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抗美援朝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通过此次党日活动,每位成员都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灵魂的洗礼。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工作中要铭记历史,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和业务能力,为党旗增光添彩。
是谁为了捍卫祖国的安全,援助了朝鲜人民?是谁为了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又是谁为了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而浴血奋战?是他们,我们最可爱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今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了。对于一直生活在幸福年代的我们,似乎已经渐渐淡忘了这种幸福的给予者。正值60年后的今天,我通过书籍网络了解到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一些激动人心的英雄故事,不由得热血沸腾。它把我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仿佛看到了我国人民志愿军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去跟美军作战的情景;我仿佛看到了我国人民志愿军正在战场上为中国的安危抛头颅、洒热血的场面;我又仿佛听到了那首流传至今的《上甘岭》插曲:“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
在60年前那场伟大壮丽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人民志愿军中许多英雄战士如朝阳一般的生命永远长眠在那里:为了战友的安全,不惜被熊熊烈火活活烧死;为了掩护冲锋部队开辟道路,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罗盛教为了救一位落水的朝鲜儿童而光荣牺牲……我被他们的事迹所感动着,我被他们的爱国之心所震撼着,我更被他们的勇气所激励着。
我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在朝鲜击碎了美帝国主义者的梦想,保卫了祖国的安全,挽救了处在危险之中的世界和平,受到了爱好和平的人们的支援、赞赏和崇敬。正如魏巍所说,他们是全世界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人,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他们将永远铭记在我心中。
用讲故事的形式写新闻,满足受众对于新闻的心理需求,是新闻记者乃至媒体成功的关键之一。用情节吸引人,让故事打动人,应该是记者采访、写作的基本功。
用讲故事的形式写导语。让最新鲜、最重要、最有趣、最能说明新闻主旨的具体事例做消息的导语,让消息一开门就能见山,抓住读者的眼球。
1993年8月,我获得一条新闻线索:临朐县杨善乡医院院长王其敬的一项科研成果WQJ-V中风预测电脑程序通过国家鉴定,专家认为它为脑血管病的预防提供了可靠依据,居国内领先水平。一个小小山乡医院医生的研究成果国内领先,这本身就有很高的新闻价值,我决定写好这条新闻。当时我手头上已经有了这条新闻的详细的基础材料,但都是些医学术语和枯燥数字,我觉得必须有一个最能说明其科研成果的先进性的具体事实来吸引读者。于是我在采访王其敬本人时,向他提出了一个要求:请给我讲一个故事,来说明你的科研成果预测中风的准确率。王其敬给我讲了一个具体事例,我把这个事例做了消息的导语:
今年5月,临朐县杨善乡医院院长、副主任医师王其敬应邀赴京,对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干休所105名离休干部进行中风预测。之后3个月内,预测危险组7人中,有2人因预防不力而发病,而安全组和警告组98人却安然无恙,预测之准令人惊异。
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是王其敬和他的科研成果的背景材料。整篇消息不足500字,在《潍坊日报》发表后,新华社转发了该消息,《广州日报》、《济南日报》、《徐州日报》等媒体也采用了新华社这篇稿件,此稿获山东省地市报好新闻二等奖。
新闻引出故事。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有趣的故事已经成了遥远的历史,但若给它一个新闻由头,就能把这些沉睡多年的故事激活,让它成为消息的主体而公之于众。
2000年10月26日,《潍坊晚报》一版刊登一则消息,题目是:10月25日,儿女们用特殊方式向参加抗美援朝的父亲表孝心(引题)爸爸,今天给你过生日(主题)。消息的导语是:现已离休的曹鸿范没有想到,10月25日抗美援朝50周年纪念日这天,儿女们拿着大蛋糕过来非要给他过生日不可。虽然这天不是曹鸿范的生日,但儿女们知道,父亲把这天看得比生日还珍贵。
这个小小的“家庭新闻”给读者造成了一个悬念:不是生日儿女们为什么给父亲过生日?紧接着,消息的主体就把一个美丽动人的真实故事娓娓道来:现已74岁的曹鸿范1951年参加了抗美援朝,曹大妈当年只有11岁,作为少先队员代表,她给远在朝鲜的志愿军写信。曹鸿范因有文化,就代表部队写回信,一来二往,一气儿通了8年信,待曹鸿范从朝鲜回国后,他非常想看看给他写信的小女孩长得什么样,结果让他大吃一惊:站在面前的是位亭亭玉立的19岁少女。后来这位少女就嫁给了比她大十几岁的“志愿军叔叔”曹鸿范......
