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滨海县的地图导航上,这是一条没有路名的小巷。就在上个月,因为一起狗咬人事件,小巷突然被各路前来探听消息的人频繁造访。
养狗的面馆主人和被咬伤的女子都住在巷子里。面店在巷头,伤者就住在巷尾。面店上方的公共摄像头,记录了事发前后的所有画面。
10月6日,一名女子带着女儿撑伞路过一家面店。看到蹲在地上憨态可掬、朝她摇尾巴的松狮犬,她上前一步抚摸狗的脑袋。几秒钟后,女子忽然遭遇狗的猛烈攻击,脸部被撕咬了好几下。女子痛苦大喊,直到穿着围裙的面店厨师冲出来把狗驱赶走。
这是一场是非很难一眼断定的意外,却触动了人们近来对犬类规范饲养敏感的神经。
纷争之后,曾经模糊的规范和政策亟需被明确。小城里,如何规范养犬的讨论拓展到“如何文明路过一条狗”。就在这些议论中,小城的养犬生态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那件事就别再提了”
询问周边的邻居,几乎无人目睹这起狗咬人事件的全部经过。但所有人都绘声绘色描述了女子事发时发出的凄厉喊叫
县城主干道的小巷口,是事故的发生地。这条偶有行人经过的小路,交错分布着低矮的居民楼、门面房,颇有市井气息。
询问周边的邻居,几乎无人目睹这起狗咬人事件的全部经过。但所有人都绘声绘色描述了女子事发后发出的一声声凄厉喊叫,这是大部分人闻讯赶往现场的原因。
“我跑过去,就看到地上有几滴血,那个受伤的女的在等待救护车。她被咬得挺惨了,是不是毁容了?”住在面店正对面居民楼里的一位阿姨追问女子的伤情。事发以后,双方当事人都未发声。近在咫尺的邻居,也大多通过网络了解事件后续情况。
记者曾三次到事发地,面店一直在正常经营。进店的人不多,略显冷清。
“老板这几天家里怎么样了?”相熟的食客,心照不宣地问候一句。
偶有人提及这只咬伤人的狗,主人家也不愿多说,只是反复强调:“我们家狗平时很乖的,店里来来往往这么多人,从来没有咬伤过谁。”
近来,虽然站上舆论的风口,但这家人依然按原来的作息开店、关店。老板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要不我请你吃一碗面吧,那件事情就别再提了。”
面店老板70多岁的母亲是这个家庭饭店的创始人,咬人的松狮犬也主要由她饲养。“狗是我养的,和他们也没有关系。”老太太极力为儿女开脱。根据面店老板的描述,她已经因为狗咬人被公安部门带走,身体不舒服了好几天。
面店后门直接通向这家人住的小院,一家人正在准备午饭。那天,面店老板的母亲叮嘱店里师傅把店招拆下来,好好洗去灰尘。“店里弄干净点,能让更多人进店吃面。”显然,事发以后,面对未知的赔偿款,一家人多少有些忐忑,希望通过努力经营赚点“底气”。
三年前,这家人原本经营着一家家庭饭馆,因为生意太淡,才转做薄利多销的面店。“面手艺是老板从镇江学来的,整个县城只有我们一家卖这种面。”面店师傅介绍。
家中院子的一角,还有两个叠放的笼子,都是用来养宠物猫的。午饭时分,放学回家的小女孩把懒洋洋的猫抱到餐桌旁。种种细节显示,这是一个热衷饲养宠物猫狗的家庭。
根据和受伤女子吕女士住同一栋楼的居民描述:她也很喜欢狗,家中也养狗,每次路过巷口这家面店,都会和蹲在面店门口的松狮犬打招呼,也不知道为何那天她对狗的抚摸,竟然激怒了狗。但狗主人儿子说,“我们和这个被咬的女的不认识”。
10月初,吕女士在滨海县打完狂犬疫苗、简单处理伤口后到上海治疗。月底她出院回家,邻居就没见过她出门。
但是对她的丑化,在网络上愈演愈烈。“活该,自己去撩狗”“这个女的是不是脑子有问题?”打开社交平台上任何一个转发这段视频账号下面的留言区,充斥着对受害人的谩骂和人身攻击。
不久她被狗抓伤的照片就直接被人挂在网上,有人评头论足,“伤得那么重,几乎就是毁容了”。很快又传出女子向狗主人家索取800万元天价赔偿款的消息,她又被冠上“活该”“黑心”的骂名。
不仅是被咬的吕女士,就连狗主人也困于流言。网络上有人传言,女子找老板索赔,老板一怒之下把狗杀了,以此给对方泄愤。但是当记者向老板核实时,他坚决否认:“不可能私下处理狗,狗已经被执法部门带走了,目前公安也没有处理掉这条狗。”
