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优秀科学教案(精选15篇)

1、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兔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萌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初步的科学素质,掌握简单的科学方法。

3、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引发幼儿的关爱情感。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活动准备:

小兔3只、食物(鱼、肉、草、菜、萝卜)、表格、纸和笔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

1、师带领幼儿悄悄去看一位小客人,幼儿自由坐落。

2、请个别幼儿摸摸、猜猜,然后请出小白兔。

2、观察梳理活动;

1、幼儿自由观察抚摸了解外形。

幼儿自由讲述兔子的外部特征:红眼睛、长耳朵、三瓣嘴、毛、尾、腿

2、幼儿自由喂食。

师:请你试一试小兔到底喜欢吃什么;幼儿从食物中自由选择食物进行喂食。

3、共同完成表格记录,得出结论;

小结:长在泥土里的叫植物,吃植物的那些动物一般都是很温顺的,还有什么动物也吃草?只要我们不去欺负它们,它就不会伤害我们,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

3、教师绘画小结;

师:我们给小兔画张像吧!

4、师生共同学习抱小兔。

延伸活动:

我们给小兔子找个家吧,看看哪个地方最适合做小兔的家,我们一起来打扮它吧!

《可爱的兔子》活动反思

一、对于教材的选择,不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应是孩子们即熟悉又陌生的。熟悉是指孩子有生活经验,有话可说,有感性经验;陌生是孩子有发展的余地,有可拓展的空间。小兔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在儿歌、故事中经常接触,然而只停留在初浅的知识层,拓展的空间非常大,在一个活动中,即能够巩固已有的能力,又能发展新的能力。

二、如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变被动为主动。今天的教学活动我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授课模式:排排坐,在老师的指导下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学习。我将整个科学活动转变为一个很随机性的观察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自由的空间中学习知识,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对于小兔的外形特征孩子都是知道的,就是在这种随意的接触过程中他就验证了已有的知识,同时他也在发现问题、找寻问题,获取新知识。

三、以情感引导为主线。小班的孩子情感是非常脆弱的,但同时也是非常容易构建情感因素的。在和小兔玩耍的过程中,从认识、玩耍到找家,始终荣辱了教师和孩子的感情因素,如轻轻抱、小声说话、喂食、为它画画等等,不需要刻意的提到该如何保护它,而是真正转化为行为,包括环境的营造、让孩子直接接触生灵,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产生一种亲和力。教师带领孩子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来说服、来感染孩子,孩子们不光知道,而且已经做到了,通过这么一个活动,他对小兔子的关爱已经事实在在的在他脑海里扎根了。

四、玩固然是有效的,但科学知识还是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正确树立的。在玩了之后,教师就要找寻有效的梳理小姐方法,帮助孩子整理零乱的知识。对于小班的孩子,绘画是能够吸引他们的有效方法,因此我选择了绘画小结的形式,采用简笔画来抓住兔子的特征,这要比说教式的小结更为简明、生动、富有趣味。

五、作为科学活动,应该让孩子学会一种能力,而并不是单纯的几个知识点,通过一个活动对他将来的发展有所帮助,就是所谓的终身发展理念。因此我让孩子们接触了图表形式,并且赋予色彩,虽然图表很简单,但让孩子了解了一种科学方法、一种简单的统计法,这是一个科学活动万变不离其宗的一个支点。

一、活动目标

1、探索并感知沙子有粗有细,颗粒状、松散、不溶于水的基本特性。

2、体验玩沙的快乐,初步了解沙的用途。

3、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4、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套玩沙工具(铲、箩筐、小桶)、搅拌棒、水、玻璃杯等物品。

2、用来自制沙球的矿泉水瓶每人一个。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发现沙子有粗有细、颗粒状、松散、不溶于水的基本特性。

2、活动难点:能在认知沙子特性的基础上,了解沙子在生活中的作用。

3、指导要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通过多次的尝试探索活动,不仅感知了沙的特性,并且初步了解沙与人类的关系。

四、活动过程

1、玩沙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沙。玩时,要把袖子卷起来,不要用手揉眼睛。

2、初步感知沙的主要特征。

幼儿分组进行筛沙游戏,请幼儿观察。提问:“你们筛沙时发现了什么现象?(有些沙子漏下去,有些还留在筛子里)留在筛子里面的沙子和漏下去的沙子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沙子有粗有细,人们称它们为细沙或粗纱。小朋友玩沙时要注意不扬沙,保护自己和小朋友的眼睛,鼻子等器官。

(2)让幼儿感知沙是一粒一粒的。

提问:请幼儿摸一摸沙,有什么感觉?用眼睛仔细看一看,沙是什么样子?

小结:沙是一粒一粒的。

(3)让幼儿感知沙是松散的。

提问:我们用沙来团“汤圆”,可以团成吗?试一试。

提问:为什么橡皮泥可以团成汤圆,而沙子团不成汤圆呢?(小朋友有用橡皮泥团过“汤圆”的经验,教师要迁引幼儿已有经验进行对比。)

小结:沙是松散的。

(4)让幼儿感知沙是不溶于水的一种自然物。

提问:沙放进水里会有什么变化呢?还能看见沙子吗?

小结:还能看见沙子,沙是不溶于水的。

3、总结沙的特性。

我们和沙子玩了游戏,知道了沙子是一粒一粒的、松散的;沙有粗有细,不溶解水。

4、初步了解沙的用途。

提问:沙有什么用处?