1、妹妹王芳由刘尚娴饰演。《英雄儿女》是1964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并出品的一部战争片。由武兆堤执导,刘世龙、刘尚娴、田方等主演。影片改编自巴金小说《团圆》。
2、该片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阵亡后,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帮助下坚持战斗,最终和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团圆的故事。
《三八线》
亮点:抗美援朝大剧首登荧屏,开电视剧题材之先河;向志愿军老兵致敬,扬我中华气节。
编剧王海平扛鼎之作,小说史诗重现朝鲜战争的残酷,根据战场真人真事改编,直击人心!
《蜀山战纪之剑侠传奇》
《蜀山战纪之剑侠传奇》是2015年由江苏稻草熊影业有限公司投资出品的古装仙侠电视剧。吴奇隆担任投资出品人,由黄伟杰执导,赵丽颖、陈伟霆、吴奇隆、叶祖新等领衔主演。
亮点:图书内容是由吴奇隆亲自组稿,并请台湾画师张榕珊精心绘制的蜀山精美人物、场景的水墨写意版画册兼短小的故事精编,集可读性与可视性于一身。随书赠送原声带主题曲和大幅精美海报。
【关键词】评课方法《再见了,亲人》
评课即课堂教学评价,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对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学校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手段。
评课要围绕当次教研教学的主题,结合上课教师的综合情况以及评课目的做出真实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一份观点正确、分析到位、点评得当、多方受益的评课稿必定能为其画上圆满的句号。
以下是我在本校“评名师”教研活动中,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堂语文课写的评课稿,借此谈谈自己的评课方法。
听了雍红霞老师上的《再见了,亲人》一课,我认为她那入情入境、声情并茂、充满激情而又响亮有力地范读:“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激情也极大地感染了学生的情绪,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学习后文,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作好了铺垫和训练准备。
雍老师深挖教材,钻研教法,紧紧围绕《语文课程标准》,精心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与教法,制作了与教学活动相配套的多媒体课件,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她采用了“忆亲人――讲亲人――诵亲人――别亲人”的四个主导环节,创设出了让学生尽诉衷肠、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感场面。也使听课老师和学生一起感受了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之间深厚的友谊,知道这份伟大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情谊是无比真挚与坚定的。
在教学方法上雍老师根据叙事抒情的散文的特点,采用“以读激情、语音传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朗读得到了强化,情感得到了提升。收到了“以情感人,以情育人”自然渗透思想教育的良好教学效果。
上课开始,雍老师以:“你的亲人是谁?”这样一个简单问题入手,引出“没有血缘关系哪来亲人?”的疑问,课文引入自然,切合课题,重点突出。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雍老师对学生角色认识到位,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比如: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由于时空距离大,离学生比较远,因而学生的知识比较欠缺,雍老师据此搜集制作了有关抗美援朝时代背景的视频和历史资料幻灯片,及时的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并认真地读给学生听。他们知道了,在抗美援朝中有130万志愿军战士出国作战,有14万志愿军战士牺牲在了朝鲜国土上。这一坏节能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之间深厚的友谊是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成的。在简介时代背景时还补充了罗盛教、、等英雄,使学生自然会联想到在血与火的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当然,对抗美援朝时代背景的简介,如果学生有搜集到的资料,老师最好把展示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把他的成果交流给大家,这样既鼓励了学生,又培养了学生课前搜集资料的好习惯,还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老师也能在此时稍稍歇口气,而并不影响教学。
