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比较适合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
(1)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内容。如控制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条件,研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控制材料、长度相同的条件,研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控制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条件,研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最后总结归纳出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2)通过观察、分析较容易直接找出规律的内容。如“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研究液体的压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等。
4.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进行
(1)提出问题。在探索性实验教学中,常常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如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前,教师联系前面引出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概念,结合撬石头的实例,提出“用撬棒把大石头撬起,怎样撬才能更省力?”通过学生回答和教师指导得到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有某种关系。然后请学生们自己做实验探究规律。这样做可使学生明确探究的问题,又可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探究实验有良好的开端。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本环节目的是为了检验猜想与假设的正确与否制定方案,所制定的方案应包括探究实验所用的方法及所用的实验器材。如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时,所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应控制电压、电阻两个量中的一个,研究电流跟另一个量的关系,教师可以问学生:“如果我们先控制电阻不变研究导体两端的电压变化时,导体中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需要哪些器材?这些器材应怎样连入电路?请同学们画出实验的电路图。”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初中物理探究实验大多数是通过实验去收集证据,为最终得出探究的结论找到事实、实例与证据。实验操作时,一般要求测出三组或三个以上数据或情况,以便从中看出隐含的关系或规律。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独立进行实验,教师巡视于各组之间,如发现个别学生有困难,在操作上或对仪器的使用上有错误,应及时作适当指导,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正确进行测量,以减小误差,防止不应有的事故。
(5)分析与论证。对所收集的证据进行归纳与分析,从而得出某些规律,找到某种关系。分析与论证的方法一般有:运用归纳得出结论、运用推理的方法得出结论、运用比较法得出结论。
关键词:高师院校;本科生就业;人类学
一、豫南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田野考察
人类学由最初以研究异民族及其文化为特色,随着人类学研究范围的推广,人们开始用同样的方法研究自身民族和文化。豫南大学实际上就是研究者自身文化的所在地,研究者研究自身的文化与大学生就业。
(一)豫南大学概况
豫南大学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本科师范院校之一,坐落在信阳市贤山北麓、杆之滨,被誉为“河南省最美的校园”“中国最美的大学之一”。学校自1975年创建以来,逐步发展壮大。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拥有河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和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是河南省本科高校中唯一连续两次获“全国文明单位”的高校。
(二)豫南大学生源情况
2013年,学校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收本科生5702人,其中,省外801人,省内4901人;招生专业57个。生源成绩全部在该省二本分数线以上。新生报到率98.33%[1]。
(三)豫南大学生就业现状
2013年,学校应届毕业生5153人,获得毕业资格的学生5079人,毕业率98.6%;授予学士学位的学生5050人,学士学位授予率98%。2013年,学校应届毕业生5153人,各专业参加考研并被录取的人数为1066人,考研录取率20.68%。近年来,豫南大学就业质量进一步优化,2013年,本科毕业生5153人,初次就业人数3146人,初次就业率达81.74%;考研录取率达20.68%[1]。
学校大力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平台建设,投入专项资金建设成1500m2的就业创业教育大厅和200m2高标准的创业孵化基地,全力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通过实行创新创业学分制度、设立大学生创业奖励基金、组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举办创业指导系列讲座和大学生创业培训班、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研究等措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豫南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深描”
(一)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
扩招带来的不仅是教学质量的下降,而且基础设施也跟不上。1999年,北大扩招致使宿舍紧张,有些学生需要自己解决住宿问题。2002年,北京教育委员会对50所学院做了一项调查,65%的学校由于教师资源短缺没有能力继续扩招,86%的学校是因为硬件的短缺和资金匮乏。
(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高校扩招以后,大学生的素质普遍降低。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一样,而“自我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极重要的一个因素,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2]。缺乏特色的学校无法保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人才。如果教师仅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能力是相当有限的,不利于日后对其他学科知识的迁移,在以后的就业竞争中也不会占据优势。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而高师院校传授的教学内容存在知识面不够宽广和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等问题,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这样就不利于高师院校的毕业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三)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