小结:沙子有很多用途,可以铺操场供小朋友们游戏;沙和水泥搅拌后可建高楼;小朋友们喜欢吃的栗子也是用沙子炒出来的。

5、自制乐器—沙球,进一步扩大对沙的功能认识。

请幼儿每人拿一只空矿泉水瓶在教师指导下装进少量的沙,摇动已装沙的瓶子为歌曲”大公鸡”伴奏,结束活动。

五、评价要素

1、是否了解沙子的主要特性。

2、是否主动参与体验玩沙的快乐,并和同伴合作玩沙、交流感受。

活动目标:吹泡泡

1、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哪里有泡泡,引起幼儿探究兴趣。

2、通过游戏活动,了解泡泡的特征。

1、用纸杯装肥皂水若干,吸管(精细不一),有图案的盆。

2、前经验准备:在平时洗手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搓洗肥皂时发生现象。

一、提问引出主题——刚才你在洗手时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二、区分可吹出泡泡的肥皂水。

1、教师出示装有肥皂水和清水的杯子放在一起,提供(吸管、小棒、勺等)材料,让幼儿用(看、闻)等感官,并通过搅拌知道两杯水不同,是什么水?

2、请幼儿介绍自己区分方法(可吹泡泡、可搅拌出泡泡是肥皂水)。

3、认识泡泡,通过观察让幼儿了解泡泡形状、大小、颜色。

三、吹泡泡1、提供粗细不一致的管吹泡泡(可吹出大小不同的泡泡)。

2、提供若干盆(盆底有图案)(可知道泡泡是透明、无色的)延伸活动:

1、选择有阳光地方观察泡泡,看泡泡颜色(解决问题:为什么泡泡有时会有颜色?)2、教师用各类型小管吹泡泡(如:2个管合在一起,4个管放在一起,吹泡泡引起幼儿再次探索兴趣)。

活动目标:有用的垃圾

1.有废物利用的意识,对回收垃圾、给垃圾分类有兴趣。

2.养成回收垃圾的习惯,增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3.知道垃圾可以回收变成新的物品,垃圾是有用的,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1.认知准备:幼儿对生活中的垃圾有一定的认识,看见过垃圾场、垃圾堆。

2.材料准备:

(1)垃圾场图片,玻璃从回收到再生的图片一套,几个大篮子。

(2)每个幼儿从家里带来报纸、易拉罐、纸盒子、玻璃瓶等废旧物品(装在大篮子里)。

一、提问,引出话题。师:什么是垃圾(不要的东西、没有用的东西就是垃圾。)二、观察垃圾场图片,了解垃圾的去向,知道垃圾多了的坏处。

1.了解垃圾的处理方法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害处。

师:我们每天都要扔掉一些垃圾,地球上的垃圾越来越多。这么多的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呢用以下这些方法来处理垃圾有什么缺点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害处

掩埋法:占空地,污染地下水,容易滋生老鼠、苍蝇、病菌;焚烧法:容易产生烟尘污染;积肥法:农业生产几乎都不用积肥了。

2.启发幼儿讨论: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垃圾

三、引导幼儿为垃圾分类。

1.出示幼儿带来的各种废旧物品,请幼儿动脑筋想一想:这些垃圾真的就没有用了吗

(1)观察“玻璃瓶从回收到再生”的图片,悦一说废旧玻璃瓶是如何变成崭新的玻璃制品的。

(2)讨论:废纸怎样变成新纸旧的易拉罐怎样变成新的易拉罐

小结:垃圾并不是非丢不可,很多垃圾还是可以再利用的。有工人叔叔专门把废旧物品收回去,重新制成新的物品。

2.引导幼儿给垃圾分类。

师:为了方便回收,我们应当把垃圾分类整理。看一看,哪些废品可以分为一类呢允许幼儿互相讨论,可提示幼儿,把质地相同的东西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并探索用图案标志来标明种类。

一般来说,垃圾中可以回收的物品可分为四类:

(1)金属:如铁罐、铝罐、锡等,回收后送往工厂,可以再冶炼成各种金属制品。

(2)纸张:利用旧纸做原料,制成再生纸。

(3)玻璃:汽水瓶、酒瓶等玻璃罐,经过清洗、消毒后可以再重复使用或重新加工制成新的玻璃制品。

(4)其它3.提出要求。

以后小朋友把家里的废旧物品拿到幼儿园来,并分类放好,再卖给收废品的人。愿小朋友都争当小小环保尖兵,让好多废品又变成新的有用的东西,为地球减少垃圾,节约能源

活动目标:有软有硬

1.通过对玩具的把玩与触摸,感知软软的、硬硬的,尝试按玩具的软硬分类。

2.乐意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大胆表达和表现。

1.玩具球两个,一软一硬;百宝箱一个。

2.“玩具王国”场景;各种软软的、硬硬的玩具若干。

3.软软的和硬硬的玩具的“家”。

1.比一比,初步感知软和硬。

教师出示两个小球,比比它们有什么不同(幼儿用手触摸后发现一个是软的,另一个是硬的)

2.猜一猜,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出示百宝箱,猜猜里面是什么,用手摸一摸,说说自己的感受。(软软的和硬硬的)

3.玩一玩,进一步感知物体的软硬属性。

教师带领幼儿爬过软软的草地,走过硬硬的小桥去玩具王国玩,幼儿通过摸一摸,捏一捏,压一压,把玩各种玩具并进一步认识玩具的特质(有软软的、硬硬的玩具)。

4.分一分,给玩具归归类。

出示软软的和硬硬的玩具的“家”,幼儿尝试对软硬玩具进行分类。边放边说:软软的(硬硬)放在了软软(硬硬)的玩具家里。

5.找一找,巩固软软的和硬硬的。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玩石头的活动,体验玩石头的乐趣。

2、能通过找、看、摸、闻等方式感知石头的基本特性与作用。

3、培养幼儿大胆、连贯、完整的表述能力。

4、体验游戏的快乐。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大小不一、颜色不一、形状不一、品种不一)的石头若干。

2、请每位幼儿带一块石头。

3、环境创设:收集各类石头风景及石头建筑物的图片在活动室内展贴。

4、石头展区。

5、PPT(风景、玉、手镯、石头房子、石头桥、石桌.....)