雍老师教态自然、沉着,多媒体操作熟练。语言富有激情,具有感染力。课堂评价语言也很丰富,能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了正面引导的作用。再加上老师信任的目光、亲切的笑脸、坚定的手势、同学的掌声等多样化的课堂评价,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更加融洽、自然。
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时,以情激情,引起共鸣,把学生带入到依依惜别的情景之中。她将语文教学的诵读这一教学环节演绎得富有生气与活力。特别是“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这一段的朗读指导上,将训练分为三个层次:请求――哀求――无奈下达命令,在安排各层次的诵读时,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在反复的朗读中,情感逐渐投入,学生的体会逐步深入。
有感情的朗读是本堂课最大的亮点。雍老师三次分别要求学生用请求的语气、哀求的语气、无奈下达命令的语气去进行感情朗读,有效地训练了朗读的方法,加深了学生的情感认知,使学生逐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朝鲜人民的伟大情怀,对朝鲜人民付出血的代价缔结的中朝友谊引起心灵上的震撼,从而使“知”与“情”,“理解”与“情感”在联系中不断加深,不断升华,引起情感上的和谐共振,水到渠成地感知课文的中心思想,又受到生动、深刻的国际主义教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了强化。达到了以读代教,以读促学的教学目的。
课后我想:如果在要求学生用请求的语气进行感情朗读后,雍老师要能再次创设情景地问学生:“志愿军战士们,你们把大娘劝住了吗?”学生肯定会根据朗读的效果先回答:“没有。”这时老师可用激将法要求学生用哀求的语气进行感情朗读,这样既评价了学生的学习又提出了新的学习要求和方法。哀求的语气没有劝住,再要求学生用无奈地下达命令的语气去劝,要是这些方法都没有劝住,那就更能说明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者是情谊深厚的亲人。如果还没有劝住,老师就告诉学生:“志愿军战士们,列车开动了,请让我们向朝鲜人民告别吧!”这样教学程序就会巧妙地进入到学习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上来,使课堂变成了告别的场面,创造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比直接要求用某种方法去朗读效果要好。因为在模拟的情景中学生的情感会情不自禁地表露出来,投入的情感会更真挚,理解也会迅速到位。创设情境不仅仅只适用于开课时。
还需要探讨的是雍老师的板书,只有“志愿军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几个字。我觉得简洁了一些,因为仅有此是不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也不能很好地突出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而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是理解课文内容。如果在布置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什么和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又做了什么这项练习后,雍老师能及时在学生回答交流时整理板书出:
这样具体丰富的板书展现出来,肯定会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真正能使学生更深切地体会“亲人”的含义。
战争类的电视剧,例如:“我要当八路”“与狼共舞”“铁血”等等,我觉得能体现当时战争残酷的那就要属《亮剑》了。
《亮剑》这部电视剧描述了军人李云龙经历了,,抗美援朝等历史时期的故事。说明了李云龙的英勇,经历了许多困难。军人本色也始终不改,而且,这部电视剧也显示出了当时战争的残酷,当时中国多么的腐败。而我们现在的幸福就是以前的抗日战士,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为祖国的不断强大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亮剑》这部电视剧使我受益匪浅,让我明白了亮剑精神:无论对手多么强大,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努力去战斗。即使失败了,也要自信。这就是亮剑精神。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不勇于战斗,不去努力奋斗怎么能够胜利呢?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成长,共同去奋斗,让我们像李云龙学习,学习他的勇气,智慧,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要知道,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点,将会变成大的力量,努力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吧!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去创造我们更加美好的家园吧!