当今大学生就业呈现出“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高师院校的毕业生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都想到条件好的县、市级学校就业,而不愿到乡镇、特别是村里教学。许多毕业生对工作和薪酬的期望值高,出现追求“大城市、大企业、薪资高、待遇好”的现象。尽管政府机构和大中型企业的竞争是如此激烈,但只有较少的毕业生选择去人才需求量大的小企业中去就业。高师院校的教育学毕业生必须转变固有的思维模式,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毕业生必须客观地认识自我,合理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
(四)教师资格证“国考”带来的挑战
2013年9月3日,教育部宣布,2015年起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不再由地方组织,将首次实现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实行“国考”将剥夺师范类学生原本能直接被认定教师资格的“免考权”,使其和非师范生一样统一纳入考试范围。只要拥有教师资格证就可以应聘教师岗位,使高师院校毕业生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
三、高师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对策思考
人类学功能主义认为,社会各部分就如自然和生理机能的各部分一样,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一部分出问题都会对其他部分和整体产生影响。为了使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较顺利就业,基于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实际,需要采取依靠政府的扶持、学校的改革和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自觉及其通力合作。
(一)完善自主择业制度和法规:基于国家的思考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基本上是“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已经基本失去其作用,但是自主择业配套的制度体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没有建立起来,于是出现了社会资本的替代制度真空,地方性法律法规往往带有区域保护主义,维护区域权益,用人单位钻法律漏洞,不法分子违法犯罪等影响了社会的稳定。”[3]
(二)构建富有特色的培养模式:基于学校的思考
高师院校需要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可采取分流培养方案:一是培养部分“学术型人才”,鼓励和支持考研考博,以便利于学术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培养部分“师资型人才”,高师院校学生已具备了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为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奠定了知识基础;三是培养部分“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解决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日趋激烈的竞争境遇的有效措施等。此外,分流培养应该是开设起步早、长期性、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课,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全程的职业动态。
学校特色的构建不能忽视与外校及企业的联合。学校应加强与企事业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学校本来就是为社会和企事业单位等提供人才的基地。大四的实习生可以到与学校联系密切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便于加深企事业单位对学生的了解,为以后招聘奠定基础。
(三)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基于毕业生的思考
师范生毕业步入社会,寻求自己生存和发展空间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正确的就业观念是指在就业之前要认真地衡量自己各方面的特点,衡量自己的综合素质有多高,衡量自己的专业知识有多少、实际操作能力有多强等,根据自身的实际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这样不仅有助于提升自己应聘成功的概率,同时也有助于发挥自己的实际潜能。
师范生科学就业观的树立应做到:第一,师范生在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努力拓展自己的见识和人际关系网。第二,基于严峻的就业形势,要善于抓住就业机会。一有机会就业就要珍惜,即使有些岗位不是自己非常满意的,但若这个岗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就应积极就业,为以后就业积蓄力量。第三,应积极主动择业和创业,敢于推销自己,树立流动就业观念,开展终身学习,具有就业竞争观念。此外,还应树立就业战略步骤,刚毕业缺乏就业资本就应“先就业”;积累一定的就业资本后实现“再择业”;就业资本成熟进行“创业”。三步走战略不仅能使毕业生摆脱“啃老”的尴尬,也是毕业生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信阳师范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3)[EB/OL].信阳师范学院网站,2015-01-15.
〔关键词〕Scientometrics;信息可视化;作者共被引分析;科学知识图谱
科学计量学孕育于科学学、数理统计等学科母体。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2000年以后,信息科学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崛起,将计算机算法和程序的应用引入对科学计量领域的研究,使这门学科焕发了新的活力,尤其是基于信息可视化技术的科学知识图谱方法成为当前科学计量学研究的重要手段[1]。《Scientometrics》期刊作为国际上惟一一份专门的科学计量学刊物已经成为学者们研究科学计量学的重要分析对象[2-5]。
《Scientometrics》期刊是由匈牙利的MT贝克(MTBeck)、前苏联的GM多布罗夫(GMDobrov)、美国的E伽菲尔德(EGarfield)和D普赖斯(DPrice)等人于1978年在匈牙利创立的。该杂志的创立,标志着科学计量学的成熟与独立,使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屹立于学科之林。杂志的副标题“关于科学学和科学政策计量的国际杂志”明确规定了它的性质和范围。4位主要创立人(也是主编)在1979年《Scientometrics》第1卷第1期的创刊词中宣称,该杂志的目的是促进国际科学计量学(理论与应用)的发展,促进科学学、科学政策和科学交流的数学化与定理化,为工业部门、经济部门、政策制定与管理部门等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和制定政策的计量模型及评估指标与方法[6]。《Scientometrics》为双月刊,栏目设有研究论文、短评、文献汇编、书评、专业新闻等,内容丰富。该期刊的发行,为全世界科学家发表科学学和科学政策的定量研究成果,探讨有关科学计量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提供了重要阵地。本文基于文献的信息可视化技术,从作者共被引的视角对国际科学计量学研究的核心人物及其研究热点问题进行可视化展现。
【关键词】创新型;妇产科护理;安全意识;手段