【活动过程】

一、以观察“石头展览”谈话引入:

师:今天我们办了一个石头展,小朋友想去参观吗?这里老师提个要求:参观时请小朋友摸一摸、看一看、捏一捏,比一比、踩一踩,然后说一说,这些石头的名字,有些什么秘密?可以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同伴小声讨论。

二、幼儿参观“石头展”,探究石头的特性。

1、幼儿自由参观石头展,师引导幼儿从纹路、颜色、形状、大小、软硬光滑、粗糙等方面进行感知。

2、请幼儿自由挑选两块石头,一块是自己带来的,另一块是自己喜欢的。

1、幼儿互相介绍手中的石头。鼓励幼儿自由与同伴交流,说出自己的发现。

2、师:小朋友参观石头展,谁愿意来告诉大家:你认识哪些石头朋友(要求说出石头的名称)?你发现这些石头朋友有哪些秘密?(要求说出颜色、形状等方面的特性)?还有谁发现跟大家不一样的秘密?

四、师幼一起小结石头的特性及作用。

1、引导幼儿小结石头的特性。

师:大家认识了许多石头朋友,它们的颜色是怎么样的呀?(可用:五颜六色、许多颜色、五彩斑澜……)

大小怎么样?(可用:大大小小、有大有小……)

用手摸一摸、捏一捏,你发现了石头有什么秘密?(有的光滑、有的粗糙、很硬……)石头很硬小朋友玩石头时要注意安全。

2、游戏找石头。了解石头的作用:

①师:石头有这么多的秘密,现在石头想跟我们小朋友玩捉迷藏,请小朋友来找一找它们。

②教师展示PPT请幼儿猜一猜。

③教师小结:原来石头有那么多的本领啊!它是一种很好的建筑材料,可用来盖房子、造桥、铺路……有些可以经过工人叔叔加工成我们的日常用品,如石磨、茶几和漂亮的工艺品石獅子、玉镯、玉佩……

五、欣赏石头风景图(PPT)

1、师:还有一些石头是我们不知道的,在大自然中,成为美丽的石头风景,现在请小朋友一起来欣赏,边看边想:这些石头风景你见过吗?是哪儿的?这些石头形状象什么?

2、利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图片,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同伴互相交流。

六、结束活动。

师:石头不但作用大,而且很好玩,小朋友活动结束后可在各个区角中和石头一起做游戏,也可以回家把你们的发现石头的秘密告诉给爸爸和妈妈。

活动反思:

石头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是一种十分容易获取的教育资源,在这个活动里我以“石头”为学习材料。以“玩石头”为脉络设计了活动过程。活动中,我让孩子们听石头的声音,看石头,摸石头,敲石头,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认识,了解石头,激发幼儿对石头的兴趣。在活动组织中,我以游戏形式贯穿整个活动,让整个活动生动有趣,凸显了小班孩子活动的游戏性,让孩子的知识在游戏中得到积累和提升。整个活动中我与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敲,一起玩,共同体验学习的乐趣。我感到孩子们是快乐的,我也是快乐的。幼儿的参与度、参与热情高涨。

1、初步了解动物过冬的主要方式:躲藏、冬眠、迁徙、换毛

2、对探索动物过冬方式感兴趣知道关心、爱护动物。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胆探究和实验。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们感觉怎样我们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

二、听故事了解动物过冬的几种方式

1、幼儿带着"动物是怎样过冬"的问题听故事初步了解几种动物的过冬方法。小蚂蚁为过冬准备充足的食物青蛙在洞穴里不吃不喝的冬眠兔子换上了厚厚的毛雁、小燕子飞到温暖的南方去

2、归纳出几种动物的过冬方式根据故事中的内容,出示相应的过冬卡片和动物卡片。

3、教师小结动物过冬的几种方式:小动物们很聪明,它们为了能生存下去,都有自己度过寒冷冬天的方式。有的给自己换上厚厚的毛、有的在洞穴里冬眠、有的准备过冬的粮食、还有的飞到温暖的地方去过冬。

三、通过操作了解更多的动物是如何过冬的。

1、刚才我们知道了青蛙、小蚂蚁、小兔和小鸟过冬的方法。还有一些动物也想请你们猜猜,它们是怎样过冬的,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动物

2、出示蜜蜂、蛇、丹顶鹤、狮子等小动物,幼儿互相讨论"它们是怎样过冬的'

3、请幼儿讲述讨论结果共同归类。知道还有一些动物冬天不冬眠也喜欢运动。躲藏--蜜蜂、蚂蚁(老鼠)等;(幼儿用动作表示"躲藏")冬眠--青蛙、蛇、熊(蝙蝠、刺猬、蜗牛、蚯蚓)等;(解释:眠就是不吃不喝也不动的意思)迁徙--燕子、雁、丹顶鹤等;(解释:迁徙就是从一个地方搬到另外一个地方的意思。)

4、幼儿操作,给动物与它过冬方式连线,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动物过冬方式的了解。

四、教师总结表扬一些不怕冷的小动物如:啄木鸟,在寒冷的冬天也出来工作,为树木除害虫。

活动延伸:

与家长进一步探索小动物过冬的一些方式。

互动反思:

这节课通过幼儿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其实动物也很聪明,为了能生活下去,不让自己饿死、冻死,都有度过寒冬的方式,还丰富了词汇。让幼儿更懂得怎样去爱护动物。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让幼儿观察一些事物,多了解一些科学知识。

学情分析

橘子色彩鲜艳、酸甜可口,是秋冬季节常见的美味佳果。在本主题活动中,我以课件及图片为大背景;在《智慧树——去郊游》的'动感音乐中,引领孩子们来到事先设计好的橘子园,与孩子们一起采摘橘子,调动起孩子们对本堂课的兴趣,进而导出本堂课的主题——酸酸甜甜的橘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方式来感知橘子的特征,在看看、闻闻、吃吃、喝喝、动手粘贴中认识橘子,积累更多的有关橘子的经验。

