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拼音、组词、写成语……这些知识点都是小学生的必修技能,但往往总有些机智宝宝的天马行空的组词令人哭笑不得,这样的画风,在成都天府新区西寺小学同样得到了延续。
有趣:
作业完成的好与不好一张手绘漫画告诉你
“优”“良”“差”或者“A”“B”“C”这些符号代表着作业的好与不好,即便是门门都是“优”或“A”看多了也会乏味,要是遇上小朋友词组过于夸张,老师一个差评写在本子上,家长和娃娃看了都心伤。
类似的漫画评语还有很多,久而久之,学生们也给姚老师取了不少爱称,如兔子老师或长耳朵的姚老师,以表达对姚老师的喜爱。
老师:
遵循孩子成长特点漫画搭建沟通平台
姚老师介绍,画一只兔子耗时在10余秒左右,为了保证批改作业的效率,并不是每次都给每一位学生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评语,“有的孩子作业完成得比较好,那我会给孩子画上一只兔子进行奖励,如果作业比较差,我会送上一只愤怒的兔子,具体也是视情况而定,还是会做到让每位学生都拥有一只老师送的漫画兔子”。她坦言,类似的方式在孩子们中也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动,除了在作业上的交流外,平日里,有些不善言辞的孩子还会通过漫画的形式与自己进行沟通交流,“用这样的方式,更多的是希望孩子们能够打开心扉,除了把我当做老师一样看待,也希望能够把我当朋友一样去沟通”。
漫画的方式,除了勾起孩子们的兴趣外,在姚老师看来,也能够缓解自己的情绪。原来,处在低年级的学生,有时在进行文字组词时,会有一些奇怪的词语产生,时常也会弄得姚老师哭笑不得,“将评语转化成漫画的形式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我内心也平复了不少,比起单纯的批评孩子做得不好,我觉得这样的方式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同时也有效调节了老师的情绪。另外,对于做得好的学生给他们画一只呆萌可爱的兔子,也是鼓励孩子们继续做得更好”。
家长:
另类评语获好评,家长也说很巴适
姚老师的漫画评语到底有多火,除了小朋友们喜欢,就连家长们都是赞不绝口。朵朵妈妈廖女士告诉记者,姚老师用漫画兔的方式替代传统的评语很有意思,不仅孩子喜欢,就连她自己都觉得趣味十足,“孩子拿到作业本时特别期待能见到老师画的漫画兔子,在孩子看来,这就是老师给的一个鼓励,也激励着她继续做得更好”。
在采访中,研欣妈妈也是对姚老师的另类评语表示很认可,她提到,老师打破了常规的评语,而是以一种新颖的模式打评语,不仅提升了孩子的兴趣,同时,也让师生之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动,“孩子对教师的喜好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对这门学科的态度,这样的方式真得不错”。
提到姚老师,家瑜妈妈杨女士也是一个劲点赞,她告诉记者,自己小孩属于文静类型,平时就不多言多语,但姚老师用漫画的形式进行评语,孩子很是喜欢,有时孩子也会主动用类似的方式与姚老师进行沟通,“老师的教学模式影响着孩子,孩子接受程度高,自然对学习也会更加感兴趣”。
校长点赞:
创新评语值得肯定未来或在全校推广
“姚勤老师的另类评语,很值得肯定”,谈及姚老师,天府新区西寺小学副校长李军给予了肯定。他告诉记者,现代教育提倡一个多元化的评价,就姚老师而言,能将自身喜欢的漫画用在给孩子的评语中,本就是一种创新,同时,也符合小朋友的心理特点,“漫画替代了传统的评语,让孩子能够感受到亲切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他提到,姚老师的这类教育模式,实际上也是与学校“向着未来生长”的办学理念,以及“自由萌发、知善行雅”的育人目标所切合,“新兴的评价方式就是自由萌发的体现,现代孩子与以前的孩子相比,其所生长的环境和所接触的事物发生了变化,因此他们的对事物的认知态度和接受方式也在随之改变,而姚老师的另类评语方式,贴近孩子们的内心。”
采访中,李军介绍,老师的行为也直接或间接性地影响着学生,例如有的学生不善言辞,也会用类似的方式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另类的评语方式也给予了双方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
他告诉记者,实际上早在孩子们一年级时,姚老师就采取了漫画评语的方式,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姚老师的漫画方式也在不断改变,“最初就是单纯的漫画,到后来会加入文字,她(姚老师)根据孩子的心理年龄的一个变化,也做了一个变通,现在孩子处在四年级,等到五六年级时,另类的评语还得不断优化和改进才行”。他表示,目前学校将姚老师的另类评语作为一个科学的探索,如果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将会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鼓励教师根据孩子成长的特点进行大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