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向建雄扬州发布记者向家富文/图
连日高温炙烤,扬州进入“热浪模式”,这样的高温天,扬州动物园里的动物们各自展示“纳凉术”。
长颈鹿外展馆飘荡着“仙雾”
长颈鹿的食物主要是新鲜树叶,就挂在遮阳网下,它们可以一边吃东西一边在水雾下纳凉,水雾既能较大范围内降低空气温度,又能增加空气湿度,长颈鹿很喜欢这样的环境。
“这个季节,长颈鹿饲养员是比较辛苦的。”糜森州说,饲养员每天早晚都要采集树叶,而且要采集蛋白含量较高的新鲜树叶,如构树、桑树树叶,在这样的高温天里寻采树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细尾獴,自创“地道纳凉术”
动画片《狮子王》中的细尾獴,让大家深深记住了这个来自非洲的“古灵精怪”。跟长颈鹿一样,它们害怕暴晒。细尾獴的小岛上,栽种了一棵大棕榈树,树的枝叶散开,如同一把把雨伞,为它们遮挡骄阳。
在夏天即将到来时,饲养员还撒了一些野草种子在岛上,以增加植被。细尾獴擅长挖“地道”,动物园在设计细尾獴栖息地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在岛上堆积了厚厚的土堆。
天气炎热时,细尾獴就会到“地道”中纳凉,这也是专属于它们的“地道避暑术”。在炎热的夏季,“地道”中的温度在30℃以下。当你路过细尾獴小岛时,如果没有看到它们,它们可能就藏身在地道中。
非洲狮,法桐如伞好荫凉
纪录片《动物世界》里,经常看到非洲狮因为炎热而喘气的镜头。在扬州动物园非洲狮的外展区,狮子可是有它们独享的“树伞”的。
动物园在非洲狮外展区种植了法国梧桐,这种被人们视为“世界四大行道树”之一的行道树,因快速生长和枝繁叶茂等特点而出名,也为非洲狮提供了足够多的荫凉。
饲养员张小现介绍,他们每天清洗干净非洲狮的室内住所后,就会放置冰块给非洲狮们降温;在狮子回室内后,他们还会给它们冲澡。
东北虎,舌头舔冰享清凉
“我的老家在东北”的东北虎,自然是怕热的,毕竟东北地区夏天要比扬州凉快许多。不过不用担心,东北虎在扬州纳凉也是“杠杠滴”。张小现说,东北虎外展区的环境跟非洲狮相似,也有高大的法国梧桐作“遮阳伞”,除此之外,东北虎还有“浴池”,它们感觉太热时,就会到“浴池”里泡个澡。
而在内室居处,饲养员还会定时放置冰块。“看见冰块,天生就有亲切感。”张小现说,冰块放进屋内后,它们会用舌头不时去舔一下,感受清凉。
既然喜欢冰凉,可不可以把食物冻起来喂给它们呢?张小现解释,冰块可以让它们舔一舔,但不能给它们喂冰冻的肉食,“用舌头舔冰块真正吃到胃里的很少,而肉食是要被全吃到肚里去的,太凉了胃肠会受不了的。”
棕熊,泡澡是它的最爱
棕熊是“澡堂子”的常客。动物园棕熊展区搭有凉棚,但棕熊并不经常在凉棚下乘凉,它们最喜欢的还是那一方水池。
饲养员姚玮说,棕熊非常喜欢泡澡,而且经常“耍赖”,“下午下班时,它们还想赖在水池里,不愿意回来。”不过,再喜欢泡澡的棕熊也抵挡不了美食的诱惑,“我们把它最喜欢吃的东西对着它们晃一晃,很快就乖乖回来了。”
海狮,恒温+冰块
扬州动物园海洋馆的动物离不开水,但这些动物都需要一个恒温的环境,因此,海洋馆全天候都开着空调。这些动物中,最怕热的还是海狮。