2.鼓励幼儿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丰富幼儿的词汇量:橘子瓤、橘络、又酸又甜。

3.积极参与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橘树2棵、果篮、橘子若干、小筐5个、苹果10只;神秘袋、盘子25只、小毛巾5条;榨汁机一台、一次性纸杯若干;背景音乐《智慧树——去郊游》《摘果子》;秋天的果园背景图、介绍橘子的课件;陈皮、橘子罐头、橘子味的糖果、橘子棒冰、橘子汁。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们,果园里的橘子成熟了,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果园摘橘子吧!(好)在秋天的果园背景下,用《去郊游》的音乐组织幼儿入场,创设橘子丰收的情境。再切换到《摘果子》的音乐。组织幼儿动手自己摘橘子,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兴趣。

分析:教师应该尽量照顾到所有的幼儿面面俱到,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参与进来。

2.盛知橘子的外部特征

在与幼儿打招呼的hell0歌之后,教师出示一只神秘袋,略带神秘地让一部分幼儿来自己动手摸神秘袋,猜测里面是什么水果,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你们知道老师今天带来的是什么吗(神秘袋)

师:神秘袋里,藏着一种神奇的水果宝宝,我想请一些小朋友来摸一摸,然后请这些小朋友大声地告诉其他小朋友这种水果宝宝是什么(橘子)取出神秘袋里的橘子,再请一部分幼儿用摸的方式来感知橘子的外部特征。

(事先每张桌子上都放好一只小竹筐,里面放有苹果一只,橘子人手一然后请每位幼儿拿起自己的橘子,通过观察,说出橘子的特征,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师:刚才小朋友都说对了,神秘袋里的是橘子宝宝,那么我请小朋友自己拿起一只橘子来,看看你们手中的橘子宝宝是什么样子的。(颜色是橘黄的;样于是圆圆的)请幼儿拿起竹筐里的苹果,与刚才的橘子进行比较,感知苹果的外部特发展幼儿的词汇量。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看一看,竹筐里还有什么(苹果)

师;请小朋友自己摸摸苹果,然后告诉老师苹果与橘子相比是什么样子的(橘子是软软的,粗糙的;苹果是硬硬的,光滑的)

分析:本环节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感知,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加深对橘子的了解,在师生之间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词汇量。带领幼儿观看一段橘子的课件,加深幼儿对橘子的了解。

师:(小结)橘子是有很多秘密的。橘予有大有小,有红的有绿的,外形是圆圆的扁扁的,表皮还有点粗糙,摸起来有点软,闻起来有点清香。

分析:课件的展示,极大地激起了幼儿对橘子的好奇心,同时也巩固了之前对橘子外部知识的了解。在课件的播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幼儿发现本环节需要让他们自己发现的知识点。

3.动手剥橘子并品尝

(1)剥橘子

师: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橘子外部的一些秘密,现在小朋友们想不想看看橘子里面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想)组织幼儿自己动手剥开橘子。

师:在剥橘子的时候,老师有几个小小的要求:我想看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能更安静地把橘子剥好。还要记得把剥好的橘子皮放到我们桌上的小筐里,不能乱丢垃圾。

(2)师生一起剥橘子

师:橘子剥好了,谁能告诉我橘子里面藏着什么啊你们都发现了什么啊让幼儿自己说出剥开的橘子的样子。(是一瓣瓣的、抱在一起的)

师:那我们拿起一瓣橘子,说说一瓣橘子像什么(像小船,像弯弯的月亮)

4.品尝橘子

师:每一瓣橘子都像一艘艘小小的船。要开到哪里去啊要开到小朋友的嘴巴里。让我们张开嘴巴,品尝一下橘子是什么味道的,好不好(好)

师:橘子好吃吗我想请小朋友告诉我,橘于是什么味道的(酸酸的、甜甜的)

5.品尝橘子汁

师:今天,老师还想请小朋友品尝一下橘子汁的味道首先请小朋友一起观察一下,我是怎样把橘子瓣变成可9的橘子汁的。

师:刚才小朋友都品尝了橘子汁的味道,可是橘子汁还有一个特别的作用呢,它还会变色。接下来我要和小朋友一起做这个小实验,大家可一定要睁大眼睛,观察橘子汁都能变成什么样的颜色!

教师亲自操作,放慢节奏,让幼儿都看到橘子汁遇火烘烤变色的反应。

科学小常识:橘子汁涂在白纸上,接近于无色。但是在蜡烛的烘烤下,就会慢慢变成土黄色。

分析:通过这个科学探索的小实验,给幼儿增加了一个常识。从等待到亲眼看见橘子汁变色的过程中,每一个幼儿都体验到了实验的神奇,激发了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对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有直接的作用。

6.了解橘子制品

师:橘子的用途可多了,小朋友都吃过哪些用橘子做的食品啊橘子棒冰、橘子罐头、橘子果冻……

组织幼儿讨论后,教师依次展出准备好的橘子制品。

7.橘子皮的小制作

师:橘子吃完了,我们用剩下的橘子皮做个橘子贴画吧!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变废为宝。

师:请小朋友和我一起把我们做好的橘子贴画粘到我们的橘子园里吧。

在音乐《去郊游》中,组织幼儿退场。

材料准备:

相同大小的5个铁盒、即时贴、筷子、圆形KT板、沙子、锯末、黄豆、绿豆、纸团

制作方法:

在5个铁盒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沙子、锯末、黄豆、绿豆、纸团等不同物品,不要装满,并用即时贴装饰成小鼓状。

将5个铁盒分别固定在圆形KT板上,便于幼儿敲击。

把筷子制作成小鼓槌。

实验操作:

让幼儿用鼓槌以相同的力度分别敲击每个小鼓,倾听声音是否相同。

教师指导建议:

引导幼儿依次敲击每个小鼓,并注意倾听声音有什么不同。

注意提醒幼儿不要将物品放入口鼻内。

拓展与替代:

提供塑料、木质等不同材料的.小盒制作成小鼓,敲击并倾听声音的变化。

有条件的幼儿园提供架子鼓让幼儿在演奏中感知声音的不同。

科学小知识

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共振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因为每个小鼓内所装的物品不同,所以当让幼儿敲击鼓面时,会听到不同的声音。

教学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感知风的存在,体验探索的快乐。

2、愿意用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教学准备:

1、各种物品。

2、活动前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寻找风会把什么东西吹起来。

3、一次成像照相机、多媒体活动室。

一、导入

1、观察材料。最近,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和风爷爷做游戏的材料,看看有些什么?(结合色彩、数字)

2、导入活动:这些材料宝宝现在都静静地躺在筐里,我们带着这些材料宝宝和风爷爷去做游戏好吗?

二、探索

1、和风爷爷做游戏的时候,看看风爷爷会把什么东西吹起来?看到了,再和你的好朋友去试一试,风爷爷是不是会把它吹起来。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

注意点:

(1)观察幼儿参与探索的情况。

过渡语:和风爷爷做游戏高兴吗?刚才,戚老师把你们带材料宝宝和风爷爷做游戏的事情都拍了照片,想看吗?

引导问题:

1、看看这是谁呀?

2、和风爷爷玩什么游戏呢?

3、请照片上的幼儿介绍自己的活动。

(二)幼儿自由交流。

跟边上的好朋友说说你在游戏中的开心事好吗?

1、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辨别清水。

2、能把自己的发现大胆地表现出来。

3、体验探索和成功的乐趣。

3、彩色玻璃小球和彩色橡皮泥做比较。

【活动重点】

1、学习运用多种感官协调解决问题。

2、学习用排除法得出结论。

1、在日常活动中已感知过清水的特性。

2、每组四只透明杯子,内装清水、糖水、白醋、牛奶;一只盘子内装若干小勺。

一、辨别哪杯是清水

首先请幼儿猜猜四只杯子中哪杯装的是清水。

其次幼儿分组实验,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辨别哪杯是清水,看看与自己的猜测是否一致。

首先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请什么帮忙才找出清水的。

其次请幼儿眼睛看一看:牛奶是白色的。鼻子闻一闻:气味酸酸的,一定不是清水。嘴巴尝一尝:甜甜的是糖水,淡淡的'、没有味道的是清水。

再次请幼儿用眼睛看一看、鼻子闻一闻、嘴巴尝一尝,就能知道哪杯是清水了。眼睛、鼻子、嘴巴一起合作,本领可真大。

【活动延伸】

找找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固体可以转换成液体,并为我们的生活作出贡献、

目标:

1.认识静电这个自然现象。

2.亲身操作利用"静电"钓起小鱼。

3.感知科学探索活动带来的快乐。

1.笔2.餐巾纸的小鱼3.池塘挂图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小猫钓鱼"

师:苗苗三班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是什么小动物吗

(八字胡,往上翘,说起话来喵喵叫)

幼:小猫咪师:对,就是小猫咪。那小猫咪喜欢吃什么呢

师:就是小鱼,那我们今天就去钓鱼吧!

2.提出矛盾点师:哎呀,粗心的小猫咪只带来了钓鱼竿却没有带来钓鱼线,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小猫咪。

幼儿:

二、教师展示"静电"实验

1.展示静电现象师:小静老师,今天要用一个神奇的方法来钓鱼哦。

(摩擦笔杆,去吸池塘里面的小鱼)

师:我一边做你们一边和我说"霹雳啪哩轰""霹雳啪哩轰"

师:你们看!小鱼钓上来了!

师:你们想不想试试看

2.教师介绍静电师: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小鱼杆可以钓鱼呢

幼:自行发言师:这个就是静电宝宝的威力!当我们用笔擦擦我们的头皮时,由于摩擦(边说边做动作)静电宝宝就会出现三、幼儿亲手操作,教师指导

1.请幼儿亲身试验这个现象。

2.教师观察总结幼儿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师:我们请刚才成功的小朋友来试试看师:那么没有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

1.教师进一步介绍静电这个现象而且,静电宝宝经常会在秋冬天的时候出现。你们注意过他们吗

穿衣服的时候听到噼啪的声响;

拉手的'时候会突然电一下;

梳头发的时候梳着梳着就会头发飞起来。

这些现象的原因都是因为静电宝宝,皮肤与衣服之间以及衣服与衣服之间互相摩擦,便会产生静电宝宝。

二、延伸活动:防静电

拓展环节--防止静电宝宝出门前去洗个手,或者先把手放墙上抹一下去除静电。

1、了解兔子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2、产生喜欢兔子、关心小动物的情感。

3、萌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初步的科学素质,掌握简单的科学方法。

4、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引发幼儿的关爱情感。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

1、课件《可爱的兔子》PPT。

2、音乐《兔子舞》。

一、猜谜语,引起幼儿兴趣。

谜面:眼睛红,毛衣白,长长的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点击“小兔谜语”按钮进入猜谜语活动,引出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点击“?”按钮验证是否正确,还可以边看图片边学说谜语。(按“小喇叭”按钮可以反复播放谜语)

二、观察兔子,大胆描述兔子的外形特征。

1、提问:你们喜欢小兔吗?

2、请幼儿看图片。点击“小兔模样”按钮进入图片区,引导幼儿观察兔子特征。

3、提问: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兔子?(白的、灰的、黑的……)兔子的耳朵、眼睛、嘴巴、尾巴什么样?(长耳朵、红眼睛、三瓣嘴、短尾巴)身体看上去有什么感觉?(毛茸茸的`、软软的)

4、小结。点击“下一页”按钮进入“兔子什么样?”表格进行小结。

三、游戏《找小兔》。

师播放游戏课件《找小兔》,讲解游戏玩法并操作:小兔藏在树林里,露出一部分特征,幼儿点击找出,巩固对小兔外形特征的认识。

四、游戏《喂小兔》。

1、提问:小兔喜欢吃什么?

