

2、设计球的玩法。

﹙1﹚幼儿分成四个小组,自由在场地进行玩球。

﹙2﹚教师提出任务:每个星期有五天上幼儿园,每个小组要创编出五种不同的玩球方法,定出每天怎么玩球,并在记录卡上记录。

﹙3﹚幼儿分组进行创编玩球的方法,大家共同想办法,并在记录卡上做记录。

鼓励幼儿用自己能看懂的符号记录玩球的方法。

3、游戏:“天天玩球”。

﹙1﹚每个小组都将一周的玩球方法确定以后,教师组织幼儿观看每个小组的.设计,四个小组轮流进行。

﹙2﹚各种展示完以后,教师发出星期口令,每个小组的幼儿就一起做自己组确定的玩球方法,忘了可以参考记录卡。

4、游戏“送球宝宝回家”。

每个小组排成一路纵队传球到筐中,看看哪队传的球多。

5、放松游戏:“大皮球”。

教师和幼儿边念儿歌边做放松动作:“我是一个大皮球,拍一拍跳一跳,拍得高,跳得高,拍得低,跳得低,红的绿的都会跑。”

当说完“红的绿的都会跑”这句话时,幼儿四散跑,教师做追逐着,追到谁,谁就下场休息。

一、选择背景

二、教学目标

2.掌握正确的走路姿势,防止摔倒

3.强化孩子对安全行走的意识,防止出现危险情况

三、教学方法

1.通过观看视频,让孩子了解走路的`基本动作;

2.老师现场演示走路的正确姿势,为孩子们进行实战演练;

3.进行互动问答,检验孩子们对走路姿势的掌握情况;

4.结合游戏活动,让孩子们更好地体验走路的快乐。

1.观看视频

通过展示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如小蚂蚁、小猪等,让孩子们了解走路的基本动作。比如:小动物是如何走路的?他们的脚应该怎么动?

2.老师示范走路姿势

老师现场演示走路的正确姿势,比如:脚尖先着地,身体保持直立,手自然摆放等。

3.实战演练

老师将动作分段进行,从站立到摆手,再到迈步,让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完成。并有一名老师贴心地为孩子们指导并修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互动问答

老师通过提问,看孩子们是否对走路姿势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比如:为什么要抬头挺胸走路?怎样才能减少摔倒的危险性呢?

5.游戏活动

游戏环节可以稍作安排,让孩子们走路模拟“过马路”,或是在走路的过程中小小跳跃,让走路变得有趣。

五、教学要点

1.着眼当前学生的年龄特点,讲求示范和互动。

2.要知道孩子们的语言及思想的理解能力不大,因此要言简意赅,简单易懂的传授走路的技巧。

六、教学后感

1、学会歌曲《走路》。

2、让幼儿知道歌曲中的小动物是怎么走路的?并可以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

3、通过活动,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轻与快”、“轻与慢”,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4、能大胆创作,体验交流、合作的快乐。

1、小鹿、小鸭、小猫、小乌龟的`图片

2、歌曲《走路》的歌词和歌谱。

1、教师出示小动物的图片。

(1)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动物?”请幼儿来回答。图片上的动物分别是小鹿、小鸭、小猫、小乌龟。

(2)教师问:“你们知道这些动物是怎么走路的吗?”

(3)请幼儿用肢体语言来模仿这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2、教师将歌曲《走路》完整的演唱一遍。

(1)教师对幼儿说:“现在老师把歌曲唱给小朋友们听。请小朋友们认真听。然后用歌曲中的语言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2)老师向幼儿提问:

①小鹿是怎么走路的?

②小鸭是怎么走路的?

③小乌龟是怎么走路的?

④小花猫是怎么走路的?

(3)请幼儿用歌曲中的语言来回答,并鼓励幼儿加上肢体动作。

3、请幼儿来和老师学唱歌曲。

4、把《走路》的动作交给幼儿,并让幼儿在唱歌的时候配上相应的动作。

请幼儿说出其他小动物走路的样子。教师请幼儿一起来把新的小动物填到《走路》歌曲中,让幼儿自己进行创作,自己编一首《走路》。

活动结束:

今天,小朋友表现真棒,会听音乐做又轻又慢和又轻又快的动作,今晚回家后,大家要配上动作,把《走路》这首歌唱给爸爸妈妈听哦。

1、激发幼儿乐于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体验游戏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及平衡能力。

3、练习多种行走方法,锻炼幼儿腿部肌肉力量。

4、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高跷、大鞋子、呼拉圈、沙包、部分动物头饰课件、音乐带、录音机