其实民法典对于这类事件的侵权责任有明确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但这段视频中的很多细节依旧引来争议:女子拿着伞靠近狗时,有没有对狗产生威胁的行为?这只匍匐在面店门口的松狮犬究竟有没有拴绳……这些都为似是而非的网络流言提供了演绎空间。
“松狮疯起来谁都咬”
在一家宠物店老板看来,松狮犬情绪不稳定,而咬人的松狮犬在当事人打着伞蹲下时,很容易判断为面临被捕捉的危险
根据公园工作人员描述,当时办理犬牌的摊点一摆出来,就来了一批神色焦急的狗主人。之后的一整个周末,这个摊位就没有空闲的时候。
在大街上,略有些离奇的拴狗绳方式出现了。有的主人把狗绳拴在电瓶车后座的架子上,有的狗主人甚至骑电瓶车时,也把狗绳绑在车后座,车轮疾速转动,狗也不得不跟着狂奔。
对于咬伤人的松狮犬这一犬种平时的脾气秉性,周边人也是众说纷纭。
“不洗。”当被问及店里是否能给松狮犬提供洗澡等服务时,记者前往的第一家宠物店老板断然拒绝。“除非是从小看着长大、熟悉的松狮犬,其他都不会洗,这种狗疯起来谁都咬。”在她看来,松狮犬情绪不稳定,而咬人的松狮犬在当事人打着伞蹲下,面对突然黑暗的环境时,很容易判断为面临被捕捉的危险,从而情绪失控。
一家宠物医院的老板也给出相似的回答。“除非戴着嘴套,否则都不接待。”他说,“大部分宠物店都不愿意接。”他提及一位同行在多年前离奇的经历:同行在给松狮犬洗澡时被咬断一根手指。当时伤者希望把狗肚子剖开取出手指去医院接指头,但狗主人不同意,只愿意赔偿一定的钱。这个故事目前无从考证,但早在2002年,就有媒体报道松狮犬咬断人手指的案例:受害人在狗旁边的饮水机倒水,并不存在挑逗行为,却被松狮犬判断为挑衅,进而发起攻击。
小城内,人们对于“狗证”“松狮”等字眼的警觉,让人能够体会到这件事终究还是扰动了他们的生活。
松狮属禁养犬只吗?
一切看起来似乎都有理有据,但是关于“松狮犬饲养在城区内是否符合规定”的疑问,最终还是无法得到解答
从一些宠物店主的说法来看,松狮犬似乎是属于易伤人的犬种。
但在2023年3月1日起施行的《盐城市养犬管理条例》以及《盐城市重点管理区禁止饲养、销售的烈性犬名录和大型犬标准》中,记者发现,咬人的松狮犬并不在盐城市规定禁止饲养、销售的烈性犬名录的40种犬只里。
既然松狮犬在宠物行业从业者看来如此危险,为什么没有被划入禁养名单?记者注意到,根据《标准》,似乎留了一个口子:除明确列出的40种犬只外,具有上述品种血统的杂交繁衍犬,以及由市公安机关和市农业农村部门认定的其他烈性犬也不得在重点管理区内饲养。此外,犬体高(站立时从肩部最高点到地面的距离)超过60cm的犬只为大型犬,也不得在重点管理区内饲养。
根据滨海县人民政府2023年7月公开的《关于贯彻落实〈盐城市养犬管理条例〉的实施意见》,滨海县“参照烟花爆竹禁放区,将‘东至东海大道,南至南海大道,西至204国道,北至北海大道(新安大道)合围的区域’设定为重点管理区。”而事发地正位于这一重点管理区内。
也就是说,如果面店老板家饲养的松狮犬符合上述《标准》规定的大型犬范围,它出现在事发地,已经违反地方法律规定了。
当被问及这一名单是如何确定时,他说是在参考苏州、无锡等其他城市名单的基础上,参考专家意见,并向公众公开的基础上确定的。
一切看起来似乎都有理有据,但是关于“松狮犬饲养在城区内是否符合规定”的疑问,最终还是无法得到解答。
对于普通人而言,究竟谁才是这个城市宠物犬的主管部门,似乎也不清晰。当地养狗人士说起最近的狗咬人事件时,总会脱口而出“狗应该被城管抓走了”。凭人们的直觉,城管应该是犬只的管理部门。
当记者回到肇事狗主人的面店,再度向店主核实饲养这条松狮犬是否被明确告知禁养条例时,面店老板愈发不耐烦了,只回答了一句:“我什么都不想再说了,不要一直问了……”
或许,在养犬这件事上,制定规范和政策的起点更明确一些,遇到纷争时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也会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