2、师播放游戏课件《喂小兔》,讲解游戏玩法并操作:点击鼠标将食物送给小兔吃,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述,食物送对了小兔就高兴,送错了小兔就生气。

(在操作活动中了解小兔喜欢吃哪些食物,通过喂小兔表达对小兔的喜爱。)

3、小结:小兔喜欢吃白菜、青菜、胡萝卜等。

五、听音乐跳兔子舞,结束活动。

活动目标:观察和操作活动,发现圆形积木比方形、三角形积木滚得快的现象。

2、培养对探索活动的兴趣,发展观察能力。

1、每人一小筐、筐中有长方、圆、方、三角积木各一块。

2、圆柱体铁罐、铅笔、电池、玩具轮子等能滚的物体若干。

3、活动前搭好每人一组斜板。

一、组织幼儿操作和观察:

1、小朋友你们喜欢滑滑梯吗?

2、许多积木也想来滑滑梯,看看是哪些形状的积木?

3、请小朋友把你箩筐里的积木拿出来一个一个放在那边的滑滑梯上请它们滑滑梯,看看这些积木是不是滑得一样快?等会儿讲给大家听好吗?

二、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讨论并提出下一步操作要求:

1、圆积木、方积木、三角积木滑滑梯是不是滑得一样快?

2、这次举行个滑滑梯比赛,三块积木同时滑滑梯、看谁滑得最快、更会儿讲给大家听好吗?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讨论:

1、刚才你的积木滑滑梯比赛时,谁滑得最快?

2、老师也来玩滑滑梯比赛,请小朋友当裁判,看谁滑得最快。

3、老师总结:

圆积木比方积木、三角积木滚得快,也滑得快。所以,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的轮子多是圆圆的,这样就开得快了。

六、延伸活动:

1、老师这儿还有许多玩的东西,请你们每人选一样能滚得快的东西。

2、你选的是什么?你怎么知道它滚得快的?

3、请小朋友把你选的东西拿到下面的大滑滑梯上去滑吧!

1、幼儿能大胆尝试,初步感知溶解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2、初步会记录自己的实验过程及结果。

3、激励幼儿对溶解现象的好奇心。

重难点:

幼儿能大胆尝试,初步感知溶解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会记录自己的实验过程及结果。

1、石头、盐、感冒药、沙、白糖、果珍、奶粉、方糖、石子、积木等。

2、每人一把小勺;一张记录表;两只塑料杯;水彩笔一支。

一、.幼儿感知溶解现象。

1、出示一袋盐和一杯水,问:“小朋友猜盐放进水里会怎么样呢”(幼儿猜测)

2、教师做实验——盐的溶解

教师用勺子搅拌问:“现在你还能看到盐吗盐到什么地方去了”

3、请一幼儿做实验——感冒药的溶解“这是感冒药,它放水里会怎么样呢”

4、“石头放水里会怎么样呢”

教师小结:盐和感冒药放到水里搅拌看不见了,看不见了的现象我们叫它溶解。石头放水里不会溶解。

二、.幼儿做实验

1、师:“盐放到水里会溶解,还有什么东西放到水里会溶解呢”(幼儿猜测)

2、幼儿认识操作材料沙和糖

师:这是什么请小朋友们把它们放在不同的杯子里搅拌,观察一下沙放进水里怎么样了,糖放在水里怎么样了

3、介绍记录表问:“有的小朋友猜糖放水里会溶解,可以怎么记录猜不会又怎么记录”(幼儿猜想并记录,随后教师进行统计)

4、幼儿做实验,教师观察并进行个别指导。

三、教师统计幼儿的第二次记录情况

一起小结:糖放到水里会溶解,沙放到水里不会溶解

四、交流实验结果。

知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看不见了,溶化了,而有的东西不化。

五、.大家一起收拾整理材料。

1.观察了解四种动物有趣的睡觉姿态。

2.能尝试用自己的姿态动作模仿动物的睡姿。

3.对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感兴趣。

活动重点:了解动物千姿百态的睡姿。

活动难点: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对动物已经有一定的认识,知道所列动物的名称。

材料准备:动物图片的课件。歌曲《睡吧,宝贝》

一、导入活动

直接导入:“老师看到小朋友们眼睛都睁得很大很有精神,昨天晚上睡得好吗?

有没有做甜甜的梦啊?”

你们是怎么睡着的?提示:趴着?侧向一边躺着?平躺着?

二、交流讨论动物的睡姿

1.交流自己已知的经验

师:“小朋友们要睡觉,那动物要睡觉吗?(要)小动物们是怎么睡觉的呢?”引导提问:也是像我们小朋友一样躺在软软的床上盖着被子睡觉的吗?

2.课件展示动物,讨论动物睡姿。

课件依次出示马、猫头鹰、海豚、刺猬

师:“小叶老师特意到动物王国里请来了几位小动物,我们来问问他们吧!“

师:“瞧,这是谁?”出示马的图片“小马是怎么睡觉的?”

小朋友之间讨论

(站着睡的、趴着的、坐着的......)

师:“我们一起来问问马先生?”

(播放事先录好的声音)---站着睡的

师:“原来马是站着睡的。”

师:“你觉得猫头鹰是怎么睡的?”

(课件展示猫头鹰,请小朋友学一学猫头鹰睡觉的姿势)猫头鹰是怎么睡觉的?

谁会做?我们一起来学学看猫头鹰的睡觉方式。

马:站着睡

刺猬:缩成一团睡怎么缩的?头低下,弯弯脚,抱成一团。

猫头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海豚:一边游泳一边睡

3.总结巩固动物睡姿

三、游戏:模仿小动物的睡姿

师:天黑啦,太阳公公下山了,小动物们也要回家去睡觉啦!音乐响起师:我们来玩个游戏吧!

