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最近笔记流量差,收录率低,没有爆文,好难受!”
“我查过好多遍,也不知道什么问题,笔记都改了好多遍!”
但不能固步自封,爆文率才是我们追求的方向之一,如果运营人员发现笔记流量比较差,不妨复查本文以下的15个原因,本来要写到17-18个因素。
觉得不错,多多转发和留言,转发给身边需要帮助的朋友。
一篇笔记当中是否能get到用户的痛处,这决定这篇笔记的能否成为爆文,每一篇笔记更像是在解决某部分人群的困惑。
无论是单品推荐,还是攻略合集,本质核心都应该是在解决问题。最好每一篇笔记都有1-2个痛点出现。
如果痛点靠自己想象和感觉,远远不够准确。所以,抓住痛点的方法,是找到最接近用户的地方,例如;
这部分都是在挖掘什么关键词热度,当你把关键词细分之后,你会发现还有尾缀的细分需求词,
就如之前说,写到某个细分关键词“眼影教程单眼皮”,单眼皮是痛点,为何这么说,因为化单眼皮的眼影,也是一部分女生的困惑,说明这是他们关心的地方,只是在这里切入口是痛点。
以上我们查了淘宝、小红书、也别忘了百度的关键词挖掘,也是可以参考痛点的地方,尤其是你输入产品词,或者某个核心词之后,加上“怎么办”,
百度的搜索会出现很多的标题和内容,这些内容就能让我们提取到消费者或用户的痛点。
以上是自查笔记内容是否有痛点,以及如何挖掘到痛点的词或内容。
孩子咳嗽老不好,多半是,哦不是,
阅读量总不高,多半是封面引起的。
小红书笔记的封面,官方叫做头图,普遍也叫做首图,按照电商运营的思路,可以说好的封面图片,会影响点击率。
封面的文案也很关键,在小红书平台来说,人的第一视觉是看到头图,有些笔记的确需要图片文案或标题,
来凸显主题和抓取注意力。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的风格,我们抽取容易成为爆文的封面,再做对比,形成爆文库。
如果发现阅读量比较低,我们可以多做2-3张图片来备用,可以用排除法的方式,换成其他认为不错的图片来测试,封面虽然不是完全决定笔记,是否能成为爆文,但原因一定是占大比例的。
这里也划分过5种笔记类型,单品笔记建议是以痛点为开头,文案字数不一定要多,但是必须抓到用户内心的痛点,可能这么说,你还没有感觉,这个痛点具象化的搜集方式,
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完美,才有后来者的机会,拥抱不完美,让商业更完美。
单品笔记也有逻辑架构,通常来说就是引起兴趣——挖掘痛点——展示价值——解决问题——促动成交。
引起兴趣;在于封面图片是否吸引用户,以及封面的文案,当然,上面这篇笔记的封面并没有文案,因为颜值就是最好的文案。其次就是标题的吸引力。
挖掘痛点;我们上图写着①,就是自己所遇到的情况很烦恼,寒冷干燥的天气,让自己的皮肤又红又干,这部分是挖掘痛点。
当然,我们非商业报备的笔记,文案就要软一些,文字也尽量少一些。
根据我们以上说的小红书的笔记类型大致分为五种,单品推荐、多品合集、干货单品、横向测评、纵向生活。
我们来看一篇让女性用户有收藏冲动的笔记,上图为一篇眼妆教程笔记,女性用户看一遍以后仍然记不住,这时就会收藏。点赞是因为头图好看,收藏是因为实用性比较强。
例如视频末尾,或者文末“还不快点@你家傻憨憨来看”,“赶紧@你那些小伙伴来围观”,这部分就属于下达指令,有做这一部分动作和没有做,最后的效果还是不同。
文末下达指令是@,也就意味着裂变传播,通常我们创作者仅是让用户“三连”,然而@他身边的小伙伴,能发挥的传播就进入下一轮。小红书用户行为详见《花了500万买来的经验:小红书建立品牌的方法》
怎么理解呢?
一个账号对另一个账号的行为,例如赞藏评,系统都会记录,所以为什么系统能查出人工干预数据,有些行为系统不会告诉用户,也不会提示,但会记录在案,如果发现次数多了,记录的账号的行为也会有影响。
2019年官方发布过反对互赞互藏的行为通知,在这里还能延伸到关联性账号的阅读,数量比较大的时候,官方也是能察觉到。
例如,见过上百个账号都在同一个地域活跃,而且这些账号都经常会有互动,或者相互阅读笔记,这些行为也是被系统记录。
这样看起来会比较正常,包括阅读笔记的时长,然后再点赞收藏,无论什么行为,看起来都要跟正常用户一样。当然,后面也许规则和稽查机制会有调整,视变化情况而变化。
小红书的曝光机制有两大系统板块,一个是个性化推荐机制,一个是搜索机制,详细的在《15个流量入口》说过。
笔记在个性化推荐比较弱的时候,说白了起初的阅读量不高,跨不过第二个大的流量池。这时候我们搜索入口的排名关键词经过强化,还是有机会被精准人群搜索到。
毕竟小红书的交互系统盘根错节,相互交织。关于关键词详见《小红书大牌竞品霸占流量?用这3招投放笔记弯道超车!》一文。
做小红书营销时,尽量账号的类型分散,怎么理解呢?
小红书企业号要有,小红书个人素人号要有,还有就是小红书品牌合作人账号要有。为什么要这样?
因为这样才知道同类型的内容,在哪种账号上的发布,曝光量阅读量和互动量,哪种更加理想,这个没有捷径可走,实践见真知。
上面谈到痛点因素,那卖点因素和痛点因素,这两者之间有何差异呢?卖点是自家产品或者优点的突出,而痛点是目标人群遇到的问题,痛点在前,卖点在后。
例如LV的产品,你说痛点很聚焦也没有。但它只需要凸显自己的卖点以后,有这方面的意识的人,他自动会产生购买的欲望。毕竟,这种大牌的光环效应早已形成。
在内容营销中,笔记的内容也是一个产品,这篇笔记的差异化卖点是什么,用户为什么要对你这篇笔记产生良好的反馈?
其实官方也不希望有人把平台的底层规则,了解得那么清楚,所以博主圈经常流传着“玄学”一说。
这里就需要我们做小红书内容营销的小伙伴,经常交流以后,一发现什么变动,就互通有无,来对抗平台规则的变化。
营销人员还是要明白一点:就是沉没成本,要有一部分是用来测试,只是身边的人都是做这类型的,相互沟通可以试错的沉没成本可以降低,以自己的变化,来拥抱平台的变化。
关于季节热点的风向,即便小红书官方没有顺水推舟,这个热点依然存在,季节热点主要是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气候变化,导致用户的需求产生变化,例如;夏季一定是防晒、冷饮品比较受欢迎的话题热点。
先翻去年的节日内容,那些能触动女性用户的内容,搜集起来再融合自己的风格,创作出新的内容。内容的核心,一直没有变过。
在小红书平台上,封面/头图是第一注意力,而标题是第二注意力,在任何一个领域,总有优秀的竞争对手做得很好,我们在人家的基础上去发挥就可以了。
结尾:
如果博主创作者、小红书运营者、营销者、发现一篇笔记阅读量低,没有成为爆文且不收录,那么可以复盘自查以上的因素,能帮助你打开思路,从而找到自己的创作或者营销路径,就帮你到这了。
有时候,也不一定每一篇笔记全都做到,才能成为爆文,但尽可能的把核心的部分做好。在内容营销这条道路上,我们会相见的。