1.简介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涉及范围广和整体性较强的学科,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所必需的妇产科护理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保持健康的服务。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制观念日益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病人的投诉,新闻媒体的曝光,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困扰着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创新型妇产科护理的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护理差错的发生,已成为医院管理者的一项常抓不懈的课题。现对护理不安全隐患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范对策及手段。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因此培养创新型妇产护理的安全意识与手段是医疗管理的战略目标。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创新型妇产护理的安全意识要求我们创新观念、创新机制、创新队伍。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医学护理队伍和高水平的护理专业学术创新的团队,乃是决定临床实践中妇产科护理创新能力的关键。
2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
2.1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观念转变缓慢,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和应急措施,在护理过程中忽视危机因素和潜在的隐患,忽略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患者权益尊重,引发护患之间冲突和纠纷的现象时有发生。
2.2执行护理制度和操作常规不严。在护理诊疗过程中,有些护理人员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执行医嘱不严谨,药品管理混乱,违反护理操作常规和不严于职守,观察病情不周到、不细致,不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延误抢救时机,拒收危重病人等而引发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
2.3医院领导、护理管理职能部门对执行规章制度的监督不力。医院领导检查流于形式,执行部门监管疲软,只是应付主管部门的指示,这是隐藏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重要缺陷。
2.4专业技术素质及其影响。许多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源于护理技术上的分歧,或者说是病人及其家属认为的护理治疗技术上的失误。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技术素质,从而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的产生。同时,更要重视的是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影响。
3培养创新型妇产科护理的安全手段
3.1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安全管理。法律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应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医院的正当权利。组织全院护理人员接受”四五“普法教育及医疗行政法规专题讲座,建立学法制度,使全院护理人员能自觉知法、守法,自觉规范护理行为,强化依法行医观念。我院制订了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及防范措施,成立了院安全管理委员会、科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进行安全检查,针对不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3.2加强素质教育,强化岗位职责。组织护士观看护士行为规范录像,举办护士职业礼仪示范表演,从而规范护士行为举止,以良好的精神风貌促进高尚职业道德的养成,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为加强工作责任心,护理部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制定不同的教育内容,并统一全院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严格的质量考核制度使各项制度真正落实在工作中,保证护理工作质量。超级秘书网
3.3加强敬业精神的教育,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教育护理人员本着对病人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护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医护安全和医护质量。同时,护理部在护理质量和护理技术方面常抓不懈,从基础质量到终末质量,从关键部门到薄弱环节,从基本功训练到重点人才的培养,从新技术应用到新设备的引进,从质量考核到制度落实等,都有强有力的质量管理机制。将质量检查考核结果作为评优晋升的重要指标,加强质量控制,立足目标,着眼环节,逐级考核,层层把关。将医疗安全作为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列入科室质量考评指标中,如个人出现差错事故时,除经济处罚外,还要记入个人档案并在全院曝光,影响评模晋升,从而培养了护理人员严谨的工作作风。从单纯被动受检变主动参与检查管理,使护理人员认识到”病人在心中,质量在手中“,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效性。
4小结
参考文献
1徐又佳,包士尧.医疗法学在医务人员再教育中的地位[J].中国医院管理,1997,17(10):50
2许晓斌,赵晓勤.运用法律武器正确处理一起医疗纠纷的体会[J].中国医院管理,1999,19(5):280
关键词:风险决策;脑电;近红外;磁共振
在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面临着或大或小的风险情境,在风险情境下进行决策行为是人类长期以来学会的技能。个体须在损失或盈利、损失或盈利的权重、损失与盈利关系的不确定性这三个方面做出最优选择。当个体不能预告决策情境各种备选方案的结果,方案不确定且概率已知时,便构成了风险决策。在蓬勃发展的认知神经科学推动下,人们开始探讨风险决策背后的认知机制。
一、风险决策的理论介绍
二、风险决策常用实验范式
三、风险决策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四、结语
风险决策会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学界对风险决策的研究也不会止步。现有研究从多个理论视角,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对风险决策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很好的探讨,也发展起了相应的理论模型,但由于风险决策涉及的因素众多,技术手段有限等,其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将来研究中,可以加强实验范式的生态性,设计更贴近现实风险决策的实验范式来深入细致探讨其机制,也可以加强对现有技术手段的挖掘或是联合多项技术(如EEG与fMRI)等综合考察风险决策。
[1]刘雁霞.决策风格、框架效应对风险决策的影响研究[D].山西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