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做的事情,能使我们的身体保持干净,减少疾病的出现。
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早晨洗澡可以帮助他们唤醒身体,而保持充沛的精神去迎接新的一天。虽然我国大多数人都习惯于晚上洗澡,但是早上洗澡并不会带来任何的危害,同时还能够洗去夜间身上分泌的油脂和汗液。
大部分人选择晚上洗澡,这种习惯适合大部分人,因为很多人经过一天的辛苦工作后,可以将外出带到身上的灰尘洗去。同时,经过一天的活动分泌的汗液也会增多,肌肉也容易疲劳,洗澡可以起到清洁和放松的作用。
01
首先来看一看,什么是阳气?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意思是说,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若天上没了太阳,地上就没有生命;人若没有阳气,生命就会停止。几千年前,古人便对人体阳气的重要性形成了形象认知。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阳气衰减的过程。如果身体没有了阳气,就成了一幅空的躯壳,就会死亡。
传统中医认为,人体阳气主要有五大作用:
02
其次,什么是湿气?
中医学将湿气称为湿邪,可以分为内湿与外湿:
如果此时人体正气不足,那么湿气就会侵袭人体,会表现出身体困倦、头重脚轻、口干不欲饮、脉濡细等症状。
2、内湿:湿气更多指内湿,由于体内脏腑功能失调所造成的内生湿邪,其产生主要与脾有关。中医认为脾具有运化水湿的功效,如果脾功能异常,可导致运化水湿的功能下降,水湿之邪会在体内产生,此时产生一系列湿邪症状。
表现为皮肤油腻、身体困倦沉重、口中黏腻不爽、排大便不尽感,大便易粘在马桶上,较难用水冲干净。部分患者舌苔较厚,舌面可能有较多小水珠。
03
俗话说:“早上洗澡灭阳气,晚上洗澡生湿气”?是怎么回事?
——“早上洗澡灭阳气”
夏季天气炎热,睡了一晚上觉也出了一身汗,很多人早上起床后感觉身上黏糊糊的,于是选择洗一遍澡,而且喜欢早上一起床就去洗澡,但是按照中医传统养生经验,是反对清晨洗澡的,易损耗阳气。
早晨是人体生发阳气的关键期,晨起后立刻洗澡会大量损耗阳气,不利于阳气的生发,相当于一天起始阳气还没有开始用就已经消耗了不少,接下来还有一整天的事情去操劳,就只能消耗储存的气血,极易损伤身体。
另外,早上起床后还没有吃早饭就去洗澡,等于还没有补充能量就去消耗能量,在临床医学上,因为早晨空腹洗澡而造成气血两亏的病人非常多,哪怕平时没有吸烟、喝酒等坏的生活习惯,也会令身体过度虚寒、百病终生。
早上洗澡的生活习惯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西方人体质偏热,阳气偏旺盛,东西方人种先天差异很大,本来就应该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如果我们照搬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就会造成很多健康问题。
——“晚上洗澡生湿气”
《黄帝内经》有言:“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这说明了人的阳气在一天中的变化:早上阳气足,晚上阴气盛。
另外,《内经》里也说了“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到了晚上,阳气伏干内脏,体表缺少保护,这时洗澡的话会让湿气很容易进去到体内了,造成体湿。
每天晚上洗澡也是不错的清洁身体,放松心情的方式,但如果在晚上9:00之后洗澡,这样的话就很容易导致一些湿毒趁虚而入,进入我们身体里面,那可能就不是养生了,而是给我们身体带来很大的影响。
因为晚上9点又是亥时,是“太阴之时”,此时阳气伏于体内,体表失去了保护,人体抵御湿邪的能力最弱,而且晚上9:00之后身体的阳气就会慢慢的减弱,这个时候防御能力也是很差的,如果在这时洗澡可能就会让湿气进入到身体里面危害到我们的健康。
04
05
延伸阅读——洗澡为什么不可以先洗头?
洗澡的正确顺序是先洗脸,再洗身体,最后洗头。当我们进入浴室,热水打开时,人体的毛孔会扩张,这时先洗脸,洗完脸后再清洗四肢,可以让心脏逐渐适应温度差,最后洗头发。
此时头上的脑血管和头皮毛孔能很好的适应温度变化,不易带来刺激,头皮深层的油脂也容易清洗干净。#爱乐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