1、与幼儿对音乐学“高人矮人”进入活动室,并作为准备活动。

2、提问幼儿刚才是怎样进入活动室的,并请幼儿想出更多的走路方式。

3、请幼儿将想出的走路方式表演给大家看。

4、请幼儿看课件,欣赏老师带来的走路方式。

5、播放音乐,请幼儿模仿喜欢的走路方式。

6、请幼儿自由选择辅助材料进行练习,提醒幼儿要注意安全。

7、请幼儿分组展示。

8、带领幼儿做放松练习。

9、播放音乐,请幼儿模仿歌曲中小动物的走路方式,走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能够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使学习成为快乐的`事。小孩子特别喜欢活动,爱模仿走路的样子。他们在做动作的同时,由于兴趣的产生,继而头脑中充满了有关这类活动的想象,活动起来特别投入。

THE END
1.科学:《会生蛋的动物》小朋友们,你们猜一猜在这些小动物里谁会生蛋呢? 小结:会生蛋的小动物有(母鸡、鸭子、鹅、乌龟它们又叫做卵生动物);小狗、小猫、牛、羊它们是靠吃妈妈的奶长大的,是哺乳动物。 你们还知道哪些小动物也会生蛋呢? 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个小视频来看看里面都有哪些小动物吧! ...https://www.meipian.cn/2sdaed57
2....乌龟也会生蛋,初步了解卵生动物。(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蛋的...活动准备生、熟蛋(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各两个、歌曲《小鸡出壳》、图片。活动过程 (1)欣赏手指操:小鸡出壳提问小鸡从哪里来,鸡蛋从哪里来,还有哪些小动物会生蛋? 鸡妈妈生的蛋叫鸡蛋(出示鸡蛋实物、字卡),鸭妈妈生的蛋叫鸭蛋(出示鸭蛋实物、字卡)……小结:除了鸡、鸭会生蛋以外,鸽子、鸵鸟、鹌鹑等...https://m.ppkao.com/wangke/daan/8d16acc14295470098f2a90dabf4325a
1.哪种动物竟能一胎产下数量惊人的幼崽?卵子翻车鱼行军蚁野生动物...为什么这些动物能生这么多幼崽,而像大象和鲸鱼这样的动物通常一次只生一个?影响产仔数量的因素之一是寿命长短。寿命较短、无法看到后代成长的动物通常一次会有更多的后代。“它们可没法悠哉悠哉地慢慢生宝宝,”科尔说。“它们得赶紧留下自己的血脉。” 像蝙蝠这样的物种,由于要飞行以及在空中携带幼崽,所以必须保持轻...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333U6H05568E36.html
2.《各种各样的蛋》教案3、 关于鸟、家禽和部分爬行类动物生蛋的录象或图片资料。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看录象或图片资料,丰富有关蛋的经验。 教师:刚才我们看了录象,看见的蛋是怎样的?(有大、有小、有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外形;有的上面还有花纹。) 教师:除了鸟、鸡、鸭、鹅还有哪些动物会生蛋?(蛇、乌龟、鄂鱼等)它们蛋的`...https://www.jy135.com/jiaoan/1205238.html
3.中班科学教案动物师:请来一位小动物,看看他是谁?它会爬吗?看看他是怎样爬的? 引导幼儿观察螃蟹的爬行,师:它用什么来爬?你发现了什么?并用语言和动作表达, 观察龙虾的爬行,师:龙虾用什么爬,他和螃蟹爬的样子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两者爬行的异同。 3:游戏:谁会爬? https://www.unjs.com/jiaoan/qita/20221106133132_5883607.html
4.哪些动物会生蛋简笔画简笔画图片大全母鸡简笔画步骤动物简笔画简笔画大全 星星报 简笔画 动物简笔画 正文内容 母鸡的故事内容 有一天他 母鸡下蛋简笔画母鸡下蛋简笔画彩色 孵蛋的动物简笔画 生蛋动物简笔画 讲述小鸟和蛋的故事的动物简笔画步骤图片大全 儿童简笔画破壳而出鸭子作品完成了小鸭子是由一颗蛋演变而成的 蛋宝宝出生简笔画 恐龙蛋...https://www.puchedu.cn/jianbihua/9a855ab9872f8ec6.html
5.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母鸡生蛋》(通用18篇)二、利用图片进行讲述,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1、一天,草地上来了一只老母鸡,老母鸡会在草地上做什么事呢? 2、你看见母鸡在干什么?(捉虫、生蛋)教师:老母鸡又会生蛋,我们表扬表扬它“老母鸡真能干”。 3、母鸡生了几个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三、出示图谱,学习儿歌。 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40226120101_3736086.html