师:小朋友们也要睡觉啦!再见!

活动延伸:深入了解动物睡姿的秘密

1、进一步熟悉各种颜色,感知野花和野草的色彩。

2、学习从上至下地观察感知野草和野花的特征,知道有泥土的地方都有小草。

3、有探索自然的兴趣,感受体验大自然中的美丽色彩。

1、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认识常见的颜色。

2、物质准备:选择有野花和野草的地方、幼儿用书。

一、欣赏大自然色彩的美。引导幼儿到草地上,观察周围的花和草,感受周围环境的美,引起幼儿想坐一坐、躺一躺、看一看的欲望。

教师:这里可真美啊!你们想在这里坐一坐、看一看吗

二、认识野花和野草。

1、寻找自己喜欢的.野花。

教师:这里的草地又干净又漂亮,我们去找一找,再轻轻地摘一朵你喜欢的野花。

2、讲一讲自己喜欢的野花。

教师:你喜欢的野花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从上至下的观察。鼓励个别幼儿在集体中讲述,再请幼儿与同伴交流。

3、认识野草。

1)、教师:那一片绿色的是什么小草长在哪里

2)、引导幼儿拨开小草,观察小草,知道草长在泥土地上,小草的根长在泥土的下面。

三、放松活动。

幼儿在草地上自由地玩耍,让幼儿感知体验在大自然中的轻松和快乐。

活动延伸

回到教室,教师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认识其他生活中常见的野花和野草。

轮子活动目标:1、在看看、猜猜、讲讲的活动中了解车子是由不同数量的轮子组成的2、通过游戏让幼儿知道轮子是可以滚动的活动准备:ppt、幼儿带来的各种车子活动过程:一、介绍各种不同数量轮子的车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个神奇的宝贝,你们...

活动目标:吹泡泡1、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哪里有泡泡,引起幼儿探究兴趣。2、通过游戏活动,了解泡泡的特征。活动准备:1、用纸杯装肥皂水若干,吸管(精细不一),有图案的盆。...

大班语言活动:会变颜色的房子目标:1.理解故事的内容,体验四季不同的色彩美,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幼儿园大班语言说课教案:会变颜色的房子。2.能充分发挥想象,创编故事情节。...

活动目标1、积极参与讨论,体验关心别人带来的快乐。2、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生病同伴的关心。3、知道要爱护身体,让自己少生病。活动准备1、情景表演片段(我生病了)。活动过程一、回忆生病的感受,萌发对生病同伴的关爱之情。...

设计意图:水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幼儿对水的游戏非常喜爱。通过嬉戏、玩耍,孩子可以在不经意中发现许多关于水的科学知识。本活动试图通过简易实验,帮助孩子了解简单的科学探究途径、方法,学习开展科学探究必要的记录手段,思考生活...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节约用水,不浪费水资源的优良品质。2、重点字词的'认读:戏(法)、蒸汽、珍珠、夏(天)、秋(天)、挂、穿。活动准备:字卡、课本。活动过程:1、谈话引起兴趣。...

水果是幼儿熟悉、喜欢的,同时水果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结合秋天这一季节的特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我们开展了好吃的水果的主题活动。在为期两周的主题中,我们的活动安排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令人回味无穷。...

设计背景培养幼儿从小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勤洗澡,爱清洁的卫生习惯。2、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3、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目标:1、幼儿学习制作恐龙基本形态,掌握空心卷纸制作龙腿并固定2、能通过同伴合作制作不同形态的恐龙造型活动准备:报纸剪刀胶布活动过程:一、图片欣赏,梳理恐龙身体各部分基本形态。...

活动目标:知道耳朵能辨别声音,了解保护耳朵的方法。喜欢听好听的声音。活动准备1、各种瓶罐、各种玩具(包括木制玩具、塑料玩具、蚕豆、赤豆、回形针、硬币等)2、奇妙的声音磁带,录有雨声、雷声、小动物叫声、火车开动声等;3、准备...

活动目标:1、学唱歌曲,尝试根据旋律的特点创编歌词及动作,体验身体造型带来的美。2、初步感受音乐优美、抒情的情绪,尝试用柔美、舒展的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科学:动物的尾巴活动目标:1、知道不同的动物尾巴形状不同,并初步感知尾巴的功能。2、在活动过程中能培养幼儿仔细观察和谈论的能力。3、激发幼儿对尾巴的兴趣。活动准备:物质准备:课件,背景图,动物图片若干。...

第四周备课人:本周教学目标:安全与常规:1、清点好班上幼儿人数;2、教育幼儿爱护园内公共物品,了解危险区域,教育幼儿保护好自身安全;3、教育幼儿不吃、拿陌生人的东西,不告诉陌生人自己家人的信息;4、不带危险物品入园;5、不玩危...

一、活动背景:幼儿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大自然有各种各样的植物。蒲公英也是其中一种,它们看起来毛茸茸的,一碰一吹,那绒球就会分散,如同降落伞,又似羽毛般轻盈。。...