夏天,海狮就会“脱掉”身体表面的那一层绒毛以调节体温。饲养员赵高亮说,海狮光有恒温还不够,他们每天还要在馆中内放一大块冰块;而且海狮们经常玩耍的水池也是每天换一次水,保证水的洁净,让它们游得舒适安全。
冷血动物也怕暴晒
乌龟、蜥蜴、蛇等两栖爬行动物没有毛绒绒的“外衣”,它们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是典型的冷血动物。不过,这么高温的天气,冷血动物也有点怕热了(主要是怕暴晒)。
动物园两栖爬行馆内的室温保持恒定,既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在这些爬行动物的居住区,饲养员还设置了水池,如果实在感觉热,它们也会下水去泡一泡。即使是蛇,也是怕热的。因此,在这个季节,早晚是蛇的活跃期,到了中午天气正热时,野外的蛇常常躲在荫凉处纳凉。
梅花鹿、麋鹿,爱喝凉水爱泡澡
动物园食草区的梅花鹿和麋鹿所在地,是一片高大的杨树林,杨树下还有中乔木女贞等树木,这些树木的遮荫效果特别好。饲养员为了让它们更好纳凉,特意将饲料筐设置在了最凉爽的地方。
新鲜的青草也少不了,饲养员每天要割几百斤的青菜来投喂,“新鲜的草适口性比较好,水分含量也多,可以补充水分。”
食草区有一条大水沟,饲养员每天都会换上清洁的水。正午时分,麋鹿等还会到水沟中区泡一泡。饲料筐旁有个水槽,从早上开始,水龙头就小小地开着,保持水的流动性和清凉,这么热的天,食草动物还是很喜爱这一口凉水的。
大熊猫,有空调吹、有西瓜吃,乐不思“暑”
有着厚厚皮毛的大熊猫,不怕冷但很怕热,这么热的天,它们一天24小时都在空调房中。为了保证室温,每只大熊猫都还有备用空调。“室内温度一般保持在18—25℃。”大熊猫饲养员李琰介绍,除了吹空调,他们还定时将冰块放到大熊猫们的房内,并把竹笋、西瓜、苹果、胡萝卜等放在冰块上略加冰镇,供大熊猫“享用”。
一边吹着空调,一边吃着冰镇食物,来自蜀地的大熊猫可以说“乐不思‘暑’”。
西瓜+冰块,猴猴们的标配
猿猴王国的“主猴公”们,虽然都是灵长类动物,但对热的感受不尽相同。像松鼠猴、长臂猿、环尾狐猴等,在这样的高温天,主要靠“树伞”来遮荫避暑。正因为此,灵长类动物馆的树木在修剪时都保留横生的枝条,以增加树冠的覆盖面积。
当然,对于不需要空调的灵长类动物,饲养员会增加洒水的频率,同时在树下荫凉处放置冰块,通过洒水和冰块降低小环境温度并增加空气湿度。
饲养员李兆辉介绍,灵长类的动物们除了纳凉外,吃的东西也会根据天气有所调整,“多汁的水果和蔬菜量比其他季节要多一些,比如生菜、黄瓜、西瓜、梨子。”气温高,大部分灵长类动物都爱吃西瓜,但也有例外,这便是金丝猴,它们不爱吃西瓜瓤,反而爱吃西瓜皮,因此每次切西瓜都要把西瓜皮洗干净给它们留着。
羊驼“剪发”清爽过盛夏
来自高原的羊驼不畏寒冷,因为它们天生有保暖的“羽绒服”——厚而密的羊驼毛。羊驼毛能耐冬天的严寒,但到了夏天,这一身的“羽绒”就成了“负担”——容易中暑。
鸟儿也防暑,洗澡和躲荫凉来避暑
天热时,它们会在水中“扎猛子”——通过洗澡的方式来降低体温(洗澡不仅可以降低体温,而且还可以清除身上的寄生虫)。
正午时分,湖中的鸟儿会到湖心岛上躲躲,岛上的植被很茂密,可以为它们提供足够的荫凉。鸟儿没有汗腺,不能通过流汗来降低体温,有时它们也会通过张开嘴巴来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