6.幼儿园科学教案(15篇)高 能说出5种以上会生蛋的动物,有深厚的观察兴趣,能准确地说出蛋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轻重。 中 能说出3种以上会生蛋的动物,对观察有兴趣,基本能说出蛋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轻重。 低 能说出3 种会生蛋的动物,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观察,会跟着大家说出蛋的形状、大小。 https://www.wenshubang.com/jiaoan/2452327.html
7.《蛋》教案提问:“鸡妈妈拾到的蛋是谁生的?除了鸡、鸭、鹅和鹌鹑会生蛋外,还有谁会生蛋?”(蛇、乌龟)“还有很多小动物也会生蛋的,你们以后知道了,告诉大家好不好?” 七、活动延伸 蛋壳玩具 故事:谁丢的蛋 有一天,鸡妈妈在草地上拾到一个蛋,她想:是哪一个粗心的妈妈生了蛋忘了拿回家,让我去找找吧!鸡妈妈走呀...https://www.9136.com/jiaoyufanwen/jiaoan/106548.html
8.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各种各样的镜子》生、熟蛋(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各两个、歌曲《小鸡出壳》、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手指操:小鸡出壳 提问: 1、小鸡从哪里来? 2、鸡蛋从哪里来? 3、还有哪些小动物会生蛋? 鸡妈妈生得蛋叫鸡蛋(出示鸡蛋实物、字卡)鸭妈妈生得蛋叫鸭蛋(出示鸭蛋实物、字卡)…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4ofie5w6.html
9.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及反思(推荐15篇)④教师与幼儿互相交流,共同分享各自使蛋宝宝站起来的各种好办法,并让幼儿逐一尝试。 4、请幼儿说一说这些蛋宝宝的妈妈是谁?那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动物妈妈会生蛋吗?不知道的小朋友可以从电视上、书籍上、日常生活中找一找,回来后告诉老师。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放上各种材料(沙盘、瓶盖、小碗、积木、彩泥、沙包...https://www.hrrsj.com/jiaoxuesheji/jiaoan/916820.html
10.认识蛋教案2、认识蛋的外形特征及组成。学习词语:滚动、蛋清、蛋黄、蛋壳。 3、知道蛋很有营养,小朋友要爱吃。 层次目标: 高能说出5种以上会生蛋的动物,有深厚的观察兴趣,能准确地说出蛋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轻重。 中能说出3种以上会生蛋的动物,对观察有兴趣,基本能说出蛋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轻重。 https://teacher.ruiwen.com/jiaoxueziliao/jiaoan/362995.html
11.幼儿描点连线图片幼儿园大班智力游戏30个游戏准备:小羊图片一张 ①不同数量动物的卡片(1只猫,两只狗等); ②不同数量食物的卡片(一条鱼、两根骨头等)游戏方法:①今天小羊请客,教师分别出示小动物图片,请幼儿观察请了什么小动物,有几个? ②请幼儿说说小羊应该准备一些什么吃的来招待小动物? ③请幼儿根据小羊请的小动物数量分别在餐盘里放上相对应的、...https://blog.csdn.net/weixin_36149065/article/details/112264240
12.幼儿园科学教案:变色魔术师13篇(全文)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请蛋宝宝听着音乐自由扭动身体,当音乐停止时,教师和幼儿一起喊出“变变变”的口令,然后幼儿跳起来自由的摆出一种由蛋变成的小动物的造型。教师走到幼儿的身边问:“蛋宝宝,你变成了什么啦?”引导幼儿回答出“小乌龟”、“小鸭子”、“小鸽子”等各种生蛋的小动物的名称。https://www.99xueshu.com/w/filen2el20sv.html
13.幼儿园数字歌教案(精选15篇)本节课幼儿基本认识数字,对儿歌很熟悉都能读出来,但有些小朋友不是很认真,希望下节课改正,我想再上一节课会更棒! 幼儿园数字歌教案 4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我们家乡的话是话,并能区分话和普通话。 2、能根据图片理解童谣的内容,并学习用方言念童谣。 http://mip.yuwenmi.com/jiaoan/youeryuan/3767320.html
14.《动物怎样繁殖后代》的教师随笔(共5篇)把像马和大熊猫等哺乳动物直接生出小动物的繁殖方式归为一类,把这种繁殖方式称为“胎生”。把以胎生繁殖的动物称为“胎生动物”。 3、认识动物怎样哺育后代 四、奇特的繁殖方式 让学生知道世界上的动物千奇百怪,同样除了一般常见的“卵生”和“胎生”繁殖后代的方式以外,还有其它一些奇特的繁殖方式。 https://www.rajj122.com/jiaoxue/jiaoyusuibi/727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