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在家刷,逛天猫U先时我又刷到了9.9一瓶的“chillmore”,要知道它家单价日常得70+,看来是天降羊毛!
低价好货往往都得拼手速,再加上我之前在这个平台买过不少10块、20块的大牌试用装,基本都是正品。这次就也没多想,二话不说火速下单。
结果拿到手一看......塑料套封,连chillmore家常规的纸盒都没有,只想问:你sui啊?
拿到手才发现,牌子名是RongYao。。。
年前不是有新闻报道,完美日记告一无名小牌抄袭名片唇釉胜诉了么。
我当时还在想,怎么会有人被外壳假到错漏百出的山寨货给骗了呢。后来当我拿着这瓶9.9的山寨沐浴露,我悟了,有的时候人真的会被价格蒙蔽双眼。
冥冥之中命运已经标好了价格
而我的命运只值9.9,还包邮
其实不止我,估计还有挺多人在看到超低价格时,也会兴奋得昏了头,而注意不到产品包装和正品对不上号。
等买回来才发现买到的是山寨货,并且是很不好用的鸡肋产品。原以为省了钱,结果是花钱买了教训。
好几个同事说买到了假的凡士林
下图找亮点
所以今天我特地拿了踩坑的3个山寨货,对比正牌产品,来跟大家说一说“一分钱一分货”这件事。先含泪提醒大家,尽量不要被便宜冲昏头脑!!
正品到底好在哪?
买都买了,我当时想这钱不能白花,姑且当洗手液用了算吧。结果拆开,呵,果然是名字、旗舰店都不值得拥有的山寨沐浴露,用起来就很渣!
先说质地。
正牌chillmore的沐浴露就跟乳液一样,流动性很强;而山寨货就跟胶水一样,挤出来粘在原地一动不动。
不仅看着像胶水,洗起来也像胶水。
我加水在手心搓呀搓,得打个好几圈才能慢慢出泡泡。泡沫稀疏不说,还很难冲干净,老感觉皮肤上有一层膜糊着难受!
山寨货正牌chillmore
越试越气。最后看到配方表,哦,我明白它为啥用着这么渣了。
排在第二位的就是保湿用的甘油,这成分大家应该都知道,保湿力很好,经常被加到面霜、乳液里用。
但除了卸妆油,我还没见过别的清洁产品会用这么多的保湿成分(因为质地还挺粘稠)。大概它是担心我把身上的油垢洗太彻底吧。
表活成分倒是良心,用的几个都是氨基酸表活,温和。
不过可能制造商成本不够,用不起chillmore最下本的APG表活(原料比较贵,但胜在洗感好,有些贵贵的洁面就用它)。
整个配方看下来,它的清洁原理挺不一样的:得先泼油、再上牙刷慢工细活,还得冲三四五遍才干净,洗完皮肤也没有那种又润又软的感觉。嗯,洗是能洗,但洗得不舒服、不畅快。
再一对比chillmore,它输更大:正牌chillmore是水一冲就干净,而且洗完皮肤润润的,很舒服。
最最关键,也最最气人的是,它没有松木香!!!
我当初就是被chillmore的西冷松舍给诱惑住的:身上、浴室里都是又暖又软的松木香味,洗个澡就跟误闯了松树林一样,自由畅快~
换了这山寨货,我发现我进的不是松树林,是花艺师朋友花店里没收拾的垃圾桶,鼻子里只有剪剩的残枝断叶的味
likethis
图源自网络,没有任何说不好的意思
唉,本以为薅到意想不到的羊毛,没想到最大的羊毛竟是我自己。
吃这波亏,我干脆一并买来了两个山寨版的唇釉,顺便给大家详细分析,避免掉坑。
来猜猜这两个是仿谁家?
有的山寨货吧,光看外壳都能大露馅。
这还是刚拿出来的模样
上手试用,质地都把我气笑了:居然有唇釉能原地搓泥!
另一支唇釉虽然没搓泥,但也没好到哪里去。
肉眼看着像水光、又像缎面,质感这么复杂的唇釉还是第一次见。跟正牌的pinkbear一对比,摸起来一点都不顺滑。
山寨货正牌pinkbear
更可怕的是气味。仿品一般不会花太多精力在香气上,很多只靠闻就能闻出廉价感。
别人唇釉都做成甜甜的水果硬糖味,但山寨货要么就是古怪的橡皮泥味,闻了鼻子痒痒的,很不舒服。
要么就是又浓又重的香精味,很像以前路边摊卖的无牌糖果,一闻都知道添加剂加很大。。。
你以为这就完了?不,当你卸妆的时候,会发现这山寨货完全卸不干净!
这还是洗了两次的结果
心疼我的
这块红印,大概就是我被这几件山寨货打红的脸。
血泪总结的防踩坑大法
01
先看店铺资质、价格
之前阿花的时候就有详细写过(点蓝字复习),是不是官方旗舰店,仔细看品牌名字、产品页面都能看出个端倪。
MaisonMargiela的中文译名是梅森马吉拉
不是马丁马吉拉
正牌山寨
我买错的那家就超离谱,某宝搜出来的第一个就是Chillmore.....
还有登记的店铺信息、资质,店铺不能作假,点击店名就可以核对是不是正规公司注册运营的。
也要注意价格。
不管是品牌官方店还是正规代理商,一般品牌都有控价。加上用的原料都不便宜,除特殊情况,一般都不可能底出地板价、骨折价。遇上有打骨折的商家,又说不清货源、打折原因,最好留个心眼。
02
看包装、备案信息
我买到的这几件山寨货,首先包装就很敷衍,要么用普普通通的塑料瓶,要么盖子跟瓶身都咬合不顺畅。外观上就跟正牌差很远
正牌pinkbear山寨货
更不用说认真看品牌名、瓶身设计这些细节,仔细一看就能分辨出来。
山寨货
正牌chillmore
估计也有人不清楚,还可以看看包装上的信息是否完整。
这其实也可以看出生产商合不合规。
一般法规要求,除了产品名、配方表,还必须标明委托方(有些也写备案人)、生产方、生产许可证、执行标准、生产批号等基本信息。
♀护肤品、食品都要求必须有这些信息。
我后来也在拼夕夕上看到同款的山寨沐浴露,发现商品详情上写的更混乱:文字标注的品牌叫“碧素堂”,但产品图用的品牌是“RongYao”。
遇到这种页面信息矛盾,又不是官方店的,同样要避开。
写在后面:
年前整理房间发现,之前为写稿、为研究、蹭优惠囤了不止五六七八瓶护肤品,都是没开封的,足足可以用上大半年。
也让我开始思考起来,为什么会经常被优惠数字冲昏头脑、一股脑就付钱买买买了?
最近在看的《日本贫困女子》最后一章就讨论了,看似物质、日常生活相对丰富充实的“现充”女子,反而极有可能陷入贫困之中。
当然,每个人的消费习惯不一样,但我觉得付款前多犹豫、多思考需不需要,倒也是防止踩坑、少交智商税的好方法。同意的记得点个“赞”&“在看”呀~
编辑|婉婷执行统筹|33图片&排版|婉婷
拍摄|婉婷
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missbecky@beckysfantasy.com】
我们将及时处理。
这是种草小分队的第1158棵草,祝大家有一双火眼金睛不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