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进入春季,猫狗进入了发情期和换毛期,情绪不稳定、攻击性增强,同时人们穿衣相对较少,致使被狗、猫抓伤、咬伤的机会较多。受伤后如果不及时到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进行规范处理,有可能导致感染狂犬病毒。那什么是狂犬病?被狗、猫等小动物抓伤、咬伤后又该如何处理呢?
图为市民正在接种狂犬疫苗
图为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流程图。记者陈晓玲摄
本报讯(记者陈晓玲通讯员戴钰)近日,家住埤城的蒋兰香在其丈夫的陪同下,来到练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狂犬疫苗第三针。进入春季,猫狗进入了发情期和换毛期,情绪不稳定、攻击性增强,同时人们穿衣相对较少,致使被狗、猫抓伤、咬伤的机会较多。受伤后如果不及时到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进行规范处理,有可能导致感染狂犬病毒。那什么是狂犬病?被狗、猫等小动物抓伤、咬伤后又该如何处理呢?
练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负责人管红燕告诉记者,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通过暴露于含病毒的唾液或者其他物质而感染,疾病可以从动物传播给动物,或者从动物传播给人类。目前这种病属于可防不可治的疾病,其特点是一旦发病,死亡率接近100%。
狂犬病毒的潜伏期为20~90天,大多(80%以上)为2至3个月,少数狂犬病潜伏期可短至一周,也可长达十几年。管红燕提醒广大市民,如果被猫狗咬伤或抓伤,若附近有医院,应立即就医。若距离医院较远,可用碱性肥皂如舒肤佳、雕牌皂等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清洗咬伤和抓伤的每处伤口至少15分钟,“但即使自己处理过伤口,也要尽快就医。接种当天不宜洗澡,建议24小时后再洗澡;饮食方面需要忌口,像酒、浓茶、咖啡、可乐、巧克力、辣椒等,接种后一个月内都不建议食用。”此外,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孕妇进行暴露处置后免疫,会对胎儿产生影响。
“临近‘五一’假期,孩子放假在家,市民外出较多,更需多加注意身边的犬伤风险,受伤后应当立即冲洗伤口,并前往正规的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使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人用狂犬病疫苗,切勿使用草药、偏方处理,以免错失最佳处理时机。”此外,管红燕也呼吁饲养宠物的市民,要为狗、猫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带宠物外出时要使用牵绳或笼嘴,防止咬伤他人,文明养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