我们家有一台电脑,电脑里的知识可真多,有歇后语,有成语之最,有新闻……它的作用也很多,可以查资料,可以阅读作文,可以画图画……
一次,老师教我们《》这篇课文,这篇课文里有一个练习题,老师让我们回家收集在抗美援朝中涌现的英雄人物的名字,读一读。放学后,我飞快地跑回家,打开电脑,输入网址查找。不一会儿,一个个名字便出现了,有、……我点击了这个名字,马上,他的故事就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我立马抄下来,中午上课时,我把我找到的说给同学们听,同学们惊讶地张开大嘴,老师夸我:“你真行!”我不好意思地说:“这可都是网络帮的忙。”
网络,你是我学习上的好帮手,你会是我永远的朋友!
2014年11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申报公示剧目共85部、3158集。其中,都市题材热度不减,有43部立项,几乎占公示剧目总数的一半。
按题材划分,当代题材47部、1678集,分别占公示总数的55.29%和53.13%,其中,当代都市题材38部1380集,当代农村题材3部84集,当代青少题材2部70集,当代涉案题材2部70集,当代科幻题材1部36集,当代其他题材1部38集。
现代题材4部、135集,分别占公示总数的4.71%和4.27%,其中,现代都市题材3部100集,现代其他题材1部35集。近代题材22部、830集,分别占公示总数的25.88%和26.28%,其中,近代都市题材1部35集,近代传奇题材8部324集,近代革命题材12部436集,近代其他题材1部35集。
古代题材12部、515集,分别占公示总数的14.12%和16.31%,其中,古代传记题材1部30集,古代传奇题材5部185集,古代宫廷题材1部45集,古代武打题材1部35集,古代其他题材3部170集,古代神话题材1部50集。
此前,《幻城》曾多次传出开拍影视剧的消息,但因拍摄难度较大迟迟未能实现。此次电视剧出品方为上海耀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该公司曾拍摄制作了《兰陵王》《离婚律师》等剧。此外,经典电影《英雄儿女》将被改编为电视剧,搬上电视荧屏。《新英雄儿女》由浙江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制作,故事情节秉承电影原作,讲述抗美援朝时期,王成、王芳兄妹在战场上英勇奋战、投身革命的感人事迹。
海润翻拍的另一部经典电影改编剧是《地雷战》。期间,胶东半岛海阳地区人民配合八路军展开敌后作战。村民赵化龙因“军功”被派到军区专门学习造雷技术,学成归来的赵化龙研发出各种不同的地雷以适应不同的战斗环境,在这个特殊的地雷战场上,与日军斗智斗勇。
自国庆档上映三周以来,《长津湖》票房势如破竹,截至18日晚票房已达49.44亿元人民币,不仅成为2021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第二名,在全球市场上同样名列第二。
目前2021年全球和中国票房冠军还是春节档头部影片、2月21日上映的《你好,李焕英》(54.13亿)。不过据预测,《长津湖》总票房将达54.35亿,成为仅次于《战狼2》的中国影史第二卖座片。
报道称,相比之下,同为18日上映的黑白艺术电影《兰心大剧院》虽然有巩俐和小田切让出演,但首映票房仅230万美元,无法和《长津湖》相提并论。而22日上映的科幻大片《沙丘》才是考验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影响力的作品,即便该片有中国万达旗下的传奇影业参与投拍,但因为华纳公司的院网同步策略,其票房很可能受到网络盗版资源的冲击,目前《沙丘》的全球票房已达1.29亿美元。