THE END
1.那些睡姿很奇葩的猫咪,来看看哪个最奇葩?那些睡姿很奇葩的猫咪,来看看哪个最奇葩?小羽笑新星 河南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如何让猫猫自己站起来,猫:你真是闲的没事做,网友:弄个横幅给它 焦点新聚焦 884跟贴 打开APP 洗个衣服成案发现场,两个都不是善茬,能活着就知足吧! 小武生搞笑 655跟贴 打开APP 流银猫蹲在羊肉店门口,本以为有肉吃,...https://m.163.com/v/video/VQGK0LCTK.html
2.盘点14种动物睡姿:海豹潜水河马组团[组图]图片中国盘点14种动物睡姿:海豹潜水河马组团[组图] 羊每天仅睡4小时左右。它们经常以前腿盘曲,接近直立的姿势入眠。这样当有捕食者在它们打盹时靠近,就能够迅速逃走。当然,有时候它们也会昏睡般的躺下,就像图中的小羊羔那样。http://www.china.com.cn/newphoto/world/2012-10/13/content_26781941_10.htm
3.睡姿要上天了猫咪动物gif动图动态图表情包下载SOOGIF为您提供睡姿gif动态图片,要上天了猫咪动物动图表情包下载,还有更多关于睡姿,要上天了,猫咪,动物的动图内容,尽在SOOGIF。https://www.soogif.com/phone/materialPage/5EmDC5vVd6Y
4.世界睡眠日:动物界睡姿大比拼猴子最温情熊猫高难度先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动物界的睡姿大比拼,或许能从中找到今晚的同款睡姿。小编筛选了众多动物的睡姿照片,其中猴子紧紧抱着自己的孩子在暴风雪中睡觉的姿势看上去最感人,而习惯了爬上树睡觉的大熊猫的睡姿看上去难度系数最高。 2017年3月21日是第17个世界睡眠日。近年来,睡眠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https://photo.cctv.com/2017/03/21/PHOAYkn9NnjgOoNaGZtL3iDY170321.shtml
5.新生儿俯卧睡姿图片宝宝趴着睡有哪些常见问题新生儿俯卧睡姿图片 实际上婴儿睡觉无需有意规定什么姿势的,要是小宝宝处在舒适的情况就可以,宝宝趴着睡觉可能是由于没有安全感,人体贴紧被子会较为安全性,有时小宝宝也是由于一个姿态入睡较为累,因此翻盘以后趴着睡觉着了。 宝宝趴着睡是有很多常见问题的,好像小宝宝月较为小,脖子肌肉沒有生长发育健全,这个时候...http://www.zhuoyunkang.com/ys/show-33766.html
6.动物是怎样睡觉的.doc文档介绍:动物是怎样睡觉的活动目标: 1、感受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从而懂得爱护动物。2、观察了解动物的睡姿,从这一侧面让孩子了解人和动物的不同之处;丰富词汇:缩、趴、站着、倒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单脚独立。3、让幼儿准确模仿动物睡觉的姿势。活动准备: 1、活动场景布置成森林情景,森林中布置有关动物的家...https://m.taodocs.com/p-389149257.html
1.探索谁家的“毛绒玩具”挂树上了?其实动物们都是这样睡觉的→市绿化市容局说,近期,大熊猫“安安”趴在树上睡觉的视频走红网络,许多网友误以为是谁家的毛绒玩具挂在树上。其实,这些动物睡觉时的样子也非常地让人忍俊不禁呢!马来熊喜欢“膜拜”式睡姿、斑鬣狗喜欢“四脚朝天”式睡姿、黑豹喜欢侧卧式睡姿...还有哪些动物们睡姿“萌萌哒”呢?详见↓ 马来熊...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128227
2.动物的睡姿作文大千世界,动物们的睡姿各不相同,真是奇妙无比!! 动物的睡姿作文【2】 动物睡觉方式千奇百怪:乌龟缩在壳里睡、猫头鹰睁着眼睡、鸳鸯搂在一起睡、小刺猬团成一个球睡、小袋鼠则睡在妈妈的袋袋里……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睡眠方式,让我给你介绍介绍吧! https://mip.cnfla.com/zuowen/510085.html
3.萌态百出的动物睡姿,你肯定没见过!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对于居住在深圳野生动物园里的动物居民来说,睡眠也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有不少动物的睡姿可谓创意无限,远远超出了人类所熟知的各种姿态。别以为睡觉总是躺着才舒服,居住在深圳野生动物园里的火烈鸟会缩起一只脚,单脚独立而睡。记者/朱洪波;通讯员 /李木生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603/21/c58573.html
4.婴儿佝偻病睡姿图片分享按图对比又快速又准确总结:以上就是婴儿佝偻病睡姿图片分享,按图对比又快速又准确的全部内容了,通过图片对比对于孩子骨骼的变化需要格外的注意,佝偻病的发生会让孩子形成一定程度的畸形,越早发现就能够越早的治愈正常。新生儿的饮食营养均衡是非常重要的,身体的发育需要多方面的营养补充才能够满足,各位宝妈宝爸一定要注意饮食搭配。https://www.yunbaotang.com/bao/44798.html
5.海南周刊动物花式睡姿与人类相比,许多动物的睡眠方式十分奇特。它们有的可以站着睡、倒挂睡、睁眼睡,有的一天只需打盹一小会儿就能休息好,有的一天睡眠时间超过20个小时。近日,海南日报记者探访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等地,为您解密动物的各式睡姿。 在树杈处睡觉的考拉。资料图 ...https://m.yunnan.cn/system/2024/03/18/032978638.shtml
6.动物们的奇葩睡姿自然科普丨动物们的奇葩睡姿 揭秘动物界中的奇葩睡姿,你敢相信这是真的? 睡眠是一项很重要的生物功能, 你是否想过? 动物们是怎么睡觉的呢? 是像人类一样躺着睡闭上眼睛睡吗?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让我们一起看看动物们的“奇葩”睡姿吧 火烈鸟 鹳形目红鹳科 ...http://ysdzw.cwnu.edu.cn/info/1131/4601.htm
7.仓鼠睡姿代表什么为什么仓鼠总是睡觉仓鼠睡姿代表什么-为什么仓鼠总是睡觉 为什么仓鼠总是睡觉 看完你的文字介绍,养之前没做好功课吧?如果想好好养认真养的话,请你严肃对待我下面所说的话。 仓鼠是独居动物!和笼率为零!不分开养的结果就是互相厮打直至一方死亡! 仓鼠野外生存能力为零!如果不想养了也请不要直接放生!http://m.boqii.com/article/69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