“每一块门匾都有一个故事。如‘清白传家’、‘苏湖流芳’、‘相国遗风’,它表示房屋主人是姓杨、胡、刘,反映他们祖上曾封侯做官;‘紫荆流芳’、‘三省传家’、‘义门传家’却源于田、曾、陈姓史上的兄弟典故。而且即使同一姓氏人家的门匾内容也不一样。如钟姓就有‘颍川传家’、‘飞鸿舞鹤’、‘知音遗范’等几种题辞,蕴含着不同的意义。”江西省上犹县门匾民间研究人士蔡老先生如是说。
“柳烟轻,草色茵,远闻牧童玉笛声,花飞落渡亭。山青青,水盈盈,堤岸篱屋鸡犬莺,一江渔火明。”大厦既成,墨迹犹新,在岗陵丘壑、在淡冽的泉溪旁、在古树密林内,突见一溜粉墙黛瓦,屋宇门匾上书写着古香古韵的四个大字,谁都会产生一种文化与自然交融的美感。
门匾的作用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表明姓氏,就好比各地酒家高高悬挂“太白遗风”的旗幌一样,吸人眼球。外人一看门匾就知道屋主姓什么,如遇同宗同族,势必更加投缘。二是炫耀家世,表明这家人曾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名门望族之后裔,他的先祖曾为国为民做过奉献,理应万世彰褒、万民仰慕。三是展示道德力量或人生态度,让外界知道,此屋有读书掌权之人,有背景较硬的后台,有雄厚的社会基础和人缘关系,从而不敢门缝瞧人、妄加欺凌。四是教化后代,让子子孙孙能朝夕望匾、缅怀先辈、珍惜荣誉、自信自强,实现族旺家裕,伟业一脉相承的愿望。
当年,客家人在茫茫山峦、险隘绝壑中选址落脚,“结庐丛林、编竹为篱、砍树作窗、割茅当瓦”,寄希望于早早在柴门之上,挥毫书匾,早早重振家威、重归望族。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门匾的内容也在不断翻新,郡望、姓氏色彩淡化了,更倾向于家庭或个人色彩。很多门匾都以住居环境、打工创业、立志自勉、处事理念等内容自拟。比如抗美援朝时期的“反对侵略”、“保卫和平”;时期的“为肥而战”、“打破常规”;时期的“放眼世界”、“破旧立新”等。
2007年4月1日,央视正在热播《恰同学少年》,百度《恰同学少年》贴吧出现了―个帖子《今夜我泪流满面,羞愧难当》,作者“无心的竹子”,(应受访者要求,下文称其为竹子)出生于1980年。
她说看完电视剧里的润之和开慧,听说了现实中毛岸青逝世的消息,想到这个家庭为国家民族所承受的苦难,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了下来。第二天,竹子眼睛红肿,不敢出门上班。
“这个片子不同于以往的说教剧。很好看,于是就看了下来。”竹子刚开始是有空就看,在偶尔看到了借书这个情节之后,她就开始一集不落地追看这部电视剧。
“偏科,萧三给他补课。对理科很头疼,累了倒在床上,看到了萧三从他哥哥那借来的一本历史书,就要借去看。爱在书上批注,萧三就不肯借给他,于是两个人死磨硬缠。最后萧三投降了,一脸无辜地对说:‘润之兄,你是补理科还是补历史啊……’”竹子对这个细节印象深刻,“它拉近了伟人和我们平常人之间的距离。我想,这也是它成功的原因所在。”
竹子对最早的印象来自于姥姥家里的白色瓷像和爷爷讲述的伟人故事,再晚一点,是小学课本上那篇《杨家岭的早晨》。她的父母以一种几乎宗教的虔诚对待家里供奉的像。在竹子河南商丘家里,堂屋正中挂着马、恩、毛、朱四位伟人的画像。
“我爷爷是个抗美援朝时的老军人,上世纪80年代才转业回地方,在高校做管理工作。我上大学的时候,他每月都要写―封长信,跟我交流思想。爸爸说,爷爷―辈子都在做青年人的政治思想工作。”竹子说,在这种家庭的影响熏陶之下,她“可能并不属于典型的‘80后’―代人”。
竹子没有像爷爷一样成为一名军人,她在郑州―所与航空有关的单位工作。但她嫁给了―名军人,成了―名军嫂,婚期定在了“五一”,这使得她可能会错过湖南卫视重播的《恰同学少年》。
为此她决定买―套光盘,“以后放给我们的孩子看,教育自己的孩子,告诉孩子我们国家民族不屈的历史及那些智慧豪情、无畏牺牲和默默奉献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